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失眠可以按什么位置

失眠可以按什么位置

发布时间: 2022-11-27 21:57:56

‘壹’ 失眠的按摩穴位方法

失眠的按摩穴位方法

失眠的按摩穴位方法?失眠了要选择什么方法来治疗好?其实失眠最重要的方式还是自我调节。失眠的原因非常多,解决方法也很多,下面跟着我一起来看看失眠的按摩穴位方法有哪些,希望对你有用!

失眠的按摩穴位方法1

1、安眠穴

安眠穴是一个常用的经外奇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耳后凹陷处)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处)连线的中点。此穴能平肝息风,宁神定志,有效纾缓紧张的情绪,帮助入睡。

2、 神门穴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3、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位于足内踝高点上3寸(自己的手横放,约4根手指横放的宽度),当胫骨内侧后缘处。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失眠的按摩穴位方法2

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脏腑机能紊乱,所以治疗失眠我们可以运用交通心肾、调节气血的手法。中医指出,经常失眠可以按摩这三个穴位:内关,神门,三阴交。

内关穴位于掌心面,手腕横纹上2寸(同身寸,即每个人自身大拇指的宽度为1寸,下同),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神门穴位于掌心面的手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胫骨,它就在胫骨的后方。这三个穴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至10分钟,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所以也应该重视头部的气血供养。在休息或看电视等闲暇时间,我们可以用单手梳理头皮数次。方向是从额头的发际线开始,沿头皮到颈部的发际线终止。这样,五个手指可以分捋头部的督脉、膀胱经、胆经,达到镇静安神,平肝潜阳的作用。

根据中医辨证的不同,还可以添加不同的按摩手法:如果是心情烦躁引起肝郁化火型失眠,可以用手指揉擦脚掌心,即我们常说的涌泉穴。这样可以引火下行,平抑肝火。如果是体质虚弱,属心脾两虚型,可以做摩腹手法。具体方法是,躺在床上,用手掌心环绕神阙穴(即肚脐)做逆时针抚摸(注意一定要逆时针)。如果平时多表现面色潮红,感觉手心发热,多属阴虚火旺型,可以揉捏太溪穴。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点按可以交通心肾,安心睡眠。

如果说您经常失眠的话建议您经常按摩上述的这三个穴位,对于改善您的失眠有非常好的效果,甚至对于完全治愈轻度的失眠障碍症,当然如果是您想要彻底的改善失眠的话仅仅通过穴位按摩还不过,还需要从改善您的睡眠环境开始,只有好的睡眠环境才可以让人尽快的进入睡眠状态。

‘贰’ 失眠按哪个部位可以快速入睡

失眠按哪个部位可以快速入睡

失眠按哪个部位可以快速入睡,睡觉质量对于大家来说是很重要的,睡觉是人每天必不可少的生命活动,在每天我们睡眠不足的时候还需要“补觉”,有的人经常失眠的,经常失眠对人体的危害特别大,下面看看失眠按哪个部位可以快速入睡。

失眠按哪个部位可以快速入睡1

1、神门穴

神门穴,心藏神,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由于神门穴有安心养神,补益心气的功效,我们可以每次按压5-10分钟,改善心火旺造成的失眠。神门穴位于手腕处,掌心朝向自己时,手腕关节的横纹,骨头之间的凹陷处。

2、三阴穴

可以疏通脾肾之经气,为足三阴经穴(肝、脾、肾)的交会穴。在脚踝内侧上三寸,胫骨后凹陷处用四指按压踝骨上,用拇指按压5-10分钟。

3、印堂穴

在额头上两眉毛内侧中间的凹陷处,可以按压5-10分钟。印堂穴可以有安神调节督脉经气的作用。

失眠会令我们睡眠质素变差,同时会影响我们健康,想一觉睡到自然醒来,我们可以在睡前饮用推荐的龙眼枣仁饮,酸枣仁能安睡,改善睡眠问题。

龙眼枣仁饮

材料∶酸枣仁10g 龙眼肉10g 百合10g

做法∶将以上三款材料加水煮成汁,可按个人口味加糖,即可饮用。

失眠按哪个部位可以快速入睡2

内关穴:内关穴位于掌心面,手腕横纹上2寸(同身寸,即每个人自身大拇指的宽度为1寸,下同),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神门穴位于掌心面的手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胫骨,它就在胫骨的后方。这三个穴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至10分钟,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神门穴:在手腕部,手腕掌侧横纹的尺侧一段,尺侧的.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取穴的时候可以把手掌朝上,手掌小鱼际上角有一个突起的圆骨,从圆骨的后缘向上用手按,能按到一条大筋,这条大筋外侧缘与掌后横纹的交点就是神门。

心主神明,心藏神。看名字就知道,神门这个穴位善治“神”之疾病。神门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五脏有疾取之十二原”,所以神门通治各种神志疾病。

百会穴:在头顶,前发际直上正中5寸。大家看看人体经络穴位图就知道,百会是手三阳经、足三阳经、足厥阴经、督脉的交会处,通常所说的“三阳五会”就是百会。

百会有提阳气、醒神开窍的作用,能够治疗气血不足、肝火旺盛、风邪侵袭引起的各种头昏、头疼,我们临床上常将它作为治疗头顶痛的首选穴。

治疗失眠,单独灸百会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在晚上临睡前做一做。先将百会周围的头发分开,让头皮露出来,然后将艾条点燃,置于离头皮2厘米左右处温和灸,以头皮感觉到温热为度。

如果感觉有点儿烫可以将艾条移远一点儿。每天晚上灸15分钟左右,有利于入睡。这个方法对妇女产后失眠效果尤其好,患产后失眠的人,使用这个方法,每天灸1次,一般连续灸四五天就能治愈失眠问题。

失眠按哪个部位可以快速入睡3

内关穴

内关穴归属手厥阴心包经,有帮助入眠,可调节自律神经,对于改善阴虚火旺型失眠有着很好的疗效。

取穴位置:手掌向上,在腕横纹中央正上方约2 吋处,于手掌长肌腱与桡侧腕曲肌腱之间。

按摩方式:以拇指按压穴位,每次5秒钟,于早晚、左右手各按5分钟。

太冲穴

太冲五行属土,泻肝火,其如肝脏的保护将军,具有补充气血,疏肝理气,志定安神的作用,因肝火扰心而不寐的患者尤适合取太冲穴。

取穴方法:足背,由第1、第2趾间缝纹头向足背上推,至其两骨联合前缘凹陷中(约缝纹头上两横指)处,即是本穴。

按摩方法:以空的塬子笔笔头按压3秒后停为1次,连续按压7次。

三阴交

三阴交穴是肝经、肾经、脾经,三经的交会点,可以调节内分泌及肝、肾、脾经。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取穴方法:取穴时,先找到内踝尖,再将四指并拢来确定内踝尖上 3 寸这一点, 再找到胫骨后缘,即是三阴交穴。

按摩方法:以大拇指指腹按揉1分钟为1回,早、中、晚都可各做1回。

‘叁’ 失眠治疗的穴位按摩法

失眠治疗的穴位按摩法

失眠治疗的穴位按摩法,在失眠的时候想睡都睡不着,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情,失眠该怎么办,不妨试一下中医的穴位按摩疗法。今天我为大家介绍失眠治疗的穴位按摩法,希望对失眠的你有帮助。

失眠治疗的穴位按摩法1

1、印堂穴

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用中指螺纹面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用中指螺纹面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2、攒竹穴

位置:两眉头凹陷处。

操作:用双手食指或中指指端按揉1分钟。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3、太阳穴

位置: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

操作: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1分钟。具有醒脑安静的作用。

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太阳穴1分钟。具有醒脑安静的作用

4、安眠穴

位置: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失眠治疗的穴位按摩法2

失眠的原因主要为脏腑机能紊乱,所以治疗失眠我们可以运用交通心肾、调节气血的手法。中医指出,经常失眠可以按摩这三个穴位:内关,神门,三阴交。

1、内关穴

位于掌心面,手腕横纹上2寸(同身寸,即每个人自身大拇指的宽度为1寸,下同),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2、神门穴

位于掌心面的手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乃心经原气留止的部位,位于掌侧腕横纹的尺侧,当尺侧腕屈肌腱桡侧处。此穴乃心气出入之门户,能养心安神,为治疗失眠的主要穴位。

3、三阴交

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胫骨,它就在胫骨的后方。此穴乃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故能通调肝脾肾之经气,达到健脾、益肾、养肝的作用,精血得以统摄于脾,受藏于肝,内养于肾,心气下交,则神志安宁。

‘肆’ 失眠按什么穴位有效果

中医中常用于改善失眠的穴位为安眠穴,主要在耳后乳突部位进行按摩,可以有效改善睡眠。同时可以按压涌泉穴、足三里、三阴交、合谷穴、内关穴等穴位,均可以改善睡眠,部分情况下按摩胸部,也可以改善睡眠。此类按压穴位的中医方法,可以起到安神作用并改善较轻度的失眠。

‘伍’ 按身体的哪些部位有助于睡眠

1、按摩内关穴

内关穴在我们的手腕部位,具体是手腕有横纹的地方,以上2寸的位置,这个关节,每天按摩5-10分钟左右,可以对失眠心悸、焦虑烦躁、辗转反侧睡不着觉的情况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可以帮助人体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尤其是一些上班族和更年期女性更适合。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穴位按摩

‘陆’ 最近总多梦失眠睡不好,按摩哪些穴位好

不知怎么了?最近失眠的人特别多,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又称入睡和维持睡眠障碍(DlMS),为各种原因引起入睡困难、睡眠深度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是一种常见病。

失眠对人的 社会 性也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由于长期陷入对于睡眠的担心与恐慌中,人会变得多疑、敏感、易怒,以及相当的缺乏自信,这些势必影响其在家庭和工作中各方面的人际关系,从而产生孤独感、挫败感。

失眠的经历每个人都有过,有的是因为兴奋或悲伤短暂失眠,而有的人则是经年累月睡不着,那么失眠了该怎么办呢?

怕失眠就常按这8个穴位

1

安眠穴

位置: 耳垂后的凹陷与枕骨下的凹陷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 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2

攒竹穴

位置: 两眉头凹陷处。



操作: 用双手食指或中指指端按揉1分钟。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

3

印堂穴

位置: 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处。

操作: 用中指螺纹面按揉2分钟。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

4

太阳穴

位置: 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处。

操作: 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1分钟。具有醒脑安静的作用。

5

率谷穴

位置: 耳尖直上1.5寸。

操作: 用双手中指指端按揉2分钟。具有除烦镇静的作用。

6

内关穴

位置: 腕部横纹上2寸。

操作: 用拇指端螺纹面轻轻按揉约1分钟。具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7

三阴交

位置: 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操作: 用拇指指端轻轻按揉1分钟。具有除烦安眠的作用。

8

神门穴

位置: 小指侧腕部横纹头凹陷处。操作:用拇指指端轻轻按揉1分钟。具有助睡安眠的作用。

失眠应该按摩哪些地方?

失眠症多是因为没有正常的生活规律,精神紧张造成的。通过对膻中穴和风池穴的按摩,可以有效地缓解上述症状的发生,改善睡眠。

造成入睡困难、睡眠深度过浅或频度过短、早醒及睡眠时间不足或质量差等,原因主要有环境、个体、躯体、精神、情绪等因素。她建议,失眠者可尝试自我按摩。

1

头部按摩

以中指指腹自下而上交替按摩印堂穴30次,再沿眉按摩眉棱骨,太阳穴各30次。

2

耳部按摩

以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30,再揉双侧耳垂 30次,至红为度。

3

腹部按摩

临睡前取仰卧位,将双手搓热,环形按揉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30次,除有安眠作用外,还有健脾和胃助消化作用。

4

颈部按摩

以食指按摩耳后乳突旁凹陷安眠穴30次,拿捏颈项30次,以颈部有压迫感为度。

5

足心按摩

晚上洗脚过后,以拇指按揉足心涌泉穴各90次,有强肾调肝安眠作用。

在睡眠用具以及睡姿方面颇有讲究。应选择一张舒适的床,睡姿以右侧卧为好,可有利于肌肉组织松弛,避免心脏受压。同时,要避免睡前兴奋,勿进食,少饮水。建议睡前用热水泡脚。此外,要想晚上睡得深,白天也应定期做适当的运动,建议选择下午作为锻炼时间。

提醒:安眠药不能长期服

健康 的睡眠状态应该是能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一般应维持7至8小时,但不一定强求,应视个体差异而定。专家提醒,除了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外,失眠者应主动积极寻求并消除失眠的原因,适当运用睡眠诱导,如聆听催眠音带,饮一杯热牛奶,适当食用苹果、香蕉、梨等一类水果。

对于安眠药的运用问题,失眠者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按需服药有利于治疗失眠。但治疗失眠不能只靠药物,并非所有人都必须长期服用。

失眠是由于很多情况引起的,心脏病、脾胃失调、恐惧、抑郁症、肺病、受风引起的头疼、肩周炎、腰疼等均可造成失眠,看似无病却有病,在治疗上无法一概而论。

另外,临睡前敲敲带脉,对改善肠胃功能会起到促进作用,那时您就能“吃得饱,睡得香”了。

治疗失眠按摩的顺序

1

先取坐位,全身放松,全神贯注

1、用右手中间三指摩擦左足心涌泉穴;然后换成右足心。

2、双手握拳,用拇指 关节沿脊柱旁两横指处,自上而下慢慢推按。

2

然后脱衣仰卧于被盖内,双目自然闭合。

1、用手掌根部轻轻拍击头顶囟门处。

2、将两手叠放在腹部,然后用手掌大鱼际轻轻揉按中脘穴。

3、将两手移至下腹部,然后用手掌大鱼际徐徐揉按丹田。

4、用两手食指第第二节内侧缘从两眉内侧推向外侧。

5、用两手拇指端揉按风池穴。

6、用两手中指端轻轻揉按太阳穴。

7、用两手拇指罗纹面,沿两侧颞部由前向后推摩。

失眠按摩一组穴位:神阙穴、安眠穴、百会、太阳、风池、翳风、合谷、神门、内外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按摩次数以大眠程度为准,失眠轻少按摩几次,失眠重多按摩几次。按摩后立即选一种舒适的睡姿,10分钟左右可入睡。如果仍不能入睡,可继续按摩一次即可入睡。

‘柒’ 经常失眠,压力很大,按摩哪几个穴位能够缓解失眠

经常失眠会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失眠后起床时会发生头晕,精神萎靡,长期失眠会加速衰老的速度。人体免疫功能会下降,内分泌失调,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风险。经常失眠,压力很大,可以按摩哪然谷穴、失眠穴、四神聪缓解失眠?

1.经常失眠可以按摩然谷穴缓解。

然谷穴在足部内侧,脚窝中间的位置。按摩然谷穴的时候,首先找准然谷穴的位置,然后手部对其进行轻柔的按压,以此穴位有酸胀的感觉为准。每次按摩的时间保持在3分钟左右便可以了,能有效缓解在晚上的乱想一通,因为心烦意乱而导致的失眠。对然谷穴进行按摩,便能很好的起到缓解失眠的症状。

健康的睡眠是入睡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没有噩梦,睡醒后不会觉得疲乏,精力充沛。当我们压力大,失眠时可以试试配合上面按摩穴位来缓解失眠。

‘捌’ 失眠除了吃安眠药,按摩也可以促进睡眠,按哪些穴位促进睡眠

1,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胫骨,它就在胫骨的后方。这三个穴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至10分钟,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2,太溪穴。肾虚或阴虚火旺者,按摩太溪穴。此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经常按摩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效。

3,太冲。脚背上大拇趾和第二趾结合的地方向后,在脚背最高点前的凹陷处就是太冲穴之所在。每晚临睡前花10分钟来按摩,有明显的酸、麻、胀、痛的感觉为准。那些平时容易发急、火气特旺的人以及平时爱生闷气、不爱言语的人,经常按一按太冲穴,心情就会舒畅一些,失眠的症状也会缓解。

4,涌泉。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做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地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按摩此穴位,有良好的补肾作用,可补肾安神。经常按摩也有固本培元、延年益寿的功效。

‘玖’ 失眠按摩哪里最管用图失眠可按摩这8个穴位

每当人心里藏了事总是特别容易失眠,而严重的失眠却会影响第二天的精神状态,导致一整天都是迷迷糊糊的样子,甚至影响工作和形象,今天小编来为大家介绍失眠可以按摩的穴位,帮助促进睡眠,效果也是棒棒的!
失眠按摩涌泉穴
位置:此穴位于人体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
方法: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做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地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
功效:按摩此穴位,有良好的补肾作用,可补肾安神。经常按摩也有固本培元、延年益寿的功效。
失眠按摩太溪穴
位置:此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
功效:肾虚或阴虚火旺者,按摩太溪穴。经常按摩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效。
失眠按摩神门穴
位置:此穴位于手腕部位,手腕关节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是心经的原穴。
方法:按摩神门穴可掐、揉、刺激,以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功效:心气虚或心血虚者选神门。可补益心气,安定心神,有安神助眠之效。
失眠按摩太冲穴
位置:此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
方法:点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
功效:肝火旺盛或肝气郁滞者选太冲。有清泻肝火,疏肝解郁之效。

失眠按摩足三里穴
位置:此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胃经的合穴。
方法: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祛邪扶正之功。而后仰卧揉腹,将双手搓热,环形按揉腹部,顺时针和逆时针各30次,可健脾和胃。胃痛甚者加手三里,此穴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
功效:脾胃不适者可按摩足三里。按摩之可调理肠胃,和胃止痛。
失眠按摩印堂穴
位置:此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为经外奇穴。
方法: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压印堂穴,并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以局部感觉发麻、发胀为宜。一般轻揉2分钟。
功效:心虚胆怯者加按印堂。有安神定志之功。
失眠按摩百会穴
位置: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
方法: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可安神定志,缓解由失眠引起之头痛。
功效: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
失眠按摩失眠穴穴
位置:此穴位于翳风穴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为经外奇穴。
方法:以双手拇指指面按揉失眠穴,其余四指轻扶头部作支撑,力度轻柔适中。
功效:按揉失眠穴有良好的安眠作用,无论分型,均有奇效。

‘拾’ 最全失眠穴位整理!赶快收藏备用!

穴位按摩是中医治疗失眠的常用方法之一。人体中蕴藏着多个与睡眠相关的穴位,只要准则这些治疗失眠穴位并加以按摩,就能把失去的睡眠“找回来”。

1. 涌泉穴

此穴位于人体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全身腧穴的最下部,是肾经的首穴。双脚自然向上分开,或取盘腿坐位。然后用双拇指从足跟向足尖方向涌泉穴处,做前后反复的推搓;或用双手掌自然轻缓地拍打涌泉穴,最好以足底部有热感为适宜。

2. 太溪穴

肾虚或阴虚火旺者,按摩太溪穴。此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是肾经的原穴。经常按摩具有滋肾阴、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效。

3. 神门穴

位置:神门穴为手少阴心经原穴,位于腕横纹小指侧端凹陷处,有安定心神的作用。

按揉方法:左右手交替用大拇指点按神门穴各50次,以按揉时不感到酸痛为佳。每天睡前按一次神门穴可以有效的改善睡眠。

4. 太冲穴

肝火旺盛或肝气郁滞者选太冲。此穴位于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是肝经的原穴。点揉太冲穴,从太冲揉到行间。有清泻肝火,疏肝解郁之效。

5. 足三里

脾胃不适者可按摩足三里。此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是胃经的合穴。拇指指面着力于足三里穴位之上,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祛邪扶正之功。

6. 印堂

心虚胆怯者加按印堂。此穴位于人体的面部,两眉头连线中点即是,为经外奇穴。用屈曲的拇指和食指轻轻地压印堂穴,并作轻柔和缓的揉动,以局部感觉发麻、发胀为宜。一般轻揉2分钟。有安神定志之功。

7. 百会

百会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头顶正中心。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方法:用右空心掌轻轻叩击百会穴,每次10下,可安神定志,缓解由失眠引起之头痛。

8. 安眠穴

位置:安眠穴在颈部,风池与翳风连线的中点。在家取穴时可以取坐位,头略低,耳后有两个大筋的凹陷处或枕骨下凹陷处即是。翳风在耳垂的后方。

按揉方法:按揉前可以结合头部的左右侧弯各3次拉伸经络后,用同侧食指按揉同侧安眠穴,由轻到重,至指压处产生酸麻重胀感为佳。左右交换,每天睡前一次可以有效的改善睡眠。

9. 神庭穴

位置:神庭穴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按揉方法:拇指指腹按揉50次。每天睡前按揉数次。

中医经络理论认为眼睑的开合主要由阴阳跷脉负责,阴跷脉起于足踝内侧的照海穴,阳跷脉起于足踝外侧的申脉穴,因此适当按揉这两个穴位对改善失眠有较大的帮助。

10. 申脉穴

位置:取定穴位时,可采用仰卧或正坐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足外侧部位,脚外踝中央下端一厘米凹处。

按揉方法:用大拇指按揉申脉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缓解失眠。

11. 照海穴

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按揉方法:用大拇指按揉照海穴100-200次,每天坚持,可缓解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