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健康过伏天
入伏天了,热情似火的骄阳很是让人抓狂。面对这样的天气难免很多人会受不了,感觉头昏乏力,食欲不振,甚至中暑的情况发生。此时,就会许多人贪食水果和冷饮,然而虚弱的感觉却不见好转,甚至反而加剧。一些本来脾胃虚弱的人,还可能感觉胃部发凉,肠道不适。 其实,高温天气是一种额外的消耗,身体必须靠大量出汗来维持体温的恒定。汗水的成分又相当复杂,除水分之外,还含有钠、钾、钙、镁等矿物质,维生素C和多种B族维生素,以及少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由于营养素和水分损失大,消化系统功能变差,更加重了食欲不振、四肢乏力的感觉。那么我们该如何安全健康的度过酷暑呢? 一、多喝粥汤,补充电解质。在夏季,虽然应该补充足够的水分,然而更重要的是补充出汗时损失的各种矿物质,尤其是钠和钾,缺乏就会造成人无力,困倦感。普通甜饮料中仅仅含有糖分和水分,却不能提供钠、钾、钙、镁等电解质,个别的含有维生素C,但太过单一,或者根本不够达标,都不足以完成身体所丢失的营养物。因此,不要单靠甜饮料来解渴,而应当尽量多吃水果蔬菜,还应当在家中准备营养丰富的粥汤和解暑饮料,其中尤以绿豆汤、豆粥最佳,它们对补充钾、镁等矿物质最有帮助。绿茶、花果茶、酸梅汤等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二、多吃水果和杂粮,补充维生素。夏季每日从汗液中损失较多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1、B2,缺乏这些维生素使人身体倦怠、抵抗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据测定,高温天气中水溶性的维生素需要量是平时的2倍以上。补充维生素C的好办法是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B1的好食品是绿豆、红豆、扁豆等豆子,以及玉米、大麦、燕麦等粗粮,维生素B2的好来源则是牛奶和绿叶菜。如果食欲不好,吃的很少,最好能额外补充每天1-2片复合维生素B和2-3片维生素C。有了充足的维生素,加上足够的矿物质,夏天照样能够精神抖擞! 三、选牛奶、鸡蛋和豆类在高温中,人体排汗会损失大量蛋白质,同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也会增加。特别是闷热天气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又不爱下厨烹调,很容易发生蛋白质摄入不足的现象。靠零食、饮料和冷饮不能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因此,每天要保证有1杯酸奶/牛奶,1个鸡蛋/咸鸭蛋,再加上一份豆制品或一碗豆粥,还要经常吃些瘦肉和鱼,以补充铁质。另外,牛奶和豆类都属凉性食物,可以帮助人体清热解暑。 四、增强食欲,少量多餐在高温环境中,消化酶分泌减少,消化功能下降。因此,夏季的食物应当清淡爽口,食物的外观和花样要吸引食欲。在调味上的原则是少用油,多用醋;在供餐的次数上不妨少量多餐,在天气凉爽的时段可适当加餐。苦味食品清心爽口,如果适当地添加一点辣味调味品,则更为美味和平衡,可增强食欲又解暑的食物有:冬瓜、苦瓜、黄瓜、芹菜、油麦菜、生菜、莴笋、小白菜、绿豆芽、苦苣、海带。 五、减少户外活动,避免空调病在炎热的天气,如果不需要去工作时,就一定要减少户外活动,尽量减少外出,同时还要避免长时间躲在空调下,也不要大汗淋漓时近距离长时间吹空调,因为空调的温度很低,室内外温差较大,很容易造成热伤风等疾病。另外经常处于空调下的工作人士,建议经常泡点红茶来喝,回家可经常喝点玉米粥,薏米粥,红豆绿豆粥等,可避免因长期吹空调而出现的寒湿等症状。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就躲在家里避暑吧,舒舒服服洗个澡,然后看看书,听听音乐,可舒缓闷热烦躁的心情。若是实在无聊,可以到游泳馆去,那里是最好的避暑胜地哦,有了运动,又不会大汗淋漓。 六、贪吃冷饮有害健康。夏天爱吃冷饮是很多人的通病。实际上,冷饮只能使口腔感到凉爽,却并非解暑佳品。研究证明,冷饮不能降低人的体温,相反,由于血管收冷收缩,反而降低了身体散热的速度。同时由于刺激胃肠壁,降低消化能力,会严重地妨碍食欲,这样越热越不爱吃,越不吃就会导致营养素严重缺乏,会加重无力夏季无力等症状,还会导致中暑的情况发生。 清凉消暑粥品推荐:金银花粥材料:金银花 30克,白米30克。金银花可在药材店买到。先用水煎煮,取其浓汁,加入白米30克,水300毫升,再煮为稀薄的粥。这是民间在热暑时用来清热解毒的粥品,可用来防治中暑,以及各种热毒疮疡、咽喉肿痛、风热感冒等等。莲藕粥材料:鲜藕200克,白米100克,白糖少许。先将莲藕洗净切片,与白米同煮为粥,待粥熟时,再调入些许白糖,即可进食。 这粥益气养阴,健脾开胃,老年人体虚,热天里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热病口渴等等都能进食。白木耳粥材料:白木耳60克,糯米100克。白木耳先用清水发泡洗净。糯米淘净后,置入锅内加水烧开,再放入银耳,熬煮成粥,调入一些冰糖即成。此粥滋阴生津、润肺养胃、益气和血,可治虚劳咳嗽、痰中带血、阴虚口渴。红枣粥材料:红枣,白米,份量可随自己口味决定。做法很简单,在白粥煮至七成熟的时候,放入红枣同煮。这粥具有养脾、润心肺、补五脏、治虚损的功用,对于血压低、肺虚咳嗽,有一定增益。绿豆粥材料:绿豆50克,白米100克,冰糖适量。把绿豆、白米洗净,煮粥,待熟后再加入冰糖,拌匀搅拌,即可食用。这也是一道平日可吃的健康粥。功能是清热解暑,祛暑除烦,生津止渴之功效。
Ⅱ 伏天能喝酸奶和饮料吗
你身体适应就喝
Ⅲ 三伏天养生六大要诀
导语: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多种疾病的高发期。如何才能有效养生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三伏天养生六大要诀
别太贪凉。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身体调节能力容易失调,出现多种不适。因此,最好少开空调,小孩、孕妇及患有关节炎、风湿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开,温度以26℃为宜,保证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让空调风往上吹,避免直吹身体,还要护好颈、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后不要冲凉水澡,以免受到风寒湿邪侵袭。夏日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发胃肠炎。吃冷饮时最好等到食物的温度接近体温时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胃肠道,且吃的时间最好选择阳气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点之间。受寒后,可以喝姜茶发汗散寒。
饮食开胃。一进三伏天,很多人就会受到“苦夏”的困扰,口淡乏味,食欲不振。因此,“开胃”是夏季养生的重点。专家建议,夏天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荞麦都能解热祛暑、健脾开胃。不过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者不宜多吃。天气酷热,出汗较多,容易耗气伤阴。因此,益气养阴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药、大枣、蜂蜜、莲藕、木耳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鸡鸭肉、瘦猪肉等平性或凉性的肉制品也有滋阴养胃、健脾补虚的功效。
身体祛湿。闷热潮湿的三伏天,人体容易被湿邪侵袭。对付暑湿,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于运化水湿。睡前用40℃温水泡脚,可祛湿,还能提高睡眠质量。还可以刻意出些汗,让湿气随着汗水散发出去。多吃健脾化湿的食物也有帮助,红豆、绿豆、荷叶煮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生姜切片煮水,都有祛湿之效。辣椒虽能开胃助消化,祛湿功效却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绿豆汤千万不能当水喝,绿豆性寒,体质虚弱者不能过多饮用。
“低调”运动。常说的“夏练三伏”,并不是让大家不分时间、地点、情况地去锻炼。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锻炼方式必须量力而行,最好进行一些“低调”的运动,既能起到锻炼效果,又不至于出现不适。三种运动比较好:1.游泳:水的散热能力比空气高15倍,游泳时人体能够保持体温恒定,不易中暑;2.钓鱼:垂钓需要脑、手、眼配合,静、意、动相助,能解除心脾燥热;3.太极拳:打太极拳既能增大肺活量,又能促进气血在五脏六腑之间的流动,有助于振奋精神。夏天运动最好安排在凉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间注意少量多次地补水;室外气温超过32℃,空气湿度超过60%时,最好选择在凉爽的室内运动。
晚睡早起午补觉。晚睡并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们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睡眠时间不要超过11点。中医认为“春生夏长”,到了夏天,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如果经常睡懒觉,就违背了人体阳气的'季节变化规律,不仅得不到休息,反而觉得更疲乏。所以,夏季早上六七点起床比较好。午睡有利于气血平衡,能补充体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钟为宜,超过1小时则适得其反,可能干扰晚上睡眠。
静坐除烦。医学研究表明,夏天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的时候,人体情绪调节中枢就会受到明显影响,人也容易心烦意乱,而老人的夏季心烦指数会比年轻人更高。缓解烦躁心情可以采用静坐的方式,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动作,不但能迅速达到心气平和,还能够活血通络。端坐闭目吞津就是一个好方法。方法是:两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双目和口微闭,调匀呼吸;待口中津液较多时,将其吞咽,可连续吞咽3次;然后,上下牙叩动10~15次,可起到养心安神、固齿健脾的效果。
三伏天的养生方法
中医养生素有“夏补三伏”之说。但酷暑盛夏之时进补会不会有“火上加油”或“虚不受补”的副作用?答案是否定的。
“三伏”之际,人体气血趋向体表,形成了阴气盛于外而虚于内的生理状态。汗出太多,机体就会丧失大量水分、无机盐类和维生素,加之夏季胃液分泌相对减少,功能低下,影响消化吸收,致使营养补充相对减少。此外,酷暑夜短,蚊虫干扰,
睡眠相对不足,从而易使人体出现虚证,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只有用“补法”才能调整机体功能。对于阴虚者,天越热则阴越虚,阴越虚则虚火越旺,此时补阴,犹如久旱遇甘霖,不会“火上加油”。
对阴虚内寒者,暑热越盛,阳气越伤,体内越寒,此时进补,恰似雪中送炭,也绝不会“虚不受补”。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进补?所谓“补法”,并非单纯地进食美味佳肴或吃补药,而是综合调摄。补的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有神补、食补、药补等。
1.顺时调神 即“神补”。首先,在盛夏时节,宜顺应自然,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黄帝内经》指出:“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其意是指暑天可适当晚睡,早些起床,中午适当安排午休。
在清晨或傍晚时,可选择公园、河边、湖畔、庭院等空气新鲜处,进行散步、太极拳、太极剑、导引保健功法、气功锻炼,使心情舒畅,胸怀宽阔,神清气和,精力充沛,心神得养。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参加外出旅游、消夏避暑,既使人心旷神怡,又可锻炼身体。
2.因人施膳 即“食补”,是指用不同食物补养和调整机体的偏颇。体质偏于气阴虚者,可适当选些甘寒益阴补肾之品,如龟、鳖、鸭、鹅肉做菜肴;偏于阳气虚者,可适当选用温性食品进补,如牛肉、鸡肉、羊肉等,以温中益气,填补精髓,增强体质。
但由于夏季人体消化功能较弱,因此,除适当服食一些上述补品外,饮食宜清凉味淡,少食肥甘油腻厚味之品。此外,在炎热的夏季,适当饮用一些保健消暑饮料是必要的,但切忌过度贪凉饮冷。大汗之后不可暴食冷饮,某些慢性病患者更应有所选择。
3.辨证服药 此为“药补”。阴虚体质者,可以适当服用一些滋阴清火、生津止渴之品,如西洋参、沙参、麦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等,以及生脉饮、西洋参蜂王浆等中成药。
阳虚者,可选用巴戟天、蛤蚧、鹿茸等助阳之品,或选用金匮肾气丸、龟龄集等中成药。偏气虚者,可选用人参、黄芪。
三伏天应该如何防病
第一,尽量减少在温度高的时候出门或是大量的运动,这样身体水分的流失太快了,如果不能及时的补充水分很容易出现脱水中暑的情况的话,就是非常危险的了。上班族应注意随时补充水分,好喝新鲜的白开水或淡盐水,少饮冰镇饮料。此外,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瓜果蔬菜,尤其是西瓜、冬瓜等。
第二,防止感冒和消化道疾病。伏天是感冒高发期,尤其是长时间在空调房里或吹电风扇,会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状。建议不要长时间在低温空调下滞留,晚上睡觉时应尽量开窗通风,老年人进冷气房间前要把汗擦干。
第三,伏天闷热、潮湿、气压低,细菌霉菌滋生繁殖快,应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夏天是肠胃疾病的多发季节,如果加上体质是虚寒的人,就更加的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袭了,这类人尽量的不要多是生冷的食物。因为冰淇淋、雪糕等冷饮中均含有胆固醇、糖和淀粉等成分,吃冷饮影响正常的食欲,又会使腹泻加重。
三伏天吃姜补阳气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姜具有温补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点姜,补补阳气。生姜性辛温,有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等各种功效。三伏天喝姜茶的最佳时机也来到了。生姜4片,大枣4枚,红糖适量,同放入杯中沸水冲泡,一杯温胃散寒的姜枣茶就沏好了。喝姜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现在也似乎越来越流行。姜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但是夏天是最适宜喝姜茶的季节。
夏季吃生姜可防治几种病,下面提到的三类人可以适当用些生姜。
一、腹痛,吐泻,如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适当吃些生姜或喝些姜汤,能起到防治作用,因为生姜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
二、伤风感冒:经常处在空调环境中,由于室内外温差大,很容易外感风寒,如能及时吃上几片生姜或喝上一碗红糖姜汤,助于驱寒解表。
三伏天吃羊肉养阳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传统,三伏天里吃羊肉,有一定的养生依据。春夏吃羊肉养阳,等到冬天,手脚不易冰冷。有些人伏天时内有积热,食用羊肉汤后,全身大汗淋漓,可驱走五脏积热。不过,凡事都讲究一个度,伏天吃羊肉并非多多易善,也并非人人都适合这样的养生方法,尤其是一些热性体质的人,切莫随意尝试。
据《本草从新》记载:“羊肉能补虚劳,益气力,壮阳道,开胃健力。”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湿度最高的季节,此季节人体阳气也最为充足,加之自然界也是一派火热,喝羊汤可以形成“内外夹击”,使体内寒气驱逐体外,能起到温中散寒、温补气血的功效,因而夏季是‘冬病’最佳的治疗时机。在夏天适当的吃点热性食物对身体健康是有益的。从中医营养学的角度看,羊肉味甘性温,可益气补虚,补血助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御寒能力,历来被视为补阳佳品。
多喝粥汤补充电解质
应供给足够多的含水分食品,更重要的是补充出汗时损失的各种矿物质,尤其是钠和钾。
普通甜饮料中仅仅含有糖分和水分,却不能提供钠、钾、钙、镁等电解质,也不含维生素。因此,不要单靠甜饮料来解渴,而应当尽量多吃水果蔬菜,还应当在家中准备营养丰富的粥汤和解暑饮料,其中尤以豆汤、豆粥最佳,它们对补充钾、镁等矿物质最有帮助。绿茶、花果茶、酸梅汤等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饮用汤水时要注意少量多次,因为暴饮可能造成突然的大量排汗,还会导致食欲减退。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一定要在室温下放一会儿才能饮用,以避免引起胃肠道血管的突然收缩,甚至发生痉挛。
牛奶鸡蛋和豆类不能少
在35℃以上的高温中,人体排汗会损失大量蛋白质,同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也会增加。特别是闷热天气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又不爱下厨烹调,很容易发生蛋白质摄入不足的现象。靠零食、饮料和冷饮不能提供足够的蛋白质。我建议:夏天时候每天要保证1杯酸奶或牛奶,1个鸡蛋或咸鸭蛋,再加上一份豆制品或一碗豆粥,还要经常吃些瘦肉和鱼,以补充铁质。
三伏天四类特殊人的注意事项
三伏天老人和小孩应该随时预防中暑。伏天高温高湿,很容易使老人的基础代谢增加,机体负担过重,水盐丢失,体内电解质紊乱,从而引起自身基础病变的加重,导致疾病复发。老人白天不要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应午睡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小孩子应该注意及时补水。由于儿童的免疫功能发育还不完善,体温中枢的调节能力要比成人差,对伏天的湿热通常很难适应,以往群发性的中暑现象往往都发生在学校。所以,要尽量减少学生的户外体育活动,运动后应适当喝一些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
上班族预防空调病。在写字楼里吹着空调的上班族,从高温的室外进入办公室,会使开放的毛孔立刻闭塞,从而引起头晕、恶心、流涕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空调病”。医生建议,空调不宜开得太低,以28摄氏度左右为宜。
在伏天高温作业的工人,如不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可导致水盐代谢障碍,极易中暑。医生建议,高温作业工人必须保证工作2至3小时后换人休息,同时还要加强个人防护。
Ⅳ 三伏天,老讲究吃3样,喝3样,做3事,消暑除湿,应季而食身体棒
三伏天,老辈讲究“吃3样,喝3样,做3事”,消暑除湿,应季而食身体棒
2021年的三伏天来了,从7月11号开始到8月19日才正式结束,长达4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温度高,雨水多,空气中湿度大,闷热又潮湿,稍不注意,疾病就会找到你。
因此三伏天 养生 ,十分重要,顺应时节,接受自然,才能顺利度过难熬的气候。爱护自己的身体,除了好的生活习惯外,正确合理的饮食同样重要,多吃一些清热解暑的食物,新鲜的时令瓜果蔬菜,应季而食身体棒。
养生 专家建议,三伏天的 养生 ,“吃3样,喝3样,做3事”,吃得好,喝得对,做得正确,才能身体 健康 ,远离疾病,,安稳度过三伏40天。
三伏天 养生 ,多吃3样:
第一样:苦瓜
夏天吃苦瓜对身体好处极好。苦瓜是夏季的时令蔬菜,夏天吃它,可以清凉解暑,健脾开胃,增进食欲,解决夏天的食欲不好的现象。因为苦瓜里面的苦味素营养作用大。
夏天吃苦瓜还可以对糖尿尿人群帮助大,辅助治疗糖尿病。还可以排毒减肥 ,美容养颜。预防癌症,抗击癌症。
苦瓜吃起来有些苦,大家可以在烹饪的时候,把苦瓜里面的白膜和瓤,全部清理干净,这样苦味就会少很多。或者把苦瓜切好以后放在淡盐水里浸泡一会,这样也可以去掉一些苦味。
夏天苦瓜最好的吃法就是凉拌,做法简单,美味好吃,还下酒下饭。
做法:把苦瓜一剖为二,除去里面的瓤,切成薄片,清洗干净。
然后锅里烧水,水沸后,里面加入一勺盐和适量油,放进苦瓜,煮2分钟,捞起用凉水冲一遍,沥干水分,放一个大碗里。
准备调味汁,葱姜蒜切末,加入醋,盐,味极鲜,辣椒油,淋上热油,倒进苦瓜里面,拌均匀即可
第二样;鸭肉
夏季特别是三伏天吃鸭肉,对身体极好。鸭肉性偏凉,营养成分丰富,夏天食用可以增强体质,清热消暑,清热去火,滋养身体。
夏季吃鸭肉,一般都是来炖汤,今天给大家另一种吃法,好吃到爆的啤酒鸭,鸭肉肉质鲜嫩,咸香入味,拌着汤汁可以吃3大碗米饭,可以解决夏天食欲不好的问题。
做法:1把买回来的新鲜鸭肉,剁成小块,内脏也要清洗干净。然后放进水里洗几遍。
2锅里烧水,把鸭肉焯水一下,去掉血水。捞起沥干水分,备用。
3锅里放油,爆香葱姜蒜,放进鸭肉,大火翻炒,炒出里面的油,略带焦黄。
4然后放进酱油,一瓶啤酒,啤酒要没过鸭肉,再慢慢炖。
5把鸭肉炖烂了即可,起锅前,加入盐,鸡精即可。
第三样;饺子
伏天吃饺子,尝口福、尝鲜,与“福气”的“福”谐音,寓意好。伏天吃饺子,还可以帮人们补充营养,饺子馅里的荤素搭配,营养 健康 又美味。
推荐吃法,芹菜猪肉饺子,这种搭配,简单好吃,又好做。
做法:猪肉选择5花肉,剁碎,芹菜清洗干净,剁碎,和肉混搭。里面加入葱姜末,加入盐,味极鲜,胡椒粉,少许香油,拌均匀即可。到面条店里,买些饺子皮回来自己包就可以了。
三伏天 养生 ,要喝3样:
第一样:纯牛奶或酸奶
牛奶酸奶的营养丰富,对人体补给特别好。奶里面的丰富的蛋白质以及微量元素,可以为为我们补充夏日身体消化的亏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酸奶大家要喝冰的,要放在冰箱里保存。牛奶大家不要喝冰的,纯牛奶放进冰箱后,营养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损伤,因此纯牛奶,大家要喝常温的。
第二样;银耳莲子冰糖水
莲子会是夏季的时令食物,搭配银耳一起煮水喝,清凉解暑又养人,去暑除燥,保护肠胃,营养又 健康 。在三伏天喝喝它,清甜粉糯,清凉解暑,还可以帮助大家有一个好的睡眠。
做法:银耳用温水来泡一下。新鲜莲子去心,洗干净。
炖锅里加入水,放进莲子,银耳,大火煮开,然后转小火,加入冰糖,慢炖,食材炖烂了即可。
第三样:姜丝大枣红糖水
夏天吃姜,身体 健康 。由于姜辛辣,因此用来泡水喝,最好了。
生姜搭配大枣,红糖,一起泡茶,可以开胃促进食欲,帮助排汗,带走体内的潮气和寒气,驱寒暖胃,对身体 健康 十分有益。
做法:生姜清洗干净,切成丝,大枣去核。
炖锅里加入清水,放进姜丝,大枣,大火煮开,然后加入红糖,转小火,红糖煮至糖融化,即可。
三伏天 养生 ,多做3件事:
第一件:多喝温水,常泡脚
三伏天温度高,人体流汗较多,因此大家要多喝水,水要选择开水或者温水,不要喝凉水。开水太热,因此喝温水就可以了。多喝温水,可以为身体补充水分。喝水的时候,尽量保证少量多次。
三伏天泡脚,是 养生 最好的一件事情。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身体一天的劳累,还可以帮助晚上睡觉。夏天热水泡脚,还可以健脾除湿气。
第二件:少吃冰凉食物,辛辣食物,饮食清淡最好
夏天天气热,很多人喜欢吃冰凉食物,例如冰淇淋,雪糕等。这些食物糖分高,太冰凉,人体吃了以后,对肠胃不好。还容易让湿气留在人体。
辛辣食物,大家自爱三伏天也不要吃。辛辣食物口味重,伤害人体肠胃,对 健康 不好。
三伏天饮食尽量清淡,多吃新鲜蔬菜瓜果。
第三样:尽量养成午休习惯,抽出时间锻炼一下身体
三伏天天气热,很多人晚上休息不好,因此三伏天中午午睡,对身体好。每天中午坚持睡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可以缓解压力,释放身体,下午会更加精神,工作学习效率都会更高。
关于三伏天的锻炼身体来说,尽量选择在早上太阳没有出的时候。晚上太阳落山的时候,出来锻炼身体。这样可以防止太阳暴晒。对于锻炼身体的选择,大家尽量找一些动作强力不大的来做,例如,慢走,骑车,广场舞等。这样的运动,即可以锻炼身体,也不会让身体出太多的汗。
三伏天的这40天,大家一定要爱护自己的身体,“吃三样,喝三样,做三事”,为了家人 健康 要牢记,顺应节气身体棒,安稳度过三伏40天。大家一起加油吧。
Ⅳ 3岁宝宝能吃冰箱的酸奶吗
目前的天气还比较凉快,3岁孩子最好不要吃冰冻食物,免得拉肚子。三伏天炎热,可以适当吃点冰冻酸奶。
Ⅵ 孩子三伏贴能喝酸奶吗
两者没有什么关系的。
1、酸奶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酸,因而能增强人的消化能力,促进食欲。
2、 酸奶中的乳酸不但能使肠道里的弱酸性物质转变成弱碱性,而且还能产生抗菌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
3、经常喝酸奶可以防止癌症和贫血,并可改善牛皮癣和缓解儿童营养不良。
4、制作酸奶时,某些乳酸菌能合成维生素C,使维生素C含量增加。
Ⅶ 三伏天养生方法
三伏天养生方法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阶段,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三伏天养生有夏补三伏:三伏贴、三伏灸、进补,下面我们来看看三伏天如何养生。
三伏天养生要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冬病夏治;二是夏补三伏。至于三伏天养生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有三伏贴、三伏灸等医药,三伏进补,加上适当的体育锻炼。
三伏天养生之冬病夏治
由于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气最热,气温最高,阳气最盛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而且庚日又与肺金有关(庚日为金,属大肠,大肠与肺相表里),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三伏天养生之三伏灸
三伏灸,祖国医学的瑰宝。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祖国医学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疗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这种疗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人们体内阳气也相对充沛的时机,应用具有温经散寒补虚助阳的中药制成药饼,通过有经验的针灸医生辨证分析后,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贴敷灸治疗。
三伏天养生之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膏药,如银行卡大小,一般四个为一组使用。在夏天农历的头伏日期贴在后背一些特定部位上,据信可以治疗预防冬天发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等),针对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将四片膏药一起贴在后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时即可揭下。选择在三伏天贴敷,是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理论,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冬天易发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这3天是人体阳气最盛的),以辛温祛寒药物贴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疗,可以减轻冬季哮喘发作的症状。
三伏天养生之伏天进补
民间有“头伏鸡,二伏狗,三伏甲鱼红枣肚”,韩国人也有在伏天吃参鸡汤、狗肉汤等进补的传统,徐州人说“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可见在不同的地域都有三伏天进补的习俗。三伏进补养生,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点:温度高,湿度大,白昼时间长,人相对睡眠时间少。进补应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分清虚实、对症补益,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若随意进补可能会加重人体损耗、火上浇油。如有哮喘、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伏天不能贪吃生冷食品,虚寒体质的人要少吃寒性食物,如梨、西瓜、冷饮等。
三伏天养生之夏练三伏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是古代长期养生修炼的经验总结。现代医学证明,在炎热的高温天气中,人体内会产生一种应急蛋白,可抵抗暑期对人体的伤害。由此可见人体本身有着适应不同环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锻炼身体,可提高身体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认为养生修炼得到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但是夏练三伏要辩证避开高温时段防中暑,医生提醒:这种锻炼方法对普通人不宜提倡,特别是年老体衰之人,或长时间生存于适宜温度环境的`人和孩子,其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较低,所以,这些人在伏天中还是避暑气为妙。
附:三伏天养生吃什么
关于三伏天养生的吃食,明间有很多谚语,北方一直有“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的说法,南方人三伏天吃的各有不同,略举一二:上海“头伏馄饨二伏茶”,杭州“头伏火腿二伏鸡三伏吃个金银蹄”,南昌“头伏吃鸡二伏鸭”,湖南与江西比邻,头伏也是吃鸡。上海人平时就喜欢做大馄饨吃,入伏了还是吃大馄饨,显示了其勤俭节约的民风。
北方三伏天养生吃面食
在饺子、面条、烙饼这三种面食当中,以烙饼的烹调方式最好。饮食小常识认为,烙饼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过水,各种可溶性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最小。饺子和面条都需要水煮,其中的可溶性养分,如维生素B1、B2、叶酸、尼克酸、钾、一部分镁等会溶到面汤当中,溶出的营养成分比受热损失的营养成分数量更大。养生专家指出,老人们常常提醒儿孙们,吃饺子的时候,不要忘记把饺子汤喝掉。如果面汤不太咸的话,最好是 “原汤化原食”。这样就能做到 “肥水不落外人田”,营养素都收进肚子里,捎带着还补充了水分。
南方人养生吃鸡
三伏天养生吃鸡倒是很有几分科学根据。民谚云:“起伏吃只鸡,一年好身体。”三伏天里人的体能消耗较多,须适当补充营养。在烧鸡时可适量加入生姜,生姜性温,可以调节人体在夏季内外温差,使得人体适应外界环境,起去湿强身的作用。
韩国人三伏天如何养生
不光我们,其实韩国人也特别注重三伏进补,其理论是“以热制热”,让人体摄入丰富的营养,从而抵御暑气的侵害。韩国传统的三伏天进补食品有:参鸡汤,狗肉汤,以及泥鳅、章鱼等水产。
三伏天如何养生?上面的文章为大家介绍了三伏天养生方法,三伏天可以贴三伏贴、三伏灸,另外也要适当的锻炼,预防中暑。
多喝粥汤补充电解质
应供给足够多的含水分食品,更重要的是补充出汗时损失的各种矿物质,尤其是钠和钾。
普通甜饮料中仅仅含有糖分和水分,却不能提供钠、钾、钙、镁等电解质,也不含维生素。因此,不要单靠甜饮料来解渴,而应当尽量多吃水果蔬菜,还应当在家中准备营养丰富的粥汤和解暑饮料,其中尤以豆汤、豆粥最佳,它们对补充钾、镁等矿物质最有帮助。绿茶、花果茶、酸梅汤等也是比较好的选择。
饮用汤水时要注意少量多次,因为暴饮可能造成突然的大量排汗,还会导致食欲减退。刚从冰箱中拿出的饮料一定要在室温下放一会儿才能饮用,以避免引起胃肠道血管的突然收缩,甚至发生痉挛。
牛奶鸡蛋和豆类不能少
在35℃以上的高温中,人体排汗会损失大量蛋白质,同时体内蛋白质分解也会增加。特别是闷热天气中,人们往往食欲不振,又不爱下厨烹调,很容易发生蛋白质摄入不足的现象。靠零食、饮料和冷饮不能提供足够的蛋白质。我建议:夏天时候每天要保证1杯酸奶或牛奶,1个鸡蛋或咸鸭蛋,再加上一份豆制品或一碗豆粥,还要经常吃些瘦肉和鱼,以补充铁质。
菜果和杂粮供应维生素
夏季每日从汗液中损失较多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1、B2,缺乏这些维生素使人身体倦怠、抵抗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据测定,高温天气中水溶性的维生素需要量是平时的2倍以上。补充维生素C的好办法是多吃蔬菜和水果;补充维生素B1的好食品是绿豆、红豆、扁豆等豆类,以及玉米、大麦、燕麦等粗粮;维生素B2的好来源则是牛奶和绿叶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