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运动资讯 » 回民可以去参加民族运动会吗
扩展阅读
怎样才能去掉彩色字体 2025-07-27 13:55:06

回民可以去参加民族运动会吗

发布时间: 2023-05-25 22:27:43

1. 为什么少数民族运动会有56个民族参加

绚烂的紫荆花、簕杜鹃,开放在十一月的花城,来自祖国各地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欢聚在南国羊城。11月10日,各民族隆重的体育盛会、盛大的欢乐节日——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广州开幕。

中国特色的民族“奥运会”

全国民族运动会是新中国成立后于1953年举办的第一个全国性体育赛事,六年后,全国运动会才问世。虽然没有一个奥运会比赛项目,绝大部分选手也并非专业运动员,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却是参与面最广、健康快乐度最高的体育盛会。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诞生后,各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成为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色。在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之际,举办各少数民族参加的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不仅为各民族展现其优秀的体育文化和当家作主的崭新风貌提供了舞台,也为各民族群众走出家乡,与各民族的兄弟姐妹相聚交流提供了机会,成为团结各民族建设新中国的强大力量。

1953年11月8日,“全国民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在天津举行。这是新中国举行的首次民族体育盛会,包括蒙古、回、藏、苗、满、朝鲜等13个民族的395名运动员参加了运动会。历史上备受压迫和歧视的少数民族,第一次将自己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拿到全国体育舞台上展示,在中国体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由于历史的原因,全国民桐亩族衫陆运动会曾一度中断。直至1982年,第二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2005年,《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明确指出,“定期举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民族运动会已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件盛事,吸引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强,承办地从天津、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到北京和西藏联手合办,以及上届的宁夏,从北到南,由西往东,民族运动会“走”遍了祖国五大民族自治区。今天,民族运动会第一次来到东南沿海,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广州。

平等团结的纽带 民族风貌的舞台

历经54年的风雨,全国民族运动会在多姿多彩展现民族体育项目的同时,也像一条五彩丝带,以其独特的魅力将各民族兄弟姐妹的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全国民族运动会不断讲述着一个个有关团聚的故事。首届只有13个少数民族的395名运动员参加,而1986年在乌鲁木齐举行的第三届运动会,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运动员参加;而广州举行的第八届运动会,报名参加的运动员人数达到了6381人。

1991年在南宁举行的第四届全国民族运动会,台湾少数民族龙舟队和歌舞艺术团第一次参加了比赛和表演。

从第三届开始,港、澳地区的观摩团,每次都应邀前来观赏竞赛和表演。港澳台同胞通过少数民族体育这种特殊形式与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聚。本届台湾省代表团有60人,其中参加竞赛和表演的是28名中学生。

“平等、团结、进步、繁荣”,一直是全国民族运动会鲜明的主旋律;“发展民族体育,增强民族体质,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永远是全国民族运动会不变的宗旨。

历届全国民族运动会,都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和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

精彩的竞技和表演,来自各民族群众的赞赏和欢呼,令一个个曾在小天地里“自娱自乐”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全国的大舞台上绽放异彩。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的黄泥鼓是第一次作为表演项目参加全国民族运动会,50岁的瑶族汉子吴辉林说起祖祖辈辈传下来的黄泥鼓,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他说:“黄泥鼓原来只是我们瑶寨自娱自乐的节目,但现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次来到全国民族运动会上展示,更是对我们民族或轮顷传统体育的最大认可!”

五十六个民族心中回响同一首歌

第八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提出的“团结、强健、奔小康”,充分表达了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心声。民族体育活动的开展,正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富裕进步的强大推力。

这几年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木桢说:“民族运动会是一个展现民族体育、民族文化的窗口,很多项目参加运动会后广为人知,成为当地着名的文化品牌。比如上一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云南省获得金奖的几个项目在运动会结束后,马上被邀请到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表演四天,数以万计的观众观看了这些节目,如今还有很多游客慕名来到云南观看这些表演。丰富的体育和文化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大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民族运动会展示了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也展示了党的民族政策和改革开放给民族地区带来的巨大变化。由于改革开放,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速度显着加快;2000年以来,民族地区的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百分之十。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今年成立60周年,人均GDP由当初的不足百元已上升至2万多元,排名进入全国前十位。

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全国人民特别是先富裕起来的沿海地区的支持。本届全国民族运动会承办城市广州市及广州人民与各少数民族有深厚的感情。十多年来,广州通过资金、技术、经贸、教育等多种方式,“先富帮后富”,携手少数民族地区并肩走在奔小康的大道上。早在2001年,广州市政府拨出3亿元专款,在四川、西藏、广西设立了“广州市扶困助学专项基金”,目前每年有6000多名贫困大学生受到资助,他们大多是少数民族子弟。近十年来,广东省、广州市先后拨出1.7亿元资金,在广西百色地区多个县兴建移民异地安置开发区,帮助搬迁移民4.2万人解困。社会各界共捐资1亿多元兴建希望中小学,解决了百色地区8万多名少年儿童入学难的问题。

沿海发达地区首次承办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国民族运动会,其意义非比寻常。广州市市长张广宁说:“由少数民族人口不足2%的广州市承办民族运动会,向世人昭示着,发展民族体育不单单是民族地区的事,也是包括汉族地区在内的全民族的事业。”

“天上翱翔的雄鹰,地上奔驰的骏马,追着风,逐着日,好一路锦绣风华,大中华,矫健大中华,五十六个民族走在阳光下,挽起手和世界一起出发……”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会歌《矫健大中华》,道出了各民族兄弟姐妹的共同心声

2. 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有的特别之处

全国少数民丛帆胡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是在1953年举办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在新的历史时期,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民族政策,进一步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增强各族人民体质,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经国务院批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由国轿销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主办、由地方承办,每4年举行一届。截至九十年代中期,已分别在天津、内蒙古、新疆、广西、云南等省区举办了5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第六届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在北京举行;同时在拉萨设分赛场,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
由于国家的支持和各省区市的共同努力,该项赛事以其民族性、广泛性和业余性等特色,已成为全国较有影响的大型综渗拦合性体育运动会之一,为发掘整理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形式,弘扬民族体育文化,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和全民健身运动,增强各族人民身体素质,促进各民族团结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