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情況下物體可以當作質點處理
實際物體在下列三種情況下都可簡化為質點:
1、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研究問題的影響可忽略不計。
2、物體上的各點的運動情況都是相同的,所以研究它上面某「點」的運動規律就可以代表它的整體運動情況了,故此物體也可當質點處理。
3、有轉動、但相對平動而言可以忽略時,也可以把物體視為質點。在物體的大小和形狀不起作用,或者所起的作用並不顯著而可以忽略不計時。
我們近似地把該物體看作是一個只具有質量而其體積、形狀可以忽略不計的理想物體,用來代替物體的有質量的點稱為質點。
成為質點的三個條件不需要全部具備。
(1)哪些運動可以作為質點擴展閱讀:
一、可視為質點的運動物體的兩種情況
1、運動物體的形狀和大小跟它所研究的問題相比可忽略不計,如研究地球繞太陽的公轉,可把地球當作一質點。
2、做平動的物體,由於物體上各點的運動情況相同,可以用一個點代表整個物體的運動。
二、質點定義的缺陷
質點定義是經典物理最早期的科學定義,它只考慮了物體的質量而沒有考慮物體的內在電荷,致使以質點定義為基礎的經典力學體系無法與電磁學,電動力學,狹義相對論及現代物理完全兼容。
現代物理證明,任何物體的最終物質組成都是電子(帶單位負電),質子(含有兩個帶2/3電荷的u誇克和一個帶-1/3電荷的d誇克)和中子(含有兩個d誇克和一個u誇克)等三種基本粒子。盡管由它們所組成的原子,分子或物體多為電中性,但其內部電荷組成不容忽視。
例如當研究運動的氫原子時,如果將氫原子抽象為質點,則只能與經典力學相聯系。如果將其視為電子圍繞著原子核運動,則與電磁學,電動力學,原子物理,以及量子力學相聯系。
2. 什麼情況下物體可以看成質點啊
在以下情況下,物體可以看成質點:
物體的大小和形狀不起作用或作用不顯著時:當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沒有影響,或者其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時,可以將物體視為質點。此時,物體的具體形狀和大小不再重要,只關注其質量。
物體的大小尺寸與其他物體相比很小:若某物體的大小尺寸與其他物體相比是很小,那麼該物體也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一個質點。例如,在研究行星運動時,由於行星間的距離遠大於行星本身的大小,因此行星可以視為質點。
只關注物體的整體運動:當研究的問題只關注物體的整體運動,而不涉及物體的內部結構和形狀變化時,可以將物體看作質點。質點在外力作用下只考慮其整體運動狀態,而不考慮其內部的具體結構和形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