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老年人居家锻炼现状
老年人居家体育健身的优势
(一)政策支持
2020年1月30日,国家体育总局下发《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要求各地结合实际推出简便易行、科学有效的居家健身方法[2]。国家民政部门现在已经将“居家养老”纳入试行和推广实施计划之中,即居家体育健身在我国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层面上的政策支持和帮助。
(二)便于实施
首先明确,这里的居家体育健身包括利用家庭自备体育设施和利用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健身活动两个部分。显而易见,没有时间约束、无需(多或大)经济投入、团队自由组合、内容自主选择、形式随心所欲等优势,使其具有了更加方便居家老年人口开展体育健身的特点。
(三)利于坚持
居家体育健身的家庭成员和邻居们的共同参与,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监督功能与作用,“约束”老年人坚持每周体育锻炼3次及以上,每次持续30分钟及以上,每次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即通过“坚持”使体育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缓解焦虑和保持心理健康等方面产生“疗效”。
(四)易显效果
居家体育健身具有显着的自觉性优势。居家老人体育健身大多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在条件容许的情况下,这种喜欢不仅会向有用偏移,而且会是坚持不懈的动力和保障。因此也就非常自然地增强了体育健身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夯实了达成体育健身预期目标的物质基础。
(五)隐含拉动功能
居家体育健身的居家不管是家庭还是社区,日积月累的“示范”或多或少地都能影响身边的家人或邻居,由起初的“旁观”老人健身到偶尔的“玩玩”参与健身、到产生“兴趣”的体验健身、到自觉的加入健身队伍,即在老人的居家体育健身中隐含了拉动体育健身普及推广的功能和作用。
二、老年人居家体育健身的目标
(一)维持身体机能和防止机能衰退过快
体育虽然不是能让老人身体机能永葆青春且永不衰退的灵丹妙药,但是多项研究结果已经证明,体育(有氧运动)能让老人的身体机能维持在良好水平线上的时间更上,并能延缓和推迟老人的身体机能衰退衰老。因此,老人居家体育健身的首要目标大多定位在维持身体机能,延缓机能衰退和防止机能衰退过快。所以如太极拳、八段锦,可增强心肌耗氧量,提高柔韧性、关节灵活性和四肢力量;慢跑快走,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防止骨质疏松和延缓肌肉萎缩;游泳可提高摄氧量,增强心肺功能和全身协调能力。这些运动项目和运动处方,广受欢迎和好评。
(二)保持血液中某些指标在正常值范畴
人的机体组织跟随年龄的增长自然会发生和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老化和弱化(直至死亡),机体组织的退化、老化和弱化(直至死亡)自然会产生和出现血液的浓、粘、聚、凝的状态变化即某些指标变化。也就是说,紧跟老龄高龄人口而来的还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持续增高的风险。因此,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多在老人居家体育健身的重要目标之列。所以如,门球、网球、登山、游泳、健身跑、太极拳、八段锦,这类有益维持血脂、血糖、心血流变等血液指标正常值,减少和降低动脉硬化、脑血栓、心肌梗塞、冠心病以及各种肿瘤等血液相关疾病高发风险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处方,备受欢迎和好评。
(三)改善微循环系统功能
微循环这个具有直接影响细胞和组织功能的维持生命活动系统,和身体的其他器官系统一样,随着年龄增长的组织形态退化和功能下降也会出现和加重功能障碍或功能性障碍。现在,虽然我国关于体育健身对于老年人微循环系统的影响理论和实践研究还在起步时期和初始阶段,但是体育健身改善老年人微循环功能的实例并非凤毛麟角,更非难得一见。因此,改善微循环系统功能正被越来越多的纳入老年人居家体育健身主要目标之中。太极拳、健身气功、健步走、健身操等运动项目和运动处方改善微循环功能的专题实践研究和理论探索,也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四)提高免疫力和抗衰老
这是体育健身的基本目标。也就是说,不管是居家还是不居家的老年人体育健身,都会把提高免疫力和抗衰老作为重点,高度关注。据资料,我国的人均寿命虽在不断延长,但是也有“健康余年短、疾病余年长”的“幸福烦恼”,即我国相当数量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伴随着各种各样的疾病不仅高血压、糖尿病、白内障、骨质疏松、关节疼痛、消化不良、耳聋耳背等疾病老人随处可见,而且越长寿群体的患病率越高。因此,维持体能机能的哑铃操、皮筋舞、徒步、登山等锻炼力量、器官和机体功能的运动项目和运动处方,在老年群体中的“粉团”日渐扩大,也已经拥有相当数量的实践者。A38C4759-205F-4634-AD7C-11164E5A035B
三、老年人居家体育健身的课题
(一)指导
指导是居家老人体育健身首先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居家即意味着人数的有限和环境的相对独立。换句话说,也就是居家老人体育健身的指导只能是“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方式。根据我国目前的居家养老政策和健身指导方针,官方暂无“居家健身无偿指导”计划。而在健身体育市场,这种类型的指导属于高消费的档次范畴即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因此,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学习能力较强和掌握电脑操作技术的老人,虽然可以利用网络,通过线上视频包括线下面对面咨询等方法和路径,较好地克服并解决这个难题,但是那些没有这些“本事”的老人,居家已经和社会有了“距离”,再加上指导的专业性要求,获得的机会也就基本上是“清零”了。而且,人的各种能力随着高龄的增长会下降,但居家体育健身指导的要求则会提高。所以,随着居家老人健康体育指导愿望的提升特别是需求群体的增大,这也就成了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二)条件
居家体育健身虽然并不局限于家中体育健身,它也包括家庭附近的健身体育场地和设施利用。但是老年人随着岁数的增长,自然出现的机能退行性变化、慢性疾病症状加重和某些功能下降等,确确实实会把居家体育健身变成单纯的家中体育健身。据资料,我国目前城市居民的家庭居住条件并不宽裕,再加上北方城市由于天气原因而习惯的普遍“小居”和一些家庭由于经济原因而只能选择的“小居”,在家中空出一块哪怕只放一个跑步机或一块健身软垫一样大小的专门健身场地可能都是一件难以做到的事情,更不要说是成套器材了。因此老年人居家体育健身还要解决条件的问题。不管是居家体育健身器材的设计,还是居家体育健身方法的设计,还是居家体育健身的环境设计,都要充分考虑所居的这个家的局限和老人的这个老的需求。
(三)特殊人群
在我国的居家老年人口中,如果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从70岁80岁90岁到100岁以上的各个高龄群体都在持续增大。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进入了持续增长的时期和阶段。不过,在70至80岁、80至90岁、90至100岁的各个高年龄段的群体中,各种各样疾病的病患比例也呈增大趋势。特别是轻中度失能者的数量,基本上是以群体增大同样的速度增长,极个别地区甚至快于群体的增大速度。因此,这些行动不太便利需要辅助和身体不能自由需要帮助、某些功能明显(逐步)下降和某种机能明显(逐步)退化需要运动保持维持,等只能居家老人的体育健身问题,就会放大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和扩大要求不能得到回应的负面影响,再加上群体自身的不断增大,就有可能演变成为阻碍老年人居家体育健身事体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必须投入力量,认真研究和解决。
‘贰’ 跳有氧健身操的好处
跳有氧健身操的好处
你知道跳有氧健身操的好处有什么吗?很多人都会选择在家跳健身操代替去健身房锻炼,效果同样很好。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跳有氧健身操的好处的相关信息,和我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跳有氧健身操的好处1
A、健美操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具有所有有氧运动的健身功能,如全面提高身体素质、使身体健康、均称,动作优美、协调。
B、健美操可以塑造儿童正确的身体姿势,对于中老年朋友塑造体形,预防疾病也有很大作用。
C、同时健美操运动还可以提高机体的心肺功能和肌肉耐力,促进机体代谢功能的增强,使人体达到最佳机能状态,使人精神焕发地投入的新一天的学习和工作中去。
D、经常练习健美操还可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增加机体的`免疫能力,减缓肌肉与附着组织的退化和衰老过程,使身体动作机敏、灵活、富有朝气。
E、陶冶情操,缓解心理压力。健美操不同于其他有氧运动项目之处在于它是一项轻松、优美的体育运动,在健身的同时,带给人们艺术享受,使人心情愉快,陶醉于锻炼的乐趣中,减轻了心理压力,达到健身健心的目的,健美操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以其动作优美、协调、锻炼身体全面,同时有节奏强烈的音乐伴奏而着称,是缓解精神压力的一剂良方,在轻松优美的健美操锻炼中,练习者的注意力从烦恼的事情上转移开,忘掉失意与压抑,尽情享受健美操运动所带来的欢乐,得到内心的安宁,从而缓解精神压力,使人活力四射。
跳有氧健身操的好处2
一、卫生与健康
健身操运动后,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避免着凉,尤其是在空调房内。运动后应做些伸展运动再行淋浴。
经常做有氧健身操者,要留心自己的脚部,常修剪脚趾甲,断的脚趾甲会扎破皮肤,使脚趾发炎。并时常保持脚部皮肤干燥。脚部起水泡时,不应弄破。
二、循序渐进
开始时,运动量不要太大,应采取逐渐加码的方式,循序渐进的增加幅度,而且每一动作坚持得时间也不须太长,以10分钟左右为宜。
步伐走动之前,先做热身和适当的伸展运动,特别是下肢的适度伸展非常重要。天冷时,热身时间要长,并多穿些衣服。
初学者以每周二、三次,隔日为宜。然后可适当增加次数,直到自己感觉适量为止,绝对不要勉强。切记,欲速则不达。
三、服饰建议:
为了更多地体现拉丁的美感,最好选择能使人显得修长的服装。裤子可选择紧身敞口裤,也可以是低腰的,以便突出胯部动作的曲线美。
上衣最好选择宽松透汗的T恤为佳,或是紧身背心外套一件袖口的罩衫也是不错的搭配。鞋子的选择则是以鞋底柔软为最重要。总之,舒适最重要。
四、女性应注意以下几点
1、做操时要戴好胸罩,以承托力较强的为好。
2、经期做操,运动量不宜过大。
3、没有运动习惯的女性,不宜在怀孕期间开始做健身操。即使有健身操训练基础的女性,在这期间也需要请教医生,以决定是否继续健身操训练。
总的来讲,在早晨通过跳健身操的方式来锻炼身体对人们的健康是有益处的,而要想让自己永远处在健康的状态,大家在平时就要积极的进行身体锻炼,本文所提到的健身操,就是大家可选的一项有益身心的运动项目。
‘叁’ 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也就是说,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简单来说,是指任何富韵律性的运动,其运动时间较长(约15分钟或以上),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上的程度(最大心率之75%至85%)。是不是“有氧运动”,衡量的标准是心率。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钟的运动量为有氧运动,因为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 因此,它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周坚持3到5次。这种锻炼呀,氧气能充分酵解体内的糖分,还可消耗体内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是健身的主要运动方式。所以说,您要是体重超标,要想通过运动来达到减肥的目的,建议您选择有氧运动,象慢跑、骑自行车呀什么的,这些运动呀,不仅能够很好的起到消耗体内脂肪的目的,而且还简单易行。
【常见的有氧运动】
常见的有氧运动项目有:步行、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跳健身舞、做韵律操等等。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同举重、赛跑、跳高、跳远、投掷等具有爆发性的非有氧运动相比较,有氧运动是一种恒常运动,是持续5分钟以上还有余力的运动。
【有氧运动的好处】
有氧运动的目的在于增强心肺耐力。在运动时,由于肌肉收缩而需要大量养分和氧气,心脏的收缩次数便增加,而且每次压送出的血液量也较平常为多,同时,氧气的需求量亦增加,呼吸次数比正常为多,肺部的收张程度也较大。所以当运动持续,肌肉长时间收缩,心肺就必须努力地供应氧气分给肌肉,以及运走肌肉中的废物。而这持续性的需求,可提高心肺的耐力。当心肺耐力增加了,身体就可从事更长时间或更高强度的运动,而且较不易疲劳。
汽油的燃烧离不开氧气,所以我们也可以把发动机的工作称为有氧运动。同样,人类在运动中也要燃烧燃料,人类的“燃料”是糖类、蛋白质和脂肪。人类的这些“燃料”都储存在人体的细胞中,当你运动时,就会消耗这些“燃料”以获得动力。
与发动机燃烧汽油一样,人类在燃烧“燃料”(即氧化)的时候也需要氧气助燃。人们在运动时大口大口地呼吸,使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泡进入到血液循环系统之中,然后随着动脉血流向全身的组织细胞中,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基本上都是有氧运动,比如,走步、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跳舞等。有氧运动能够有效地锻炼心、肺等器官,能改善心血管和肺的功能。
人在利用氧气的过程中,有一个相当大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就决定了剧烈的、短时间的运动成为了无氧运动。而当你运动的时间足够长时,氧气已经溶入到细跑中,身体内的葡萄糖得到了充分的“燃烧”,从而转化为新的能量,这样的运动就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需要大量呼吸空气,对心、肺是很好的锻炼,可以增强肺活量和心脏功能。
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增加体内血红蛋白的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抗衰老,增强大脑皮层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增加脂肪消耗,防止动脉硬化,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减肥者如果在合理安排食物的同时,结合有氧运动,不仅减肥能成功,并且减肥后的体重也会得到巩固。有氧运动对于脑力劳动者也是非常有益的。另外,有氧运动还具备恢复体能的功效。
Ⅱ型糖尿病患者、肥胖症患者以及脂肪肝患者,一定要做有氧运动,患有心律不齐、心脑动脉血管硬化的人,以及年龄大的人,也都应该做有氧运动。如果是为了强壮肌肉、健美体形,预防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以及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的人, 应当做无氧运动。
【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人体运动是需要能量的,如果能量来自细胞内的有氧代谢(氧化反应),就是有氧运动;但若能量来自无氧酵解,就是无氧运动。有氧代谢时,充分氧化1克分子葡萄糖,能产生38个ATP(能量单位)的能量;而在无氧酵解时,1克分子的葡萄糖仅产生2个ATP。有氧运动时葡萄糖代谢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可以通过呼吸很容易被排出体外,对人体无害。然而在酵解时产生大量丙酮酸、乳酸等中间代谢产物,不能通过呼吸排除。这些酸性产物堆积在细胞和血液中,就成了“疲劳毒素”,会让人感到疲乏无力、肌肉酸痛,还会出现呼吸、心跳加快和心律失常,严重时会出现酸中毒和增加肝肾负担。所以无氧运动后,人总会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要持续几天才能消失。
人体预存的ATP能量只能维持15秒,跑完一百米后就全部用完,跑二百米时后面的一百米,必须由血糖在无氧状态下,迅速合成新的热能物质ATP来提供能量,其副产品是乳酸。跑二百米或四百米、一百米游泳、网球和足球等运动,是利用血糖无氧分解所提供的能量,故运动后肌肉里累积大量乳酸,乳酸是运动后引起肌肉痛的物质。这类运动所需的血糖由淀粉提供,故也烧不到脂肪,这不是有氧运动,对减肥无益。
血糖(淀粉)无氧分解所提供的能量,只能维持四十秒,跑完四百米后就全部用完。跑八百米时,后面的四百米,必须由血糖、血脂肪酸和血氨基酸在有氧状态下,合成新的热能物质ATP来提供能量,而血糖由淀粉分解后供应,血脂肪酸由脂肪分解后供应,血氨基酸由蛋白质分解后供应,这整个过程需要氧气,也就是靠氧气燃烧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来生产热能物质ATP,供应后段运动所需的热量,这后段的运动就是有氧运动。
跑八百米或一千五百米、二百和四百米游泳、拳击等运动,都需要开始利用氧气燃烧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故此类运动的后段都是有氧运动,作为有氧运动,心率一般在130次/分为最佳。运动的前段大约五分钟先烧淀粉,运动持续越久会烧掉越多的脂肪,只要持续半小时至一小时,所消耗热量的五成,就由燃烧脂肪来供应,如不节食,即使一小时的有氧运动,只能烧掉食物里的淀粉和脂肪,烧不到人体内积存的脂肪,对减肥仍然无益;节食后,一小时的有氧运动才有机会烧到体内的肥油。
【怎样掌握有氧运动的要领和尺度 】
●运动前预热每次运动前需要有个热身过程即准备活动,活动关节韧带,抻拉四肢、腰背肌肉。然后从低强度运动开始,逐渐进入适当强度的运动状态。热身,一般是指用小强度的有氧健身来使自己的身体渐入佳境,体温慢慢升高,心率提高,呼吸匀速变快。血液循环也更迅速,这样氧和养料就会被输送到心脏和肌肉,为你的运动做好准备,热身活动目的达到后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身体微微开始出汗。热身的时间5~10分钟就可以了。天冷时,热身时间要长,并多穿些衣服。
有很多人为了节省时间,不热身就直接进入高强度的有氧训练,如果这样的话,由于心血管系统和肺部还都没有进入状态,体温也比较低,肌肉的柔韧性不好,就很容易造成损伤。另外热身之后再运动,感觉也会好一些,运动时间也可以更长。换句话说,不热身就运动,你更容易疲劳。
●接近而不超过“靶心率”一般来说,靶心率为170-年龄的数值。如果你60岁,靶心率就是170-60=110(次/分)。你在运动时,可随时数一下脉搏,心率控制在110次/分以下,运动强度就是合适的,当然这是指健康的运动者,体弱多病者不在此列。如果运动时的心率只有70~80次/分,离靶心率相差甚远,就说明还没有达到有氧运动的锻炼标准。
●自我感觉自我感觉是掌握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包括轻度呼吸急促、感到有点心跳、周身微热、面色微红、津津小汗,这表明运动适量;如果有明显的心慌、气短、心口发热、头晕、大汗、疲惫不堪,表明运动超限。如果你的运动始终保持在“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程度,心率距“靶心率”相差太远,那就说明你的锻炼不可能达到增强体质和耐力的目的,还需要再加点量。
●后发症状即运动过后的不适感觉,也是衡量运动量是否适宜的尺度。一般人在运动之后,可有周身轻度不适、疲倦、肌肉酸痛等感觉,休息后很快会消失,这是正常现象。如果症状明显,感觉疲惫不堪、肌肉疼痛,而且一两天不能消失,这说明中间代谢产物在细胞和血循环中堆积过多。这是无氧运动的后果,你下次运动可就要减量了。
●放松与热身有同样的作用,在运动中,血液循环加快,血液的量也增加了,特别是四肢部分。如果马上停止运动,血液会囤积在下肢而给心脏造成多余的负担。严重时会影响到大脑供血,甚至出现眩晕和头昏。所以运动目的达到后应该有5~10分钟的放松,也就是逐步减小运动强度,慢慢地恢复到安静状态。
【有氧运动一周需要几次】
关于运动的频率,美国运动医学会推荐正常人应该每周运动2~5次,如果你以前没有运动习惯,就要从少量开始,每周两次,然后慢慢增加到三次、四次。初学者常犯的错误是开始健身时由于热情高涨,想要尽快达到效果,就一下子每天锻炼,每次锻炼的强度也很大,这样做往往会训练过度,短时间内就会出现疲劳、失眠、浑身过度酸痛等症状。于是就又会停止下来。其实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健身是个长期的习惯,想有健美的体魄,一生都应该坚持健身。最佳体型和健康状况,得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坚持才可以做到。循序渐进才是最佳方案。
循序渐进这是所有运动锻炼的基本原则。运动强度应从低强度向中等强度逐渐过渡;持续时间应逐渐加长;运动次数由少增多。以上这些都要在个人可适应的范围内缓慢递增,不要急于求成。年老体弱者或有慢性疾患的人,更要掌握运动的尺度。最好在运动前去看医生,全面查体,由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开出具体的有氧运动处方,再依方进行锻炼。 此外,运动产生的疲劳是否能在第二天消除,也是衡量是不是有氧运动的一个标准:如果疲劳在第二天不能消除,则说明运动过量了,已超出有氧运动的范围。
【有氧运动的理想减肥速度】
一般人慢跑一分钟消耗15千卡左右热量(体重越大消费越多),而一公斤的脂肪是3500千卡。如果每天慢跑30分钟,在饮食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一星期可减一公斤。
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推算,实际上运动后多少都会多吃一点儿,专家建议的减肥速度是一星期半公斤,这样减下来的体重不易反弹。
【有氧运动的八大误区】
●误区一:有氧运动比力量训练在控制体脂方面效果更好。
事实: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结合进行是将体脂控制在理想水平的最好方法。许多人出于以下两点理由,错误地以为单独进行有氧锻炼对控制和减少体脂最有效。⑦ 有氧运动首先消耗的是脂肪,而力量训练消耗的是储存在体内的糖:②在设定的心率范围之内,45分钟的有氧锻炼要比同样时间的力量训练消耗更多的热量,练练停停的力量训练需要每组之间休息,消耗的热量要少得多。 道理是这样的:有氧锻炼能达到消耗热量的目的,但却不能长时间地提高新陈代谢率。力量练习虽不能长时间提高心率,但它却增加了肌肉总量,从而使新陈代谢率得到提高,使人在休息时也能消耗更多的热量。这就是有氧锻炼与力量练习结合进行才是最佳减肥方法的原因。
●误区二:有氧运动越多越好。
事实:一件好事做过了可能会变成坏事,导致相反结果。有氧运动也是如此。虽然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脂肪消耗办法,但长时间的有氧锻炼消耗的不仅仅是脂肪,而且还包括肌肉[研究发现,两小时中量的有氧锻炼可耗尽体内90%的白氨酸——对肌肉生长非常重要的一种氨基酸。通常情况下,正常的白氨酸水平可防止因锻炼过度引起的肌肉分解。
●误区三: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消耗更多脂肪。
事实:不正确。减脂的原理在于你每天消耗的热量要多于吸收的热量,较高强度的锻炼比低强度的训练能消耗更多的热量。
运动生理学家发现,运动量达到最大心率的60%时,身体消耗的脂肪比糖(糖元)或蛋白质(肌肉)要多。但如果运动强度再大一些,即最大心率的75%以上时,身体就会直接将脂肪、糖、蛋白质全部作为能量来源。也就是说你练得越苦,消耗的热量也越多。但是,对初练者来说,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运动量,才能有效地提高心肺功能,有可能适应较大强度的运动量。
●误区四:先做有氧锻炼,然后进行力量练习,才能变苗条。
事实:为了消耗更多的热量,在有氧活动中就要一定的强度,理想的方式是达到最大心率的70%以上。而力量练习的目的是增加肌肉,理想的重量以用正确姿势每组重复6—12次为佳。
最明智的办法是在短暂的热身后先进行力量练习,然后做有氧活动。如果你把有氧活动放在前,由于它可降低肌糖元储备并吞噬掉你的力量,那么你的体重可能不但不减轻,反而会增加。反过来,如果你先进行力量练习,你很快就能达到你所需要的状态,做好有氧运动的准备。
●误区五:多做20分钟的有氧练习,把多吃的甜食或其他美味消耗掉。
事实:如果你为了消耗掉多吃的甜食,偶尔延长有氧锻炼时间不至于有什么不好,但如果成了习惯,结果只能有害无利。假如你经常以延长锻炼时间作为过量饮食的借口,你实际上已把自己置于过度训练的境地中了,那么你的身体根本没有时间从过度训练的疲劳当中恢复过来。
当机体不能适应训练时,要达到增肌及减脂的目的是很困难的。因为过量训练可导致分解代谢激素的过多分泌,这种激素附着在肌肉上,使肌肉不能合成。所以,经常在一餐中过量食用的人,应在下一次有氧训练中稍稍增加点强度,或者减少下一餐的热量摄入。
●误区六:进行大量的有氧及轻力量练习将有助于降低不理想的体脂水平,同时还能保持肌肉。
事实:体脂测验可表示脂肪与其他身体组织(肌肉、骨头等)的比率。减少脂肪的关键之一是拥有更多的肌肉。的确,改善令人沮丧的体型不外乎两种方法,即减掉尽可能多的脂肪,发展尽可能多的肌肉。
选择有氧运动的人当然可以达到减脂目的,但当他们从事过量的有氧练习,将力量练习弃之一旁或进行轻力量练习时,绝对不足以保持肌肉总量,如果肌肉总量减少了,休息状态的新陈代谢率降低,体脂比率将随之上升。要改变脂肪与肌肉比率,应该采用相对重些的力量练习发展并保持肌肉总量。力量练习之后,进行中到高强度的有氧锻炼。
●误区七:去健身房进行有氧锻炼前,吃一顿健康餐,增加点能量。
事实:锻炼前的进餐内容要看你饭后多长时间去锻炼。如果你的目标是减脂,最好在锻炼前3小时时摄入营养均衡的一餐;如果你想在有氧锻炼前1.5到2小时时进餐,应减少进餐量,如果你在1小时之内就要进行有氧锻炼,不要摄入碳水化合物。原因是这样的:有氧练习10—20分钟后,身体19傻地开始消耗脂肪 (主要)。而身体能否有效地将脂肪当作燃科消耗则取决于你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显然,如果你摄入的是高碳水化台物,那么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也会很高,葡萄糖可以延缓身体把脂肪当作燃科消耗的时间。
●误区八:低强度的有氧练习不但可以消耗脂肪,还有利心脏健康。
事实:美国心脏协会指出,每周3—4次、每次至少30分钟,以最大心率的50—75%锻炼的有氧运动对心脏最有利。它将对心血管系统和心肺功能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并显着减少相关疾病的危险。美国心脏协会建议,初练者的运动心率以最大心率的50%为宜,几周后,强度逐渐增加到最大心率的75%。总之,训练强度越大。你的体型保持得越好。因为心脏与其他部位一样,也是一块肌肉,它同样需要大强度的练习!
‘肆’ 什么是有氧运动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
即在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与需求相等,达到生理上的平衡状态。
运动,一种涉及体力和技巧的由一套规则或习惯所约束的活动,通常具有竞争性。
物布时空永不均产生了普遍运动,普遍的运动生灭着万事万物。
没有不运动的物件,也没有能离开物件的运动。
运动具守恒性,即运动既不能被创造又不能被消灭,其具体形式则是多样的并且能互相转化,在转化中运动总量不变。
在几何中,刚性运动被描述为:平面到其自身的一个映射且使任意两点A,B的距离与其象A'=M(A),B'=M(B)的距离相同。哲学上,运动的定义:物在时空中的线性迁移。
‘伍’ 有氧运动主要有
有氧运动主要有
有氧运动主要有,运动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有相应疾病的人不适合做这种运动,适量运动才能对生活充满热情,简单的运动也可以帮助我们锻炼身体,和我一起看看有氧运动主要有,知识。
有氧运动主要有1
最简单常见的有氧运动
包括散步、慢跑、打球、游泳、爬山、骑自行车、健身操、太极拳、瑜珈等。有氧运动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不中断和持续时间长。
有氧操(有氧健身操)就是具有“有氧运动”特点的健身操,即在音乐的伴奏下、能够锻炼全身的健身运动。它也必须是运动连续时间至少12分钟以上。有氧操是一种运动强度恰如其分的体操,非常适合于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的逐步增强,同时确保营养素的需氧呼吸,避免人体内的“燃烧”的浪费。
有氧运动,顾名思义就是在有氧代谢状态下做运动,通过运动达到消耗机体多余的脂肪,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许多人的有氧运动的锻炼根本不是在有氧状态下健身运动,所以也就失去了有氧运动原本减肥瘦身的作用。
总之,节食后做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后节食,减肥才能奏效。有氧运动可提高机体的摄氧量,增进心肺功能,是达到健康效应的最佳方式。
怎样预防运动损伤
1、训练方法要合理
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运动量。对于不同性别、年龄、水平及健康状况的人,训练时在运动量的安排上应因人而异、循序渐进。例如,年龄小的在训练内容上,应把全面身体训练和专项身体训练结合起来,并以全面身体训练为主;在运动量的安排上应考虑到他们的生理特点,与成年人比较起来训练时间要短些,强度、密度要小些。
俯卧撑的正确做法
做俯卧撑就能透露出男人哪里不行?!别不相信,这可是美国权威运动协会公布的研究成果,专家表示,做俯卧撑能够检验人体几乎所有部位的运动能力,完全可以作为体能健康的检测标准。
“完成一个俯卧撑,需要用到手臂、胸、腹、臀和腿部等部位的肌肉群相互紧密配合,这几乎可以检测到身体每一个部位。”美国大学体育教育学教授说。凭着自己的力量支撑自己的重量,能够最快捷、最准确地反映神经和肌肉功能。
做俯卧撑能防止男人衰老,老年人生物力学研究者进一步指出,俯卧撑运动能够很好地反映出一个人是否拥有抗衰老能力。“自然衰老会导致神经和肌肉的退化,从20到70岁,体能会减少30%,但有规律的锻炼能使肌肉纤维变粗,从而让剩余的肌肉更加有力,减少人体生理老化。”纽约大学运动学教授说,俯卧撑能强化身体主要肌肉,更重要的是能给身体提供向前伸展的力量和肌肉记忆,从而能够防止摔倒。
1、双手支撑身体,双臂垂直于地面,两腿向身体后方伸展,依靠双手和两个脚的脚尖保持平衡,保持头、脖子、后背、臀部以及双腿在一条直线上。
动作重点:全身挺直,平起平落。
2、两个肘部向身体外侧弯曲,身体降低到基本靠近地板。收紧腹部,保持身体在一条直线上,持续一秒钟,然后恢复原状。
做俯卧撑可以锻炼些什么肌肉
1、两手距离变化
双手略宽(或略窄)于肩膀,肘部打开与地面平行。只要不是双手和肩宽相等,俯卧撑的难度就会相应提高。略宽于肩膀距离的方法,更偏重于锻炼臂力、肩部肌肉的力量;略窄于肩膀距离的方法,则偏重于锻炼胸部肌肉和背部肌肉。
2、准备活动要充分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运动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因此,在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准备活动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机体机能活动的生理惰性,为正式练习作好准备。准备活动能增加肌肉中毛细血管开放的数量,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同时地可以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强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防止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在进行准备活动时,既要躯干、肢体的大肌肉群和关节充分活动开,同时也要注意各个小关节的活动。准备活动还应增加一些专项素质的内容。
3、注意间隔放松
每组练习后为了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伤,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放松非常重要。在间隔时间内,一些运动员对这一问题重视不够,他们茬每组练习后往往站在一旁不动或千篇一律地做些放松跑。这样并不能加快机体疲劳的消除,再进行下组练习时还易出现损伤。由于各个项目的练可内容不同,间隔放松的形式也应有所区别。例如,着重于上肢练习的项目,在间隔可做些放松慢跑;着重于下肢的项目结束后,可以在垫子或草地上仰卧,将两腿举起抖动或做倒立。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血液的回流,改善血液的供给,另外也能使活动肢体中已疲劳的神经细胞加深抑制,得到休息,这对于消除疲劳及防止运动伤有着积极意义。
4、防止局部负担过重
训练中运动量过分集中,会造成机体局部负担且过重而引起运动伤。例如,膝关节半蹲起跳动作过多,易引起髌骨损伤;过多地练习鸭步可引起膝内则副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因此,在训练中应避免单调片面的训练方法,防止局部负担量过重。
有氧运动主要有2
有氧运动有很多,坚持做有氧运动对人体的效果也是非常明显的,因此,很多人都喜欢做有氧运动。那大家知道哪些有氧运动适合自己吗?常见运动误区有哪些呢?今天我就为大家介绍有关健身运动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哦!
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
有氧代谢运动种类繁多,如:快步走、慢跑、登山、游泳、打太极拳、骑自行车、划船、上下楼梯、步行、健身舞以及多种球类运动等,可根据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
快步走
快步走是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首选运动,非常方便,而且不管什么时候都可以进行,效果也是非常好的。快步走不受健身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行走时动作和缓,强度易于掌握,因此是最安全的有氧运动方式。对于初练者来说,可以选择一个平缓的路面,速度为1分钟120步左右,锻炼时间从20分钟开始递增。
慢跑
跑步是发展人体心肺功能的最佳锻炼方式。跑步可以有效促进全身各个系统的发育和增强,并可锻炼人顽强的意识品质。慢跑对中老年人群的健身效果更好,但在从事慢跑之前,要做一个全面的身体检查,排除隐性心脏病或者其他运动禁忌症。初练者可以在前三四个星期交替进行步行和跑步,然后逐渐增加跑步的时间,直到能比较轻松地跑完全程为止。
登山
登山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能欣赏自然风光,呼吸新鲜的空气,慢速登山健身是有氧运动,效果非常好,有利于锻炼和改善人体的呼吸及心血管功能和腿部肌肉,有助于保持下肢关节的灵活性,并使腰、背、颈部和上肢的肌肉、韧带得到有效锻炼。登山的服装要轻便,上山时注意力要集中,步伐要稳健,避免踩空、摔伤、扭伤。老年人、超重者,膝关节有疾病、心脏有疾病的患者不宜选用登山这种健身方式。
游泳
游泳能提高人体的呼吸系统功能。由于游泳运动中人体不承担体重,因此最适宜关节病人进行锻炼,此外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或者孕妇都是非常理想的锻炼方式。
打太极拳
打太极拳对老年人非常适合。经过太极拳锻炼,神经系统、骨骼肌平衡能力都得到很好的改善,并可促进骨矿物质在骨骼内的沉积,减少患骨质疏松的几率。
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相信大家都会吧!非常绿色环保的项目,经常骑自行车可锻炼心脏功能,坚持在上班的途中骑自行车能使心肌收缩更有力,血管壁更富弹性,肺活量增加,改善心肺功能;骑自行车还可以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对膝关节的损伤较小,适合体重较大和关节活动障碍者进行锻炼。
我们进行健身运动只要是为了锻炼身体,让我们更加健康,更加强壮,但是不正确的健身方法,或没有充足的准备很容易让我们受伤。今天我主要为大家介绍运动肌肉拉伤怎么办,及如何预防运动损伤,希望大家能有效避免运动损伤,更安全的健身。
肌肉拉伤与酸痛的快速处理方法
肌肉拉伤的早期治疗原则是制动、止血、防肿、镇痛。首先做冷敷,用冰块敷患处,或将伤肢放入冷水中,或在自来水下冲洗。冷敷后加压包扎,抬高肢体,这种方法有止血、镇痛、防肿的作用。包扎时先用海绵垫敷伤部,再行弹力绷带包扎,松紧度适中。包扎24小时后拆除,视其伤情再作处理。早期不宜做按摩和理疗,否则会加重出血和组织的渗出,使肿胀加重。伤后三天内避免重复致伤动作,三天后可进行功能性练习。一周后,可逐渐恢复锻练,但伸展时以不引起伤处疼痛为度。
肌肉酸痛是很常见的中现象,很多长期不运动的人在激烈的运动后就会有明显的肌肉酸痛的感觉,这很正常。一般肌肉酸痛多为延迟痛,是在运动后8~24小时产生的肌肉酸痛,可持续二三天,甚至更长时间。
一般认为,肌肉酸痛的产生,是由于肌肉运动时氧气供应不足,靠肌糖元无氧分解释放能量供肌肉收缩,糖无氧分解时产生一种叫做乳酸的代谢产物,如果不能及时排除,乳酸就在肌肉和血液中堆积起来,由于组织缺血缺氧和酸性物质的刺激,以及运动引起的肌肉本身的损伤或肌肉痉挛等因素,都会导致肌肉酸痛。
肌肉酸痛是发生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生理现象,一般经过适当的休息和调整,几天后就会自动消失,只要经常坚持锻炼,并保持适当的运动量就不会出现肌肉酸痛的现象了。
预防和缓解肌肉酸痛的方法是,在刚开始锻炼时,运动量应由小到大、由慢到快循序渐进增大。另外,每次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在出现肌肉酸痛时,局部肌肉的运动可适当地减小,可采用变换肢体练习的方式,缓解局部肌肉的酸痛和消除疲劳。在运动后要做一些使肌肉放松的整理活动,也可用毛巾局部热敷或按摩酸痛的肌肉,这样都有助于缓解肌肉酸痛。
运动性腹痛的处理
如今,喜欢体育锻炼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我经过了解,知道很多健身的朋友在运动过程中会出现腹部疼痛的现象,医学上称为“运动性腹痛”,这要引起重视。运动后引起腹痛,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可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
1、准备活动不充分
开始运动时运动量过大,由于内脏器官功能还没有提高到应有的运动水平就加大了运动强度,特别是心肌力量较差时,搏动无力,影响静脉血回流,下腔静脉压力上升,肝静脉回流受阻,从而引起肝脾淤血肿胀,增加了肝脾被膜张力,以致产生牵扯性疼痛。
预防这类运动性腹痛,关键是运动前要做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内脏器官适应。
球类运动
大多数球类运动适合于年轻人。球类运动的项目很多,如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手球、门球、台球、棒球、保龄球、水球等。前五项球类运动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太高,易于开展,因此普及程度较高。球类运动使人的神经系统增强,使人反应快,灵活敏捷。各类球类运动又都有助于培养人的合作精神,坚韧而顽强,沉着而果断。
常见的运动误区
科学的运动锻炼需要避免以下误区,才能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1、 运动过度
持续性的过度锻炼,会使身体的自我保护能力下降,增加运动中受伤的风险。过度运动还会削弱免疫系统,容易生病。
2、忽视力量锻炼
力量锻炼除了使肌肉更加健壮外,还可以维持机体形态和耐力水平。力量锻炼还可以增强老年人的骨质密度,改善肥胖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对减肥和提高抗病能力都有很大的好处。每周的锻炼应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锻炼,力量锻炼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可以先从轻量级的哑铃锻炼开始,逐渐增加负荷。
3、周末偶尔锻炼
很多健身者在周末拿出许多时间集中锻炼,殊不知,这种“暴饮暴食”的锻炼方式,其后果比不运动还要差。若健身时间间隔过长,上一次锻炼的效果会消失,每一次的锻炼就等于从头开始。因此,科学有效的做法是每周锻炼3~5次。
4、被动锻炼
许多女性没有运动的习惯,为了漂亮,她们选择用减脂机等仪器帮助自己运动,这种被动锻炼方式缺乏主观积极性,往往没有做好热身就开始,反而更易造成运动中的伤害。被动锻炼多是局部的运动,而要达到健身的效果必须是全身锻炼,因此,被动锻炼达不到运动健身的效果
‘陆’ 新加坡健身教练逼90岁母亲做运动,老年人究竟该如何合理运动
01、可以进行有氧运动
老年人如果想要运动的话,那么可以优先考虑有氧运动,平时可以适当的散步、慢跑、游泳,或者也可以骑一骑自行车,这些其实都是属于有氧运动的范畴。老年人经常做一些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的刺激心脏扩张,并且能够提高心脏的供血能力以及供养能力。除了这些以外,适当的做一些有氧运动,也能够降低心脏疾病的发生风险,对老年人的身体是有一定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