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腳踝疼的人可以做踮腳運動嗎
擴展閱讀
菲律賓有什麼可以買的 2025-05-15 03:56:38

腳踝疼的人可以做踮腳運動嗎

發布時間: 2023-01-03 21:34:18

㈠ 踮腳尖的好處

踮腳尖的好處

踮腳尖的好處,墊腳尖能讓血液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不僅有益心血管健康,對整個身體健康都有極大的益處,如果你還不知道踮腳尖好處的話,那就快跟著我一起來看看踮腳尖有哪些好處吧!

踮腳尖的好處1

踮腳尖的 好處

1、踮腳尖有益人的心臟、心血管健康、

踮腳尖是個很不錯的有氧運動,它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鍾150次左右,讓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有益人的心臟、心血管健康。

2、踮腳尖簡單易行

踮腳尖不受場地限制,只要是站立的狀態隨時隨地都可以做到。基本方法:首先把雙腳並攏著地,用力抬起腳跟,然後放鬆落下,重復20—30次。別看方法簡單,可健身效果不錯。

3、踮起腳尖可以醒腦

踮起腳尖時,雙側小腿後部肌肉每次收縮時擠壓出的血液量,大致相當於心臟脈搏排血量。所以,當你工作、學習、下棋、打牌、玩電腦或久立不動時,最好1小時左右做1次踮腳運動,可使下肢血液迴流順暢。而且,踮腳運動時還可以活動四肢和頭腦,消除長時間用腦集中及突然站立而眼前發黑、頭腦發暈的毛病。

4、踮腳走路通暢足三陰經

還有踮腳走路,就是把腳跟提起完全用腳尖來走路,行走百步。這樣可以鍛煉我們的小腿後側肌肉。從經絡角度看,有利於通暢足三陰經。再就是把腳尖翹起來用腳跟走路,這樣還可以練小腿前側的肌肉,行走百步,可以疏通足三陽經。兩者交替進行可以祛病強身。當然,對於老年人則應注意安全,以免站立不穩而摔倒。患有較嚴重的骨質疏鬆症的人最好不做。

5、踮腳尖鍛煉小腿肌肉和腳踝

踮腳尖不僅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鍾150次左右,讓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有益人的'心臟、心血管健康,還能鍛煉小腿肌肉和腳踝,防止靜脈曲張,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損傷膝蓋,這對很多膝關節不是很好的老年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鍛煉方法。

6、踮腳尖走路因人而異:

因人而異,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後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再重復幾組。速度可自我調節,以感覺舒適輕松為宜。初始練習者可以扶著牆,熟練以後就不用藉助外物了。

7、踮腳尖進行負重練習

坐著踮腳尖:膝蓋與大腿保持水平,可將兩個礦泉水瓶或者寵物放在大腿上,進行負重練習,每次踮30~50次,速度自我調節。

8、躺著勾腳尖放鬆身心

躺著勾腳尖:卧床休息時,兩腿並攏伸直,將腳尖一勾一放,可以兩腳一起做,也可進行單腳練習。如果感覺小腿不舒服,就停下來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自我調節。

最簡單踮腳尖的方法:

1、踮腳尖走路

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後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再重復幾組,速度以感覺舒適輕松為宜。初始練習者可扶牆,熟練後就不用藉助外物了。

2、坐著踮腳尖

膝蓋與大腿保持水平,可將兩個礦泉水瓶或寵物放在大腿上,進行負重練習,每次踮腳尖30~50次,速度可自我調節。

3、躺著勾腳尖

卧床休息時,兩腿並攏伸直,將腳尖一勾一放,可兩腳一起做,也可進行單腳練習。如果感覺小腿不舒服,就停下來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自我調節。

踮腳尖的好處2

中老年人踮腳鍛煉法

1、保持身體立正的姿勢,兩腳並攏,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2、然後慢慢踮起腳尖,用腳趾緊緊抓住地面,然後將重心從腳尖落到前腳掌,放鬆身體;3、最後做自由落體運動,讓腳跟輕撞地面,引發柔和的震盪,沿兩腿上傳到上半身;顛過幾次後,就會感覺全身舒暢,回味無窮。

踮腳尖注意事項

1、踮腳尖走路對全身的協調性要求比較高,高血壓、骨質疏鬆的中老年朋友,還是不要貿然嘗試了,避免發生意外傷害。

2、顛腳尖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用力過猛,否則易導致足跟疼痛。如果導致了疼痛,不用擔心,休息幾天,用熱水泡泡腳,很快就沒事了。

3、下棋、打牌、玩電腦或久立不動時,最好1小時左右做一次踮腳運動,可使下肢血液迴流順暢,不至於因坐得時間久了下肢麻木。

踮腳尖的好處

1、抗抑鬱

抑鬱是因為陽氣不能上達以潤養腦髓,導致腦部的氣血循行不暢,濁陰蒙閉了清竅所致。顛腳跟可以同時刺激膀胱經以及足三陰經,包括腎經、脾經、肝經,足三陰陽氣一足,宣通陽氣於上,讓更多的氣血上達頭面。

2、補腎氣

腎氣虛弱、腎陽不足之人,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腫等症狀,顛腳跟就可以補助腎氣,以促進腎氣的通陽氣化作用,且效果明顯。

3、治腰痛

由於風寒濕邪侵入膀胱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因此可以刺激膀胱經的顛腳跟法還可以防治腰痛、頸椎病、後頭痛等。

4、防中風

中醫認為凡中風皆是真陽衰損的陰盛陽虛證候,腦溢血就是「陰盛格陽」導致的陽氣上沖的症狀。刺激腳根不但可以刺激腦部氣血運行,還可以引浮陽下行,從膀胱經、腎經而下歸於足底。

5、治小便不暢

男性小便不暢,在西醫是前列腺病,多見於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從中醫角度來說,是由於膀胱氣化不利所造成的。刺激腳跟即是治療前列腺病的一個小訣竅

㈡ 每天堅持踮腳,可以防這么多病,記住這3種踮腳姿勢

腳是人體「 」第二心臟」,踮腳,別看只是一個很小的動作,但卻是一種古老的養生方法哦! 通過踮腳尖這種不受時間、空間約束的鍛煉方式,能增強大腿力量,同時還有您意想不到的功效,中老年人平時多多踮腳。 踮腳尖的養生5種益處 1、有益於心血管健康 踮腳時,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鍾150次左右,讓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有益人的心臟、心血管健康,預防血栓。 2、防腰痛 鍛煉小腿肌肉和腳踝,以及生活中較少活動到的臀肌和脛骨肌肉,還能 *** 足三陰經。輕度腰痛1個月可見效,較嚴重的腰痛堅持半年也能明顯改善,切忌時斷時續。 3、防止關節疼痛 平時大家坐著的時候,關節腔的周圍血液基本處於停滯狀態,關節軟骨缺乏血液和關節液的滋潤,久而久之就會出現軟骨老化,容易引起膝關節磨損。 偶爾綳直腳背踮腳,能帶動下肢血液流動,保護膝蓋。 4、消除疲勞 踮腳運動不受場地、時間和器械限制,每次5~10分鍾,能有效而快速地減輕疲勞。 5、增強 *** 踮腳尖可益腎壯陽,進而改善性功能,特別是在小便時,踮踮腳尖,效果更突出。 踮腳尖時,雙側小腿後部肌肉收縮,擠壓出的血液量,可促進下肢血液迴流,增強盆底肌肉的強度,從而改善勃起時的海綿體血液充盈,並減少血液迴流,提高硬度和維持勃起時間。 推薦3種踮腳姿勢 1、站著踮腳最瘦腰 身體立正,兩腳並攏,雙手放在身體兩側。慢慢踮起腳尖,用腳趾緊緊抓住地面,然後將重心從腳尖落到前腳掌,放鬆身體。最後,做自由落體運動,讓腳跟輕撞地面,引發柔和的震盪,沿兩腿上傳到上半身。 中老年人可以貼近牆面站立,防止摔倒,但不要將身體重心靠在牆上。必須保持脊柱的挺直,腹部肌肉收緊。 2、坐著踮腳護膝蓋 膝蓋與大腿保持水平,可將兩個礦泉水瓶放在大腿上,進行負重練習。每次踮腳尖30—50次,速度可自我調節。 3、躺著勾腳防血栓 卧床休息時,兩腿並攏伸直,將腳尖一勾一放,可兩腳一起做,也可進行單腳練習。 如果感覺小腿不舒服,就停下來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自我調節。 踮腳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用力過猛,否則易導致足跟疼痛。下棋、打牌、玩電腦或久立不動時,最好1小時左右做一次踮腳運動,可使下肢血液迴流順暢,不至因坐得時間久導致下肢麻木。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㈢ 健康 | 低頭踮腳,補腎氣,治腰痛!這個小動作,就是這么神奇

踮踮腳,別看只是一個很小的動作,但卻是一種古老的 養生 方法哦!中老年人平時多多踮腳,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踮腳跟:延用800年的 養生 方法

踮腳跟在古代就早已被運用,原稱「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漢初期的《引書》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記載。

具有800年悠久 歷史 的導引 養生 術八段錦,其最後一勢動作名為「背後七顛百病消」,這個動作也正是通過顛腳跟的方式,刺激腎經系統,誘發全身震盪,柔和地按摩五臟六腑,從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踮腳尖是個不錯的有氧運動

踮起腳尖時,雙側小腿後部肌肉每次收縮時擠壓出的血液量,大致相當於心臟脈搏排血量。

它不僅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鍾150次左右,讓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有益人的心血管 健康 ,還能鍛煉小腿肌肉和腳踝,防止靜脈曲張,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

而且,踮腳運動還可以活動四肢和頭腦,消除長時間用腦集中及突然站立而眼前發黑、頭腦發暈的毛病。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損傷膝蓋,這對很多膝關節不是很好的老年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鍛煉方法。

除此之外,踮踮腳還有很多您意想不到的功效:

1、補助腎氣

腎氣虛弱、腎陽不足之人,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腫等症狀,顛腳跟就可以補助腎氣,以促進腎氣的通陽氣化作用,且效果明顯。

2、防治腰痛

由於風寒濕邪客入膀胱經,導致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

刺激膀胱經可以開通經氣,通則不痛,因此可以刺激膀胱經的顛腳跟法,還可以防治腰痛、頸椎病、後頭痛等。

3、防治中風

中醫認為,凡中風皆是真陽衰損的陰盛陽虛證候,腦溢血就是「陰盛格陽」導致的陽氣上沖的症狀。

陽氣上沖,聚於腦部,中樞神經就會受到比平日多幾倍的刺激。

刺激腳跟不但可以刺激腦部氣血運行,更重要的是可以引浮陽下行,從膀胱經、腎經而下歸於足底,這是一種潛陽的方法。

4、防治小便不暢

男性小便不暢,按西醫來說,是前列腺病,多見於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

從中醫角度來說,是由於膀胱氣化不利所造成的。刺激腳跟即是治療前列腺病的一個小訣竅。

踮腳具體鍛煉方法

1 踮腳跟

保持身體立正的姿勢,兩腳並攏,雙手放在身體兩側;

然後慢慢踮起腳尖,用腳趾緊緊抓住地面,然後將重心從腳尖落到前腳掌,放鬆身體,最後做自由落體運動,讓腳跟輕撞地面,引發柔和的震盪,沿兩腿上傳到上半身。

當你顛過幾次後,就會感覺全身舒暢,回味無窮。

2 踮腳尖走路

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後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再重復幾組,速度以感覺舒適輕松為宜。初始練習者可扶牆,熟練後就不用藉助外物了。

3 坐著踮腳尖

膝蓋與大腿保持水平,可將兩個礦泉水瓶或寵物放在大腿上,進行負重練習,每次踮腳尖30~50次,速度可自我調節。

4 躺著勾腳尖

卧床休息時,兩腿並攏伸直,將腳尖一勾一放,可兩腳一起做,也可進行單腳練習。如果感覺小腿不舒服,就停下來休息。每次做20~30次,速度也是自我調節。

溫馨提示

1、顛腳跟要循序漸進,千萬不要用力過猛,否則易導致足跟疼痛。如果導致了疼痛,不用擔心,休息幾天,用熱水泡泡腳,很快就沒事了。

2、另外,下棋、打牌、玩電腦或久立不動時,最好1小時左右做一次踮腳運動,可使下肢血液迴流順暢,不至於因坐得時間久了下肢麻木。

沒想到經常踮一踮腳,竟有這么多的 養生 功效!趕快分享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吧!

來源| 健康 圈

編輯| MTT

㈣ 踮腳不僅養生還防病對嗎按哪3種方式墊腳,確實有效

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的走路方式都不盡相同,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我們會發現,有的人是腳跟先落地,有的人是腳尖先落地,還有一些人喜歡踮腳走路,踮腳走路是比較不常見的走路方式,這就會有人提出疑問了,踮腳走路是否真的對養生有效果呢?首先,踮腳是一種很好的有氧運動,踮腳對人的身體循環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其次,踮腳不僅僅對身體健康有益,還可以適當的塑形,踮腳的時候會讓人不自覺地身體板直,可以改善駝背的狀況,並且踮腳這項有氧運動隨時隨地都可以做,沒有場地的限制。

踮腳走路有很多的好處,但是,無論是那一種運動,在初期進行的時候,都不要鍛煉的時間太長,這可能會損傷肌肉,像踮腳也是。一定要循序漸進的加長時間,不要一下子就連續踮腳三十分鍾,慢慢來。

㈤ 踮足健身法對身體有什麼幫助你有什麼看法

踮腳在生活中只是一個小動作,但是對於一些老人來說卻是一種非常好的養生方法。因為有一些中醫則表示如果能夠經常踮腳走的話,可以改善自己全身的一個血液循環,同時也能夠起到一個鍛煉拉伸的作用。而且這個健身運動是不限制任何地點以及場所的,在家中也可以踮踮腳,或者是去走路的時候也可以踮踮腳,對身體的幫助其實是有很大的。那麼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踮足健身法對身體有什麼幫助?

強健自己的體魄

所以從這些方面來看,經常的踮腳對於人的幫助其實是非常好的,而且也能夠強健自己的體魄。同時也能夠預防自己身上的一些疾病,所以建議大家在生活中沒有事情的時候可以經常踮起腳尖走路。這樣的話不僅能夠鍛煉到自己的身體,也能夠使自己的體態更加輕盈,何樂而不為呢?

㈥ 踮腳有什麼好處

踮腳的好處如下:

踮腳尖是一種不錯的有氧運動,有益心血管健康,還可以補腎氣治療腰疼,下面我們看看具體的鍛煉方法。

顛腳跟在古代就早已被運用,原稱「敦踵法」,「敦」亦作「頓」,即頓足跟,也就是我們說的顛腳跟,有利於排泄胸中的積悶之氣。

踮起腳尖時,雙側小腿後部肌肉每次收縮時擠壓出的血液量,大致相當於心臟脈搏排血量。它不僅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每分鍾150次左右,讓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有益人的心血管健康,還能鍛煉小腿肌肉和腳踝,防止靜脈曲張,增強踝關節的穩定性。

而且,踮腳運動還可以活動四肢和頭腦,消除長時間用腦集中及突然站立而眼前發黑、頭腦發暈的毛病。最重要的是,它可以避免損傷膝蓋,這對很多膝關節不是很好的老年人來說,是個不錯的鍛煉方法。

㈦ 腳踝疼,可不可以堅持跑步

跑步的時候出現了腳踝疼痛,這說明腳踝的負重已經超出了正常的范圍。這個時候是不能夠再進行跑步了,如果繼續跑步的話會導致關節囊以及周圍的韌帶的疲勞性的損傷甚至出現斷裂,也會導致關節軟骨相互摩擦出現創傷性的關節炎症。

這個時候應該積極的注意休息,以後運動的時候加強保暖,避免受涼,避免運動場地過於僵硬。可以護踝固定,休息的時候拿下來。逐漸的增加運動量。運動之前充分熱身。

腳踝疼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1、腳踝扭傷

如果疼痛在腳踝骨頭上側,第二天更疼,很可能是腳踝扭傷。需注意受傷後的1~2天,採用RICE原則(休息、冰敷、加壓、抬高受傷的腳踝)。這些都是有效減輕炎症的手段。只有等到可以做踮腳動作的時候不會疼痛的時候,才可以重新開始慢跑。

2、肌腱炎

如果跑步剛開始時疼,跑了一段時間後疼痛減輕,不跑又重新開始疼痛,這很可能是肌腱發炎。通常由於跑量太大、跑鞋不合適、扁平足等造成。腳踝區域肌腱很多,因此腳踝四周可能都有痛感。建議每天冰敷10~15分鍾,柔和的腳踝拉伸動作會比較有效。

3、應力性骨折

如果因為疼痛難以繼續跑步,而且踝關節有腫脹和壓痛點。這時就要馬上看醫生,拍x光片、休息、拉伸和肌肉力量訓練是建議的康復流程,通常需要一個半月左右的恢復才可以再跑步。


(7)腳踝疼的人可以做踮腳運動嗎擴展閱讀:

成年人每天攝入的熱量在2000大卡左右,維持生命體征和日常活動只會消耗1700大卡左右,多餘的300大卡需要通過運動來消耗。走路1分鍾會消耗2大卡左右,按一秒鍾一步來計算,就是60步消耗2大卡。那麼也就是說,要消耗掉多餘的300大卡就需要行走9000步左右。

專業人士表示,人每天走8000至10000步最適合,一般來說,飯後走路在半小時到1小時之間,對身體最有好處。

過度疲勞造成運動系統、整個機構沒有力量,過度運動踝部,走或者跑得過多就容易崴腳,由於運動過多了,腳部的肌肉、韌帶沒有力量,支持不住。活動過多第二天腰、手關節容易紊亂,開始是容易造成小關節紊亂,腰部小關節紊亂,若沒有得到好的治療的話就容易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症。

有很多的人尤其是老年人,運動過多的話就容易造成膝關節的滑膜炎,由於各個關節的支持全靠肌肉、韌帶支持,過度、疲勞的話肌肉、韌帶就放鬆了,這樣對骨骼就沒有保護作用,就容易造成骨折,有的時候脫位,都是過度疲勞的並發症。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微信微博圈掀起運動攀比風 專家:運動過量壞處多

㈧ 踝關節損傷,膝關節疼痛,怎麼做康復訓練呢

引言:踝關節損傷,膝關節疼痛,怎麼做康復訓練呢?現在很多人因為生活工作壓力導致膝關節比較疼痛,也有可能是沒有進行及時的鍛煉,或者就是穿著比較涼快的衣服,要身體受涼。所以當年輕人出現膝關節疼痛,可能就是因為公司或者膝關節損傷該怎麼做康復訓練了呢。首先就是要做及時的檢查觀看膝蓋,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造成的疼痛。

三、飲食的習慣

擁有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現在年輕人來說是很重要的,很多年輕人以為在最年輕什麼都能吃,一天幾個冰淇淋或者再去吃火鍋。很多年輕人的腸胃其實都是有問題的,這都是因為飲食不健康的問題。所以對於年輕人來說,更要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當有膝關節疼痛的時候,也要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

㈨ 右側外踝骨折,可以用腳掌惦著腳走路嗎

不可以踮腳走路,
因為踝關節有:內、外、後三踝
雖然說上身的重量主要靠脛骨,也就是內踝傳導至足部,外踝幾乎不承擔重量
但是外踝在這個過程中起到穩定關節的作用,目前你已經發生右側外踝骨折,也就是這種穩定性被破壞,好在周圍韌帶束縛著,否則關節會變形。打石膏的目的就是為了穩定關節,給骨折癒合的機會。
如果你踮腳走路就會破壞踝關節的穩定性,導致骨折端錯位,可能導致後期畸形癒合,因為石膏裡面不是完全貼緊骨骼,一點餘地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