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80年代去某个景点玩,一种玩具小相机、眼睛对着看、按钮切换景点照片。现在网上搜的到吗玩具叫什么名
名字就叫玩具照相机!那个在淘宝找不到了,只能找到类似功能的,但不是小时候玩的款式了,我记得我亩森老家小时候有两个一黑一黄,都是单孔的眼对春芹着看旁边又个能轴动旋转按钮一转迅升切换景点图片,黄色的是白马寺的风景图片!都是八九十年代旅游景点里卖的里面大部分都是当地的景点图片!
⑵ 这是80年代的一种玩具,胶盒内有一张胶片,手按按扭可转动来回看里面的图片,叫什么玩具,一般在旅游
view master
幻灯片照烂枯腊相机、
玩具 幻灯片 相败物机
搜搜这饥滑些关键词,有类似的。
⑶ 有一种玩具,买来是球形,可以旋转可以拉长为一长条,上面是一个一个三角形叫什么
魔尺,一种高自由度的智力玩具,可随意变化,自由组合。与孩子共同玩乐,可培养孩子的娱乐兴趣,开发智力,锻炼耐心。
魔尺可以变化成各种形状,比如:单个24段的魔尺可以变100多种精美图案,有天上飞的小鸟,地上跑的长颈鹿,水里游的小鸭子,地面爬的小乌龟,还可以变成鸵鸟、篮子,球,十字架,小蛇、骆驼、麦克风、汤勺;2个以上魔尺可以组装成更复杂,精美的花式。
(3)可以旋转播放图片的玩具扩展阅读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人为了记录魔尺的玩法,编制了一种简易记录法,用阿拉伯数字表示第几块方块,用中文数字表示旋转的方向,这样,再复杂的图案都可以用一小段数字给精确地记录下来。
掌握了这套方法后,人们就像看简谱能唱歌一样,只要看着那些数字,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地用魔尺变出各种造型,不需要借助视频、图片玩魔棍。
魔尺的学名是Rubik's Snake(官方名称是Rubik's Twist),和魔方一样,都是由匈牙利人厄尔诺·鲁比克(Ernő Rubik )在70年代发明。
最常见的魔尺,总共有24节(段),在这简简单单的24节里樱雀渣我们可以变出很多造型出来。它还有36段,48段,60段岁举,72段,84段,96段,108段脊悄,120段,144段,240段等等,可以自由组装。
⑷ 以前公园看小人书的一种样子很象望远镜的机子,有两个纽可以转动的那是什么
那是幻灯机,很多故事如《草原英雄毁哪小姐妹》、《雷锋》、《陈胜吴广》等我们都看过的,棚余携很怀旧啊。
机子可能得去古旧物市场淘淘链伏,片子在孔夫子旧书网有售。
⑸ 谁知道这种玩具叫什么80后小时候经常玩,类似相机,通过一个镜头可以看到里面的图片,一按按钮图片会变换
不是万花筒...具体叫什么名字忘记了,外观和相机一样!小时候玩过~
⑹ 小时候玩的一种玩具,类似于照相机,有一个小孔,摁一下里面就换张图片,这种玩具叫什么
玩具投影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