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腰椎開放式手術後還可以運動嗎
擴展閱讀
wps文檔怎樣設置下拉內容 2025-05-20 13:43:35
冰可樂加酸奶可以嗎 2025-05-20 13:42:49

腰椎開放式手術後還可以運動嗎

發布時間: 2022-12-18 17:51:33

1. 腰椎病患者手術後康復時需要什麼訓練

腰椎退變性疾病,尤其是腰椎管狹窄的治療常涉及脊柱的減壓、固定、融合。隨著外科技術的進步,多數脊柱融合的患者可獲得即刻的脊柱穩定性。著使得早期開展康復訓練成為可能。
術後早期開展過剩肌和股四頭肌以及腰背肌的牽拉訓練是很重要的,這有助於防止神經根粘連和瘢痕形成。每次牽拉動作可持續30秒,重復3次,左右側分別進行。若患者耐受性良好可每2小時重復一次。
神經牽拉訓練可以仰卧位進行,將下肢伸直,慢慢抬離床面,直到大腿後部感覺到張力為止。可用手於膝下輔助抬腿,同時注意保持膝關節伸直,踝關節背屈。股四頭肌牽拉需仰卧位進行,使足跟盡可能靠近臀部。
一、術後1-9周:術後靜態穩定訓練
之所以稱之為靜態穩定訓練是因為此期的訓練只包括肢體,而應盡量避免軀干下部的旋轉或屈曲。具體內容如下:
1、骨盆傾斜訓練,俯卧位,膝關節屈曲,使腹部向脊柱傾斜。
2、相同體位,下肢交替抬起約3-4英寸,保持骨盆水平。
3、提髖,使軀干升起,自肩到髖關節保持直線,也稱搭橋訓練。
4、俯卧位,雙手背後,將頭和肩膀輕輕抬離床面1英寸,注意始終保持視線向下。
5、俯卧位,膝關節伸直,雙髖關節交替後伸,注意保持骨盆水平。
6、牽拉彈力帶,作劃船的動作,保持肩關節和胸廓固定,訓練軀幹上部的力量。
手術後的最初6周訓練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6周後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訓練量和訓練項目。動態訓練開始的具體時間要根據患者脊柱的穩定情況以及醫生的臨床經驗來決定。
二、術後6-12周:增加動態穩定性訓練
這一階段的訓練要求活動軀幹部,因此需訓練球輔助訓練。具體內容簡介如下:
1、仰卧位,膝關節屈曲,將頭和一側肩膀抬向另一側的髖關節方,通過此動作訓練腹部肌肉力量。
2、四點跪位,將一側上肢和對側下肢交替抬起,以後伸背部。
3、上肢保持固定,軀幹部後仰以牽拉阻力帶。
4、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阻力帶一端固定於地面,雙手抓住阻力帶另一端自左下向右上方向牽拉,同法訓練另一側。
使用訓練球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關節活動度,而非最大限度的擴大關節活動度,這點對那些不熟悉訓練球的患者尤為重要。每次訓練強度以出現疲勞感或難以維持平衡為准。具體內容如下:
1、坐於訓練球上,交替抬起一側上肢和對側下肢。
2、坐於訓練球上,以腰部為支點移動訓練球,注意保持肩關節水平。
3、腹部卧於訓練球上,雙上肢支撐並向前移動軀干,直到訓練球移動到大腿下方,交替抬起大腿。
4、跪位腹部卧於訓練球上,利用上肢向前移動軀干,注意保持軀干平直。
5、仰卧位,將訓練球置於雙小腿下方,抬起髖部,臀部和軀干下部,使腹肌保持緊張。
三、9-12周:在輕度載荷下開始強化訓練
在此階段常規有氧訓練對促進融合具有重要作用。常規有氧訓練可增加血供和氧供,保持體重,減少脊柱的所承受的載荷。訓練時間可從每天幾分鍾增加到每天30分鍾,以不出現疼痛為准。推薦的有氧訓練項目包括散步、游泳、蹬車等。但不推薦跑步、跳舞和體育運動等。
因害怕融合失敗而放棄訓練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盡管醫生對訓練的方法和強度有不同的觀點,但研究表明良好的術後康復訓練對提高融合率和手術效果是十分有利的。具體的訓練項目應根據患者術後的不同階段和植骨融合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加以選擇。

2. 得了腰間盤突出,做完手術後還能運動嗎

隨著年齡增長,腰椎間盤發作,易患腰椎疾病。但現在腰椎間盤突出症的發病率並不是中老年人的高發,而是越來越多的人。因為整天坐著,生活習慣不是很好,而是年輕、柔弱的腰身、腰椎等。椎間盤脫落後的治療方法有兩種,一種是保用治療,另一種是手術治療。雖然保用治療的副作用很小,但治療過程中疼痛的恢復需要很長時間,有些人不得不面對手術帶來的腰椎問題。參議員徹底解決,但屬於人們“浪費”腰椎手術後,不能再訓練或努力工作了是的,是嗎這真的是假的嗎?

但是,我們在對待問題上不能過於迷信和保守。我們應該把注意力集中在疾病上。如果葯物無效,或患者神經損傷嚴重,肌肉明顯下降,行走時出現跛行現象,如果出現急性“馬尾綜合征”,則由於腰椎間盤發作,缺損非常困難。如果繼續進行治療,很難消除神經壓迫,加重症狀,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很快就會發生選擇手術治療。

應該注意的是,手術時間並不困難,而且總是令人愉快的。術後患者應堅持功能鍛煉,不要久坐,積極接受康復治療,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3. 腰椎手術康復後可以做哪些體育活動

腰椎手術後的康復非常重要:
術後早期(0-7天):
1、踝泵鍛煉:術後及早開始,一般麻醉清醒後可進行,持續到可下床活動。方法:踝關節用力緩慢地屈伸,通過關節運動,帶動肌肉收縮,通過肌肉泵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手術後炎症介質的吸收,防止深靜脈血栓危機生命。
2、 直腿抬高鍛煉:術後第一天可以開始被動抬高鍛煉,2-3天後,可進行主動抬高鍛煉(患者自己用力交替抬高下肢)。方法:下肢伸直,抬搞,雙腿交替進行,抬高30度-70度,循序漸進。每天3-4組,每組5-15個,每次維持3秒。通過下肢運動抬高,使相應神經根運動,防止其粘連,同時可以促進下肢血液循環。
3、翻身鍛煉:術後1-3天後,可進行翻身鍛煉。方法:手握床邊扶手,左右翻身。
術後一周後:
1、下床活動:患者這時可在幫助下離床,在可能的情況下,在支具或腰圍保護下早期下床活動有利於康復。下床活動的時間也要量力而為,無痛原則,循序漸進。開始可以床邊坐立、逐步下床吃飯,上廁所等。一月內仍然以卧床休息為主。
2、腰背肌鍛煉:術後1-2周開始,可以長期堅持。常用的方法有:五點支撐、三點支撐、飛燕式。每天2-3組,每組5-30個,每個堅持3秒鍾。

4. 腰椎間盤突出手術後能跑步嗎

得看術後的恢復情況才行,一般是術後三個月內是不建議劇烈運動的

5. 做了腰椎間盤突出內固定開放手術,還可以打籃球嗎

還可以打籃球。

做腰椎間盤突出內的固定,開放手術後是可以打籃球的,但一定要在手術治療後一年左右再考慮打籃球。因為打籃球是比較激烈的運動,如果過早去打籃球,會讓腰椎再次受到傷害,有可能再次出現腰椎間盤突出,導致病情復發,對身體健康不利。

做了這種手術的患者,不建議長時間打籃球,更不建議從事劇烈運動,也不能長時間從事重體力勞動,不然會讓腰椎的負擔加重,還會讓腰椎間盤再次突出,也會讓腰椎功能受損,容易讓人出現腰痛和腿痛以及下肢麻木等多種不適症狀,會危及人體健康。做了這種手術的患者應該注意休息,不能長時間彎腰,也不能彎腰提重物,要加強對腰椎的保護,避免腰椎再次出現病變。

6. 椎間盤開放式手術後60天還是以躺著為主還是下地走動好

一般腰椎間盤手術一個月是必須要躺著的。
長時間的躺著對身體也不好,會引起便秘。
手術60天以後,可以起床慢慢走動,但是不要一次走動時間長了,循序漸進,看看身體承受得了,一點一點的增加活動時間。
但是一定要遵醫囑,短時間內不可以乾重活,提重物。慢慢會恢復的。

7. 腰椎間盤突出開放式手術以後多久可以跑步

怎麼也得要一年半載的,而且還不能劇烈運動,只能做輕微的運動。

8. 腰椎間盤手術過後一年半,能不能進行高強度健身

高強度的健身肯定不行!

運動講究循序漸進,講究持之以恆。

腰是人的核心部位,盡管現在身體的恢復的良好,畢竟你做過手術治療,即使你沒手術,也不能一開始就高強度的進行體育鍛煉!

還是從最基本的鍛煉開始吧,先慢跑,看身體是否適應,如果身體適應,可以適當增加跑的速度,然後再慢慢增加其他練習。

切記,循序漸進!

滿意請採納,謝謝。

9. 腰間盤突出做完手術後,多久可以下地運動

現在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會出現腰間盤突出,也可能是更長時間超負荷工作所引起,其實像我父母他們那個年代不會這么年輕,就會有這種疾病,一般要到四五十歲才會出現,因為這種一般屬於老年病,他們以前是因為干農活太累所導致,每年到了收稻穀季節,100多斤的稻子扛在肩膀上,不管是誰都受不了,所以到年紀大了,一身病都出來了,肩周炎,頸椎病,腰間盤突出等等,現在很多人都是玩手機或者工作太忙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