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血常規檢查內容都有什麼
血常規是指通過觀察血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布從而判斷血液狀況及疾病的檢查,現在各大醫院的血常規檢測,往往都是由機器檢測而完成的。
血常規檢查,通常包括以下的幾個內容:即紅細胞計數(RBC)、血紅蛋白(Hb)、白細胞(WBC)、白細胞分類計數及血小板(PLT)、) 血小板計數(PLT) 、血紅蛋白計數(Hb/HGB)、血細胞比容(HCT/PCV)、血小板計數(PLT/PC)。
除此之外還有紅細胞的一些參數:紅細胞平均體積(MCV)、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MCH)、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MCHC)、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RDW)等。通過觀察數量變化及形態分布,判斷疾病。是醫生診斷病情的常用輔助檢查手段之一。
(1)血常規可以檢查什麼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檢查前:
(1) 抽血前一天不吃過於油膩、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飲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會直接影響檢驗結果。
(2) 體檢前一天的晚八時以後,應開始禁食12小時,以免影響檢測結果。
(3) 抽血時應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懼造成血管的收縮,增加采血的困難。
檢查後:
(1) 抽血後,需在針孔處進行局部按壓3-5分鍾,進行止血。注意:不要揉,以免造成皮下血腫。
(2) 按壓時間應充分。各人的凝血時間有差異,有的人需要稍長的時間方可凝血。
(3) 抽血後出現暈針症狀如:頭暈、眼花、乏力等應立即平卧、飲少量糖水。
(4) 若局部出現淤血,24小時後用溫熱毛巾濕敷,可促進吸收。
Ⅱ 血常規檢查項目有哪些
血常規檢查方法很簡單,但是它得出的項目結論根據不同的細胞參數會有卻有很多種結果,我們就來看看血常規檢查項目有哪些。
血常規檢查有四類項目: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血小板計數、血紅蛋白測定。每一類項目都可以測定很多參數。但是具體測定了那個參數,就看使用的是那種儀器了,不同的血常規檢測儀之間設定的參數有一定的差異。
紅細胞計數的檢查參數有:紅細胞壓積、紅細胞平均體積、紅細胞體及分布寬度等等。
白細胞計數的檢查參數有:淋巴細胞計數、中間細胞計數、中性細胞粒計數等等。
血小板計數的檢查參數有:血小板壓積、血小板平均體積、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等。
血紅蛋白的檢查參數有: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等。
當然了,最常見的血常規為16-18項檢查,有的還要加上三個血細胞分布直方圖。而且血常規檢查對時間沒有要求。
Ⅲ 血常規檢查的是什麼
血常規檢查的內容主要是血里的成分,主要指標是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具體如下:1、白細胞:可提示白細胞數量,還能提示白細胞的分類,白細胞由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等一系列細胞組成;所以看成分是不是對,比如中性粒細胞高,往往提示感染,淋巴細胞高有時是病毒感染;2、紅細胞: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反映的是人是不是有貧血,紅細胞多還是少;多往往是紅細胞增多,比如血液科的紅細胞增多症;少了其實是貧血,貧血有多種原因;3、血小板:血小板高,比如有反應性增高,炎症、感染引起,還有血小板增多症;引起血小板低的病較多,比如再生不良,或者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都可以引起。
Ⅳ 血常規檢查可以檢查出什麼病
血常規又叫「全血細胞計數」。顧名思義,就是統計單位體積血液中各種血細胞的數量。血液中的血細胞可分為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三大類。血常規是醫學上最常用的一種實驗室檢測手段,是醫生診斷某些疾病的重要的依據。
3.血液科疾病:白血病、紫癜等
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淋巴細胞及其比例等,對於血液病的診斷和初步篩查,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4.身體器官問題:判斷有無脾功能異常
當各種肝病導致的脾功能亢進的時候,往往白細胞和血小板會減少,所以,對於肝病患者來講,血常規也非常重要。
除外這些,其實血常規在各個科室都有應用,其作用也不僅僅局限於以上疾病的判斷和鑒別,不要小看血常規哦!
Ⅳ 血常規能查出哪些毛病
血常規是能夠查出來有許多多種多樣的病症,最先能夠檢驗出血液存在什麼病毒感染,下面我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血常規能查出哪些毛病
1、可以查出貧血的問題,很多女性朋友容易在生理期或者是 其他 生理原因當情況下會導致頭暈氣短的現象;也可以查出感冒的問題,檢查可以反應白細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的數量的高低。
2、可以檢查出凝血的問題,在出現受傷之後會一直往外面出血,可以通過血小板的含量檢查;可以查出過敏原因和寄生蟲感染,通過血液中的酸性粒細胞是否存在檢測是否有寄生蟲感染和過敏。
二、在做血常規檢查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1、在做血常規檢查之前一定要注意飲食方面問題,要吃的清淡不能太過油膩,並且也要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切記一定不能喝酒,這樣會使檢查過程中出現失誤。
2、在做血常規的前一天晚上一定要保持空腹,空腹時間再發到12小時是最好的。
3、在做些常規抽血的時候一定不要緊張,保持輕松的心情,可以提前休息幾分鍾,等心情平緩以後在進行檢查,如果你怕看到的話,也可以選擇不去看抽血的過程,這樣有利於順利檢查。
4、在做好血常規之後請不要隨意走動,防止會暈倒的情況發生,你得坐在椅子上幾分鍾,要把抽血的傷口用棉簽按壓進行止血,千萬不要揉針孔處,以免造成皮下水腫。
我總結:以上就是對血常規能檢查出哪些毛病和在做血常規是要注意什麼的相關內容,如果大家正好有檢查身體或者是需要去體檢的,就可以參考以上的內容哦,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Ⅵ 血常規檢查項目
血常規檢查是最基本的血液檢驗。他的項目非常的多,主要是有三大系統,一個是紅細胞系統,可以了解是否有貧血。第二個是白細胞系統,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是否有感染,而且是細菌性的感染,還是病毒性的感染。第三大系統是血小板,主要是可以告訴我們血小板,這個出血是血小板引起的,還是其他的情況引起來的出血。那麼這三種檢查項目也可以細分。紅細胞系統:它主要有檢查項目有以下幾個內容,1、紅細胞計數;2、紅細胞的壓積;3、平均紅細胞體積;4、紅細胞分布寬度;5、血紅蛋白濃度;6、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7、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白細胞系統:主要包含以下幾項,1、白細胞計數;2、單核細胞計數、單核細胞比例;3、中性粒細胞計數,中性粒細胞比例。4、淋巴細胞計數、淋巴細胞比值。還有包括嗜酸性粒細胞計數以及嗜酸性粒細胞的比值;嗜鹼性粒細胞計數以及嗜鹼性粒細胞的比值。血小板系統的檢查:主要包括,血小板的計數、血小板的體積、血小板分布寬度、平均血小板體積、大型血小板比率以及血小板的壓積。
Ⅶ 血常規檢查有哪些項目
血常規檢查中主要是檢查白細胞、紅細胞、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血色素、血小板等等。如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高於正常提示有感染,紅細胞和血色素血小板等提示血液系統疾病或貧血等,只是臨床輔助檢查的一種手段。
Ⅷ 血常規檢查有哪幾項
血常規就是通過抽取病人的外周血,對血液中的各種血細胞數量、形態、比例、分布寬度等進行檢查,了解病人的身體狀況是否正常的一種檢查方法。血常規的檢測項目包括:一、白細胞的數量多少、中性粒細胞的數量和比例、淋巴細胞的數量和比例、單核細胞的數量和比例、嗜酸性粒細胞的數量和比例,以及嗜鹼性粒細胞的數量和比例。二、紅細胞數量、紅細胞壓積、血紅蛋白濃度、紅細胞平均體積、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以及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還有紅細胞體積分布寬度。三、血小板的數量、血小板壓積、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以及大型血小板、中型血小板以及小型血小板的比例是多少。
Ⅸ 血常規主要檢查什麼可以發現哪些疾病呢
主要檢查的是紅細胞,白細胞以及血小板,可以了解相關數據,比如說紅細胞的壓積,紅細胞的體積,紅細胞的分布密度等等。比如說貧血,心臟病,溶血性貧血,酒精性肝硬化,營養不良,還包括細菌感染。
Ⅹ 血常規可以檢查出什麼病
血常規是我們經常用到的一項檢查,其實大家並不陌生,比如感冒發燒或者去體檢的時候,醫生都會要求做血常規檢查。
先來科普一下什麼血常規檢查。血常規是指通過檢查血液來反映出身體一些內臟器官的情況,當身體的部位器官發生異常時,血液會受到波動而發生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進行血液檢查就能夠了解身體情況,再通過檢查結果來判斷疾病。
但是多數人都不知道,做此項檢查有何作用,能夠檢測出哪些疾病?
1、血液系統疾病
血常規屬於一種比較常規的檢查方法,主要是提取血液來進行化驗,可以准確判斷血液當中是否出現了紅細胞和白細胞以及血紅蛋白和血小板的情況,能准確判斷是否出現了白血病或者是血小板減少等疾病。
一個血常規的參數有幾十項,但是基本的項目就是都是由這三大類細胞它引發出來的。
在做血常規檢查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1、在做血常規檢查之前一定要注意飲食方面問題,要吃的清淡不能太過油膩,並且也要少吃高蛋白的食物,切記一定不能喝酒,這樣會使檢查過程中出現失誤。
2、在做血常規的前一天晚上一定要保持空腹,空腹時間再發到12小時是最好的。
3、在做些常規抽血的時候一定不要緊張,保持輕松的心情,可以提前休息幾分鍾,等心情平緩以後在進行檢查,如果你怕看到的話,也可以選擇不去看抽血的過程,這樣有利於順利檢查。
4、在做好血常規之後請不要隨意走動,防止會暈倒的情況發生,你得坐在椅子上幾分鍾,要把抽血的傷口用棉簽按壓進行止血,千萬不要揉針孔處,以免造成皮下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