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術後康復有哪些運動可以推薦
擴展閱讀
寶馬320怎樣聽mp3車載u盤 2025-07-27 19:12:22
vf資料庫怎樣增加一列 2025-07-27 18:51:33

術後康復有哪些運動可以推薦

發布時間: 2023-05-24 19:07:39

⑴ 誰知道手術後做什麼運動能夠最好的恢復體力

內科手術友談後,你可以靜走當為運動,外科手術後,可以平老盯坐在床上,以最到幅度的深呼吸侍告和當為運動,這是最初期的建議

⑵ 韌帶損傷做完手術之後,居家康復鍛煉可以嗎,大家都怎麼鍛煉的

韌帶手術後康復訓練包括以下幾方面:

1、要進行肌肉的功能鍛煉,常見的可以進行肢體抬高。將下肢伸直,平卧,腳尖向上勾,整個肌肉緊張,將下肢抬起來,每次堅持到堅持不了為止,每天做2組,一次做個30-50個,可以隨著時間的增加,逐漸加量。握罩慶這樣可以很好的鍛煉肌肉的功能,防止肌肉的萎縮,這就是韌帶手悶粗術以後最重要的一條。

2、要加強活動度,也就是關節功能的鍛煉。韌帶做完以後關節的功能就顯得更加重要,特別是屈伸功能。一般情況下第一周內要屈到90度,隨著時間的增加,每周大概增加30度,也就是第四周的時候,段握基本上可以達到正常的活動范圍。

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鍛煉,要根據不同韌帶手術制定不同的治療方案,總體來講的不能一概而論。

⑶ 乳腺癌手術後可以做哪些康復運動呢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的看看 乳腺癌手術後的康復運動 乳腺癌患者術後應活動手指和腕部,可做伸指、握拳、屈腕等動作。可做前臂、肘關節屈伸運動及握拳的動作,每次10遍,每天約3-4次。用健側上肢幫助患側上肢做上舉動作,患者可使患側肢體舉高到與頭部相平,每次3-4遍,每天約3-5次。 乳腺癌患者用健側手握住患肢的大拇指,幫助患肢向上抬舉,直到超過頭部,每天3-4次。可用健側手托起患側肘部慢慢向前上方抬舉,使之超過頭部,盡可前吵能伸直,每次2-3遍,每天3-4次。可梳理頭發、洗臉、用患側手掌捂同側耳部,觸碰對側肩部。可觸摸對側耳朵,每次2-3遍,每天3-4次。可以肩關節為軸心用患肢做旋轉活動。每次2-3遍,每天3-4次 推薦閱讀》》》》》乳腺癌手術治療後的功能鍛煉是怎麼樣的呢 以上就是關於乳腺癌手術後可以做哪些康復運動的大悔州內容介紹了,希望上述的內容介紹能夠幫助到您!同時也希望您能在乳腺癌手術後積極的做好術後護理工作,以便於及時康滾蔽復!

⑷ 手術後,如何恢復體力 如何鍛煉

喝些雞湯,鴿子湯,加快手術癒合,平時鍛煉不要太劇烈,要以慢走為好

⑸ 腰椎病患者手術後康復時需要什麼訓練

腰椎退變性疾病,尤其是腰椎管狹窄的治療常涉及脊柱的減壓、固定、融合。隨著外科技術的進步,多數脊柱融合的患者可獲得即刻的脊柱穩定性。著使得早期開展康復訓練成為可能。
術後早期開展過剩肌和股四頭肌以及腰背肌的牽拉訓練是很重要的,這有助於防止神經根粘連和瘢痕形成。每次牽拉動作可持續30秒,重復3次,左右側分別進行。若患者耐受性良好可每2小時重復一次。
神經牽拉訓練可以仰卧位進行,將下肢伸直,慢慢抬離床面,直到大腿後部感覺到張力為止。可用手於膝下輔助抬腿,同時注意保持膝關節伸直,踝關節背屈。股四頭肌牽拉需仰卧位進行,使足跟盡可能靠近臀部。
一、術後1-9周:術後靜態穩定訓練
之所以稱之為靜態穩定訓練是因為此期的訓練只包括肢體,而應盡量避免軀干下部的旋轉或屈曲。具體內容如下:
1、骨盆傾斜訓練,俯卧位,膝關節屈曲,使腹部向脊柱傾斜。
2、相同體位,下肢交替抬起約3-4英寸,保持骨盆水平。
3、提髖,使軀干升起,自肩到髖關節保持直線,也稱搭橋訓練。
4、俯卧位,雙手背後,將頭和肩膀輕輕抬離床面1英寸,注意始終保持視線向下。
5、俯卧位,膝關節伸直,雙髖關節交替後伸,注意保持骨盆水平。
6、牽拉彈力帶,作劃船的動作,保持肩關節和胸廓固定,訓練軀幹上部的力量。
手術後的最初6周訓練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患者的耐受能力。6周後可以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訓練量和訓練項目。動態訓練開始的具體時間要根據患者脊柱的穩定情況以及醫生的臨床經驗來決定。
二、術後6-12周:增加動態穩定性訓練
這一階段的訓練要求活動軀幹部,因此需訓練球輔助訓練。具體內容簡介如下:
1、仰卧位,膝關節屈曲,將頭和一側肩膀抬向另一側的髖關節方,通過此動作訓練腹部肌肉力量。
2、四點跪位,將一側上肢和對側下肢交替抬起,以後伸背部。
3、上肢保持固定,軀幹部後仰以牽拉阻力帶。
4、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阻力帶一端固定於地面,雙手抓住阻力帶另一端自左下向右上方向牽拉,同法訓練另一側。
使用訓練球的主要目的是控制關節活動度,而非最大限度的擴大關節活動度,這點對那些不熟悉訓練球的患者尤為重要。每次訓練強度以出現疲勞感或難以維持平衡為准。具體內容如下:
1、坐於訓練球上,交替抬起一側上肢和對側下肢。
2、坐於訓練球上,以腰部為支點移動訓練球,注意保持肩關節水平。
3、腹部卧於訓練球上,雙上肢支撐並向前移動軀干,直到訓練球移動到大腿下方,交替抬起大腿。
4、跪位腹部卧於訓練球上,利用上肢向前移動軀干,注意保持軀干平直。
5、仰卧位,將訓練球置於雙小腿下方,抬起髖部,臀部和軀干下部,使腹肌保持緊張。
三、9-12周:在輕度載荷下開始強化訓練
在此階段常規有氧訓練對促進融合具有重要作用。常規有氧訓練可增加血供和氧供,保持體重,減少脊柱的所承受的載荷。訓練時間可從每天幾分鍾增加到每天30分鍾,以不出現疼痛為准。推薦的有氧訓練項目包括散步、游泳、蹬車等。但不推薦跑步、跳舞和體育運動等。
因害怕融合失敗而放棄訓練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盡管醫生對訓練的方法和強度有不同的觀點,但研究表明良好的術後康復訓練對提高融合率和手術效果是十分有利的。具體的訓練項目應根據患者術後的不同階段和植骨融合的情況有針對性的加以選擇。

⑹ 術後如何康復鍛煉

第1 節:坐式,先坐在椅上或凳上,兩腳交叉,兩手叉咐李腰,兩腳保持交叉。站起,同時收臀、夾腿、縮肛,持續5 秒鍾後再坐下,全身放鬆。

第2 節:站式,兩手叉腰,兩腿交叉,足尖起立,同時收臀、夾腿、縮肛,持續5 秒鍾後,全身放鬆。

第3 節:仰卧式,兩腿交叉,足跟和肩部著床,收臀、夾腿、縮肛,持續5 秒鍾後,全身放鬆。

第鏈簡差4 節:仰卧屈膝式,兩腿屈曲,兩足跟靠近臀部,兩手放在頭下,足和肩部著床,收縮會陰部肌肉並上舉骨盆,使軀干呈拱橋樣,同時吸氣,持續3 秒鍾,放下骨盆,全身放鬆並呼氣。根據體力反復進行10 ~ 20 次。

第5 節:下蹲式,先自然站立,然後下蹲、收臀、棚皮縮肛,持續5 秒鍾後再起立,全身放鬆。

以上體操每日練1 ~ 2 次,每次20 ~ 30 分鍾。有劇痛的肛裂、痔核發炎、嵌頓性脫肛伴有急性炎症者,須治療後使症狀緩解後才能練此操。

⑺ 肺腺癌術後康復什麼運動最適合(太極拳,氣功,慢步,爬山,)

如果有太極拳老師推薦學習太極拳,老師會根據你自身的情況來調整所教授的內容,根據你的承蠢數受能力循序漸進的增加鍛煉強度,如果沒有的話推薦慢步,走路也兄旦是一項比較好的健身項目。累了就好好休息,不帶塵首累就多運動。不能強迫自己增加運動量。

⑻ 半月板全部切除術後康復要做哪些運動

膝關節患者在康復後期,可適當進行如下鍛煉:
1、防止做大運動量的鍛煉,如跑步、跳高、跳遠、可做半小時室內散步。
2、堅持做左股四頭肌主動收縮,每天4-5次,每次10-20下。
3、仰卧屈膝屈髖做蹬自行車樣動作,每天2-3次,每次50下。
4、不負重做下蹲和起立運動,連續30-50下,每天2-3次。
5、切忌做膝關節的半屈曲位旋轉動作,防止半月板損傷。

⑼ 股骨頭康復運動有哪些方法

股骨頭康復運動有哪些方法

股骨頭康復運動有哪些方法,要知道股骨頭壞死會給我們身體帶來很大的疼痛感,同時需要很長的治療時間以及康復時間,知道些知識對我們有好處,下面來了解下,股骨頭康復運動有哪些方法?

股骨頭康復運動有哪些方法1

股骨頭壞死的治療三分靠治,七分靠養,功能鍛煉很重要。

1坐位分合法:坐在椅子上,雙手扶膝,雙腳與肩等寬,左腿向左,右腿向右同時充分外展,內收。每日300次,分3—4次進行。

2立位抬腿法:手扶固定物,身體保持豎直,抬患腿,使身體與大腿成直角,大腿與小腿成直角,動作反復。每日300次,分3—4次進行。

3卧位抬腿法:仰卧,抬患腿,使大小腿成一直線,並與身體成一直角,動作反復。每日100次,分3—4次進行。

4扶如茄物下蹲法:手扶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下蹲後再起立,動作反復。每日枷次,分3—4次進行。

5內旋外展法:手扶固定物,雙腿分別做充分的內旋、外展、劃圈運動。每日300次,分3—4進行。

6堅持扶拐步行的訓練或騎自行車鍛煉。

股骨頭患者的康復運動,對於提高我們自身的身體素質是非常有幫助的,大家可以去嘗試一下,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恢復自身的身體健康,同時為了避免出現這種問題,日常一定要增加一些體育鍛煉,可以有效的減少出現這種疾病的幾率。

股骨頭康復運動有哪些方法2

股骨頭壞死患者進行功能鋒謹訓練的目的.是防止組織粘連、肌肉萎縮、關節僵直、改善關節營養血供及的功能狀態,重塑壞外的股骨頭。

一、股骨頭壞死為什麼要進行康復訓練?

股骨頭壞死常見的疼痛表現為負重或活動時髖部疼痛,有時疼痛可向膝部及大腿內側放射。腹股溝區疼痛是髖關節受累的最常見的症狀,常伴有行走和起立困難。髖關節內旋受限,並常常保持輕度屈曲和外旋位,這是由於該體位關節囊鬆弛,減輕關節內壓力,可使患者感到舒適。但長期保持此體位可導致關節周用軟組織攣縮及僵硬,髖關節活動度下降及關節周圍肌肉萎縮。

因此,股骨頭壞死患者應特別注意訓練髖關節,防止長時間處於相對較舒適屈曲外旋位而導致的關節強直。髖關節有6個自由度的活動,即屈和伸,內收和外展、內旋和外旋。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屈伸和外展。

二,如何進行股骨頭壞死康復訓練?

股骨頭壞死康復訓練應以屈伸,外展和內旋訓練為主,訓練方法如下

1、髖關節屈伸活動鍛煉,每次10—15個,每天3—5組,屈髖官超過90°方能保持功能;

2髖關節外展訓練,外位或立位向外擺腿,每次10—15個,每天3—5組,防止髂腰肌攣縮;

3、內旋的生理功能不如前一者重要,在屈伸及外展訓練到位後,內旋功能往往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持。

遵循以上方法,可渣基察使證緩股骨頭壞死的進展,減少畸形及股骨頭塌陷的發生。長期鍛煉還可減輕疼痛,推遲髖關節罟掙的年齡,並目一日需要關節罟掙,還有利干提高手術成功率及手術效果。

三、股骨頭壞死功能訓練應遵循哪些原則?

1、功能鍛煉要在接受治療後疼痛緩解,病情穩定後,在專業人員指導下進行;

2、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3,功能段煉中出現疼痛加車時可適當減少運動量或服用鎮痛葯物,待疼痛緩解或減輕後逐漸增加運動量;

4、以主動鍛煉為主;

5、常用的鍛煉方法為非負重活動,如騎車、游泳等。條件不允許者可在床上卧位進行鍛煉。

股骨頭康復運動有哪些方法3

股骨頭是人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旦我們的股骨頭有損傷或受到外部壓力引起的損傷,就應該馬上到醫院進行治療,目前治療股骨頭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術治療,那麼我們在做完手術後應該怎麼進行康復訓練呢?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1、病人在手術後6小時內可進行主動或被動的足屈伸運動。

2、病人做手術後2天左右,可以讓病人做一些腳尖向下踩、向上勾腳的動作,也可以做一些踝泵的動作。這種方法一天進行3—4次,每次5—20分鍾即可完成,通常一天完成量在500次左右;在進行這種方法時需要指導病患股進行靜力收縮,以及踝關節背屈等運動,具體做法是病人綳緊自己腿部的肌肉,再放鬆,再放鬆,每20次為一組,每天進行三組。

術後後期應開始注重髖關節的鍛煉,這種鍛煉方法主要是在床上抬起直腿,練習時要注意90°的距離,做完此項目時要做床邊體位的轉移,包括從卧位到坐位、坐位到定位、站到站、站姿、站姿等。

上述幾種股骨頭術後的康復方法在促進機體肌群肌力恢復和促進患肢靜脈迴流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同時也能減輕病人肢體腫痛,防止病人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形成及肺栓塞等並發症。

通過以上對股骨頭手術後的恢復方法的一些介紹,相信大家對股骨頭手術的認識已經有了很深的了解,因為股骨頭的存在對於我們來說很重要,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行走離不開它,所以做康復訓練對於我們來說是異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股骨頭的存在對於我們來說很重要,日常生活中的正常行走對於我們來說是異常重要的一件事,所以我們不能馬虎。

在進行股骨頭置換術後,需要依據年齡而進行康復鍛煉,通常可分為如下情況:

1、60—70歲的患者:患者較年輕、身體較好,在術後第一天可以依靠助步器進行負重行走,同時還可以做躺卧位屈身鍛煉;

2、80—90歲的患者:此類患者年齡較大,可以在床上進行適度的屈髖、伸髖鍛煉,然後逐步進行床邊坐位鍛煉,或由家人扶著站在床邊,嘗試負重鍛煉。

通常在進行股骨頭置換術後2周,50%的患者可以脫離拐杖進行行走鍛煉。在術後1個月左右,患者可以不用助步器或僅用小型單拐,進行輔助下行走鍛煉。在術後2個月,患者可以進行長距離的行走鍛煉,而對於年輕體壯的患者,甚至可以進行適當的跑步鍛煉。因此,股骨頭置術換通常用於70歲以上、身體較差的患者,出現股骨頸骨折、股骨頸壞死後的治療。

此類患者在術後可採取循序漸進的鍛煉方式,包括早期肌肉收縮、關節屈伸、行走功能康復,以行走功能康復為主。另外,在康復鍛煉過程中,患者需要避免髖關節外旋、盤腿、坐矮凳子,否則可能會引起關節脫位。

⑽ 乳腺癌手術後可以做哪些運動幫助康復

您好!乳腺癌手術後需要病人有計劃、有步驟地行肢體功能鍛煉,以促進肢體血液淋巴迴流,減少肢體腫脹。一般術後第一、二天即可開始做前臂、肘關節屈伸運動及掌握的動作,每次10遍,約5-6次。術後第三天可試用健康的一側上肢幫助手術的一側上肢做前面上舉動作,使患側肢體舉高到與頭部相平,每次3-4遍,約3-5次。術後第四天,可用健康側手握住患肢的大拇指、幫助患肢向上抬舉,直到超過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