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艾灸後多長時間可以排除腦梗
擴展閱讀
可以修改視頻配音的軟體 2025-07-28 02:34:18

艾灸後多長時間可以排除腦梗

發布時間: 2023-05-24 09:42:21

Ⅰ 如何通過艾灸治療腦中風後遺症

上了一定年紀的人,身體就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最常見的 腦中風 都是出在老年人身上。我整理了關於如何通過 艾灸 治療腦中風後遺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艾灸治療腦中風後遺症
人們對 中醫 的 針灸 療法都非常熟悉。艾灸就是指針灸中的“灸”,中醫通過艾灸可以治療多種 疾病 。其中,通過艾灸治療中風病,就能畢敬取得非常不錯的療效。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醫是如何治療中風的。

中風是臨床常見病、多發病,以突然昏仆、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言語謇澀或不語、偏身麻木為主症。大體上相當於西醫的急性腦血管病,其致殘率較高,多數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 神經 功能缺損,且上肢功能較下肢恢復慢,部分患者在恢復過程中會出現上肢肌張力增高,甚至形成手臂屈曲攣縮,給上肢的康復造成極大困難,按壓配合艾灸井穴可有效緩解上肢肌張力增高,改善上肢運動功能障礙,介紹如下。

操作:取穴:手部六井穴:少商、商陽、中沖、關沖、少沖、少澤。施術者先用大拇指腹分別按壓患側六井穴,每穴按壓1分鍾,然後將點燃的艾條對准上述 穴位 ,約距離皮膚2~3厘米,進行熏烤,以局部有溫熱感、無灼痛為宜,每穴灸5~10分鍾,上述治療每日1次。

從陰陽學說來講,拘緊收縮屬陰,舒展伸張屬陽,中風後上肢屈肌肌張力增高乃因“陰有餘而陽不足”所致,故臨床常以瀉陰經、補陽經為針刺法來治療。井穴位於四肢末端,表裡陰陽經交接之處,為經脈原氣所發之根本,具有接氣通經、交通陰陽之功,按壓配合艾灸井穴作用溫和,一方面通過刺激上肢末梢陰陽經交會處,可使陰陽相得,經氣交貫,以改善陽緩陰急的狀態;另一方面既改善了局部 血液 循環,又反射性地影響了 大腦 皮層,使上肢較高的肌張力下降,加快了康復的進程,且克服了針刺過於疼痛不能耐受的缺點。
中風後遺症 護理
當中風患者在治療之後出現後遺症的話,則需要一些必要的護理來幫助患者進行康復。那中風後遺症如何護理呢?

1、休息與睡眠

中風後遺症患者要保證充分的休息,以解除身心的疲勞,恢復體力以免中風復發。切忌體力或 腦力 勞動的過度。睡眠可使人體得到充分休息,是防止發生疲勞、恢復體力的重要方法,要按時睡、定時起,保證8小時以上的睡眠。

2、飲食與飲水

中風後遺症患者飲食應該清淡有 營養 ,保證足夠的熱能、必需氨基酸、磷脂和維生素等,促進恢復。大多數患者對口渴不敏感,因此要養成適當的飲水習慣。特別在早上起床及白天進行各種運動後,要注意飲水,以補充因出汗、 呼吸 等排出的水分,保證血液中水分含量的相對衡定狀態。

3、適量運動

運動有助於中風後遺症患者氣血流通、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適宜的運動形式有多種,如氣功、 太極拳 、 保健 操等,最簡便易行的為散步。一般每次15分種左右,每日2-3次即可,速度應緩慢,以微微出汗,心率每分鍾110-120次為度。運動過程中,如出現異常症狀,如頭痛、 頭暈 、心慌、惡心、嘔吐等,要立即停止運動。

4、精神調節

中風後遺症患者常伴有精神情緒的改變,諸如緊張、憂愁、焦慮、煩躁、易怒、易激動、恐懼等,應該有意識地培養樂觀愉快的情緒,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促進身體恢復,避免中風復發。
中風後遺症飲食
一、羊脂蔥白粥

取蔥白、薑汁、花椒、豆豉、粳米各10克,羊脂油適量,加水共煨粥。每日1次,連服配簡10日。用於預防偏癱。

二、三味粟米粥

取荊芥穗、薄荷葉各50克,豆豉150克,水煎取汁,去渣後入粟米(色白者 佳)150克,酌加清水共煨粥。每日1次,空腹服。適用於中風後言語蹇澀、精神昏憒者。

三、大棗粳米粥

以黃芪、生薑各15克,桂枝、白芍各10克,加水濃煎取汁,去渣。取粳米1 00克,紅棗4枚加水煨粥。粥成後倒入葯汁,調勻即可。每日1次。可益氣通脈、溫經和血, 用治中風培數褲後遺症。

四、五汁童便飲

取薑汁、藕汁、梨汁、蘿卜汁、白糖水、童便各等量,入瓶混勻,用炭火煎煮片刻即成。每日1次,空腹服12毫升,溫開水送下。適用於本病之筋骨軟弱、氣血不足者。

五、豆淋酒

取小黑豆適量炒焦,沖入熱黃酒50毫升。趁熱服。服後溫覆取微汗。用治中風 後遺症以及 產後 中風、四肢麻木等。
常見的中風種類
缺血性腦中風

大約占所有腦卒中的80%。是指局部腦組織因血液循環障礙,缺血、缺氧而發生的軟化壞死。主要是由於供應腦部血液的動脈出現粥樣硬化和血栓形成,使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導致局灶性急性腦供血不足而發病;也有因異常物體(固體、液體、氣體)沿血液循環進入腦動脈或供應腦血液循環的頸部動脈,造成血流阻斷或血流量驟減而產生相應支配區域腦組織軟化壞死者。前者稱為動脈硬化性血栓形成性腦梗死,後者稱為腦栓塞。

出血性腦中風

出血性腦中風分為兩種亞型:顱內出血(ICH)和蛛網膜下出血(SAH)。出血量 決定 了腦卒中的嚴重程度。出血性腦中風的死亡率大大高於缺血性腦中風。

出血性腦中風與 血壓 猛然升高有關,因為在長期高血壓情況下,腦部硬化的小動脈受到高壓血流沖擊,會出現許多微小的動脈瘤,該處血管壁十分薄弱,如遇上突然血壓升高(如用力使勁、情緒激動),容易破裂出血,加上硬化的動脈失去彈性,閉合止血的本領也很差,於是發生 腦溢血 ,以大腦深部(內囊出血)為最多見,其次為腦橋出血、小腦出血等。

腦溢血以50歲左右的高血壓患者最為多見。在上述兩類腦血管意外中,因高血壓引起的腦溢血類出血性中風更為多見。高血壓腦中風大多病情嚴重,預後差,死亡率高,需高度重視。

猜你感 興趣 :

1. 艾灸怎麼治療中風偏癱後遺症

2. 如何通過艾灸治療腦中風後遺症

3. 中風後遺症針灸什麼穴位好

4. 腦中風的康復治療過程

Ⅱ 艾灸能治療腦梗嗎

我們直接來看「艾灸能否治療腦梗」這個問題。腦梗是由於腦供血障礙引起腦組織缺血、缺氧而發生壞死、軟化,形成梗塞灶的腦血管疾病,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塞與腦栓塞、腦腔隙性梗塞等合稱為腦梗塞。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腦梗塞屬於「中風」、「偏枯」等病症,風、火、痰、瘀是其主要病因,導致「竅閉神匿,神不導氣」,而發中風,中醫艾灸對於治療腦梗塞還是有一定效果的。
由於治療腦梗塞的穴位以頭面部、上肢及小腿內側為高發區,多出現在百會、曲池、陽陵泉等區域,所以在治療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上述穴位出現熱敏化的不同,
按照下述步驟依序進行迴旋、雀啄、往返、溫和沖譽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具體操作如下:1、百會穴單點溫和灸,患者自覺感到熱感深透至顱內並沿督脈傳導,灸至感覺消失為止;
2、曲池穴單點溫和灸,患者自覺熱感透至深部並傳至頭部,部分患者的感傳可直接到達頭部,如感傳仍不能上至有部者,再取一支點燃的艾條放置感傳所達部位的近心端點,進行溫和灸,依次接力使感傳到達頭部,最後將兩支艾條分別固定於曲池和頭部進行溫和灸,灸至感傳完全消失為止;
3、陽陵泉穴單點溫和灸,患者自覺熱感透至深部並傳至頭部,部分患者的感傳可直接到達頭部,如感傳仍不能上至有部者,再取一支點燃的艾條放置感傳所達部位的近心端點,進行溫和灸,依次接力使感傳到達頭部散段段,最後將兩支艾條分別固定於陽陵泉和頭部進行溫和灸,灸至感傳完全消失為止。
除此之外,患腦梗塞的病人由於疾病發展快,恢復慢,常常產生焦慮狀態,悲觀失望、厭倦等情緒,所以在治療過程中,家屬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尊重和重視,還要鼓勵病人積極配合康復治燃早療,這些對於疾病的康復都很有幫助。

Ⅲ 針灸治療腦梗塞什麼時候開始最好針灸治療腦梗塞持續多長時間合適

針灸治療腦梗塞:針對治手信鎮療腦梗塞是輔助治療手段,主要還是要以葯物治療為主,針灸治療一般3-6個月就可以了,在康復期最好服用中葯,可以用國內唯一二次研發成功的腦梗塞中葯天欣泰,畢粗可以配合點西葯如阿司坦沒匹林,但有出血傾向的人不要用阿司匹林,針灸和用葯同時進行效果最好。

Ⅳ 艾灸之後的排病反應

但是,有不少人嘗試艾灸後,卻感覺身體出現各種反應和不適,如渾身發熱、出汗、上火、吐痰涎、腹痛、腹瀉等現象,有的時候還會出現病未愈,病情反而加重的情況。很多人在這個階段都會出現恐慌、遲疑、著急等,誤認為是灸過火了,從而終止治療,甚至服用各種葯物,將使艾灸功虧一簣,不能夠徹底驅除體內病邪。

其實,在保健及調理過程中,必然會有各種各樣的調整反應,這是好現象,說明身體的氣血還算旺盛,正氣能夠被調動起來積極對抗病邪,一般反應越明顯調理效果越好;相反地,調理後如果人體沒有明顯的反應,則說明身體虛弱反應遲鈍,那治癒也就會緩慢。而在調理過程中所出現的這些反應,被稱為「排病反應」。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這是因為持續的艾灸過程中,給身體輸入了大量的能量,就會推動氣血快速流動;若體內有明顯的淤堵或病變,氣血流動就會受到阻力,這樣就形成了兩個相反的力,即,沖擊力和阻滯力,這兩種的力量都比較大;病變部位不斷受到拉鋸式的沖擊,就會出現明顯的反應,如:疼痛、發熱、上火、情緒低落、及其它類似於病情加重的情況。這個不斷「沖擊」的過程,就是「排病反應」。

如何辨別是否指此扮排病反應?

1、首先要弄清楚這些反應是何因引起的,如果沒有外界誘因誘發,純屬在灸療過程中出現的反應,則可以認為此屬於排病反應。

2、在艾灸期間每出現一種排病反應,體內就會減少一種病邪,因此對所出現的排病反應,最好不用葯物控制,以免降低療效或出現不良反應。

常見的排病反應

1

灸後為什麼會皮膚潮紅?

艾灸後有些人身體會出現類似過敏的現象,比如皮膚潮紅,或者出現很多紅疹,此時多以為是過敏了,其實,這些表現出來的症狀,都是真陽元氣驅趕寒邪外出的表現。如果此時停止艾灸,病邪還會自表入里,侵蝕臟腑。

艾艾貼

2

灸後出現水泡怎麼辦?

艾灸後局部皮膚出現微紅灼熱,屬於正常現象,不需要進行處理。如果因為施灸過量,時間過長,局部出現小水泡,只要注意不擦破,可以任其自然吸收;如果水泡比較大,可以用消過毒的針將水泡刺破,放出水液,或用注射針抽出水液,抹上艾灰 ,保持創面乾燥即可。

艾艾貼

3

灸後為什麼會上火?

很多人艾灸後會出現口乾舌燥、牙齦腫痛,這也是艾灸的一種反應,這種現象表明陰陽正在調整,陽不勝陰,這時要多喝白開水。此時患者會覺得喉嚨異常干痛,這是病邪逐漸外發時的必然症狀,病邪被驅趕到哪裡,哪裡就會出現所謂的炎症,這時候千萬不要認為是灸過火而停止唯灶治療,那樣會使得功虧一簣。

艾艾貼

4

艾灸後有哪些排痰濕的反應?

多以咳吐、痰多、嘔吐、腹痛、腹瀉、泄水樣稀便為主,而且還會出現四肢浮腫,半側身體乃至全身浮腫,排尿困難或小便渾濁刺鼻,局部或全身冷汗、粘汗。有這種反應的,一般提示為胃腸、腎臟和泌尿系統、婦科方面有問題。

艾艾貼

5

艾灸後有哪些排郁氣的反應?

有些人艾灸之後會出煩躁易怒、悲傷委屈等情緒變化,這是體內郁氣外排的反應,同時還多伴有打呃逆,肛門排氣多等反應。尤其是是性格內向的女性病人多有此類反應,反應持續時間一般數小時或者數天。如果出現委屈情緒反應時,最好是大哭一場,可找曠野無人的地方放聲痛哭,大聲喊叫,盡量將這種情緒發泄出去,直到心情舒暢為止。

艾艾貼

6

艾灸後有哪些排火熱邪毒的反應?

艾灸後排火熱邪毒的反應多表現為瘡癢、癰腫、發燒、出現類似濕疹且伴有奇癢,面部或身體出現丘疹或好久以前長過膿包,而現在又開始了,有的人還有大小便火燙灼熱等反應,出現這些反應不必擔心,等身體把火熱邪毒徹底排除干凈後,就會消失。

艾艾貼

7

艾灸後有哪些排瘀血的反應?

艾灸後排除體內瘀血,則根據瘀阻的不同部位,表現出不同的反應。如果瘀血阻在體表經絡中,會以瘀斑的方式排出;瘀阻在胃腸則會以深褐色或醬黑色大便排出;瘀阻於心肺部則多以痰中帶血絲血塊為主排出;瘀阻於胞扒物宮內則多隨經血排出,有痔瘡的人會暫時出現便血的現象,顏色暗深,不過不用擔心,這是一種排瘀的表現。

艾艾貼

8

艾灸後出現失眠反應怎麼辦?

如果出現初次艾灸後失眠,也是一種反應,此時的失眠,多疲乏無力,或嗜睡。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艾灸後,睡眠很少,但不會出現疲乏無力的現象,反而因為艾灸,而顯得精力充沛。此時,不要因為睡眠時間的不足而煩惱,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葯來湊夠睡眠的時間,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按摩印堂可改善睡眠質量。

艾艾貼

9

艾灸後出現發熱反應怎麼辦?

艾灸後常會發生發燒反應,這表示人體的氣血旺盛,體質增強,反應持續時間一周左右,如實在痛苦難忍,或發高燒持續時間過長不退,可用刮痧等方式來緩解。這些方法都是在給病邪以出路,是因勢利導之法,而亂用清熱消炎葯,激素葯等會使病邪內斂,與排病機會失之交臂。

艾艾貼

10

艾灸後出現疾病加重的反應怎麼辦?

艾灸後常常會有疾病加重的反應,這是正邪交戰的正常現象,病邪在體內寄居很久,不會輕而易舉的乖乖就範,所以這時候就免不了有反應,我們用艾灸的方式激發正氣想把邪氣趕出,那麼邪氣就會頑強抵抗。處於正氣不足,而邪氣旺盛的時候,當然會有各種不適反應。當你逐漸加強艾灸,體內慢慢累計了很多正氣的時候,這時的病邪就會逐漸地趕出體外了。

艾艾貼



艾艾君有話說:對於排病反應,應持平靜態度和樂觀的心情,順其自然,以迎接疾病去根之日的來臨。同時,艾灸不能有太強的功利心,不能要求艾灸多長時間一定能取得什麼樣的結果,艾灸能提高身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使陰陽調和,經絡通暢,減少得病的概率,要以平和的心態去艾灸,才能有好的效果。



閱讀 100000+1361 投訴

精選留言

寫留言

200

靜靜

謝延傑老師也講過,排病反應也就是給病邪找一個出口排出體外,身體也就隨之痊癒。所以有了排病反應,也就預示著身體一天天變好!

Ⅳ 艾灸多長時間為宜

艾灸可以灸出體內濕氣,那麼艾灸多長時間為宜呢?

艾灸可以灸出體內濕氣,那麼艾灸多長時間為宜呢,艾灸一般建議十五分鍾,在艾灸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休息,不可以過於勞累,它是直接或間接地施以適當溫熱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而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

總結:艾灸可以灸出體內濕氣,那麼艾灸多長時間為宜呢,艾灸一般建議是十五分鍾的,在艾灸的同時,一定要注意休息,不可以過於勞累,它是直接或間接地施以適當溫熱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而達到治病和保健目的的一種方法,非常不錯。

Ⅵ 艾灸後的排病反應有哪些

艾灸過後經常會出現的排病反應:
一、出汗。
艾灸出汗是皮膚排毒的一種正常表現,這種現象在調整過程中會持續幾天或者更久。

二、出紅疹。
當有的人出汗一個階段埋察棚後會出現紅疹、硬疙瘩這跟出汗其實是一樣的都是皮膚排毒的表現,繼續艾灸一段時間後會自行消失,也可以在艾灸過程中適當按摩會恢復的更快。

三、小便多
有些人艾彎則灸後排尿特別多,這是從尿道排毒的一種表現,此時不用擔心,多喝點溫水,繼續艾灸後會慢慢消失。出現這種症狀一般也說明腎臟或泌尿系統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婦科會有問題。

四、拉稀
有些人會出現頻繁拉稀,且拉出的糞便極臭。這也是一種排病反應,有這種反應的一般胃腸道有問題,或者注意腫瘤發生。

五、咽喉腫痛牙痛等
出現這種症狀要多喝水,或者煮點綠豆粥來喝,這種現象是內火旺盛,容易上火的患者比較多。如果灸後上火嚴重應該停止艾灸,等這些症狀過去後再灸。繼續灸可能還會有以上症狀發生,一般反復幾次後,就不會有上火的症狀了。

六、發燒
此症狀一般發生在初次艾灸者身上,要多喝水;可以在督脈和膀胱經利用刮痧杯刮痧退熱、降火氣。

七、原有的慢性病會反復沒拿
當艾灸後,元氣聚集到臟腑的時候,體內原有的病邪會自已找出路,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們設計好的,而是病邪自己習慣的路徑。所以艾灸過程會出現一些慢性疾病復發的現象。

當出現這種現象,我們也可以更好的去調理。

所以很多艾灸用戶說,我灸這個病,灸著灸著其它的病也都沒了。就是這個道理。

Ⅶ 每次使用艾灸需要多長時間

艾灸 是常見 中醫 治療 疾病 的方法,艾灸的具體使用時間是有哪些的規定的。下面就讓我告訴你每次使用艾灸需要多長時間,歡迎參閱

艾灸到底多長時間

艾灸是通過燃燒艾葉來刺激人體 穴位 ,從而起到調整身體紊亂的作用,艾灸能夠防病治病,適用的范圍非常的廣闊,中醫認為艾灸治療能夠溫經通絡,還能夠補中益氣。但是艾灸的時間有講究,下面就來介紹一下。

艾灸治療病症時間充裕可每天施灸一次或隔天施灸,也可以一個療程(10天)後休息2~3天。身體病症調節好了之後可一個禮拜用2~3次就可以,艾灸穴位多可以分開灸,今天施灸一部分,明天施灸一部分。艾灸可以天天做或者隔天灸一次,但是艾條一定要用質量比較好的艾條,劣質的艾條容易損傷經絡並且耽誤治病的。

艾灸一個穴位5到30分鍾是比較常規的情況。做一次艾灸的時間一般在30分鍾到2小時。 艾灸一個穴位時間長短是靈活的。艾灸的話,一般15分鍾左右為宜,如果是 保健 灸的話,一周2次比較合適。艾灸一個穴在十分鍾左右,但是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注意:頭面部,3-5分鍾就行了,久了會容易上虛火.腹部,下肢時間可以稍久些,一般把穴位灸到微微發紅,有紅暈覺發熱即可換位置了.背部大概5-8分鍾,太久也會口乾咽燥.腰部可以久些,10-15分鍾都可以。

所以看過上面的介紹之後,艾灸時一定要注意時間的控制。艾灸療法能夠調節人體經絡,還能夠提高我們身體的免疫能力。艾灸之後,能夠排出身體毒素,能夠除濕,可謂是防病保健兩不誤。艾灸所使用的艾葉一定要是陳艾,並且在艾灸的過程當中要注意避免 燙傷 。

艾灸後的不同反應

1、經絡竄感就是“灸感”,又叫得氣,有酥酥的感覺,這是好的現象。

2、感覺熱能竄到會陰,這是好的現象,說明對卵巢功能效果顯著,這是打通任脈、督脈、沖脈的現象。

3、做艾灸過程中,下腹中感覺有一股熱氣在形成,並能隨著人的意識而形成氣流,在人的經絡內來回的流動,上到頭頂,下到足底,經過的地方有酸、麻、脹、痛等不同感覺,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4、做完艾灸後,面色變得紅潤有光澤,皮膚飽滿滋潤。 色斑 快速變淡、痘痘消失。

5、做完艾灸後,人的心情變得舒暢很多,心情很放鬆。非常好的感覺。

6、艾灸以全身微微出汗為佳,特別是額頭、手心、足心要出熱汗,易出大汗者一定是身體比較虛的人,需要用紅毛刺五加15克北五味子10克玉竹15克紅參10克白術15克防風10克煮水,每次飲150~200毫升,頻頻慢飲。

7、有的人艾灸時會出現寒感,甚至於灸後會覺得冒涼風,寒性體質的人多會出現這種現象,要多灸。

8、有的人艾灸時會出現熱感,腹腔發熱到後腰往上走到百會,往下走到湧泉。這種屬於經絡通暢,效果好。

9、有的人會出現沉感,是正常的,比較像壓了一塊大石頭。這種現象說明氣血循環不暢經絡不通。

10、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氣,這是促進腸蠕動,幫助排除身體的濁氣,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

11、如果腹部或後腰出油,是 血液 粘稠, 血脂 高,血液毒素垃圾過多,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

12、做艾灸的前幾次沒有什麼感覺,只有點熱,說明經絡不通,身體比較寒。

13、做艾灸時上半身熱或只是下半身熱,表明不怎麼熱的那半身的經絡不是很通。

14、灸的過程中有出現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氣的現象,然後才出的熱汗,說明體內寒氣重。

15、做完後口乾燥,咽喉難受,說明上焦有虛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頸灸,療效就會很好了。

16、開始灸很熱,過了一段時間後感覺不熱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還有就是經絡適應了,需要用猛火灸。

17、酸痛、疲勞、嗜睡(白天愛困):體質酸性,血液循環差,氣血不足,在灸後血液循環加快,所以體質弱的人前二、三次會出現乏力、睏倦現象。

18、 呼吸 急促或不順暢,情緒不穩定、頭重:心臟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19、腎臟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涼)尿量增加,尿色有變化: 腎功能 不佳,腎氣不足,陽虛。

20、做完艾灸後,臍部有出黃水的現象:這說明有 婦科 炎症或腸 胃炎 症。

21、做完艾灸後下部 瘙癢 、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塊:婦科不好、 月經不調 ,調整經期中,會出現短暫亂經。

22、做完艾灸後全身無力感或增加酸痛: 痛風 、月內風,體內有 風濕 ,幾次後即消失。

23、做完艾灸後持續出汗:體內濕氣重,艾為純陽之火,能幫助排濕去寒。

24、做完幾次艾灸會感覺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實下虛的症狀,在做過幾次後出現好轉反應,感覺病情加重了,建議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間穿插做 刮痧 , 拔罐 。

25、月經提前或推後:艾灸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統,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經3個月之內為調整期,月經可以提前或推後。

26、出水泡,出紅診是體內的濕毒,血毒過多,越是這種現象越要灸。

27、臍下出水泡,是有婦科問題,水泡下還有紅點是有炎症。臍周出水泡是腸道濕寒,嚴重的人會在臍周起一圈硬皮。

艾灸對人體的好處和壞處

1、調和陰陽。人體陰陽的平衡是疾病發生和發展的根本。運用艾灸療法的補瀉作用,達到調和陰陽之功效。

2、溫通經絡,驅散寒邪。艾葉性溫加之點燃熏灸,使熱力深達肌層,溫氣行血。艾灸具有溫通經絡,散寒除濕、調理氣血、宣痹止痛之功效。

3、行氣活血,消瘀散結。氣見熱則行,見寒則凝,氣溫則血行。艾灸為溫熱刺激,可使氣血協調、營衛和暢、血脈和利而行氣活血,消瘀散結。

4、溫陽補虛,補中益氣。

5、回陽救逆。

6、防病保健,強身益壽。

艾灸療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如所取穴位不同,灸法不同,刺激程度不同或施灸所用材料不同,因而功效也不同;因此,臨床應用時應當視具體病情選擇不同的穴位和操作方法。

在家艾灸的方法

1.溫灸時先灸左方,再灸右方。

2.將艾條一端點燃,將燃端放入溫灸棒中。

3.以手掌試溫度高低,確定溫度適中,即可開始溫灸。

4.腹部用精油 按摩 完之後進行溫灸,用溫灸棒在腹部來回滾動,再點臍周穴點,(歸來、氣海、關元),使穴點經絡疏通皮膚光滑、紅潤。 溫灸時間:15分鍾。

艾灸的 注意事項

1、灸器點 上火 後不可懸空過久,以免接觸皮膚時溫度過高,以致燙傷,如懸空太久,可先以手掌將灸器之溫度搓低後再繼續使用,每隔一段時間,應將灸器敲除支。

2、每使用灸條二至三條後,在灸器控制口會產生溫灸油垢,應以毛刷清洗,以保持灸條之通暢。

3、溫灸半小時內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

4、溫灸後要喝較平常多量的溫開水(絕對不可喝冷水或冰水)

5、飯後一小時內不宜溫灸。

艾灸的製作方法

艾灸療法的主要材料為艾絨,艾絨是由艾葉加工而成。選用野生向陽處5月份長成的艾葉,風干後在室內放置1年後使用,此稱為陳年熟艾。取陳年熟艾去掉雜質粗梗,碾軋碎後過篩,去掉尖屑,取白纖絲再行碾軋成絨。也可取當年新艾葉充分曬干後,多碾軋幾次,至其揉爛如棉即成艾絨。

1.艾炷的製作

適量艾絨置於平底磁碟內,用食、中、拇指捏成圓柱狀即為艾炷。艾絨捏壓越實越好,根據需要,艾炷可製成拇指大、蠶豆大、麥粒大3種,稱為大、中、小艾炷。圖146。

2. 艾卷的製作

將適量艾絨用雙手捏壓成長條狀,軟硬要適度,以利炭燃為宜,然後將其置於寬約5.5厘米、長約25厘米的桑皮紙或純棉紙上,再搓捲成圓柱形,最後用面漿糊將紙邊粘合,兩端紙頭壓實,即製成長約20厘米,直徑約1.5厘米的艾卷。

3.間隔物的製作

在間隔灸時,需要選用不同的間隔物,如鮮薑片、蒜片、蒜泥、葯瓶等。在施灸前均應事先備齊。鮮姜、蒜洗凈後切成約2-3毫米厚的薄片,並在薑片、蒜片中間用毫針或細針刺成篩孔狀,以利灸治時導熱通氣。蒜泥、蔥泥、蚯蚓泥等均應將其洗凈後搗爛成泥。葯瓶則應選出相應葯物搗碎碾軋成粉末後,用黃酒、薑汁或蜂蜜等調和後塑成薄餅狀,也需在中間刺出篩孔後應用。

猜你感 興趣 :

1. 護膚每個步驟需要多長時間

2. 艾灸到底多長時間

3. 艾灸對經絡的傷害

Ⅷ 艾灸的排病反應有哪些

艾灸之後可能出現的不同症狀:本文分為兩個部分,合集一、二有部分重疊,但是二者同時互為補充,合集一從具體肢體反應,合集二從疾病角度,二者角度不一樣。

艾灸排病反應大合集【一】

1、麻:表明氣能過來,而血過不來。

2、木:麻得厲害了,就是木,是血和氣都過不來了。

3、酸:表明經絡是通的,但是氣血不足。

4、脹:表明氣很足,此類人是愛生氣的體質,若體內的氣出不去就估脹。

5、痛:單純性的痛則是因為有血淤

6、癢:表明氣和血正在過來,傷口癒合的時候都會發癢。但這與全身發癢不同.

7、感覺熱能到會陰,這是好的現象,說明對泌尿系統效果顯著,打通任脈。

8、做艾炙過程中,下腹中感覺有一股熱氣在形成,並能隨著人的意識而形成氣流,在人的經絡內來回的流動,上到頭頂,下到足底,經過的地方有酸、麻、脹、痛的不同感覺,就像是練氣功一樣。這是非常好的現象。

9、做完艾炙後,面色變得紅潤有光澤,皮膚飽滿滋潤。色斑快速變淡、痘痘消失。

10、做完艾灸後,人的心情變得舒暢很多,心情很放鬆。非常好的感覺。

11、夏天要出大汗為佳。但冬天灸以全身微微出汗為佳,特別是額頭、手心、足心要出熱汗,出大汗者一定是身體比較虛的人。

12、寒感,灸後會覺得冒涼風,寒性體質的人多會出現這種現象,要多灸。

13、熱感,腹腔發熱到後腰往上走到百會,往下走到湧泉。經絡通,效果好。

14、沉感,是正常的,比較像壓了一塊大石頭。氣血循環不暢經絡不通。

15、肚子咕咕叫,或者排氣,這是促進腸蠕動,幫助排除身體的濁氣,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

16、如果腹部或後腰出油,是血液粘稠,血脂高,血液毒素垃圾過多,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

17、做艾灸的前幾次沒有什麼感覺,只有點熱,說明經絡不通,身體比較寒。

18、做艾灸時上半身熱或只是下半身熱,表明不怎麼熱的那半身的經絡不是很通。

19、灸的過程中有出現手心或足心出冷汗,是排寒氣的現象,然後才出的熱汗,說明體內寒氣重。

20、做完後口乾燥,咽喉難受,說明上焦有虛火,要做到要配合做肩頸灸,療效就會很好了。

21、開始灸很熱,過了一段時間後感覺不熱了,那是正常的平台期,還有就是經絡適應了,需要用猛火灸。

22、酸痛、疲勞、嗜睡(白天愛困):體質酸性,血液循環差,氣血不足,在灸後血液循環加快,所以體質弱的人前二、三次會出現乏力、睏倦現象。

23、呼吸急促或不順暢,情緒不穩定、頭重:心臟功能弱,心肌供血不足、血偏稠。

24、腎臟部位有酸痛感,(腰酸腰涼)尿量增加,尿色有變化:腎功能不佳,腎氣不足,陽虛。

25、做完艾灸後,臍部有出黃水的現象:這說明有婦科炎症或腸胃炎症。臍周出水泡是腸道濕寒,嚴重的人會在臍周起一圈硬皮。

26、做完艾灸後下部瘙癢、分泌物增加或有血塊:婦科不好、月經不調,調整經期中,會出現短暫亂經。

27、做完艾灸後全身無力感或增加酸痛:痛風、月內風,體內有風濕,幾次後即消失。

28、做完艾灸後持續出汗:體內濕氣重,艾為純陽之火,能幫助排濕去寒。

29、做完幾次艾灸會感覺口渴?非常典型的上實下虛的症狀,在做過幾次後出現好轉反應,感覺病情加重了,建議多喝水,可以3-5天做一次,中間穿插做刮痧,拔罐。

30、月經提前或推後:艾的作用最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統,所以女性做艾灸月經3個月之內為調整期,月經可以提前或推後。

31、出水泡,出紅疹是體內的濕毒,血毒過多,越是這種現象越要灸。

32、灸後出現咳嗽,有黃痰。說明肺部有火,如無法接受繼續施灸可以少灸或不灸。

33,乏力,有州乎喊虛汗。說明為寒性體質,加大灸。

34、精神亢奮,失眠,頭痛,頭暈。熱性體質,上焦有冊野火,可在背部 適當刮痧拔罐,必要時可在大椎穴上放血。在家庭中可趕緊將病人安置在一個空氣流暢的環境下,讓患者平躺,再做推拿頸部疏通,多喝水。

35、灸後關節痛,說明關節處有寒濕之氣淤堵。

36、口腔潰瘍,長痘,便秘。是胃火旺,可在胃經上刮痧瀉火,吃涼潤食品。

37、灸後出現濕疹,癢,起紅疙瘩。是脾胃濕氣重的緣故,加大灸。若不能接受加大灸可停灸一段時間。

38、腹瀉,惡心,嘔吐。是脾胃虛寒的嚴重,加大灸即可,千萬不要去醫院打調水。

39、打嗝為腸胃氣滯,無需處理會自動消失。

40、月經提前,或量少。為氣血增加後的自我調節或陰虛火熱體質,繼續灸3個月後會逐漸正常。

41,會陰瘙癢,起紅疹,白頃卜帶增多有異味。為濕氣往外排的表現,加大量灸

42、非經期陰道流血,血塊多或月經紊亂,經期延長。是在排子宮內的淤血。兩三個月後會一切正常。

43、艾灸後常常會有疾病加重的反應,這是正邪交戰的正常現象,那麼病邪在體內寄居很久,他也不會輕而易舉的乖乖就範。所以這時候就免不了有反應,你用艾灸的方式激發正氣想把邪氣趕出,那麼邪氣就先頑強抵抗。這時的正氣不足,而邪氣旺盛的時候,當然你會有各種不適反應出來。當你逐漸艾灸,體內慢慢累計了很多正氣的時候,這時的病邪就會逐漸地趕出體外了。

44、失眠:艾灸後常常會有失眠的症狀,如果出現初次艾灸後失眠,也是一種反應,此時的失眠,多很疲乏無力,或嗜睡。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艾灸後,這時如果睡眠很少,但不會出現疲乏無力的現象,反而因為艾灸,而顯得精力充沛。此時,不要因為睡眠時間的不足而煩惱,也不要刻意用安眠葯來湊夠睡眠的時間,主要看你自己的精力是否充足,灸中脘還會很快改善脾的功能。

45、艾灸的走竄現象:有時候我們艾灸中脘,會有肝區不適,或會有胃脘部不適,這很有可能你的肝有隱患或你的胃有疾病,艾灸就會主動幫助你去調整,這就是艾灸的通竄功能。所以說,我們的身體有一個自我調整的功能,只要你調動的好,這些都會起來工作。假如你艾灸關元穴,也許會反應出你婦科方面的隱患或前列腺方面的問題或生殖系統的一些疾患。人體「陰陽」的升降是有其固定的規律的,元氣逐漸充足了,「陰陽」就必定按照其規律運行,該升的就自然會升,該降的就自然會降,根本就不必用人為的方法去調動。

46、發熱反應屬於全身綜合性的劇烈反應之一。多在自身康復機能完全發揮作用後出現,表示氣血旺盛,體質增強,是機體由量變到質變的轉折點。一般發高燒反應,體溫在39-40度,反應持續時間一周左右,少數低燒患者,體溫在37.5度至38度之間時,反應持續十幾天甚至一至兩個月。

47、上火現象:很多人艾灸後會出現口乾舌燥,這也是艾灸的一種反應,這種現象表明陰陽正在調整,陽不勝陰,這時要多喝白開水。此時患者會覺得喉嚨異常干痛,這是病邪(寒邪)逐漸外發時的必然症狀(病邪被驅趕到哪裡,哪裡就會出現西醫所謂的炎症,此時許多中醫專家都會任認為灸過火了,會立即停止治療,使得功虧一簣)。

48、身體出現類似過敏的現象。有很多人艾灸後身上出現很多紅疹的現象,此時多以為是過敏了,其實,這些表現出來的症狀,都是真陽元氣驅趕寒邪外出的表現。也是病邪在體表的反應。如果此時停灸,病邪還會入里,侵蝕臟腑。如果此時皮膚表現嚴重,可以用放血療法使邪出有門。可以在大椎、足太陽膀胱經的腧穴還有委中穴放血,給病邪以出處。

49、艾灸後的精神反應:有很多人會出現類似抑鬱症的現象,這時可以找人傾訴,可以到狂野處大哭或大喊,一定要發泄出來,不要郁悶在心,免得徒增新疾。

50、曾經患過的疾病都可能會復發多次,雖說是復發,但感受一般不會比以前犯病時強烈。曾患有痔瘡的也會發作,而且會有內痔變為外痔,大約十天半個月即可自愈。

艾灸排病反應大合集【二】

一,皮 膚 癢

皮膚癢是糖尿病、血糖不穩定、腎病、肝膽類疾病、寄生蟲病、腫瘤、內分泌紊亂的必然反映,是大量廢物,病毒從皮膚排泄的表現。

1、白細胞吞噬能力增強,皮部組織出現奇癢,病變部位氣血流通了。

2、腎功能不好、氣滯血淤的人,會反映皮膚奇癢無比,是皮膚無法應對大量毒素的排出。

3、皮膚出現小紅腫、小紅塊、風疹塊、嘔吐,是膽囊炎、膽汁返流性疾病的一種表現,人體血液、體液內的廢物在皮膚弱酸環境中的反映。皮膚承受不了調節,產生各種新的瘀堵,這是暫時的。

4、皮膚潰爛、流水、脫皮、局部腫大,是皮膚微循環瘀堵,流通不暢的一種表現,是原來瘀堵和病變的局部被打通了。

5、淋巴痛、咽喉紅腫、口腔內癢、咳嗽,這是淋巴結、咽喉等有疾病,這種反應表示瘀堵、病毒結合物、廢物體、淤血點、粘膜內廢物開始松動或分解、疏通。

6、頭皮癢、頭屑多,這是典型的腎陽虛反映,原來瘀堵在頭皮的毛囊內脂肪和廢物被大量排出後產生的適應感覺。

二,各 種 疼 痛

各種疼痛,是由於血流量增強,硬化萎縮,瘀堵的微血管開始恢復彈性,後面推、前面堵,會牽拉周圍的組織,就會反映疼痛,有的人反應強烈,有的人反應弱。

1、局部肌肉酸痛、脹痛、刺痛

這是肌肉微循環嚴重堵塞。

2、胯骨、頸椎、腰椎酸痛、刺痛、痛無定處

這是關節炎、風濕性、類風濕性、股骨頭炎的一種表現,越痛說明越嚴重。

3、意想不到的局部出現疼痛

說明這個部位有淤積。

4、全身無力、全身酸痛或者發燒

這是月風病、風濕類疾病、心臟病、痛風病的反映,巨噬細胞吞噬病毒的能力增強了,機體應變能力差,暫時不能適合新的平衡。

5、頭痛

這是腦血管萎縮、微循環瘀堵、腦腫瘤、腦神經功能不穩定的反映,微血管恢復彈性時,改變了周圍組織的形態。

6、小腹疼痛、脹痛、極不舒服

這是有盆腔炎、子宮位置不正、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宮頸炎、陰道炎等的反映。

7、手足疼痛

這是末梢神經,微循環恢復的反映。

8、抽筋、腹部等部位酸痛加腹部疼痛

是糖尿病或者胰腺炎等病的反映。

9、腰疼、腰脹、腰酸

這是腎不好、腎炎、腎結石、膀胱結石、輸尿管結石、輸卵管、子宮肌瘤等疾病的反應,是活血化瘀、結石松動、血管恢復彈性的一種表現。

10、胃痛並發有嘔吐,脹排氣多

這是胃病、膽汁返流性胃炎、萎縮性胃炎、淺表性胃炎、胃竇炎等的反映,這是一種修復、排毒、提高胃功能的一種表現。

11、膽汁區疼痛

未保健及調理而疼痛者,情況不妙,必需檢查,用保健及調理而疼痛者,這是疏通的表現,原來瘀堵的血管,肝組織被疏通和分解,逐漸恢復功能的一種表現。

三,眩 暈

這是貧血、氣虛、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粘度、痰阻、肝膽氣不足人的表現,這是血流加快的一種表現,是由於原來很慢的血流量加快後,血管收縮能力跟不上,不同步的表現。

四,口 腔 潰 瘍

這是人體舌下腺(胃)、腮腺(脾)、齶下腺(腎)的熱、火、毒的向外排泄時,大量的在口腔內淤積形成的,多漱口能緩解。

五,口乾舌噪、尿頻、放屁多

原來身體酸性過多,減肥時排出細胞內多年的水分、油膩、廢物等物質所表現的特徵,這是排酸的表現,需要大量喝水。

六,耳鳴、心慌、胸悶

這是鼻炎、咽喉炎、扁桃體炎、心臟病、高血壓、腹痛的一種表現,這是活血化瘀的一種表現。

七,貪睡、睡不醒

這是體內毒素太多,血呈酸性,肝臟有病的一種表現,肝的排毒和修復,是要在睡眠中完成,這是修復的必然反映。

八,眼屎多、眼紅腫、眼疼

這是肝氣疏通上後,從眼中排出會使眼肉微循環、微血管、微彈性恢復疏通的一種表現,瘀堵在眼內的病毒向外排出的反映。

九,青春痘加劇

這是皮下脂肪大量排泄的一種現象。

十,咳嗽痰多、伴有氣喘頭暈

這是支氣管、氣管、咽喉、肺內的死痰、淤血,向外排泄時刺激組織的一種本能反映。

十一,流血

1、流鼻血、流鼻水、流黃鼻水

這是血紅素,不是鼻血,原來血管硬化、萎縮,或者原來流過血的人以及脾、肝功能不好的,調節後重新恢復功能的表現。

2、月經不停、出血時間長

嚴重氣滯血瘀、子宮內膜增厚、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宮頸糜爛。

3、便血

這是腸息肉、腸炎、痔瘡病人的反映,活血化瘀過程中,將原組織在各部位的淤血分解後排泄出的反映。

4、尿血

這是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人的反映,這么好的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學艾灸,這是在疏通過程中結石松動,排泄中碰傷了血管內膜滲血的反映。

5、尿白濁

這是腎病、膀胱有病,這是消炎、消毒、恢復功能的反映。

6、尿綠

這是膽有病,這是膽汁大量排出時,人體無法分解或者與各種食物結合,溶化的一種表現,也是一種恢復的表現。

十二,尿臭、尿多、尿酸高、尿的泡沫多

這是高血糖、糖尿病、腎病、胰腺炎、膀胱炎體質的人泌尿系統有炎症的特有表現,這是一種排毒、恢復功能的反映。

十三,腹瀉

這是典型的肝膽、膽囊炎、腸炎、體質差的人的表現,也是排毒現象。

十四,氣急、氣短、心跳加快

1、貧血:血流量增大,流動的速度快了,各種器官無法適應和調整。

2、心功能不好的人:心臟的博血和迴流血來不及協調。

十五,手、腳、身體浮腫

這是糖尿病、腎病、膀胱病、心臟病、胰腺病人的一種表現。這是反映排泄快了,自身器官組織、修復、消化能力跟不上的反映。

十六,血脂、血糖、血壓升高

許多人在保健及調理中,都會發生此類狀況,這都是一種調整修復反映,同時,都是一種假性症狀,不管怎樣反映,自我感覺是良好的,不象過去的症狀那麼讓人害怕,即根源已經好了,但還有一些調節現象沒有結束。

1、血脂升高

高血脂、高血粘度的人的一種表現,細胞內的多餘血脂被大量分解出,排到血液內,人體自身分解血脂的能力跟不上調整反應。

2、血糖升高

這是糖尿病、血糖高、胰腺有病的人特有的,也是一種假象反映,細胞多餘的糖會被大量排出,細胞的活力大大增強,人體的自我感覺越來越好,如果細胞內堆積的糖分不排出,必然會產生各種並發症,細胞死了,器官組織必然會衰亡。

3、血壓升高

這是高血壓、血管萎縮、硬化特有的反映,血液循環增大了,血管的韌性未恢復,還不能適應環境的變化。

十七,飯量減少和增強這都是胃功能不好的人得反應

1、飯量減少:是新陳代謝加快了,胃動力未解決好。

2、飯量增加了:是胃功能恢復了,新陳代謝也加快了的反應。

十八,胖了和瘦了

內分泌在調整過程中的反映,尤其甲亢患者都會胖。瘦了,是體內細胞活力加強了,細胞內的脂毒,脂肪大量排出形成的。

十九,反應太大、害怕

這是一種好轉反應,是在幫你找出病況,在調整、疏通、恢復和提高身體各個器官的功能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