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幼兒大運動康復訓練可以報賬嗎
擴展閱讀
酸奶不可以什麼同吃 2025-05-15 23:26:24
瓜子app自營店可以砍價嗎 2025-05-15 22:51:56

幼兒大運動康復訓練可以報賬嗎

發布時間: 2022-11-20 21:46:48

① 兒童自閉症康復訓練主要有哪些內容

自閉症康復訓練主要是通過一些預設的場景與自閉症兒童進行互動,通過游戲、音樂等特定的治療方法矯正自閉症兒童的行為習慣,從而達到康復訓練的目的。兒童自閉症的康復訓練可以參照一些具體的例子,你可以搜一下奧普邁,它是一套多感官的自閉症康復訓練系統。

② 兒童康復基本知識

一、關心兒童生長發育
生長發育是兒童機體的基本特點。生長是量的增長,指體積增大,重量增加。發 育是質的改變,指細胞、組織及其功能的成熟。生長和發育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它包 含著機體質和量兩方面的動態變化。
判斷兒童生長發育狀況的最簡單、最可靠的指標是體重和身高。體重是反映近期 營養狀況的敏感指標,短期內體重的增減很容易測量出來。身高反映長期的營養狀況 和骨骼生長的速度,需要間隔較長時間才能明顯地測量到。
整個兒童時期生長發育在不斷地進行,但在不同的年齡期,生長發育的速度也不 盡相同。有兩個快速增長期,第一個在自出生後到1歲以內。初生嬰兒平均體重3公 斤,到1歲時平均體重為9公斤。初生嬰兒平均身長50厘米,到1歲時平均身長75厘米。 第二個快速增長期在青春期(女孩從10-11歲開始,男孩從12-13歲開始),特別在 青春期的頭3年,男孩身高每年可增長7-9厘米以上,女孩可增長5-7厘米以上,體重 均每年增加5-6公斤。
1歲以後生長發育速度相對減慢,體重平均每年增加2公斤。身高平均每年增加5厘米。可以用公式推算:
體重(公斤)=年齡X2+8
身高(厘米)=年齡X5+80
以上公式可以用於兒童2-10歲,10歲以後個體差異明顯增加,不能使用公式。
小兒生長發育受內在和外在環境因素的影響,內在因素包括遺傳、性別、內分泌的 影響,外在因素包括母親孕期情況、營養、生活環境、疾病等影響。由於小兒身體及 各器官功能發育尚未完善,容易受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產生疾病或生長發育偏離,因 此定期健康檢查十分重要。1歲以內每3個月檢查1次,1歲以後到3歲每半年檢查1次,3 歲以後每年至少檢查1次。通過健康檢查及時發現異常、及時矯治,以保障兒童健康。
二、保證兒童必需的營養
為了維持生命和健康,我們每天必須攝入含有營養素和熱能的各種食物。人類賴以生存的營養素包括六大類: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無機鹽和水,其 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能產生熱能。
兒童處在生長發育階段,新陳代謝旺盛,對能量和營養素的需要量相對比成人 高,只有滿足兒童的營養需求,才能保證其體格與智能發育正常,形成良好的身體素 質。
膳食是兒童營養的主要來源,合理的膳食能滿足兒童的全部營養需要。合理膳食 以稱為平衡膳食,所謂平衡膳食產指每餐膳食應有幾種食物組成,由於每種食物提供 不同的營養素和熱能,適當搭配使營養素之間和熱能供給之間達到比例適當,兒童可 以充分利用,這種膳食稱為平衡膳食。平衡膳食一般由四種基本成分組成:(1)谷類 或根莖類(土豆、薯類等),做為一餐的主食,是熱能的主要來源。(2)動植物蛋白 ,如肉、魚、奶、蛋、禽、豆類及其製品,提供優質蛋白質。(3)蔬菜和水果,提 供維生素和無機鹽。(4)脂肪、油、糖、滿足熱能需要。
幼兒和前齡前兒童每天除了三頓主餐之外,可以在早、中餐之間和中、晚餐之間 加一次點心,如少量的糖果、糕點或牛奶、豆漿等,以彌補主餐的營養平衡。
我們不僅要重視膳食結構,做到主、副食搭配、粗、細糧搭配,葷、蔬菜搭配, 而且還要重視合理分配各餐熱量。俗話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是 有道理的。早餐熱量應佔全天熱量的30-35%,午餐佔40%,晚餐佔25-30%。
兒童好奇心強,喜歡花樣多變的食物,因此多樣化的食品,多樣化的製作方式, 變換著的色、香、味、形可以激發兒童的食慾。3歲以前的孩子,食物力求碎小、精 巧,烹制方法宜煨、煮、燉、不宜煎、烤、炸。
要培養兒童良好的飲食習慣,吃飯定時、定量,不偏食,不擇食,盡量少吃零食, 尤其是含糖的零食、泠飲。雖然糖果可以增加孩子的樂趣,提供部分熱能,但過多的 進食可以抑制食慾,不利於兒童健康。
三、重視體格鍛煉
體格鍛煉是利用因素增機體體制,使機體與不斷變化著的外 界環境保持協調的過程。兒童的體質強弱即受先天因素的影響,又與後天的營養和鍛 煉有關。足夠的營養是機體生長發育的必要條件之一。正確利用自然界的各種因素鍛 煉身體則能增強體質,促進兒童生長發育,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增強抵抗 力,減少疾病,保持健康。
體格鍛煉的方式因兒童年齡而異,可以結合日常生活利用空氣、日光和水進行, 也可以通過游戲、體育運動進行。
小兒自出生後就應該衣著適宜,不必過暖。居室間溫度適宜,冬季室溫也不必過 高,經常形容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培養小兒能逐漸生活在較冷的環境之中,戶外活 動即可以呼汲新鮮空氣,以可以使皮膚接受日光中的紫外線的照射,增加維生素D的體 內合成,有利於骨骼生長,防止佝僂病的發生。小兒夏季戶外活動時間每天應保持在2 小時以上。冬季亦應安排一定時間戶外活動。

③ 兒童康復訓練做哪些訓練

康復訓練做哪些訓練如下:
1、肌肉訓練,通過訓練來提高肌肉功能,為以後的康復訓練打下良好基礎。
2、擴大關節活動度的訓練,防止關節攣縮。
3、降低肌張力訓練,防止肌張力增高對關節的影響。
4、運動功能鍛煉,包括幫助患者練習翻身、坐起、站立、行走。
5、日常生活能力訓練,幫助患者穿衣、吃飯、洗漱、上廁所等等。
6、言語功能的訓練,解決患者聽、說、讀、寫等功能的訓練。
7、吞咽功能訓練,解決患者飲食障礙的問題。
8、職業技能訓練,根據患者以往的職業設定特定訓練項目,為患者回歸社會打下基礎。

④ 肥東感統康復訓練可以報銷嗎

肥東感統康復訓練,這要看你單位能不能報銷?你單位如果要是允許你們參加康復訓練的話,就可以報銷,如果不允許的話,他是不能報銷的

⑤ 感統訓練有用嗎

非常有用,我在大學曾經幫心理學教授做兒童感覺統合訓練,當然我只負責讓電腦聽話做事。治療服務是教授的學生已經執業的心理學老師。

說這個有用不是我跟蹤了哪個學員驗證有用,而是我自己女兒剛好也剖腹產。

因為我幫忙的時候旁觀了好久人家的治療手段,也旁聽了人家和家長談論這裡面的理論,所以等到我女兒剖腹產出生後,我也借鑒人家的理論和方法給我女兒從出生到上學適當的鍛煉,到三年級了還沒有,多動,注意力不集中,手眼協調能力差的的表現。

這個訓練到比較大的孩子接受訓練不如一開始就有意識的做引導。


訓練的階段是有點辛苦的,不過比起因為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手眼協調能力差而耽誤孩子的各種發展潛能那肯定是不劃算的。


我覺得不能等明顯的發作成病症才治療才訓練,凡是剖腹產的孩子都應該有意識加強感覺統合方面的觀察和訓練,會比較好。

正常的孩子也是可以有必要進行感統訓練的。

感統訓練是腦功能的訓練,對孩子的注意力、語言表達、社交等方面都有提升,正常的孩子這些方面都是需要提升的。

為什麼有的孩子聽一遍就能吸收知識,有的孩子要聽四五遍才能理解呢?不能說聽四五遍才能理解的孩子是特殊兒童吧。其實這個就是感統能力在作祟。因為孩子聽一遍就能吸收老師講的內容,大腦的腦神經比較多,處理的比較快。而腦神經比較少的老師講到下一個知識點了,他還在回味上一個,自然就不能跟上進度了。

通過感統訓練激發腦神經,對孩子的理解,社交,情緒控制、情商等方面都有幫助的

感統訓練的作用:

一、感統訓練可以增強兒童的大運動能力,強化精細運動,增強兒童的手眼協調能力,平衡力,反應力等。

二、改善兒童感統失調,提升兒童學習能力,加強兒童的人際交往能力等。

三、感統訓練不僅訓練兒童的生理功能,還涉及心理,大腦,身體之間的關系。例如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情緒控制能力,擴展兒童思維能力等等。

很多星兒家長在帶孩子去機構進行訓練時,會被要求進行感覺統合訓練,但是對於感覺統合訓練對於星兒具體會有什麼幫助?可能各位家長還是不太明白,下面就為大家解答一下:

感覺運動是孩子日後所有能力發展的基礎, 很多星兒在前庭平衡覺、視聽覺、本體感覺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失調。

1、觸覺:多數星兒有明顯的觸覺敏感現象,孩子就不會與別人親近,抱他時,他就會咬人。

2、聽覺:有的星兒對聲音很敏感。

3、前庭障礙:害怕被人翻滾,喜歡旋轉。

這些感覺運動方面的障礙會大大限制星兒發展自身潛在的認知和 社會 能力。

l 感覺統合訓練可以幫助感覺通路的連接和發展更高層次的思維反應能力

幫助孩子接受各類信息,同時促進四肢力量、肌肉張力等的發展,為大運動及語言等方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因此,在早期訓練中,感知覺運動方面的訓練是推動星兒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比如, 對於觸覺不敏感的孩子 ,上感覺統合訓練課的時候,我們會讓孩子俯卧大籠球,能增強他們的觸覺識別能力,豐富孩子的前庭感覺,使之適應各種觸覺接觸。或者玩大籠球擠壓滾 游戲 ,這樣對大腦前干前庭網膜的覺醒有很大的幫助。

大籠球可增強孩子身心和地心引力的協調能力,豐富孩子的前庭感覺,促進前庭感覺的發展,強化身體肌肉的伸縮能力,同時,對觸覺反應過分敏感和遲鈍的孩子有很大的改善。

感覺統合訓練中,涉及的大運動 游戲 ,如滑板等也可以調動身體各部分的肌肉收縮,保持身體控制,有效提高孩子的空間知覺能力。

l 感覺統合訓練就像十字路口的紅綠燈一樣。

如果紅綠燈正常運作,那大腦上的所有感覺信息就能順暢行駛,大腦會運用這些信息指揮身體做出適當的反應,如果這盞交通指揮燈出現問題,那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障礙,嚴重影響學習的速度和吸收程度。

感覺統合訓練不足可能會造成的行為失常: 多動、坐不住、無精打采、拖沓磨蹭、馬虎、不聽指令、注意力不集中、笨手笨腳、嚴重害羞、學習困難、自控力差、沖動任性等。

l 感覺統合訓練可以讓星兒學會遵守規則。

星兒在認知方面的能力較差,他們對環境的理解能力也差,當別人問他們問題或發出指令時,他們不是簡單回答,就是答非所問,很少能做出恰當且足夠的回應。

我們可以通過感覺統合訓練去引導孩子發展這些能力。感覺統合訓練強調讓孩子在快樂中運動,以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和興趣為重點,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互動環境。

l 數據表明,感覺統合訓練+語言訓練的干預效果,遠勝於純語言訓練。

感覺統合訓練可增進星兒語言主動性,語言交流障礙是大多數星兒就診的主要原因, 游戲 對於言語能力差的孩子來說,有著巨大的推動力。

如果能在 游戲 中激發他們的興趣,培養他們愉快的情緒,那麼就可以增進語言交流的能力。感覺統合訓練中利用 游戲 式教學不僅能穩定星兒的情緒,而且在促進孩子語言發展方面也是很成效的。

比如, 對於說話氣息不足的孩子 ,我們可以讓他在上感覺統合訓練課的時候,練習蹦跳活動,這能增強孩子氣流的流暢性,從而促進孩子言語能力的發展。

注意,通過蹦床跳躍訓練孩子,不是讓孩子在蹦床上由著性子亂跳一氣就行的,那樣做第一不能保證孩子的安全,第二沒有專業的方式方法,孩子難以自主准確鍛煉到發聲音氣息, 感統訓練需要專業老師在旁邊保護孩子,並及時的給予輔助和引導。

l 感覺統合訓練可以改善、提高注意力

首先,我們需要通過對孩子進行綜合的感覺統合訓練評量,制定出符合孩子現階段的感覺訓練計劃,以提高孩子的感覺統合訓練能力,以提高注意力,進而提高學習的速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意力是小朋友如何處理四周環境中特定信息的能力,注意力的缺失,會影響學習的速度和學習能力的培養。

常見的六種注意力:

1) 集中性注意力:集中鎖定特定目標的行為,2歲成熟,如:躲貓貓。

2) 維持性注意力:進行連續或重復性活動的能力,2歲後迅速發展,如:串珠等。

3) 選擇性注意力:排除環境中其他因素的干擾,集中做一件事情的能力,3-4歲發展,如:在一幅復雜的圖畫中找出指定的物體、找不同等。

4) 執行性注意力:專注選擇當前有意義的一件任務並執行計劃的能力,4歲後發展,如:樂高積木、模型組建等。

5) 替換性注意力:來回注意兩件不同的事物的能力,6歲後蓬勃發展,如:往返快速的球類活動等。

6) 分割性注意力:一心多用,9歲以後迅速發展,它的排列是按照發展順序以及功能的低階到高階的過程來排列的,低階的注意力未發展成熟時,高階的注意力會很難出現。

l 感覺統合訓練可以培養星兒學會觀察。

星兒不能與NT孩子一樣,與周圍的人們和環境建立聯系,不會去觀察某人某物,但我們可以通過 游戲 教學方式來提高他們的興趣,逐步培養他們學會觀察別人。

感覺統合訓練對星兒發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同時也是非常必要的,這絕不僅僅是為了獲得某項動作技能,而更重要的是取得運動以外的效果,即促進星兒的身心發展。

有部分星兒在不熟悉的環境里有焦慮、恐懼等情緒,很難較好的參與學習活動,我們可以根據各個小朋友特點,安排一些讓孩子容易做到,並且能夠盡心地去玩的 游戲 ,使他們有成就感,這樣,他們才願意去做。

老師們通過逐步引導孩子,並且營造愉快的氣氛,為孩子排除焦慮、恐懼,讓他們體會到 游戲 的快樂,也可以抑制不良情緒的產生,還能使已有的不良情緒向好的情緒轉化。

在訓練星兒時,除了感覺統合訓練室的訓練以外,最好與父母協作,在家庭可以同時訓練,進而強化訓練的效果。也可以適當採用夥伴教學的模式,這樣有利於訓練對象語言發展和交往能力的提高,脫離懼怕認識新事物的心理。

但感覺統合訓練並不是萬能的。感覺統合訓練是促進星兒發展的方法之一,只有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感覺統合訓練,才能使孩子全面、 健康 且快樂的發展。

當然有用,

如果家長在早期就發現幼兒有感統失調症狀,就要趁早去感統訓練。

0-12歲的寶寶是感統訓練的最佳階段

感統訓練的作用:

一、感統訓練可以增強兒童的大運動能力,強化精細運動,例如拿筆、拿筷子等,增強兒童的手眼協調能力,平衡力,反應力等。

二、改善兒童感統失調,提升兒童學習能力,加強兒童的人際交往能力等。

三、感統訓練不僅訓練兒童的生理功能,還涉及心理,大腦,身體之間的關系。例如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情緒控制能力,擴展兒童思維能力等等。

⑥ 孩子做感統訓練有什麼好處啊真的能改善嗎

鏈接:https://pan..com/s/1UpWOId255XVLWW7fWSxXSg

提取碼:37us

名師感統訓練課程(0-12歲)

這里有免費的名師感統訓練課程希望能幫助到您

感覺統合訓練(SensoryIntegration,簡稱SI)是指腦對個體從視、聽、觸、嗅、前庭等不同。感覺通路輸入的感覺信息進行選擇、解釋、聯系和統一的神經心理過程,是個體進行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的基礎。

⑦ 兒童自閉症康復訓練主要有哪些內容

自閉症兒童康復訓練主要包括基礎學習技能、學習能力、自理能力、運動技能四個部分。
基礎學習技能指的是孩子對於視覺方面的觀察和手眼協調能力;語言的理解、表達和溝通能力;游戲技巧、社交技巧、小組活動的配合程度以及生活常規的執行能力。
學習能力指的是孩子認字、寫字和數學這三方面的能力,一般針對實際發育年齡在四歲或以上的孩子。
自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從孩子一開始接受訓練就要貫穿在整個訓練計劃里,自理能力包含了穿衣、進食、梳洗和如廁的能力培養。
運動技能方面,我們要在康復訓練中確保孩子的粗大運動(跑、跳、扔球等)和精細運動(串珠、搭積木、扣扣子等)都得到充分的練習。

⑧ 自閉症康復訓練:4歲以上及大齡兒童精細動作訓練的常用方法

上周我們分享了2-3歲幼兒精細動作訓練的方法,本周將繼續分享針對4歲以上及大齡自閉症兒童的精細動作訓練方法。

這是鍛煉智力障礙兒童手的技巧、手靈活性的很好的辦法之一。在剛練習折紙時,孤獨症兒童由於手指的軟弱無力,手指不聽使,動作不靈活,對此老師和家長不要著急,慢慢地教他們一步一步去折。最好是老師和家長折一步,然後再讓幼兒模仿折,每次只教一個步驟。當他們每一步都學會,老師和家長可從頭至尾把幾個步驟連起來折成一件成品。折紙的難易程度要根據幼兒智力殘疾的程度以及每個幼兒所完成的情況而定。

2畫線練習

教幼兒畫線的方式多種多樣,不拘一格。剛開始幼兒往往不會握筆,自閉症康復治療師或自閉症父母首先要教會他們正確的拿筆姿勢。

在此基礎上,鼓勵幼兒用筆在紙上隨便亂畫,只要能畫上道道就行,克服其害怕寫、畫的心理,進一步教幼兒畫點、線(水平線、垂直線、斜線等)。

當幼兒具備了控制手指動作的能力後,再教他們學畫圖形。

方法有以下幾種:

(1)在已畫好的直線上用與原直線不同顏色的筆去描,如原先是用藍色筆畫的,讓幼兒用紅色筆在上面描。

(2)讓幼兒用不同於原顏色的筆在已畫好的虛線(垂直線、水平線)上描。

(3)老師或父母用疏密不同的點畫一些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見到的物體形狀,如桃子、蘋果、茄子、香蕉等,然後讓幼兒用不同於原顏色的筆去連點成物體。

(4)畫兩條平行線,讓幼兒在已畫好的限定線內畫水平線或垂直線。兩條限定線的距離可由窄到寬。

(5)讓幼兒聽命令與老師或父母交替畫線。如老師畫一豎線或橫線,讓幼兒挨著畫一條豎線或橫線;教師畫一豎線,讓幼兒畫一條水平線,或老師畫一條水平線讓幼兒畫一條豎線;老師還可以與幼兒雙方交叉畫線,如老師畫一橫線,讓幼兒畫交叉的斜線等。這樣畫線更帶有游戲性,趣味性,幼兒也更願意與成人合作去畫。

3畫圓形和弧形訓練

做法如下:

(1)老師畫一個圓,讓幼兒用不同於原顏色的筆在已畫好的圓上描。

(2)老師用虛線畫圓,讓幼兒沿虛線畫。

(3)老師用點畫圓,讓幼兒連點成圓。

(4)讓幼兒與老師交替畫圓。如老師先畫一個圓,然後讓幼兒也畫上一個圓;老師畫一個大(小)圓,讓幼兒畫一個小(大)圓或者老師畫一個大圓,讓幼兒在大圓內畫小圓,抑或老師畫一個小圓,讓幼兒在小圓外畫大圓,用大圓去套小圓。

當兒童學會畫圓後,再教他畫弧線。弧線有大有小,初教時可把弧線畫得大小點,幼兒容易辨認,也容易畫,以後慢慢畫短、畫小。一邊教幼兒畫弧線,一邊用形象的語言加以描述,比如說:「這條像小橋,小橋彎彎,跨河兩邊。」這樣容易調動智力障礙兒童畫的積極性。方法如同畫圓。

4學畫圖形訓練

當幼兒學會了畫點、線、圓和弧形以後,即有了一定的繪畫基礎後,要不失時機地教會他們學畫圖形。一開始所畫圖形不要太難,要盡量簡單,如畫太陽、月亮、餅干、牙刷、茶杯、鋼筆、小刀等。以後根據幼兒所畫情況適當加大圖形的難度,如教畫小動物、人、房子、桌子、凳子等。

在教幼兒學畫圖形時要盡可能地畫一些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或用到的物體。

如水果中的蘋果、桃、梨、香蕉、西瓜等;蔬菜中的西紅柿、黃瓜、茄子、辣椒、南瓜等;傢具中的桌子、凳子、椅子、床等;動物中的狗、貓、雞、鴨、鵝等;衣服中的褂子、褲子、鞋子、帽子、襪子、圍巾等;炊具中的盆子、碗、勺子、湯匙、筷子、鍋、刀等及其他的一些諸如茶杯、茶壺、茶碗、茶盤等等。

5學寫漢字練習

漢字的筆畫復雜,其空間配置和結構也很不一致,因此,漢字筆畫和結構的不同就為鍛煉智力障礙兒童手指的技巧提供了不同的內容。

每個漢字都是由一定的橫、豎、點、撇、捺組成,正如前所述,寫「一」畫「1」這本身就是訓練手指技巧的很重要內容。

同時,由於漢字結構、搭配的不同,要求幼兒地寫字時運用手指技巧的能力不同,漢字結構復雜的,要求控制手指的精確性更高。

在教幼兒寫漢字時,最初可讓他們去描紅,但描紅的模子一開始不可太小,應從大到小、循序漸進。漢字的難易程度、筆劃多少也要視幼兒完成的情況而定,也應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的規律。

當他們有了一定的寫字基礎、經驗後,進一步指導幼兒把字寫到方格即田字格中去。開始教師可自行設計田字格,其規格也是由大到小,最後達到田字格本中的標准。

老師所教漢字最好是幼兒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到的簡單物體的名稱,如「米」、「瓜」等並配之以適當的物體的圖片或實物,充分給以「標記」。

另外還可學寫100以內的阿拉伯數字和大寫「一、二、三、四、……十」以及自己的名字等。對於一些較難寫的漢字可採取分步教學法進行。

6剪紙訓練

用剪刀剪紙也是訓練手的技巧、功能的很好方法。使用剪刀重點是拇指和食指的用力配合,而拇指、食指在整個手指抓、握、拿的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因此使用剪刀的意義重大。同時,使用剪刀剪紙也是很好的視、動協調的過程,它需要眼與手指動作密切配合,才能剪出所需要的樣子來。

在訓練前,最好先拿一些用塑料做成的玩具剪刀做合、開練習,即先學會使用剪刀的姿式和手指用力的大小等。在此基礎上,用禿頭(圓頭)、刃較厚但能剪紙的剪刀來剪。為安全起見,切不可用過於尖利的剪刀。

具體的剪紙方法如下:

(1)拿一厚薄適中的紙讓幼兒用剪刀隨心所欲,無拘無束地去剪,只要能把紙剪開或剪下來就行。

(2)在紙上畫一橫線或斜線,讓幼兒沿線把紙剪開。這種剪法難度較前加大,幼兒的手指不太聽使,剪時往往偏離畫線。對此老師或父母不要指責他們,要耐心地教並鼓勵他大膽去剪。

(3)老師或父母在紙上畫一弧形或圓形,讓幼兒沿線剪開。剛開始時,弧形或圓形不要太小,以後慢慢由大變小,循序漸進。

(4)在紙上畫一些簡單的圖形如勺子、筷子及其他一些小動物的大體輪廓圖形或者在廢舊畫報上找一些簡單圖形讓幼兒剪下來。

7拼圖形練習

用較硬的紙或紙板,在上面用鉛筆或鋼筆畫人或各種小動物的簡單圖形,然後分幾個大的部分沿線剪開。拿這些被剪開、打亂了的圖形讓幼兒用雙手去拼,以此來鍛煉幼兒手指的活動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除上述具體方法外,老師或家長還可指導智力障礙兒童(單手或雙手)彈琴(腳踏風琴、鋼琴、電子琴)等,也能起到很好地鍛煉智力障礙兒童手指靈活性的作用。

⑨ 我想問一下做康復訓練走醫保嗎

以浙江省為例,部分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也就是說,沒有全部納入,只有部分納入醫療報銷范圍。

按照《關於將部分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的通知》相關規定,浙江省將偏癱肢體綜合訓練等25項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自2011年1月1日起分別列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療服務項目支付范圍,按規定給予支付。

(9)幼兒大運動康復訓練可以報賬嗎擴展閱讀:

以浙江省為例,浙江省已將非武裝平衡函數檢驗等13個醫療康復項目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同時,調整了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言語能力評估(一般失語症測試)等9項醫療康復項目的有限支付范圍。

該通知還規定,疾病過程的康復治療費用原則上不超過90天(精神疾病的康復治療每年不超過90天,腦性癱瘓的費用應按照項目的有限支付條款支付)。超過規定支付期限的,由具有康復醫學資質的醫療機構評估,經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批,可以適當延長支付期限。

延長付款期限原則上不超過3個月(腦癱按規定的付款期限辦理)。

⑩ 南通市海門區腦癱兒童住院康復醫保政策

摘要 親您好~醫保能報銷腦癱兒童的治療費用,3歲以前醫保基金每年支付不超過6個月;3歲以後,每年支付不超過3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