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有什麼運動可以預防子宮肌瘤
擴展閱讀
運動多久血糖可以穩定 2025-04-28 19:19:30
什麼樣的網站可以建idc 2025-04-28 19:11:20

有什麼運動可以預防子宮肌瘤

發布時間: 2025-04-28 18:53:44

⑴ 子宮肌瘤是怎樣形成的如何防止子宮肌瘤

子宮疾病是女性最害怕的疾病之一,其中以子宮肌瘤為最。那麼子宮肌瘤是如何形成的呢?子宮肌瘤有哪些症狀及表現呢?在平常生活中的我們所做的哪些事情會加速子宮肌瘤的行程呢?下面請跟著小編一起來了解下這些情況以及平時該怎麼去預防吧!
1、子宮肌瘤產生的原因
1.肝氣郁滯
肝的疏泄是對維持人體各臟腑、經絡、組織等器官正常活動。當疏泄的功能異常就會產生肝氣不疏的體質,而情緒是肝氣不疏的主要問題。現代女性背負著來自家庭、工作和感情等壓力,但壓力會影響身體賀爾蒙的運作,長期累積之下容易造成子宮免疫功能異常。
2.氣滯血瘀
這種體質常見於久坐缺乏運動的上班族女性,當骨盆腔與腹腔循環出現障礙,正是許多疾病發病基礎,其中又分偏重於氣滯或血瘀,氣滯症狀包括胸悶、個性憂郁寡歡,情緒波動時易腹痛腹瀉、胸脹,舌色暗等。
血瘀症狀是口、唇、爪甲會成暗紫色、皮膚會有青紫斑或粗糙、面部色素沉著、眼圈黑和黃褐斑。另外,女性還會痛經並帶有血塊。臨床上氣滯與血瘀往往是並存,是非常容易造成子宮肌瘤的體質,建議多運動來改善氣滯血瘀。
3.虛寒凝滯
與自身體質還有飲食習慣有關,有些女性天生就是冷底,血管容易痙攣,導致手腳一年四季都是冰冷狀態,另外,也與陽虛及血虛有關,陽虛代表熱氣不足,需要補充熱性、溫性的葯材或食物。
血虛就是身體沒有辦法經由血液提共充足的養分,會臉色蒼白和身體虛寒,這時要以補血為治療准則,子宮虛寒是非常產生子宮肌瘤與子宮內膜異位的,可以多吃紅肉,尤其是羊肉,可用麻油爆炒後燉煮來吃。
但有鬱症、經常煩悶、焦慮,不宜用麻油,可多攝取溫性的食物,避免食用生菜沙拉,且寒性食物也不適宜在早晨空腹或傍晚吃。蔬菜建議挑選花椰菜、紅蘿卜等暖性根莖類。
4.濕熱下注
通常與喜愛吃油膩厚味、甜食,愛喝酒、攝入過多鹽分和飲水不足有關,這些習慣都會導致血液過分粘稠,加上台灣天氣濕熱,內在飲食失調加上外面環境干擾,也使身體喪失免疫能力,若不及時治療就易引起婦科病。
另外,這種濕熱一般白帶有異味,下體容易搔癢、小便頻數短澀、尿赤、口乾不欲飲、苔黃膩、舌質紅、脈滑等症,這時婦科免疫低下,就容易產生子宮肌瘤、女性私處炎和盆腔炎等婦科疾病,建議平時盡量飲食清淡,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也不要喝酒,以免加重濕熱症狀產生。
2、子宮肌瘤注意
(1)防止過度疲勞,經期尤需注意休息。
(2)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食品。
(3)保持外-陰清潔、乾燥,內褲宜寬大。若白帶過多,應注意隨時沖洗外-陰。
(4)確診為子宮肌瘤後,應每月到醫院檢查一次。如肌瘤增大緩慢或未曾增大,可半年復查一次;如增大明顯,則應考慮手術治療,以免嚴重出血或壓迫腹腔臟器。
(5)避免再次懷孕。患子宮肌瘤的婦女在做人工流產後,子宮恢復差,常會引起長時間出血或者慢性生殖炎症。
(6)如果月經量過多,要多吃富含鐵質的食物,以防缺鐵性貧血。
(7)不要額外攝取雌激素,絕經以後尤應注意,以免子宮肌瘤長大。
3、子宮肌瘤症狀
1、子宮出血
子宮經常周期性的出血是子宮肌瘤主要的症狀,尤其是黏膜下子宮肌瘤及肌壁間肌瘤較多見子宮出血,而漿膜下肌瘤很少引起子宮出血。子宮肌瘤出血多表現為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或周期縮短。或者也可表現為沒有周期性的不規則女性私處流血。
2、貧血
由於子宮肌瘤帶來的周期性出血增多,可引起女性出現貧血的症狀,黏膜下子宮肌瘤患者甚至可因出血過度出現較嚴重的貧血。
3、下腹部腫塊
肌瘤生長增大超過個月妊娠子宮大小或為位於宮底部的較大漿膜下肌瘤時,常能在腹部捫到包塊,清晨膀胱充盈時更為明顯。包塊呈實性,可活動,無壓痛。
4、局部腫瘤壓迫症狀
子宮肌瘤長到一定程度時可引起周圍器官壓迫症狀,瘤壓迫膀胱可引起尿頻、尿急、排尿不暢甚至尿瀦留;子宮後壁肌瘤特別是峽部或宮頸後唇肌瘤壓迫直腸,可能引起大便不暢、排便後不適感;巨大闊韌帶肌瘤可壓迫輸尿管,甚至引起腎盂積水。
5、局部疼痛
子宮肌瘤雖然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疼痛,但可表現有下腹墜脹感、腰背酸痛。但是如果漿膜下肌瘤發生蒂扭轉或子宮肌瘤發生紅色變性時可產生急性腹痛,肌瘤合並子宮內膜異位症或子宮腺肌症者,則可有痛經表現。
6、白帶異常
子宮肌瘤可以導致子宮腔增大,子宮內膜腺體增多,加之盆腔充血,進而可導致白帶出血異常,通常表現為白帶增加,當子宮或宮頸的黏膜下肌瘤發生潰瘍、感染、壞死時,則可產生血性或膿性白帶。
7、不孕流產
部分子宮肌瘤由於其生長部位、生長大小以及數目等因素,可以影響到正常的受孕進而對女性孕育造成一定不利影響,甚至嚴重情況下可以導致不孕或者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