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心臟不好,可以通過運動改善嗎平時該堅持做哪3種運動
心臟不好可以通過運動來改善,像是爬山、游泳、慢跑,都可以改變人的心肺功能。如果自己心臟不太好的話,不妨嘗試一下這三種運動,再配合醫生的治療,可以讓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好。不過在運動的時候有很多注意事項,特別是一些老人,建議家人陪同運動。
除了運動之外,還要注意自己的日常飲食和心態。飲食方面不能過於油膩,應該以清淡的蔬菜為主,適當補充肉類能量。心臟不好的人不能過於沖動,平時一定要保持開心的狀態。
『貳』 心臟不好怎樣鍛煉
心臟不好怎樣鍛煉
心臟不好怎樣鍛煉,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逐漸意識到健康有多重要,現在很多人都會經常進行運動鍛煉,比如跑步打球等等,運動給人體帶來的好處是很多的,接下來一起看看心臟不好怎樣鍛煉?
心臟不好怎樣鍛煉1
心臟不好的患者鍛煉身體,可以選擇有氧運動,比如太極拳、慢跑等。做運動的時候要注意運動量適中,運動量不要過大。做運動要循序漸進,堅持每天運動,運動量從小到大,時間從短到長。
運動的時間最好選在溫度適宜的時候,不要在溫度過於寒冷,或者是高溫的環境下進行。不要做一些比較劇烈的運動,因為心臟不好的患者進行劇烈地運動,可能會增加心臟的負擔。
心臟不好的人群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運動來鍛煉心肺功能:
1、太極拳:適合心率平穩的老年人群,強度比較小,鍛煉40分鍾左右即可;
2、爬山:每周可進行1-2次,爬山時應該盡量勻速,建議每次鍛煉60分鍾左右;
3、跳繩:不間斷的快跳3-5分鍾,每天堅持10分鍾左右,老年人要視病情決定此項運動;
4、游泳:游泳時應該注意水溫,如果有不舒服時應立即停止運動,依據自身情況決定鍛煉時間;
5、慢跑和快走:適合任何人群,每天堅持30分鍾左右;
6、其他運動:可以藉助健身器材,也可以靜坐做深呼吸的鍛煉。
心臟不好怎樣鍛煉2
心臟不好的人們應該運動嗎?
其實,加重心血管疾病的五個主要危險因素分別是血壓、血脂異常、吸煙、肥胖以及不不活動等。而研究發現,每天適量的運動不僅能夠幫助人們增強身體抵抗力,讓身體保持活躍,還能夠讓體質越來越強,有助於預防一些心血管疾病的並發症。比如說心肌梗塞、中風以及腦血管意外等。
研究發現,每天鍛煉30分鍾左右,能夠減少血液中的有害脂肪成分,增加有益脂肪成分,降低人們患動脈中動脈粥樣硬化的風險。而科學合理的運動對於本身心臟不好的人們而言,還具有十分不錯的恢復作用。因此,選擇適合自身的運動是十分重要的。
那麼對於心臟不好的人們而言,應該做哪4種運動呢?
第一種:騎自行車
對於心臟不好的人們而言,可以適量的騎自行車,這樣不僅可以讓肌肉耐力得到增強,還能夠讓心臟越來越強健,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幫助人體新陳代謝得到提高。但是與正常人不一樣,心臟不好的人們應該在室內進行一些專業的設備進行鍛煉。不建議在戶外騎自行車,這樣可以遠離不利因素對身體造成的傷害。
第二種:步行
每天堅持步行,可以幫助人們穩定血壓以及降低血膽固醇的風險。大家每天只要步行半小時左右,就可以將患冠心病的風險降低很多。同時建議大家每周步行時長不要低於180分鍾,這樣也能降低心臟病發作的風險。
但是大家在步行的過程中,不要依賴一些交通工具,比如說汽車、摩托車等,大家應該將步行堅持到日常生活中的每時每刻。
第四種:游泳
游泳不僅可以使身體肌肉得到鍛煉,還能夠改善心血管兒系統,讓身體更加健康,特別是在穩定心率方面有著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研究發現經常游泳也能幫助大家使血壓越來越穩定,讓血液循環越來越順暢。
建議大家每次游泳半小時到1小時左右,每周遊泳三次左右,這樣可以幫助大家降低患心臟病以及高血糖的風險。但是要注意,在游泳的時候要做好輔助工作。比如說帶好游泳鏡、泳帽等,保護眼睛,不要讓眼睛受到傷害。
心臟不好的人們,運動時的注意事項,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們而言,運動一定要科學合理。下面是大家需要了解的注意事項,以保證不對健康造成傷害。
運動前要做好運動前的准備,比如說熱身,每次熱身不要少於15分鍾。
其次,要做一些吻合運動,不要做一些劇烈運動。
每天保持規律的運動計劃,這樣可以有助於提高運動效率。
要注意天氣原因,無論是太熱或者是太冷,最好不要進行運動。而因為天氣對健康而言也是十分重要的。
每次運動的時候,如果覺得運動強度太高的話,要適當的進行降低強度。
需要注意運動過度的跡象,如:經常疲倦、運動後疲倦等,如果大家覺得運動程度過重,則應降低運動強度。運動時,如果出現胸痛、氣短、頭暈、頭暈、昏厥、肌肉骨骼疼痛等症狀,或有任何異常症狀,應停止運動。如果症狀沒有改善,那麼需要去看醫生。
心臟不好怎樣鍛煉3
心臟病患者鍛煉時要注意什麼
心臟病患者應注重運動,適量的運動可以促使心臟的`小血管擴大、延長、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狀況,改善血液中脂質代謝。運動還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臟的代謝功能。心臟病人運動的時候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心臟病患者的運動方式只要把握好了,才能增強身體素質,改善疾病預後。
1、心臟病患者鍛煉時要注意什麼
(1)如果在您感覺不適或發燒的時候,最好不要運動。患有心臟疾病的人應該等到所有症狀消失後再恢復到日常的鍛煉,除非醫生另有指示。
(2)如果心跳過慢、心跳加快或不規則。休息10分鍾後檢查一下您的脈搏。如果仍然沒有緩解,請致電醫生或及時就診。
(3)在運動的時候太累或呼吸急促也是需要停止的信號。記錄下來告訴醫生發生了什麼事,或安排預約就診。
(4)運動時身體任何地方出現了疼痛,那就請停下來。否則您可能會受傷。
2、如果您出現了以下情況請停下來並且休息:
(1)感到虛弱;
(2)頭暈或頭暈;
(3)出現無法解釋的腫脹;
(4)感覺胸部、頸部、手臂、下頜或肩膀有壓迫感或疼痛;
(5)莫名的心慌或者心悸或者感到擔心;
心臟病患者運動注意事項
平時應該有一個好的運動的規律,這樣可以有效預防心臟病突發的現象,對人的心臟的調理也是非常好的,平時也可以到公園或者是野外進行身體鍛煉,可以通過室友散步或者慢跑的方法進行鍛煉,對心臟健康有好處。
心臟病的患者,平時應該以進行合理的跑步運動和騎自行車等方面的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最好在空氣比較清新的環境里運動,這樣可以有效的預防心跳加快的現象,心臟病的患者在運動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調整,避免出現運動量過大的現象。
心臟病的患者在運動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的調整,平時應該有一個好的運動規律,每天進行身體的鍛煉可以有效的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那邊的患者最好不要進行爬山的運動,也不要進行一些重體力方面的運動。注意事項:
心臟病對人的健康影響是非常大的,或者這個疾病引起重視,平時應該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和養生規律,心臟病的患者平時應該保持情緒的愉悅,這樣可以有效的緩解心跳加快的現象。
『叄』 心臟不好的人適合做什麼運動
1、適度快走。目前最推薦的有氧運動是適度快走。美國心臟病協會(AHA)曾表示,適度快走和快速跑一樣能強健心肌,調控血脂。
(3)有哪些運動可以緩解心臟疼痛擴展閱讀:
心臟病人運動原則:
大量研究證明,有規律的運動對心臟病有積極的預防和治療作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對那些糖耐量低的患者來說,如果他們每天多走2000步或進行約20分鍾的適度步行運動,一年下來,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減少8%。目前建議,心臟病患者運動應遵循「1、3、5」原則。
「1」指運動時的心率不超過170減去年齡數。運動處方通常包括運動強度、頻率、時間和類型等方面。拿運動強度來說,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心肺功能測定結果,制訂一個「靶心率」,即運動時所要達到的心率。
但一般來說,運動時的心率不超過170減去年齡數。此外,運動前後要數脈搏,以運動後增加不超過20次/分鍾為宜。
「3」指每天步行約3000米,時間在30分鍾左右。一般情況下,運動要定量,避免運動強度過小或過大。很多時候,心臟病患者剛開始運動時,也許僅能維持5~10分鍾,隨著心功能的恢復,運動時間會慢慢延長到30分鍾或更久。
臨床上認為,合適的運動量應是運動後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覺舒暢,無明顯疲勞感,第二天睡醒後心率仍然穩定。
「5」指初始運動每周不超過5天。最開始的時候,依據個人情況,每周活動最好別超過5天,隨後可增加至每天都活動。
大家要將運動變成生活中的固定環節,就好像吃飯一樣。要知道,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效果,可能比干坐著不動更糟糕。
『肆』 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
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
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心臟就像人體的「引擎」,心臟也是很脆弱的器官,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心臟可能會出現各種問題,所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好好保養心臟,下面是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
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1
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
1、下蹲:許多人坐著後突然站起來時會感到頭暈,這是血容量不足引起的。經常做下蹲運動可以改善人體的血管功能,蹲下起立的過程會增強心臟血液的流動性,增加血液循環的動力,完成對全身各臟器的有效供血,下蹲增加了心臟的負荷,也鍛煉了心臟的抗壓能力。
2、轉腳踝:腳踝上分布著近十個重要組織,如淋巴管、血管、神經等,同時還有商丘、昆侖等重要的穴位。經常轉動腳踝,或者做一些伸展、鉤住的動作,可以促進全身血液的順暢流動,還可以穩定壓力,緩解便秘。
3、快走:快走是介於慢跑和散步之間的一項運動,是一項非常好的運動。快走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的功能,而且對身體的某些新陳代謝也有一定的促進效果,尤其是心臟。
心臟不好有哪些表現:
1、呼吸困難:很多死於心臟猝死的患者死前都有體力下降的情況,比較明顯的就是呼吸困難。如果患者在休息或睡覺時出現呼吸困難,甚至感到窒息,千萬不要低估這個情況,因為這可能意味著心臟出現了問題。
2、全身疼痛:有些患者常常感覺身體某些部位無緣無故地疼痛,比如肩膀、背部,甚至是全身疼痛。這可能是由於心臟缺血導致的,因為心臟缺血會通過神經傳遞疼痛信號。
心臟病人難道不能運動?
當然不是,心臟病患者適當的進行運動對於健康有益,這些心臟病患者不建議進行運動。
第一種:不穩定的心臟病患者
正在發病的心絞痛、急性冠脈綜合征,或者是一些活動會出現心絞痛、心律失常的情況,部分可能還會在運動後出現運動型猝死。這類型的人群一定不能去進行運動,特別是劇烈的運動,一定要避開。
第二種:心功能不全不能代償的患者
患有心臟病之後導致心功能不全,且心功能不全處於不能代償期間,在這個時候去進行運動只會加重本身的病症,所以不能運動。
第三種:經評估不適合運動的患者
進行評估後心肺無法耐受運動或者是合並一些其他疾病、尚處於急性期的患者,都可能會在運動之後出現並發症,所以這些人群也不建議進行運動,一定要聽從專業醫生的指導去進行運動。
除了上述的幾類患者不適合進行運動以外,其他的患者是可以適當進行運動的,運動可以給身體帶來不少好處:可以增加心肺儲備功能,增強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運動可以促進側支循環的形成;幫助改善血小板聚集的現象,降低患上心梗和中風的幾率。
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2
動作一:下蹲
下蹲這個動作有助於提高心臟血液的路i同行,而且能夠供應頭部血液,能夠讓心臟的負載提升,從而能夠鍛煉心臟的應激反應。經常練習下蹲動作還可以減少姿勢性低血壓的發生。不過對於膝關節不太好的老人訓練下蹲要適度,不可以過猛。
動作二:轉腳踝
腳踝可以說是人類的第二心臟,經常轉轉腳踝有助於推動全身血脈,有助於穩定血壓。因為腳踝上面的血管神經是特別豐富的,而且還和身體內的各個器官練習密切。要注意轉腳踝的.動作練習,可以圍繞一個中心軸內旋轉和外旋轉,也可以做一下回勾練習,但是要注意老年人轉腳踝的時候力度不可以過大,防止出現扭傷。
動作三:推拿內關穴
每天可以用左手的拇指按壓右胳膊的內關穴,要注意按摩的力度,力度適中,不可以太大,按摩的時候感覺到酸脹就可以了,每次按摩2-3次,每次5-10分鍾即可。經常按摩內關穴有助於保護心臟,還可以起到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作用。對於平時心臟不太好的人通過按摩內關穴可以起到緩解功效。
鍛煉心臟可以每天進行這三個動作的練習,除了每天進行一些保護心臟練習之外,也可以服用輔酶q10。輔酶q10是一種脂溶性氧化劑,在激活人體細胞還有細胞能量營養方面有很好的作用。輔酶q10通過及時補充可以控制心慌、心肌衰竭、心悸以及心絞痛等心臟疾病的發生
心臟病人適合哪些運動?
下面來介紹幾種心臟病患者適合的運動。
(1)散步
散步是一個非常適合心臟病患者進行的運動,運動強度相對較低,不會給心臟帶來過大負擔。但是卻可以給身體帶來不少好處,可以增強心功能、降低血壓、預防冠心病等。
(2)慢跑
慢跑相比較於散步來說強度會大一些,也可以起到改善心功能的作用。心臟病患者慢跑一定要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去進行,路程、速度也要量力而行。
(3)太極拳
太極拳是一個非常舒緩的運動,對於一些身體較弱的患者可以打半套或者是練幾個動作,隨著體力變好可以慢慢增加動作,直至練全套。
鍛煉心臟的3個動作3
鍛煉心臟的三個運動通常是指慢跑、散步、打太極等,另外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的飲食方式。
慢跑屬於一種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目的主要是以較慢或中等的節奏跑完一段較長的距離,來達到熱身、鍛煉的效果,尤其是針對心臟康復人群比較合適,建議每天慢跑至少20分鍾,對於鍛煉心臟起到輔助作用。
散步包括普通散步法,速度以每分鍾60~90步為宜,主要適合高血壓、冠心病的老年人群;還包括逍遙散步法,針對老年人群飯後適當的散步,可疏通筋骨,有利於增強記憶力,強健體格。
通常適當的打太極拳,可以增加胸腔容量,提高通氣量,促使各個器官組織獲得充分的氧氣,來提高心肺功能,對心臟具有一定的鍛煉作用。
日常生活中除了適當的鍛煉以外,還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持健康的飲食方式,如少食多餐,避免攝入過於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
TIPS:心臟病患者運動提醒
心臟病患者在進行運動時,要注意以下的要點:
對於一些沒有症狀的慢性冠狀動脈患者,進行運動之前要進行運動負荷實驗、功能成像確認,如若沒有出現心肌缺血的現象,則可以進行所有的運動;病情穩定的心衰患者可以進行中等強度的娛樂性運動;一些做過心臟搭橋手術的患者,也要進行運動試驗,沒有出現心肌缺血的情況下,可以進行一些休閑的運動。
簡單來說,心臟病患者進行運動對於健康有益,但是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適合進行運動。選擇進行運動之前一定要進行運動評估,適合自己的情況下再去進行運動,不然只會起到反效果,甚至會威脅到生命安全。
『伍』 心臟病人一般適合做哪些運動
心臟病人一般適合做哪些運動
心臟病人一般適合做哪些運動, 心臟病的患者近年來變得越來越多,心臟病對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影響是非常大的,我們可以通過一定的運動來調節。為大家分享心臟病人一般適合做哪些運動。
心臟病人一般適合做哪些運動1
1、散步
散步可以增強心功能,降血壓,讓心肌收縮力增強,促使外周血管擴張,起到預防冠心病作用。對一些患有心絞痛的人,每次散步可以堅持20分鍾到1小時,每日1-2次。現在手機都有計步功能,也可以利用手機,計算每日行走800-2000步,隨後,根據自身身體狀況逐漸提高。
2、慢跑
除了慢跑,也可以選擇原地跑都可以改善心功能。慢跑強度應根據每個人體質、跑步時間具體來定,以身體沒有不適感為宜,不要勉強。
3、太極
預防與輔助治療的方法之一,打太極拳對心臟病、高血壓有益。番茄醫生建議,體力好的人,選擇一整套太極拳練習,對於體質不太好的人,可以選擇簡化的太極拳。對於記性不好和體弱的人,即使記不住全套動作,也可以分開練習。
心臟病患者的運動注意有哪些
1、運動量要從少到多,時間從短到長,遵循循序漸進的運動原則。
2、如果出現心慌、頭痛、嘔吐、惡心、頭暈等不適,要馬上停止練習,必要時及時就醫。
3、三餐後的1小時內,不進行體育鍛煉;運動適宜的溫度應在4℃-30℃。
4、應注意,運動結束後的.十分鍾,當心跳每分鍾維持在100次以上,就不要再繼續增加運動量,而是隨後開始減量。
心臟病人一般適合做哪些運動2
1、心臟不好的人適合做什麼運動
1.1、慢跑
慢跑或原地跑步對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效果最好。一般慢跑里程應掌握在三公里左右,一星期鍛煉不少於五次,運動量應是每分鍾心跳次數加自己年齡等於170,最好在下午或傍晚進行。
1.2、快走
快走的運動量介於慢跑和散步之間,對大多數心臟病人較適宜,一般快走為6公里/小時,每分鍾步行100步以上者,可使心率達100~110次/分鍾。一般在下午或傍晚進行,每次15~30分鍾,中間休息1~2次,每次3~5分鍾,以後可逐漸增加快走速度和持續時間,直至3~5公里/小時,步行30分鍾休息5分鍾,每日2次,持之以恆。
1.3、太極拳
打太極拳有助於改善心臟的狀況。一般而言,體力較好的患者可練老式太極拳,體力較差者可練簡化式太極拳。不能打全套的,可以打半套,體弱和記憶力差的可以只練個別動作,分節練習,不必連貫進行。
1.4、騎自行車
自行車在我國幾乎家家有,絕大多數人都會騎自行車,現在的自行車設計更合理,使用起來較舒適,有的還能調節速度,方便調整負荷量、運動量;但目前交通擁擠,從安全形度來說,心臟病人還是在運動場內、空曠地,或使用功能自行車在室內進行運動。
1.5、游泳
對心臟疾患輕,醫生評估心功能適宜,體力較好,原來會游泳,具有條件,能長期堅持者,可以從事游泳鍛煉。
2、心臟不好的人運動要講哪些原則
「1」指運動時的心率不超過170 減去年齡數。運動處方通常包括運動強度、頻率、時間和類型等方面。拿運動強度來說,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心肺功能測定結果,制訂一個「靶心率」,即運動時所要達到的心率。但一般來說,運動時的心率不超過170減去年齡數。此外,運動前後要數脈搏,以運動後增加不超過20次/分鍾為宜。
「3」指每天步行約3000米,時間在30分鍾左右。一般情況下,運動要定量,避免運動強度過小或過大。很多時候,心臟病患者剛開始運動時,也許僅能維持5~10分鍾,隨著心功能的恢復,運動時間會慢慢延長到30分鍾或更久。臨床上認為,合適的運動量應是運動後微微出汗、呼吸略快但感覺舒暢,無明顯疲勞感,第二天睡醒後心率仍然穩定。
「5」指初始運動每周不超過5天。最開始的時候,依據個人情況,每周活動最好別超過5天,隨後可增加至每天都活動。大家要將運動變成生活中的固定環節,就好像吃飯一樣。
3、心臟不好的人運動有何好處
運動可以促使心臟的小血管擴大、延長、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狀況,改善血液中脂質代謝。運動還有助於改善心肌代謝,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臟的代謝功能。此外,還能提高血液的纖維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過高,對預防和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發展很有幫助。
在歐洲心血管病學會會議上,多位專家表示,應該鼓勵病情較重的冠心病患者積極運動,其效果可能優於介入手術。
德國專家萊內指出,心臟病患者如果每周規律運動,一年之後,90%的人不再復發或者出現其他心臟問題。而那些接受了介入手術的患者,這一比率僅為70%。
一項新的研究顯示,與那些整天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的人相比,有規律地定期步行或做園藝的中年人,在八年內死亡的危險要低,即使他們是心臟病或中風的高危人群也是一樣。
心臟不好的人運動要注意什麼
1、進餐與運動至少間隔1小時以上。
2、任何人,如果在運動結束10分鍾後,心跳次數每分鍾仍在100次以上,則不應再加大運動量,應根據情況適當減少運動量。
3、運動量應從小到大,時間從短到長,循序漸進。
4、運動時若出現頭暈,頭痛,心慌,惡心,嘔吐等不適症狀時,應立刻停止,必要時需就醫。
5、運動最適宜的溫度是4℃-30℃。
心臟不好的人運動有何禁忌
1、戒激烈競賽
一些比較激烈的運動競賽對老年人不適宜,一方面,由於老年人各器官功能下降,體力運動減慢,協調反應能力差,易發生運動損傷;另一方面,激烈的競賽易使情緒過分激動,誘發意外。
2、戒負重練習
由於老年人的肌肉有所萎縮,肌肉力量明顯減退;神經系統反應較慢,協調能力差,對刺激的反應時間延長,因此老年人運動宜選擇動作緩慢柔和、肌肉協調放鬆、全身得到活動的練習,如太極拳、步行、慢跑等都很合適。
3、戒頭部位置變換
如前俯後仰、側倒旁彎、各種翻滾、頭低腳高、腳朝上的倒立等,都是屬於頭部移動的動作。這些動作會使血液向頭部流動,老年人血管壁變硬,彈力又差,一旦經受不住發生血管破裂,就會造成腦溢血,重者危及生命。
心臟病人一般適合做哪些運動3
心臟病人吃什麼好
1、薤(小蒜):對心絞痛很有效,每天適量吃4~5粒,能夠很好的緩解心絞痛的發作
2、蔬菜:把胡蘿卜搗碎榨汁,每次飲用1杯可以增強心臟功能。把山芋搗成糊狀,每次吃飯的時候吃一些也是不錯的,根據個人情況的不同,有的人幾天就能見效了。可以清潔血液的木耳也有助於預防心絞痛和心肌梗死的發生。
3、粗茶:一種沒有經過加工的竹葉、柳葉等加工後作茶喝。
4、藕:在中葯中,藕被用於治療心臟病和高血壓。堅持每次飯前喝1勺榨藕汁,可以有效改善心臟病。
5、大蒜:每次食用少量的生大蒜,如果吃太多生大蒜的話,刺激太大,對胃不太好,這點是需要注意的。或者把大蒜搗碎加到酒里置10天,每次飯後飲用1小匙。經常吃生大蒜和大蒜酒,心臟的狀態會慢慢變好。
6、雞蛋油脂:在以前,食用蛋黃提煉出的油是治癒心臟病的基本材料,尤其對慢性心臟病很有效,也可以改善心臟衰弱的情況。因為很容易保存,所以可以用很長時間。一次飲用2-5滴,每次飯後飲用。
7、鴨跖草:鴨跖草所含的檸檬素和鴨跖黃酮甙能夠強化毛細血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防心絞痛、高血壓、心肌梗死。天然鴨跖草生長在潮濕的地方,夏天開藍色的小花。把剛採的鴨跖草洗凈,切細搗碎,每天早晨晚上飲用1/2杯青汁。把鴨跖草在夏天開花季節的地上部分採下來,陰干半天到一天之後,切成細條保存起來的話,一年之內都可以食用。
『陸』 保護心臟的運動
保護心臟的運動
保護心臟的運動,運動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的抵抗力,有氧運動對我們的身體非常有好處,有氧運動可以增加我們大腦中的氧含量,下面我帶你了解保護心臟的運動好處。
保護心臟的運動1
保護心臟的運動
1、快步走
步行是最簡便易行的有氧運動,對改善心肺功能,提高攝氧量效果最好。還能改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同時可降低血壓,調節血脂,調控血糖。推薦運動頻率:每天步行約4.5公里,時間在30分鍾以上,每周5次左右。如果工作忙,抽不出整塊時間,可以上午、下午、晚上各10分鍾。快步走也可雙手使用手杖,使運動更協調平穩。
2、游泳
游泳對人體神經、呼吸、消化、肌肉、血液循環有神奇的鍛煉作用,是一種輕松愉快的全身性運動方式。67歲的美國家庭醫生卡爾·丹尼森博士每周遊5次。他說:「一下水,所有壓力煙消雲散。游泳讓我身體更靈活,疼痛消失,心臟更年輕」。
3、跳舞
跳舞是一種全身運動,可放鬆身心,愉悅心情,減輕壓力,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攝氧量,有益心臟健康。專家建議,可根據自身身體狀況,找個舞伴一起參加相應強度的舞蹈班。如果附近沒有舞蹈班,那麼可以在家中伴著最喜歡的音樂,跳30—45分鍾。
4、騎自行車
研究發現騎單車的習慣能夠將心血管功能增強3%—7%。心率的變化也依據踏蹬動作的速度和地勢的起伏而不同。
保護心臟的運動2
心臟病的運動療法
1、跳繩。
如果身體可以,通過跳繩來鍛煉,或者盡量挺直膝關節大步地走路,這都有利於血液循環,增強心臟功能。
2、進行腹式呼吸。
在我們日常自然呼吸中,吸氣時腹部內收,呼氣時腹部鼓脹。腹式呼吸與此不同,具體做法是保持端坐姿勢或是平躺在床上,在鼻子迅速吸氣的同時,下腹部用力將氣運到腹部,使其鼓脹,然後再一邊緩緩將氣自嘴巴呼出,一邊放鬆腹部,如此算是一次完整的過程。
3、腹部肌肉運動。
仰躺姿勢,將腳尖靠置於櫥櫃的抽屜或椅子上,然後進行仰卧起坐數次,藉以強化腹部肌肉。
4、每天堅持鍛煉30分鍾。
保證每周至少有3次因運動引起的輕微氣喘。已有研究結果證明,運動至少可以給心臟帶來以下好處:改善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防止血液凝結;維持較低血壓並預防高血壓;保持健康的體重;有利於心臟病後的及早恢復。
5、加強腿部運動。
確保每周要進行3-4次的增強心臟供血的有氧健身運動(例如:快走、跑步或騎車),每次30分鍾,可增強心肌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