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50歲人如何合理鍛煉身體呢
50歲的人如何開始鍛煉自己的身體?我只想告訴你一句話,生命在於運動!
我跑步的時候認識了很多的朋友,有相當一部分是接近50歲的朋友,他們的身體真的很好,每天堅持跑步,最少7km,最多的一天能跑十幾公里!
3.良好的飲食睡眠心情
在運動的同時,我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飲食,睡眠和心情,平時的食物以高蛋白質為主,粗糧為主,同時要多吃水果蔬菜,而且每天要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心情,不要把運動當成一些負擔!
B. 男50歲一次做60個俯卧撐是什麼水平
50歲還能一口氣做60個俯卧撐已經很不錯了,如果是非常標準的,就已經輕松甩開一大波年輕小夥子了!
俯卧撐是最經典的健身訓練動作,對胸肌、肱三頭肌和三角肌前束有著針對性刺激。完成標准俯卧撐除了以上肌群要有力量之外,腰腹核心肌群也要非常穩定,否則則會出現塌腰傷害脊柱的情況。
標准俯卧撐從頭到腳一條直線,還要注意沉肩姿態,並且上臂與軀干角度在45°以內更好。幅度完全的標准姿態俯卧撐對於常人來說是比較難的,一次性力竭完成30個水平就不錯了。
大家都清楚年齡會影響身體體力,年齡越大,體力就會越差。當然這是相對自身來說的,只要努力訓練基礎較好的老年人照樣比好吃懶做的小夥子體力要好。
就像題主的情況,50歲這個年齡還能夠完成60個,那就直接說明了問題,你是非常強壯的「小夥子」!共勉!
謝謝邀請。
兩年前的10月24日,是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的50歲生日,人民日報官微專門發布了微博文章對其表示祝福,除了祝福以外也對景海鵬的身體素質驚嘆了一下:肺活量高達6000,俯卧撐連做3組600個!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年近50歲的景海鵬能三征太空,創造下50歲「高齡」上天的中國航天員的紀錄,因為景海鵬為了在與年輕航天員的競爭中脫穎而出,能忍受長達近20年的強化訓練並保持上佳表現。
景海鵬的這種身體素質和工作態度也許會讓很多年輕人汗顏,別說600個俯卧撐,對於現在不少人來說,60個俯卧撐都是大目標了。
同樣是50歲,澳大利亞中年男子卡爾頓-威廉姆斯(Carlton Williams)在一個小時之內連續做了2220個俯卧撐,打破了此前自己創造的紀錄——1874個俯卧撐,成功地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
所以,能做60個俯卧撐並不是特別難的事情,難的是下定決心去做,難的是持之以恆,我覺得任何一位擁有好身材或者堅持鍛煉的人,都是自律的人,也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人。
美國《神經學》周刊發表的一項研究稱,運動可以減緩大腦衰老,最多可年輕10歲,而且那些運動較多的人在思考速度和記憶力這兩方面尤其突出。
這也就不難解釋為什麼郭德綱和林志穎同歲,一個看起來年輕帥氣、充滿活力,而另外一個卻已經大腹便便,很有中年人的氣息。還有我們大家熟悉的王德順老人,1936年出生已經82歲高齡的他,至今依舊活躍在影視圈。這都是運動所帶來的正面影響。
所以,動起來好處多多,每個人也都應該通過運動為自己的身體注入更多活力。
我今年65歲,血壓84——134,靜止狀態心率52,短跑沖刺時可以達到170。因為幾十年來保持運動,所以可以在15分50秒內輕松跑完3000米,一次連續做75個俯卧撐,160多個連續深蹲。前幾天去參加體能測試,其中肺活量3876毫升,握力39.7公斤,坐位體前屈18.3厘米,測試員連連稱贊。不知道這些可以達到什麼標准。
所以鍛煉身體就必須長期堅持,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俯卧撐鍛煉身體也一樣,一次性的做俯卧撐要從少到多循序漸進,如果能夠長期堅持就是到了50歲的年紀,一次性做60次的俯卧撐就不在話下了,這就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
50歲的男人一次做60個俯卧撐,在普遍意義上講,是相當厲害了,屬於身體健壯型;若從「煉家子」專業的角度看,只能是中等水平。
俯卧撐是一個十分大眾化的健身項目。對練習場地、喜好程度和男女性別等都沒有特別的要求,只要有時間、有興致、有體能,就可以來幾下。練習俯卧撐對人的腹、背、胸等部位的肌肉特別有益處,比如胸大肌、三角肌、肱三頭肌、斜方肌、肋間肌等等…
練習俯卧撐,可以採取多樣化方式。除了常規的姿勢,還可以利用兩手兩腳撐地距離的變化、用手指頭撐地、用單手單腳觸地、腳高頭低式等,還可以逐漸變化緞練頻次、頻率來提高健身水平。普通人每一次連續做3~10個、重復三五遍即可;長期練習俯卧撐的人,每一次應保持在20個以上50個以內、重復地做七、八組為宜。
目前,一次連續做俯卧撐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是10507個。由日本人在1980年創造的。
做俯卧撐的目的是為了強身健體,必須要量力而行,循序漸進。不能單一追求一次能連續做多少多少個,而造成肌肉受損,甚至拉傷。尤其是人過半百更要注意掌握鍛煉尺度,防止過猶不及。
身體很好,說明一直有堅持健身,現在很多年輕人都無法做到,堅持以恆健身可以使你比同齡人看著年輕,另外健身也是在給身體給 健康 投資,現在普及全民健身,有好的身體才能擁有一切,加油吧,我也在堅持健身中,我一次只能做30個俯卧撐,我還不到30歲,像你學習
應該是經常鍛煉,五十知天命,現在許多年輕的一次還做不了50個俯卧撐。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經常鍛煉,生活自律,精神面貌都不一樣。許多五十歲的大叔可能會問,都五十歲了,骨骼有點疏鬆,應該不適合做太大的運動。其實,對於五十歲的年齡來說確實不宜做劇烈的運動,可以採取散步阿,打太極,舞下劍,或者跳舞之類的運動。五十歲做五十個個俯卧撐不是衡量一個身體 健康 不 健康 的標准。常人只需要保持運動,樂觀的心態,又何愁不長命百歲了呢?
C. 人已經過了50歲,還能不能做高強度鍛煉
不能,俗話說,50 歲前適當鍛煉,60 歲後不鍛煉、多保養。」
隨著年齡增長,壓力增大……追求健康的身體,逐漸成為了很多人生活中非常重視的事。其實獲得健康有時並不需要「興師動眾」,適當停下自己的腳步去「偷個懶」,也有「長壽秘訣」。這樣其實更有利於中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只要做對了,在休息中輕松實現鍛煉效果,不費事就能養生。
其實專家認為只要學會休息,也可以在休息中達到鍛煉的效果,讓你輕松提高免疫力,一樣達到長壽的目的。
簡單的頭部按摩自己就能來,用十指指肚或指尖,從雙眼眼眶上沿開始順著往後梳頭,梳至頸後風池穴,反復數次,也可以用牛角或實木梳子代替手指。這個動作可以刺激頭皮的神經末梢和經穴,有效鬆弛頭部神經的緊張狀態,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6.曬太陽,讓免疫力動起來
研究人員發現,太陽光中的低強度藍光有助激活負責給免疫細胞———T細胞打開信號通道的過氧化氫,令T細胞能夠更快速地移動,從而使機體保持警醒狀態,隨時應對新的侵入。T細胞由白血球分泌,具有免疫活性,能感知感染,殺滅細菌。
可以在上午10點左右曬太陽,或者在下午2:00~3:00左右進行曬太陽,這兩個時間段曬太陽的時候溫度不是很高,不會出現曬傷的情況,而且陽光也是很好的。
7.發呆5分鍾,讓思維動起來
日前,在國家衛生健康委疾病預防控制局、國家衛生健康委宣傳司、中國健康教育中心和中國記協聯合發起的「中國健康知識傳播激勵計劃」項目中,首度推出「5125」健康生活理念。建議市民每天給自己留5分鍾發呆時間;人在發呆的時候,人腦意識活動減弱,處於一種清醒而放鬆的狀態,是很好的精神調劑手段。放鬆入靜後,人的腦電活動以α波為主。處於這種腦電活動下,個體會感到放鬆舒適。當大腦充滿α波時,人的意識活動明顯受到抑制,無法進行邏輯思維和推理活動。此時,大腦憑直覺、靈感、想像等接收和傳遞信息,讓人更富於創造力。
D. 50歲女性每天做俯卧撐加仰卧起坐加滾背加肩倒立好嗎
50歲女性每天做俯卧撐加仰卧起坐,加谷背加肩倒立,她只要能做下來,准備什麼不好的?但是做不下來,也不要強求,畢竟已經50歲的人了
E. 50歲以上的男人,每天能堅持做幾個俯卧撐
隨著年齡的增大,人們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對於鍛煉身體人們是永遠不會放棄的,一般我們都會看到很多老年人身體還會比較的柔軟,柔韌性也比較強,這就是因為他每天堅持鍛煉的原因。那麼對於50歲以上的男人來說,每天能堅持做幾個俯卧撐呢?其實這就要根據個人自身的情況來看,如果這個男人他的身體比較硬朗,而且比較強壯,沒有任何疾病的話,那麼他每天能夠做的俯卧撐大概可以是30個左右,如果他身患疾病身體比較脆弱,一般都只會做三四個或五六個左右。
不管怎麼說,堅持鍛煉是必要的,如果不能做俯卧撐,我們還可以做一些其他的放鬆的運動,比如可以跳廣場舞,跑步,打太極,這些運動都可以達到鍛煉身體的效果。但是對於那些身體脆弱,骨頭缺鈣容易受傷的人來說,一天做俯卧撐的次數是比較少的,可能能堅持做到的只有5個左右。所以對於50歲以上的男人來說,每天能堅持做的俯卧撐的數量是不相同的,要看個人的因素,說白了就是要因人而異。
F. 對於50歲的男士來說,怎樣進行增肌鍛煉是最好的
區分情況最重要,三種情況循序漸進第一種情況:中低強度有氧運動適合新手和體弱者,目標是提高身體素質,更健康目前中年男性面臨的最常見的健康問題是超重和肥胖,最適合普通人減肥的運動方式是「長期低強度有氧運動」。慢跑、騎行、紡紗、健美操、搏擊、橢圓機、爬樓梯機、劃船機、瑜伽、普拉提等等我們日常看到的,都可以
50歲的男士
我們健身時,先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大家都知道人過中年就會出現一些慢性病,使自己的肌肉退化,造成活動功能障礙,健身時如果不注意,就會引發危險,所以定期要到醫院做體檢,時刻監督自己的健康情況。總之50歲開始健身,可以增肌,但要有一個過程,只要堅持,增肌效果會提高得很快的。
G. 平板支撐適合50歲的女性做嗎
適合,前度充分活動肘關節和腕關節,不過時間控制在雙臂支撐微酸的限度內,可以少量多次2分鍾每組(經常鍛煉可增加) ,完後得充分放鬆肌肉神經拍打按摩。
H. 50歲以後還可以進行高強度鍛煉嗎有利於健康嗎
生命在於運動,50歲之後,身體機能就會開始下降,的確是不太適合高強度的運動,但不是不可以,50歲以後進行這些高強度的運動,雖然容易受傷,但是也可以讓老年人變得更年輕,有利於身心健康,現在介紹一下為什麼可以鍛煉有助於健康並且推薦幾個實用的方法,讓你在進行高強度訓練的同時也能保持身體健康。
總之,50歲以後,年齡並不算太早也不算太晚,不妨把手機放下來,在家裡做做運動吧,運動的好處挺多的,既可以讓你遠離手機輻射的傷害,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何樂而不為呢。
I. 50歲的老年人決定鍛煉身體,老爺子一天多少個俯卧撐最為合適
大家都知道俯卧撐是一種既能鍛煉手臂肌肉力量又能減肥的運動,但是俯卧撐不是盲目的,所以我們需要規范動作。不過,對俯卧撐的次數有一定的要求,年輕人可以多做一些,而老年人也不應該多做一些,以免發生意外。但一天做幾次俯卧撐合適呢?這是你的答案。
其實,每天做多少個俯卧撐完全取決於鍛煉者的需要,太多不能承受相反的效果,太少不能達到鍛煉的效果,專家表示,通常30個俯卧撐是合適的,鍛煉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合理加減。
對於男性來說,俯卧撐是提高性表現的首選運動。因為完成俯卧撐需要手臂、胸部、腹部、臀部和腿部肌肉的緊密協調 。因此以上是一天適合做多少俯卧撐的詳細描述,我們應該盡我們所能。如果做不到,不妨休息一會兒,喝點鹽水,休息一段時間後再繼續做。運動是生命之源。 。
J. 50歲身體偏瘦,如何健身,增加肌肉,每天能到健身房兩小時
一個完全的健身方案應當包含吃(飲食),練(訓練),睡(睡眠)三個方面,而練則由心肺,力量,柔韌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有鑒於此,本人給出的訓練計劃是:開始時用5-10分鍾有氧熱身,最後用5-10分鍾拉伸放鬆,中間是40-50分鍾的力量訓練。力量訓練主要有:1)背部:引體向上(頸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鈴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鈴推舉(啞鈴推舉);5)臂部:杠鈴彎舉(啞鈴彎舉);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舉腿)。
訓練備註:訓練一周3次,隔天進行,每次1小時左右,練全身,每個部位一個動作,括弧里的動作備用,一個動作3組,每組8-12次,動作與動作之間間隔2分鍾,組與組之間間隔30-60秒,用力時呼氣,放鬆時吸氣,動作要穩要慢。必須用逐漸增加重量來使肌肉的適應力增大,從而對訓練產生反應。使用自由調節重量的器械進行訓練。這可以使肌肉對器械產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應。因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參與到運動中去。做動作時,無論是舉起還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動作,這樣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飲食方面:少吃多餐,適量多攝入蛋,奶,肉。每日食譜為:適度的蛋白質、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種主要營養素的比例應為25∶20∶55左右。饅頭、面條、米飯等主食及山芋、燕麥、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為首選。蛋白質是肌肉增長最重要的營養源,健美訓練者蛋白質的攝人應以非脂或低脂食品為主,如脫脂牛奶、蛋清、魚、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時,中午若有時間可再午睡30分鍾。對了,訓練時間盡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時段,因為人體在此時段體力和柔韌性都處最佳狀態。最後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秘訣:
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復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煉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鍾的時間集中鍛煉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 長位移:不管是劃船、卧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盡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盡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兩組之間的休息時間,只休息1分鍾或更少時間稱為高密度。要使肌肉塊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頻繁地刺激肌肉。「多組數」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礎上的。鍛煉時,要象打仗一樣,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不去想別的事。
6. 念動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地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7. 頂峰收縮:這是使肌肉線條練得十分明顯的一項主要法則。它要求當某個動作做到肌肉收縮最緊張的位置時,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慢慢回復到動作的開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覺肌肉最緊張時,數1~6,再放下來。
8. 持續緊張: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肌肉持續緊張,不論在動作的開頭還是結尾,都不要讓它鬆弛(不處於「鎖定」狀態),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9. 組間放鬆:每做完一組動作都要伸展放鬆。這樣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還有助於排除沉積在肌肉里的廢物,加快肌肉的恢復,迅速補充營養。
10. 多練大肌群:多練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夠促進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有的人為了把胳膊練粗,只練胳膊而不練其他部位,反而會使二頭肌的生長十分緩慢。建議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復合動作練習,如大重量的深蹲練習,它們能促進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這一點極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沒有足夠重視,以致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訓練計劃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舉、引體向上這5個經典復合動作。
11. 訓練後進食蛋白質:在訓練後的30~90分鍾里,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但不要訓練完馬上吃東西,至少要隔20分鍾。
12. 休息48小時:局部肌肉訓練一次後需要休息48~72小時才能進行第二次訓練。如果進行高強度力量訓練,則局部肌肉兩次訓練的間隔72小時也不夠,尤其是大肌肉塊。不過腹肌例外,腹肌不同於其他肌群,必須經常對其進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練4次,每次約15分鍾;選三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3組,每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組間隔時間要短,不能超過1分鍾。
13. 寧輕勿假:這是一個不是秘訣的秘訣。許多初學健美的人特別重視練習重量和動作次數,不太注意動作是否變形。健美訓練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負重的重量和動作次數,而且還要看所練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動作變形或不到位,要練的肌肉沒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訓練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實上,在所有的法則中,動作的正確性永遠是第一重要的。寧可用正確的動作舉起比較輕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標準的動作舉起更重的重量。不要與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掛在心上
有氧運動:跑步、跳繩、游泳,無氧運動:如果沒條件,在家做俯卧撐,可以練胸大肌和肱三頭肌、斜方肌和三角肌;仰卧起做,可以練腹肌;深蹲,可以練大腿肌肉;提踵(用腳尖使勁把身體往上抬),可以練小腿肌肉。有氧運動與無氧運動相結合練。平時多吃一些高蛋白食品,如:蛋、奶、肉、魚等。
手臂主要是小臂和肱二頭肌、肱三頭肌、三角肌四部分。肱二頭肌主拉,1、你可以用大臂進行啞鈴曲伸就可以了,伸的時候不要放到底,讓二頭肌始終受力,還有,你可以採用史瓦辛格的方法,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21響禮炮,就是在你在做啞鈴大臂曲伸的時候,因為從伸直到彎曲一共是180度,你可以分三步進行,第一步下方90度做7下,第二步上方90度做7下,第三步,180度做7下,可以根據你啞鈴的重量決定數量。2、在單扛上做引體向上。肱三頭肌是主推的,1、俯卧撐;2、卧推、3、在雙杠上做臂屈伸;4、頸後單臂啞鈴臂曲伸。在做以上運動的時候都可以練到小臂,手握啞鈴時加大點握力。三角肌分前、中、後三束。前束做俯卧撐和卧推就可以練到;中束,雙手抓住啞鈴,垂於雙腿兩側,然後做90度平抬,反復;後束,單手抓住啞鈴,身體向前彎90度,手臂向後上方抬起,反復。
無氧運動每次做到肌肉有酸痛感,切記不要每日都做,每次你做無氧運動是要盡可能的破壞你的肌肉組織,然後用充足的時間和養份去修復破損的肌肉組織,說白了肌肉是在你做完無氧運動休息的時候長的。
科學健身,自然會擁有強壯的身體
以上僅供參考,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