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国信保宋曙光:疫情后出台23条阶段性、超常规措施稳外贸
在疫情初期,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迅速出台了十项措施,解决防疫物资进口的燃眉之急。随后,公司又出台了23条阶段性、超常规措施,从承保、理赔、服务等六个方面加大了支持力度。
首先,公司进一步扩大了承保覆盖面。去年,中信保总的承保金额突破了七千亿美元,增长速度达到了15%,大大超过了出口增速。其中支持出口超过了580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了22%。去年支持的客户14.7万家,其中新增客户4万多家,增长了58%,保障了大约1500万和出口相关的就业岗位。
其次,公司有力保障了重点市场和重点产业。全年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投资,超过了1500亿美元。同时,公司加大了对美国的业务承保,支持对美出口超过500亿美元,增长了13%。针对企业面临的取消订单、拒收拒付的风险,公司加大了出口前的保障力度,全年承保金额增长了3.4倍。
此外,公司有效解决了融资难问题。通过和167家中外银行合作,对外贸企业开展保单融资,推出了信保贷等产品,为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免抵押、全线上、秒审批、普惠利率”的保单融资服务。利用了央行再贷款再贴息政策,支持企业融资3100亿元,其中短期出口信用保险的保单融资是1960亿元,增长了34%,支持企业4800多家。
同时,公司创新服务小微企业。两年来,中信保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了全球的企业和银行数据库,可以实时为企业查询海外的两亿家企业和中国的6000万家企业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公司开发了小微资信红绿灯、报警器,实现风险信息查询和动态推送,主要解决小微企业有单不敢接的问题。上线了小微资信导航仪,帮助企业精准开发新市场、承接新订单。搭建了中信保小微学院,为小微企业提供专业、便利的培训服务。
最后,公司积极帮助企业防范化解风险。疫情发生后,公司持续发布各国的贸易管制政策,帮助企业了解风险。发布了国家风险评级报告,对全球192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风险、主权信用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全球300多家追偿渠道,帮助化解违约风险将近40亿美元,实现追偿收入3亿美元。理赔方面,公司开辟了绿色通道,适当放宽了理赔条件,全年支付赔款18亿美元,增长了32%,短期出口性保险平均结案时间也大幅度缩短,缩短了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