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運動後出血怎麼辦
首先:大家在事先需要知道的事情,便是之所以健康人在參加運動過後出現出血,是因為運動過量而造成的,這種血尿是屬於非病理性的血尿。
其次:如果發生了血尿,不要過於擔心和驚慌,只要停止運動,休息幾天,一般一周後病症即可逐漸消失而恢復正常,如果服用一些維生素K或C效果會更佳。
最後: 「運動性血尿」關鍵在於運動時運動量應由小到大,循序漸進。在長時間沒有活動的情況下,不要突然進行過於劇烈的運動。
㈡ 關於運動血尿
通常在長距離訓練課後,身體會出現疲勞,大腿酸痛無力等症狀,這些都是我們經常遇到的現象,可也有少數人,在大運動量之後,小便時會尿中帶血,而到了醫院檢查後並沒有其他病症,這個時候其實不必擔心,這是「運動性血尿」,是一種正常現象。
種現象在業余體校較常見,相信不少業余跑友也有過這樣的親身經歷。那麼,什麼是血尿?運動性血尿是什麼原因引起?又該如何應對?
尿樣的檢測一直以來就是了解運動員身體狀態、監控運動負荷的重要手段。
正常人尿液中無紅細胞或偶見個別紅細胞,如離心沉澱後的尿液,光學顯微鏡下每高倍視野有3個以上紅細胞,可稱為血尿。 正常人在運動後出現的一過性顯微鏡下或肉眼可見的血尿稱為運動性血尿。
輕度血尿為正常尿色,顯微鏡下才能看到紅細胞,這樣的情況又稱為尿潛血陽性,指標在運動員的負荷監控中用到並不少;只有較重的血尿才可以通過肉眼觀察到,血尿呈褐色或濃紅茶色。
運動前患有慢性隱匿性腎臟疾病,如泌尿系統結石、腎小球腎炎、泌尿系統感染等疾病。
這些雖然也是運動後發生血尿,但其主要原因是原來就有病理改變,對於這種血尿主要還是治療原有疾病。
運動性血尿是發生在泌尿系統沒有任何病理改變而完全健康的人身上,主要原因是大量大強度運動後腎臟通透性增加、濾過率降低,從而紅細胞外溢形成血尿。
同時大分子蛋白質外溢、隨尿液排出,尿蛋白增高。所以血尿也伴隨著「蛋白尿」,它們的機理是類似的。
腎臟通透性增加的誘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又是腎臟缺血缺氧。運動時全身的血液分配進行調整,腎臟的血管收縮(兒茶酚胺的增加影響),腎臟血液流量減少。
越是劇烈運動,流經腎臟的血液量越少,而大量的血液流向身體活動的部位,如心、肺及肌肉,來保證劇烈運動的物質代謝和轉運。另外,運動時腎靜脈壓力增高、迴流受阻、血液循環出現障礙。這時腎小球就會因為缺血、缺氧而通透性增加,濾過率降低。
出現肉眼可見的輕微血尿或尿潛血指標增加後,確定無其他病理性問題,可正常訓練,但運動量和強度要降低。
多數情況下,運動性血尿出現在激烈運動後,人體並無其他症狀和不適。血尿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3天,最長不超過7天。出現血尿時,通常情況下不需要治療,可以通過降低運動負荷、休息,一般可自然恢復。
如果血尿情況經常反復出現並排除病理性的問題,說明階段性的運動符合過大,需要拿出足夠的時間讓身體恢復(通常以月為單位),可以進行慢跑,跑量建議為正常訓練量的20%。
血尿的預防,主要還是在於運動負荷的控制。
訓練和比賽要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增加跑量要在完全適應前期訓練的基礎上,且運動量增加的同時一定要控制好強度不能太高;不提倡過於頻繁地進行大量大強度運動(如連續參加比賽,頻繁進行間歇跑、乳酸門檻跑等等), 提倡大、小負荷交替。
㈢ 跑步後尿血是怎麼回事跑步後尿血是什麼原因
跑步是一種最基礎的田徑運動,小時候上體育課的時候,每次熱身就是跑步,跑步既可以有效熱身,還能鍛煉腿部力量和肌肉,以及肺活量,最主要的是跑步是最簡單的運動,因此很多人都選擇跑步來鍛煉身體,那麼跑步後出現尿血現象是什麼原因?為什麼會這樣?
1、平時不運動導致
平時根本就不進行運動鍛煉的人,突然進行劇烈的跑步運動,導致身體器官一時無法適應跑步的運動狀態,就可能導致身體內臟器官的不適,從而出現像尿血這樣的現象。
2、運動量過大
跑步的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過大,不僅容易導致身體內臟器官受到損傷,而且會產生大量的乳酸,血液中乳酸增加,會使得腎小球的通透性增加,從而引發尿血的現象。再加上過量運動和突然進行高強度的跑步,也是有可能導致患上橫紋肌溶解綜合症,從而出現血尿並伴有多個部位的肌肉或肢體劇烈疼痛。
3、腎臟血液減少引起
在跑步過程中,全身肌肉和關節的血管會擴張,血流量會大量增加,而提供給腎臟的血液就相對減少,出現缺血缺氧的情況從而導致腎小球通透性增加,使得腎小球的濾過率降低。而血流經過腎小球時,會由於腎小球的濾過膜通透性增加,紅血球就可以從腎小球濾過膜中溜出,經泌尿系統排出,就形成了血尿。
4、蹬地時間過長
跑步時,長時間的蹬地動作,可能會使得腎臟上下移動受到劇烈震動,從而發生創傷,進而使得腎臟血管破裂而出現血尿。
5、腺素分泌增加
在跑步過程中,會使得腎上腺素和去甲狀腺素分泌增加,會導致腎臟濾過膜通透性改變,從而引發血尿的形成。
6、跑步時間過長
進行跑步的時間過長,像長跑可能會使得腎出現下垂的現象,從而使得腎靜脈迴流受阻,出現腎淤血的情況,也是可能造成血尿的。
7、跑步後尿血怎麼辦
(1)停止跑步
在跑步後出現尿血情況,應當停止跑步鍛煉,一般來說出現血尿後停止運動,如果是運動性血尿會在3天內會迅速消失。
(2)調整運動量
在跑步後出現血尿,即使是運動性血尿能較快消失,繼續跑步運動的話,也要對運動量進行調整,不要再進行運動量過大的跑步鍛煉。
(3)及時就醫
跑步後出現血尿一般來說,都應去醫院檢查原因,特別是在出現血尿的同時,身體還伴有其他不適的情況,更應及時去醫院就醫檢查。
8、跑步後注意事項
1.不蹲坐休息
健身運動後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迴流,影響血液循環,加深機體疲勞。該情況多見於那些運動量比較大的活動,如長跑。正確的做法是在每次運動結束後,多做一些放鬆、整理活動,如慢行,舒腿等。
2.不在大汗淋漓時洗冷水浴(或游泳)
運動後大汗淋漓時,體表毛細血管擴張,體內熱量大量散發。此時若遇冷水則導致毛細血管驟然收縮,易使身體的抵抗力降低,而引起疾病。
3.不「省略」整理活動
每次運動後感覺心力俱乏時,應適宜的放鬆,如徒手操、步行、放鬆按摩等,會有助於消除肌肉的疲勞,快速恢復體力。
4.不貪吃冷飲
運動時會損失大量熱量,急需補充無可非議。但運動後人體消化系統仍處於抑制狀態,貪吃大量冷飲,極易引起胃腸痙攣、腹瀉、嘔吐、並易誘發胃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