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資訊 » 七個月寶寶輔食可以吃什麼
擴展閱讀
朋友打電話可以做運動嗎 2025-05-23 11:29:41

七個月寶寶輔食可以吃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9-02 06:48:37

❶ 七個月寶寶輔食吃哪些

菜末米湯、蘋果麥片泥等。
1、菜末米湯食材:油菜心適量、米粉少許。做法:青菜洗凈切碎,米粉用冷水調開至沒有結塊。加了米粉的湯再次煮開,加入青菜末並攪拌開。鍋內的湯再次煮開,並煮1分鍾左右。等菜末熟了即可出鍋。
2、蘋果麥片泥:食材:蘋果1/4個、麥片20克。做法:蘋果削皮,取1/4的量切成小塊。將蘋果放進攪拌機,打成泥。用白開水沖好麥片糊。將蘋果泥加入麥片糊中,攪拌均勻即可。

❷ 七個月的寶寶能吃什麼輔食

添加輔食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添加輔食要與寶寶月齡相適應 1、添加的輔食必須與寶寶的月齡相適應4~6個月可加爛粥、蛋黃、果泥,或薄面片湯內加碎菜、食油少許。7~12個月可加軟面條、雞蛋羹、豆腐、餛飩、各種碎菜、魚肉、瘦肉末等。從谷類開始,向蔬菜水果、魚肉禽蛋、豆類製品等過渡,也可選擇一些嬰幼兒營養輔食系列產品作補充。 2、添加輔食應從一種到多種 要按照寶寶的營養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漸增加食物的種類。剛開始時,只能給寶寶吃一種與月齡相宜的輔食,待嘗試了3~4天或一周後,如果寶寶的消化情況良好,排便正常,再讓寶寶嘗試另一種,千萬不能在短時間內一下子增加好幾種。 而且這樣做還有一個好處,即寶寶如果對某一種食物過敏,在嘗試的幾天里就能觀察出來。若是吃後的幾天內沒發生不良反應,則表明寶寶可以接受這種食物;如果懷疑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不妨一周後再喂一次,要是接連出現2~3次不良反應,便可認為寶寶對這種食物過敏。 3、添加輔食應從稀到稠 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都還沒有長出牙齒,因此父母只能給寶寶喂流質食品,逐漸再添加半流質食品,最後發展到固體食物。如果一開始就添加半固體或固體的食物,寶寶肯定會難以消化,導致腹瀉。應該根據寶寶消化道的發育情況及牙齒的生長情況逐漸過渡,即從菜湯、果汁、米湯過渡到米糊、菜泥、果泥、肉泥,然後再過渡成軟飯、小塊的菜、水果及肉。這樣,寶寶才能吸收好,才不會發生消化不良。 4、添加的輔食應從細小到粗大 寶寶的食物的顆粒要細小,口感要嫩滑,因此菜泥、果泥、蒸蛋羹、雞肉泥、豬肝泥等「泥」狀食品是最合適的。這不僅鍛煉了寶寶的吞咽功能,為以後逐步過渡到固體食物打下基礎,還讓寶寶熟悉了各種食物的天然味道,養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習慣。而且,「泥」中含有纖維素、木質素、果膠等,能促進腸道蠕動,容易消化。 另外,在寶寶快要長牙或正在長牙時,父母可把食物的顆粒逐漸做得粗大,這樣有利於促進寶寶牙齒的生長,並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5、添加輔食應從少量到多量 每次給寶寶添加新的食品時,一天只能喂一次,而且量不要大。比如加蛋黃時先給寶寶喂1/4個,三四天後寶寶沒有什麼不良反應,而且在兩餐之間無飢餓感、排便正常、睡眠安穩,再增加到半個蛋黃,以後逐漸增至整個蛋黃。 6、遇到寶寶不適要立刻停止添加 寶寶吃了新添的食品後,父母要密切觀察寶寶的消化情況,如果出現腹瀉,或便里有較多黏液的情況,就要立即暫停添加該食品,等寶寶恢復正常後再重新少量添加。但父母們應了解,寶寶在剛開始添加輔食時,大便可能會有些改變,如便色變深,呈暗褐色,或便里有尚未消化的殘菜。 7、吃流質或泥狀食品的時間不宜過長 通常寶寶在開始添加輔食時,都還沒有長出牙齒,因此流質或泥狀食品非常適合寶寶消化吸收。但不能長時間給寶寶吃這樣的食品,因為這樣會使寶寶錯過發展咀嚼能力的關鍵期,可能導致寶寶在咀嚼食物方面產生障礙。 8、不可很快讓輔食替代乳類 有的父母為了讓寶寶吃上豐富的食品,在寶寶6個月以內便減少母乳或其他乳類的攝入,這種做法很不可取。因為寶寶在這個月齡,主要食品還是應該以母乳或配方奶粉為主,其他食品只能作為一種補充食品。 9、添加的輔食要鮮嫩、衛生、口味好 父母在給寶寶製作食物時,不要只注重營養,而忽視了口味,這樣不僅會影響寶寶的味覺發育,為日後挑食埋下隱患,還可能使寶寶對輔食產生厭惡,從而影響營養的攝取。輔食應該以天然清淡為原則,製作的原料一定要鮮嫩,可稍添加一點鹽或糖,但不可添加味素和人工色素等,以免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 10、培養寶寶進食的愉快心理 父母們都很重視寶寶從輔食中攝取的營養量,卻往往忽視培養寶寶進食的愉快心理。父母在給寶寶喂輔食時,首先要為寶寶營造一個快樂和諧的進食環境,最好選在寶寶心情愉快和清醒的時候餵食。寶寶表示不願吃時,千萬不可強迫寶寶進食,因為這會使寶寶產生受挫感,給日後的生活帶來負面影響。

❸ 七個月寶寶輔食吃什麼

主要食物:母乳或配方奶 輔助食物:白開水、魚肝油(維生素A、維生素D比例為3:1)、水果汁、菜汁、菜湯、肉湯、米粉(糊)、蛋黃泥、菜泥、水果泥、粥、爛面條、肝泥、肉泥、動物血、豆腐 餐次:每4小時一次 上午:6:00母乳喂哺10~20分鍾,或配方奶150~180毫升;8:00喂蒸全蛋1個,溫開水/水...果汁/菜汁90毫升;10:00喂肝泥/肉泥30~60克,白開水50~100毫升;12:00喂粥或面條小半碗,菜、肉或魚占粥量1/3 下午:14:00喂母乳10~20分鍾,或配方奶150~180毫升;16:00喂菜泥或果泥30~60克,溫開水或水果汁或菜汁100毫升;18:00母乳喂哺10~20分鍾,或配方奶150~180毫升 夜間:20:00喂米粉30~60克,溫開水/水果汁/菜汁30~50毫升;22:00喂母乳10~20分鍾,或配方奶150~180毫升 備註:魚肝油每天1次,每次400μ

❹ 七個月寶寶能吃什麼輔食

7~9個月寶寶的喂養方法 雖然7~9個月的寶寶,生長發育較前半年相對較慢,但對寶寶喂養的要求卻要更加細致周到。 由於在此期間,媽媽們奶量雖然沒有減少,但質量已經下降,因此給寶寶添加的輔食必須要滿足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此時寶寶攝取營養的一半都將來自於輔食。此時還要有目的地訓練寶寶將食物放入口中後,活動上、下顎及用舌尖頂住上顎把食物吞下去的能力。 從7個月開始,保證寶寶每天奶量不變的同時,除給寶寶每天餵食煮得很爛的面條及粥以外,還可添加些豆製品,當然菜泥、魚泥、肝泥、蛋黃還是必不可少的。開始時每天兩次,根據寶寶的情況准備每頓的飯量,大約為初期寶寶添加一天輔食的量,差不多為十小匙左右。食物也應從泥狀逐漸變為糊狀,放入寶寶口中稍微含一下就可吞下,食物顆粒也可逐漸增粗,不再需要過濾。水分也可逐漸減少,由原來主料的10倍逐漸減至7倍。 從寶寶8個月起,餵奶的次數可減少到每天三次,由於寶寶的胃液已經可以充分發揮消化蛋白質的作用,因此可多添加些蛋白質類食物,如豆腐、魚、瘦肉末、奶製品等。從8個月開始,寶寶常常希望自己動手吃飯,需多加註意善意地指導,不要怕寶寶弄臟,這樣可以很快培養寶寶對食物的興趣。 9個月的寶寶,餵奶次數可減少到每天兩次,輔食也要相對地增加,可增加些土豆、白薯等含糖較多的根莖類食物、嫩的蔬菜等粗纖維食物。為了培養寶寶的咀嚼能力,可以讓寶寶啃咬硬一點的食物,如讓寶寶手持食物啃咬等。寶寶最好不要坐在媽媽的腿上進食,而是坐在寶寶椅上吃食物,讓寶寶學會自己用手抓食物,並把食物自己放入口中,使寶寶邊玩邊學會吃飯。同時,還要訓練寶寶用杯子飲水的能力。 7~9個月寶寶輔食添加的原則 雖說7~9個月寶寶的消化能力已有一定基礎,但輔食添加仍要遵循從少量到多量,每次加一種,逐漸增加的原則。待寶寶適應且沒有不良反應後,再增加另外一種,值得注意的是,寶寶只有處於飢餓狀態下,才更易接受新食物,所以寶寶的新食物應在餵奶之前餵食,還要讓寶寶逐漸認識各種味道,兩餐內的輔食內容最好不一樣,某些肉與菜的混合食物也可開始嘗試添加。 寶寶的食物中依然不宜加鹽或糖及其他調味品,因為鹽吃多了會使寶寶體內鈉離子濃度增高,7~9個月的寶寶的腎臟功能尚不成熟,不能排除過多的鈉,使腎臟負擔加重;另一方面鈉離子濃度高時,會造成血液中鉀的濃度降低,而持續低鉀會導致心臟功能受損,所以這個時期寶寶盡量避免使用任何調味品。 從8個月開始,寶寶便逐漸長出牙齒來了,這時給寶寶軟麵包或脆餅干可訓練他的咀嚼能力。除此之外,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C是構成牙釉質、促進牙齒鈣化、增強牙齒骨質密度的重要物質;蛋白質、鈣、磷是牙齒的基礎材料,在出牙期間,乳類、排骨湯、菜汁、果汁是不可缺少的輔助食物。 7~9個月寶寶的營養食譜 由於我國各地區的食物品種、生活習慣、文化背景、經濟狀況並不相同,各地寶寶的飲食也有很大的差距,7~9個月的寶寶輔食添加一般可為粥、爛面、饅頭片、碎菜、豆腐、肝泥、肉末、魚、蛋、水果等,在此階段重要的是食物的合理搭配及輔食是否適應此年齡段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