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吸氧多長時間可以拔罐
擴展閱讀
體外碎石後可以運動嗎 2025-05-21 12:19:42
怎樣辨別公牛電器真假 2025-05-21 12:14:25

吸氧多長時間可以拔罐

發布時間: 2022-12-14 10:32:55

㈠ 長期吸氧的注意事項,要規范的,謝謝~

(1)吸氧時間的合理安排:對部分平時無或僅有輕度低氧血症的病人,以及進行氧保健的人,每次吸氧時間為30-60分鍾為宜,每天吸氧為2-3次,並且可適當根據身體情況增減吸氧次數,對嚴重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伴明顯肺功能異常、氧分壓持續低於60毫米汞柱的病人,每日應給予15小時以上的氧療。 (2)...正確掌握各種吸氧工具的使用方法:不同的吸氧方法直接決定了吸氧的多少和效果。傳統上採用的鼻導管吸氧法,由於吸氧的同時還吸入了大量空氣,所以吸入的並不是純氧。常壓密閉面罩吸氧則不同,不但吸入的為100%純氧,而且只有吸氣時才會有氧氣流出,所以不會造成氧氣的浪費,提高了氧的利用率。呼吸系統疾病適合用鼻導管吸氧;心血管、腦血管、亞健康等情況適合用常壓密閉面罩吸氧; (3)注意控制氧氣流量:一人吸氧時為1-2升/分鍾,二人同時吸氧時為3升/分鍾。 (4)注意氧氣的濕化:呼吸道內保持37℃溫度和95%~100%濕度是粘液纖毛系統正常功能的必要條件,家用吸氧機通過壓縮機工作,其制出的氧氣是乾燥、熱的氣體,必須通過濕化瓶濕化、冷卻氣體,以保護鼻粘膜。 (5)為了預防感染要清洗和消毒吸氧工具:使用家庭用的清潔劑清洗鼻導管,每日一次,用清水洗干凈後涼干,混氣濕化瓶每日用清水清洗一次,並更換冷開水、純凈水或蒸餾水每日一次,鼻導管和混氣瓶每星期消毒一次。 (6)對於應病需要氧療的病人應該記錄氧療日記,平時應注意記錄氧療時間、流量以及氧療後的病情變化,為門診隨訪或就診時確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7)注意用氧的安全,購買家用吸氧機應仔細閱讀說明書後再使用機器,按說明書使用機器。 氧療是利用補充氧氣改善人體的生理、生化內環境,促進代謝過程的良性循環,以達到治療疾病、緩解症狀、促進康復、增進健康的目的。我們要改變過去只有生命垂危或犯病時才吸氧的觀念,家庭氧療可以有效改善機體的缺氧狀態,延緩因缺氧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㈡ 吸氧氣一般吸多久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如肺氣腫、肺心病等)患者每天累計吸氧時間應不少於8小時,最好在5小時以上。\r\n()心腦血管系統疾病(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冠心病、心律失常、腦血栓等)、頸椎病患者建議每天分早晨、下午、晚上三次吸氧,每次吸氧-2小時。\r\n⑵糖尿病病人建議每日吸氧2-4次,每次-2小時,分別安排在早上、上午、下午、晚上。\r\n(3)失眠患者最好在臨睡前吸氧⒈2小時。\r\n⑷ 亞健康狀態、美容每次吸氧30-60分鍾,一天-2次。\r\n⑸重病患者、搶救病人、需要24小時不間斷吸氧。

㈢ 吸氧時間不超過多少時間

正常人每天吸氧一次 每次不超過30分鍾最佳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氣腫等疾病很容易導致二氧化碳瀦留,形成呼吸性酸中毒。慢性肺源性心臟病,肺氣腫宜持續低流量吸氧,即每天持續12-15小時,氧流量低於2升/分鍾。氧的濃度以25%-29%為宜

㈣ 吸氧最長能吸多少時間

吸氧的時間長短,必須有針對性。應當遵醫囑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缺氧和二氧化碳滯留並存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慢性呼吸衰竭患者,應以低流量、低濃度持續給氧為宜。慢性缺氧病人長期二氧化碳分壓高,其呼吸主要靠缺氧刺激頸動脈體和主動脈弓化學感受器,沿神經上傳至呼吸中樞,反射性地引起呼吸。若高流量高濃度給氧,則缺氧反射性刺激呼吸的作用消失,導致呼吸抑制,二氧化碳滯留更嚴重,可發生二氧化碳麻醉,甚至呼吸停止,故掌握吸氧濃度至關重要。


吸氧流量為多少吸多久,必須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節。

1、一般的氧保健人群,吸氧時間為早晚各半個小時,氧流量控制在1.5-2.5L/min之間。

2、學生和白領可以在學習和工作的時候打開制氧機,流量控制在2L-2.5L之間,時間可以根據學習和工作的時間自由調節。

3、孕婦除了在醫院吸氧之外,還可以在家裡採用鼻管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2L/min,一天兩次,每次半個小時。

4、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需要長時間低流量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5-2L/min之間,時間最好在10個小時以上。

5、心腦血管病人日常吸氧時間為每天早晚各1-2個小時,氧流量2.5-3L/min。

6、冠心病發作的時候可以選擇流量為2-3L/min連續吸氧10-30分鍾後,將流量調小為1-2升,然後根據症狀緩解情況,再決定持續吸氧的時間;提示:在症狀緩解後也要在1-1.5L/min再吸20-30分鍾鞏固。

特別提醒:氧療的流量控制和時間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氧療的效果,請進行氧療的朋友應遵守醫囑,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吸氧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