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尿瀦留有什麼辦法可以改善
緩解尿瀦留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法:
第一,留置導尿管,可以很快的引流膀胱內尿液,來迅速的緩解患者的症狀。
第二,恥骨上膀胱穿刺造瘺,由體外向體內的膀胱穿刺,放置一個引流管來達到引流尿液的目的,可以迅速緩解尿瀦留。
意見建議:日常生活中加強身體的功能鍛煉,並控制體重,低糖低脂飲食。避免刻意的憋尿,避免長時間大量的飲酒。對於存在有內科疾病的患者,要穩定內科情況,比如控制血糖,控制血壓等。
② 產後尿瀦留怎麼治療方法,產後尿瀦留如何治療
產後尿瀦留怎麼治療方法,由於產婦經常躺在床上,沒法運動,時間長了就會產生這樣的毛病,還是建議媽媽多坐一坐,大多數來說治療這個問題的方法基本上都是熱敷,用熱毛巾敷在膀胱的地方,讓熱氣進入體內慢慢吸收,多持續幾次,還有能夠緩解這個症狀呢。
產後尿瀦留怎麼治療方法
產後尿瀦留的處理方法之排尿小技巧
1.多坐少睡
產婦總是躺在床上,容易降低排尿的敏感度,阻礙尿液的排出。護士協助產婦抬高上身或坐起,一般來說,身體條件良好的產婦,順產的話可以在產後6~8小時後坐起來,剖宮產的新媽媽在手術後24小時也可以坐起。如果條件允許,還可以攙扶產婦下床使用蹲便器或者去廁所排尿,盡早(產後四小時內)協助其採取自己習慣的姿勢排尿。
2.熱敷並按摩腹部
在排尿前,用裝有60℃左右熱水的熱水袋,放在下腹部膀胱處,邊熱敷邊向左右輕輕按摩。通常熱敷加上按摩20分鍾左右即可。在排尿之後,再用手掌自膀胱底部向下輕輕推移按壓,以協助其排出膀胱內的余尿。
這樣不僅可以有利於促使膀胱和尿道水腫的消失,並且有助於尿道括約肌的鬆弛,反射性地刺激膀胱收縮,從而引起排尿。不過在操作時,一定注意要把熱水袋裝入布套或者在熱水袋下墊上毛巾,以免發生燙傷。而且,在按摩時不能強力按壓,以免發生膀胱破裂。
3.聽流水聲
在產婦上廁所的時,打開一旁的水龍頭,聽一聽流水的聲音,利用流水的條件反射來解除其排尿抑制,使產婦產生尿意,促使其排尿。
4.溫水沖洗和熱水熏蒸
溫開水沖洗產婦的外陰、尿道口周圍,或坐在裝有熱水的坐便器上,讓水蒸氣充分熏蒸會陰部,從而刺激尿道周圍的神經而促進其排尿。
5.穴位按摩
可推拿位於臍與恥骨聯合中點處的利尿穴,以逆時針方向按摩,並間歇向恥骨聯合方向推壓,先輕後重,每次5--15分鍾,有利於排尿。
6.通大便法
用開塞露一隻,置入肛門,有便意時排大便,一般尿液會隨大便排出。
7.心理調節
產後媽媽若出現了尿瀦留,月嫂應指導其排除顧慮,向其解釋尿瀦留發生的原因,增強其自信心,使其克服緊張心理,鼓勵其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產後尿瀦留的處理方法之醫學方法
如果自行進行簡易的治療後無效,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肌肉注射新斯的明0.5毫克,刺激膀胱肌收縮。或是嚴格進行消毒導尿,在嚴格無菌操作下放置導尿管,每2--4小時放尿一次,如果尿量過多,不應一次排空或速度過快,以防膀胱壓力驟減引起粘膜破裂出血。1--2天後拔出導尿管多能自行恢復排尿功能。導尿同時應注意預防感染。
產後尿瀦留如何治療
產後尿瀦留是指產婦在產後6~8h膀胱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不過,這一般也不是什麼大病,是產婦產後常見的並發症之一。這樣才能更好地預防產後尿瀦留呢?得了產後尿瀦留,要怎麼治療呢?
1.首先幫助產婦排除種種顧慮,循序善誘。在產後4~6h內,無論有無尿意,應主動排尿。不習慣卧位排尿的產婦,鼓勵產婦坐起來或下床小便。
2.產程較長(尤其是第二產程)要及時排尿。
3.孕婦在孕期多運動,加強腹肌鍛煉,至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此種原因的患病可能。
4.適量用葯完全可以讓產婦避免患尿瀦留。
5.多坐少睡,不要總躺在床上。
6.聽流水聲。利用條件反射解除排尿抑制,使病人產生尿意,促使排尿。
7.外洗法:用溫開水洗外陰部或熱水熏外陰以解除尿道括約肌痙攣,誘導排尿反射。
8.熱敷法:將熱毛巾或熱水袋置於病人下腹部膀胱區,利用熱力使鬆弛的腹肌收縮,腹壓升高而促進排尿。
9.在盆內放上熱水,水溫控制在50°C左右,然後直接坐在熱水裡浸泡,每次5—10min,也可以用開水熏下身,讓水氣充分熏到會陰部,利用水蒸氣刺激尿道周圍神經感受器而促進排尿。注意要保持身體不接觸水,以免燙傷。這兩種方法都可以促進膀胱肌肉的收縮,有利於排尿。
10.利用排便促使排尿的神經反射原理,採用開塞露納肛,促使逼尿肌收縮,內括約肌鬆弛而導致排尿,效果快速。
11.按摩法:將手置於病人下腹部膀胱膨隆處,向左右輕輕按摩10~20次,再用手掌自病人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壓,以減少膀胱余尿;有人採用坐式按摩膀胱法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其方法是:病人取坐位,操作者坐在產婦的後右側,並以操作者的左肩及上臂為產婦的靠背,右手沿順時針方向按摩病人膀胱區3~5min,壓力由輕到重,直至有尿液排出。肌內注射新斯的明0.5mg,促進膀胱收縮排尿。
③ 老人拔導尿管後應怎樣護理
1,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誤插陰道或脫出立即更換2.控制尿瀦留患者放尿速度和量:勿快,放600-800ml夾管3.觀察記錄尿顏色量性質(1)正常:1500-2000ml /24h 多尿>2500ml/24h 少尿<400ml/24h 無<50ml/24h(2)色 :正常無色透明或淡黃色,異常:血尿、血紅蛋白尿、膽紅素尿、乳糜尿(3)妥善固定尿管,保持管道通常, 堵塞時及時檢查並調整尿管位置 ,用呋喃西林反復沖洗必要時更換(4)預防泌尿系統感染不必要每天行膀胱沖洗,需尿道口擦洗二次,病情穩定早拔管嚴格執行無菌操作, 每日更換尿袋,長期留管者每周更換導尿管一次,留管期間鼓勵患者多飲水。(5)膀胱功能鍛煉: 每日夾管,每3-4h松管一次(用脫水葯例外)(6)預防尿道出血滲尿:插入過淺,部分氣囊緊貼後尿道易引起尿道出血,所以上尿管見尿再進4-5cm後充氣或注水,然後將導尿管向外輕拉至不動即可 ;此時使氣囊正好在尿道內口,可有效預防尿道出血或滲液(7)前列腺術後、外傷性尿道斷裂:應持續沖洗2至3天,術後早期注意沖洗速度, 過快可使創面大出血, 過慢內出血凝固易形成血塊使引流不暢。引流液鮮紅時應加快滴速, 及時沖出血液, 同時觀察血壓變化。如有血塊或組織碎片阻塞管道時, 可用手指擠壓管子, 如仍不通暢加用一定壓力沖洗, 使血塊沖碎而排出。膀胱手術者每次注入量不宜超過50m l, 沖洗液注入後, 應全部抽出後再注入, 反復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