『壹』 哪種魚能在陸地上生活
1、跳跳魚能在陸地生活還會爬樹,跳跳魚也叫彈塗魚,是彈塗魚科、彈塗魚屬的一種魚類。目前已知的彈塗魚種類有25種之多,基本都是依靠鰓進行呼吸,利用前肢爬行前進,動作非常靈活。
2、彈塗魚為暖溫性近岸小型魚類,喜棲息於河口、港灣、紅樹林區之威淡水域及沿岸的淺水區及在底質為淤泥、泥砂的灘塗處活動,亦進入淡水。穴居性。常依靠發達的胸肌柄匍匐或跳躍於灘塗上,退潮時在灘塗上覓食。主食浮游動物、昆蟲及其他無脊推動物。
『貳』 至少11種魚類可以走路新發現揭秘陸地動物演化史 - 奇點科學
一個科學家團隊確定了至少11種能在陸地上行走的魚類,包括一種攀爬能力很強的魚類—— 美體平鰭鰍 ( Cryptotora thamicola )。通過研究這些特殊的魚類,科學家或許可以推測出第一批陸生脊椎動物的演化細節。
撰稿 | Florida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
編譯 | 喬木
編輯 | 白楊/雲杉
在一項新研究中,美國和泰國科學家分析了近30種平鰭鰍的骨骼結構,發現了3種不同形態的骨盆。根據脊椎和腹鰭相連的骨骼形狀,科學家發現,另外10種平鰭鰍有著與美體平鰭鰍類似的骨盆形態。
「 魚類的脊柱和腹鰭之間通常沒有任何連接。 」參與這項研究的生物學家扎卡里·蘭德爾(Zachary Randall)表示,「在此之前,我們認為擁有原始骨盆的美體平鰭鰍相當特殊。但這項研究表明,在平鰭鰍科中,類似的骨盆比我們想像的更常見。」
但並不是所有的平鰭鰍都有骨盆——科學家在整個東南亞發現了100多種平鰭鰍,但美體平鰭鰍是唯一一種被觀察和研究過的具有行走能力的魚類。
2016年,美國新澤西理工大學的生物學助理教授布魯克·弗拉芒(Brooke Flammang)表示,利用肋骨和附近的肌肉, 美體平鰭鰍能像擁有四肢的蠑螈一樣移動。
蘭德爾表示, 美體平鰭鰍的攀爬能力是在湍急溪流中生存的關鍵。 它們可以抓住岩石,在水底自由移動,甚至逆著水流的方向前進。這種特殊能力可以幫助它們進入幾乎沒有動物居住的氧氣充足的激流區域。然而,生物學家對這個物種的了解非常有限,甚至不知道它們吃什麼。
科學家團隊使用CT掃描和DNA分析來追蹤平鰭鰍家族的演化史,結果發現它們的骨盆在平鰭鰍家族中有多處起源,而不是從單一物種演化而來。
「盡管有關美體平鰭鰍的描述最早可以追溯到1988年,但這是它第一次被納入平鰭鰍科中。」蘭德爾說,「過DNA分析,我們能夠使用數百個基因來追蹤這些魚的骨盆形狀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進化的。現在,我們有了一棵更精確的「演化樹」,為我們研究哪些物種能夠行走以及它們的行走能力的強弱提供了新思路。」
美國佛羅里達州魚類博物館館長勞倫斯·佩奇(Lawrence Page)補充:「來自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包括遺傳學家、比較解剖學家等,都參與到這項研究中來,這有利於我們更全面地理解魚是如何演化出行走能力的。」
2019年,蘭德爾和他的團隊在泰國西北部的一次洞穴探查中觀察到了美體平鰭鰍。根據蘭德爾的說法,在野外發現美體平鰭鰍的情況非常罕見,但他們卻驚訝地發現,這個洞穴中有6條美體平鰭鰍緊緊地依附在一條溪流湍急的溪床上。他補充道:「美體平鰭鰍非常稀有,這意味著博物館的標本和CT數據是繪制該家族演化圖的關鍵。」
「CT掃描的好處在於,你可以在不損害標本完整性的情況下,獲取關於它內部構造的高解析度數據。」蘭德爾說,「對於這樣的稀有物種, CT掃描甚至可以讓我們捕捉到在野外很難觀察到的信息, 比如它們到底吃什麼。」
【《奇點科學》是歐洲經典科普雜志Science Illustrated(科學畫報)版權合作方,專注報道令人興奮的前沿 科技 進展,讓讀者提前看見未來。】
參考資料
[1]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0/09/200908200522.htm
[2]http://www.uux.cn/viewnews-79623.html
[3]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rep23711?msclkid=
『叄』 在南方農村有一種魚,離水較長時間也不死,還捕食鳥類和小魚,是什麼魚
這種魚是攀鱸魚,下面我給你詳細說說:
魚兒離不開水,大家都是這樣認為的,但是在在南方,就有一種魚,能離開水很長時間不會死掉,而且還有能力捕食鳥類和小魚,這種魚是什麼魚呢,為什麼和其他的魚類不同,他是怎麼做到的?
總結:攀鱸魚是一種非常有趣的魚,也是不同於其他一類的魚,他能在陸地上跑行走,能捕食鳥類,而且能飛躍,所以是一種非常厲害的魚。
『肆』 什麼魚可以在地上游
能在地上生存的魚叫龜殼攀鱸。
攀鱸的鰓腔內演化出迷鰓,使得它們能夠直接呼吸空氣中的氧氣。久而久之,攀鱸常將頭伸出水面,甚至在雨後爬出水面甚至「上樹」,故而得名。它們能夠在陸地上棲息數天或是數周,在乾旱期間,它們會鑽入泥地中求生。
龜殼攀鱸是我國及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家原產,為亞洲特有屬。在1792年,被德國博物學家記錄下來,1870年首次在倫敦動物園附近的水族館里展出,是海外受歡迎的著名觀賞魚類。
(4)什麼魚可以在陸地上走擴展閱讀:
龜殼攀鱸身體側扁延長略呈長方型,口端位,上下頜具細齒,尾柄短而側扁,尾鰭圓型。體表主色是灰色,後方有一些黑色斑點,鰓蓋跟尾鰭部分也有黑斑。
跟大多數魚類不同,龜殼攀鱸的腮里有輔助呼吸的器官,微微掀開鰓蓋能看到那些排列在鰓里,像暖氣片一樣的組織。有了這個器官,龜殼攀鱸才具備在地上生存以及行走的能力。
龜殼攀鱸身上的鱗甲不但厚,而且邊緣呈鋸齒形,一旦開啟防禦模式,會豎起吻側及鰓鰓蓋鋸片。龜殼攀鱸的適應能力強,但易受驚。
『伍』 哪一種魚能在陸地生活還能爬樹
跳跳魚能在陸地生活還能爬樹。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是一類進化程度較低的古老魚類動物。它全身似泥澤色調的灰褐色,並布滿深色的斑紋,依靠胸鰭和尾柄在水面上、沙灘、岩石上爬行或跳躍,匍匐於泥塗上覓食底棲硅藻、藍綠藻、魚食,主要生活於近海沿岸及河口高潮區以下的灘塗上。
彈塗魚能在陸地上運動,這都要歸功於它發達的胸鰭。胸鰭肌柄能前後自如運動,起著爬行動物前肢的作用。在地上活動時,彈塗魚先用胸鰭踏在地上,再把身體拖向前去,步調重復很快。當胸鰭向前運動時,腹鰭起著支撐身體的作用。
在樹上時,腹鰭就像吸盤,幫助身體附著樹上。
『陸』 有種魚不僅能上岸,還能在陸地上跳著走,這魚叫什麼
攀鱸!屬於鱸形目(Perciformes)攀鱸亞目(Anabantoidei)攀鱸科(Anabantidae)攀鱸屬(Anabas)的小型亞洲淡水魚。原產於中國南方、馬來西亞、印度等國家。分布於亞洲,產於中國東南部至印度,為亞洲特有屬(endemic genus)。攀鱸屬(Anabas)全球僅有2個種,中國僅龜殼攀鱸一種,拉丁文學名:Anabas testudineus(Bloch, 1792),分布於香港、福建、廣東、廣西、台灣、澳門、海南島及雲南省各大小江河下游及鄰近濕地、稻田,屬中國原生魚類。以頑強的生命力和能在陸地上爬行而聞名於世,1870年首次引入倫敦動物園附近的水族館,在海外是受歡迎的著名觀賞魚類。
http://ke..com/view/47333.htm
『柒』 鯰魚為什麼能在路上行走
有人發現,鯰魚能在路上「行走」。奇怪,鯰魚不長腳,靠鰓在水裡呼吸,怎麼能在陸地上行走呢?經過仔細的觀察和研究,原來這種魚的胸鰭特別發達,鰭上還有堅硬的棘,在向前「行走」時,靠強有力的尾部拍打地面,產生一種後助力量,同時以鰭棘挖掘地面,維持魚體平衡和推進身體向前移動。又因為它的鰓後具有類似陸生動物肺的復雜器官,有助於它在陸地上「行走」時進行呼吸。據測定。這種大鯰魚可以離水在陸地上生活幾個小時,「行走」400米,甚至更多一些路程。
大鯰魚生活在河流或池塘里,它們爬上岸來,主要是因為水質污染使它們難於生活,想尋找清潔水域居住,所以它還是一種監測淡水水質污染的指示動物。
『捌』 什麼魚可以在陸地上行走
這種魚在潮汕地區很普遍,基本上每一個有魚的淡水地方都有,也最耐死(離開水12小時能不死)所以汕頭龍湖溝很多,然而它卻能在地上行走你知道嗎?它身上有許多硬刺,如果直接用手去捉很容易受傷!
它在潮汕地區有三種叫法:刺鯽(汕頭人叫)、過山鯽(潮陽人叫)、巴毛(澄海人叫)
『玖』 能在陸地上生存那種魚叫什麼
鬍子鯰(Clarias batrachus)是一種會行走的鯰魚,它們最初起源於泰國,這是一種非常醜陋的魚類,這種面部布滿胡須的攻擊性魚類通過泰國遍布至全球許多地區,在美國佛羅里達州水域也出現了鬍子鯰,它們可作為掠食性鳥類和鱷魚的食物。
條紋蛙䲁 雖然條紋蛙䲁有時看上去非常像彈塗魚,但事實上它是一種䲁魚,而彈塗魚是一種鰕虎魚。能夠跳躍而起的條紋蛙䲁可以在陸地上爬行長達20分鍾,尋找食物,並在必要的情況下逃避掠食者的攻擊。
彈塗魚 彈塗魚是一種外觀上脫離魚類的物種,看上去有點兒像「海猴子」,長著進化消退的鰭、像蜥蜴一樣的修長身體,擁有像牛蛙一樣的突出眼睛查看四周的環境。
杜父魚 杜父魚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種本土魚類,它有能力從一個海潮水坑爬行至另一個海潮水坑,在必要條件下這種魚類能夠離開水倖存24個小時。
爬行絲足魚 爬行絲足魚又稱為斑點攀鱸魚,源自非洲和東南亞地區。它長有一種迷路器官,在地面上爬行時能夠捕獲空氣中的水分子,並使用腹鰭爬行於池塘之間的較短路程之中
蛇頭魚 蛇頭魚可生長至1米,歷史紀錄顯示這種魚最大可生長至1.5米。這種魚能夠從一個池塘移動到另一個池塘。2004年,《探索頻道》播出《河流怪獸》系列節目,將蛇頭魚描述成一種殺手魚。
『拾』 什麼魚可以在陸地上行走
彈塗魚。
這種魚一般生活在熱帶的海岸和我國南方沿海一帶。每當退潮時,便可以看到它們在潮濕的沙灘上蹦蹦跳跳,有時爬到紅樹根上。別看彈塗魚沒有腳,它卻能爬又能跳,這主要是由於它的胸鰭生得十分粗壯,如同陸地上動物的前肢,活動自如。它的腹鰭又合並成一個吸盤,當它爬到潮濕的泥沙地上以後,可以靠著吸盤吸附在其他物體上。彈塗魚在陸地上的行走動作很有趣:它用腹鰭先把身體支撐住,然後再用胸鰭交替著向前移動。乍看起來,都覺得彈塗魚的行動很慢,如果它碰到敵害,其爬行速度之快是相當驚人的。它還會利用堅韌的胸鰭、鋒利的牙齒和寬大的嘴巴掘出一個大土洞,在炎熱的夏天它就可以躲進洞里去避暑。彈塗魚的鰓腔很大,這樣能貯存大量的空氣,同時這種魚的皮膚布滿了血管,無形中就起到輔助呼吸的作用。當它在陸地上活動時,常常將尾鰭伸進雜草叢生的水窪中,或者緊貼在潮濕的泥地上。這樣也可以幫助呼吸。彈塗魚喜歡吃小型甲殼動物和昆蟲,其肉味道鮮美細嫩、營養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