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養殖石斑魚苗養殖技術
養殖技術
石斑魚養殖形式有網箱養殖和池塘養殖兩種,其中以池塘養殖為主。
折疊池塘養殖
1、養殖池條件:池塘可在墾區內的低、中潮區挖地建池或利用原有的對蝦養殖池修建而成。條件要求為:(1)底質以沙質、半沙質為好,硬泥底也可以;(2)周圍海區水質無污染,透明度高;(3)魚池面積5-10畝為宜,池水水深1米以上。
2、清塘及人工魚礁投放,魚池經曝曬、清淤後,在池底鋪設一些亂石或投放些有穿空的廢舊輪胎,瓦水筒等,以適應石斑魚喜鑽洞的習性。
3、魚種放養。養殖的魚種要求活力強,無病,體色偏黑色,並進行大小分養。放養密度必須因地制宜,一般魚種規格100克/尾左右,每平方米可放養0.5尾左右。
4、飼養管理
(1)餌料投喂。餌料以新鮮小雜魚為主,最好為活餌,並依魚種規格,切成大小適宜的塊狀投喂。投喂時,採取定量投喂,一般前期占魚體重的10-15%,後期為5-10%。
投餌時間以早上5-6時和晚上7-8時為佳。
為了節約成本,可以在養殖石斑魚的魚池中投入白蝦自繁自養或羅非魚夏花魚種混養,石斑魚的殘餌和糞便作為白蝦和羅非魚的餌料,而白蝦和羅非魚是石斑魚的優質餌料,使魚塘生態取得平衡。
(2)日常管理。石斑魚對水環境條件的變化很敏感,日常管理要注意。養殖時要求水溫在14-30℃,鹽度12-35%,PH值7.8-8.4,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並要求日變化幅度不能過大,日換水量一般要求1/3-1/4;在養殖過程中,如果水的交換條件差,放養密度又過大,就容易發生缺氧浮頭,要及時採取機械抽水或增氧機增氧。另外,要經常巡塘,注意安全生產。
(3)收獲。石斑魚對空哪低溫忍耐力較差,一般宜在寒流未臨前完成收捕。對少數未達商品規格的石斑魚應作越冬處理。
折疊網箱養殖
1、養殖場地的選擇和網箱製作類同鱸魚的網箱養殖。
2、養殖季節。石斑魚的生長期在浙江海區一般為5-11月,石斑魚從50-100克體重的魚種養到400-600克商品魚需要14-16個月時間。一般採用二種養殖周期安排生產。一種是從第一年5-7月份收購的100克左右魚種養到入冬前體重達到150-200克,經越冬養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種是4-5月份投放體重200克的大規格魚種,當年在入冬前可養到400-600克商品魚出售。
3、養殖密度。網箱養殖石斑魚的放養密度,根據多年的生產實踐和試驗結果,認為規格為3×3×3米網箱其年放養密度為10千克/平方米為宜。這一放養密度可達到較高的成活率,總增重率和凈產率都高,而且餌料系數低。
4、餌料和投餌技術。魚種經運輸,分養入箱後需7-10天的時間適應環境條件,才能開始攝食。在正式投食前應進行馴食,其餌料主要為下雜魚,餌料系數一般為7-8:1。採用配合餌料時需注意幾個問題:一是石斑魚對攝食餌料的習慣性較強。以投喂下雜魚到改喂人工配合伍扒餌料有一個較大的適應和過渡過程。二是配合餌料的配方要合理,其蛋白質含量不宜低於40%,三是石斑魚如遇餌料不適口或鮮度不夠,即會吐食,因此需考慮適口性。四是需製成軟顆粒,其大小應與石斑魚的口徑一致。石斑魚性多疑,對餌料選擇性強,因此,投餌技術對石斑魚攝食影響很大,投餌時間為上午8-11時,投喂量約占魚體重的5-10%,投喂方式應慢投,待魚吃完再投。石斑魚一般不食沉入網箱底部的餌料。
5、越冬管理。每年12月份至翌年4月份水溫下降至15℃以下,石斑魚基本不攝食不游動,進入越冬階段。
(1)越冬海區選擇和網箱結構。選擇流速緩,風浪小,最低水溫在8℃以上的海區。為減輕潮流、風浪對越冬魚的影響,在越冬網箱的四周應設置一些空網箱來減緩水流和風浪對越冬網箱的沖擊,同時在網箱中設置一定數量的越冬器材,倒掛麻袋或附設硬質塑料籠和管子。
(2)越冬魚種放養密度。一般放養規格200克/尾的魚種,密度為350-400尾/箱。越冬期投食應選擇在腔虧昌風和日暖天氣,投喂量少一些,但餌料質量要好一些,盡量投喂活餌料。
此外,有條件的地方可採用室內加溫越冬或土地塑料大棚越冬。
⑵ 池塘養石斑魚多少個月才能捕撈上市
這個還要看你養什麼品種,養殖條件等。
簡單的說,配斗從品種角度,一般的常見石斑魚,比如青斑仔賣猛、珍珠、油斑等,一年時間就能到1斤到2斤的規格,就可以進行念橋銷售。而一些價格比較高的石斑魚,比如東星斑、蘇眉、老鼠斑、紅斑等,由於生長速度比較慢,需要2年到3年的時間,才能達到上市的規格。
希望能給您提供幫助。
⑶ 如何飼養石斑魚
石斑魚營養豐富,有很多人都喜歡吃石斑魚,那麼你們知道石斑魚是怎麼 飼養 的嗎?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石斑魚的飼養 方法 ,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石斑魚的飼養方法
1、苗種培育
(1)魚苗放養:魚苗全長2.5-5厘米時,放養於塑料框(餐桌罩)飼養,放養密度500-1000尾/框,全長5-9厘米時,放養於塑料小網箱內飼養,放養密度為1000-1500尾/箱;全長10-20厘米時直接放入10米3的圓形水泥池中飼養。苗種放養時,必須進行嚴格的篩選和消毒,將不同規模的苗種分開飼養。用塑料框和小網箱飼養時,將派輪塑料框、小網箱放置於水泥池中,水池內充氣,框和箱內不充氣。
(2)餌料投喂:苗種飼養期間的餌料主要以冰鮮小雜魚、小蝦為主。苗種全長2.5-5厘米時,每天投喂6次,上、下午各3次,投餌量為12%-20%;全長5-9厘米時段,每天投喂4次,上、下午各2次,投餌量為8%-12%;全長10-20厘米時段,每天投喂2-3次,上、下午各1-2次,投餌量為4%-6%。苗種2-5厘米時段,可將冰鮮小雜魚、小雜蝦製成魚糜投喂,5厘米以上苗種可根據魚種口徑大小將冰鮮小雜魚剪成塊狀投喂,用小毛蝦、小雜魚仔為餌時可直接投喂。
(3)水質管理:苗種飼養期間,換水量應根據不同季節、不同餌料品種情況而定。正常情況下,薯羨禪應在每次投餌完成後乾地大排換水,及時清除池底殘餌、糞便,保持24小時連續不斷充氣和對流水,水溫高於25℃時的換水量為8-10個循環,平時4-5個循環。
(4)苗種分養篩選:互相殘殺是老虎斑的天性,主要發生在1.5-10厘米時段,個體大小不一,具有強烈的攻擊和殘殺傾向,其結果是較小的被吞食,稍大的同歸於盡,所以在苗種的飼養過程中須2-3天篩選一次,以保持同一養殖池中的魚體大小規格一致,盡量減少互殘,篩選一般採用石斑魚專用的、不同規格的不銹鋼網篩,結合手工篩選方法進行。苗種分養篩選可結合清洗風箱或倒池時進行,篩選分苗倒池時操作要認真、輕快,避免因操作不當造成魚體受傷。
(5)苗種越冬:越冬前須加強管理,投足、投好餌料,使魚種在越冬時有健壯的體質,能順利越冬。在水溫低於18℃時,需採取保溫 措施 ,保持水溫在20℃以上,水溫數塵差波動幅度不越過2℃。越冬期間投餌量為魚體重的4%-6%,每天投餌1-2次,且對流換水量2-4個循環,保持連續充氣。老虎斑為熱帶、亞熱帶魚類,畏寒,適溫范圍15-35℃,最高、最低致死溫度約分別為12℃、38℃。當年繁殖的魚苗不能當年養殖上市,經過越冬後規格可達150-200克。
2、成魚養殖
(1)苗種放養:4月份當自然海區水溫穩定在20℃時,可將保溫棚內魚種移到鮑魚養殖池中。苗種入池前,養殖池用含有效氯10%的次氯酸鈉洗刷消毒,用干凈海水沖刷數遍至余氯完全消失後,加水至1.2米,再將魚種移入池內。苗種入池時應進行葯浴,可用5-10毫克/升的聚維酮碘(含有效碘10%)加1-2毫克/升的上野黃葯葯浴3-5天,每日1次,每次2-3小時。
(2)養殖密度:老虎斑具有集群、低耗氧,飽食後極少活動的生態習性。故適合集約化高密度養殖,一般個體重150-200克的苗種,放養密度為200-300尾/米2;個體重200-350克,密度150-200尾/米2;個體重500克以上,密度30-50尾/米2。為促進魚體的生長,養殖過程要根據魚種的個體大小,30-40天進行篩選分池、倒池一次,倒出的空池,要乾地嚴格的洗刷、消毒、沖洗後再使用。
(3)餌料投喂:人工養殖棕點石斑魚主要以小雜魚、蝦蟹為餌,目前成魚養殖一般使用新鮮小雜魚、蝦或用新鮮小雜魚與台灣產石斑魚預混料製成軟顆粒飼料投喂,用新鮮小雜魚為餌時,日投餌量為魚體重的8%-12%,以軟顆粒飼料為餌時,投喂量為魚體重的4%-8%,日投飼均為2次。
(4)換水清污:每天上、下午投餌完成後進行大換水,採用邊排水邊清掃池壁、池底、充氣管的污垢及殘留物的方法。將水位降低至40厘米左右後,對流1-2小時至水質清新再重新加水至原位。
(5)病害防治:老虎斑工廠化養殖過程中,需要來防車輪蟲、小瓜蟲、瓣體蟲等寄生蟲和海水弧菌、愛德華氏菌等細菌性疾病及營養性疾病等,尤其是苗種養殖期甚為重要,所以應特別重視養殖環境的消毒和清潔工作,定期有規律地對養殖魚進行殺蟲,淡水葯浴。
石斑魚的飼養管理技術
1、日常管理方面堅持病害預防為主,治療為輔。郭老闆的的池塘為低位塘,基本上每次漲潮都會換掉50公分水;水質差的的時候也是採取換水來來處理。進水前先潑灑抗應激葯品,提高魚抵抗力;進水後消毒水體,做到定期預防病蟲害。下雨天或者台風天氣後也會對水體進行消毒。日常的的管理工作中比較重要的的環節是在喂料時細心觀察魚吃料情況,出現吃料不好的的情況,及時適當換水,調理水質。另外一畝池塘水面大概配備了一台增氧機,在增氧和調水方面工作也做得十分到位。
2、選擇優質的的飼料,注重性價比。目前市場上飼料品牌繁多,價格和質量參差不齊,選飼料不能單純看價格是否便宜,更應該從多方面關注一個飼料的的效果,如消化性,長速,餌料系數等指標。一些養殖戶只在乎價格便宜,殊不知,價格雖然低了,但由於生產工藝和原材料用料跟不上,導致整體的的餌料系數偏高,最終的的養殖成本可能還高。
行情低迷影響下,部分石斑魚飼料為了搶奪市場,不惜降低飼料質量和價格促銷,上上的的優選系列石斑魚飼料不僅僅能夠維持穩定質量,還對質量進行不斷地優化,可以讓魚體消化更好,養殖出來來的的魚體色體型更加健康,對於兩年石斑魚的的養殖盈利具有大大的的推動作用。
3、投料管理。由於不同苗場魚苗馴料方式的的不同,郭老闆今年買的的魚苗屬於有“吃料沉底”的的習性。在投喂的的時候魚不游出水面搶料,只能看到水面波動,看不到魚吃料,給喂料帶來來不少困難, 經驗 不足的的養殖戶就可能出現喂料不足或投料過多造成浪費。對於這一問題,郭老闆認為要選擇慢沉效果好的的飼料,剛好上上石斑魚料能很好解決該問題。
在喂料時只要看到飼料上下翻滾,則表明魚在搶料,非常方便。很多養殖戶在天冷時投喂上上石斑料都發現這獨特的的緩沉優點,對投喂管理幫助很大。在不同生長期,用料最好也有所區別:苗期15公分之前,選擇使用營養更全面的的上上龍膽系列,打下營養基礎;15公分後投料量增加時可選用更經濟的的上上優選系列石斑料。投喂方法也有講究:10公分之前每天投喂3餐,按體重的的5%投喂;10-17公分每天投喂2餐,按體重的的3-4%投喂;17公分上則每天喂1餐,連續喂3-4天停喂1天。
石斑魚的運輸管理方法
水質技術要求水質是活魚運輸過程中最重要因素之一,用來運輸活魚的海水必須清新,不受污染,溶氧充足有機物含量少。因此在運輸時最好取用育苗場經過沉澱消毒過濾的潔凈海水。
水溫技術要求石斑魚運輸的最佳水溫應保持在16℃左右,此溫度可使石斑魚處在半麻醉狀態。如水溫太高,會加速魚的新陳代謝,造成水體惡化,引發死亡;如水溫太低,又會凍傷魚體。因此控制好儲運水體的溫度,是運輸成敗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體溶氧技術要求只有保證水體中有充足的溶解氧(一般要達到8毫克-10毫克/升)才能確保石斑魚運輸的成活率,現較常見的供氧方式有四種:(1)風機供氧;(2)分子篩制機供氧;(3)氧氣瓶供氧;(4)液態氧供氧,其供氧方式各有利弊,大家可根據各自具體條件要求選用合適的供氧方式。
⑷ 石斑魚休漁期
5-9月。
石斑魚的休漁期慎橘橋為每年的5月1日中午12:00-9月16日中午12:00。
摘要常見石伍態斑魚如青寬猛斑、油斑等品種,養殖1年即可進行銷售,而東星斑、蘇眉等高價石斑魚由於生長速度慢,需要2-3年才可上市。
⑸ 養殖石斑魚多少個月才能捕撈上市
在浙閩沿海是5月~11月,兩廣和香港、台灣省沿海是4月~11月,海南是3月~12月。石斑魚從體長10厘米生長到商品魚體重500克~750克需要 16個月~24個月,可採用兩種養殖周期安排生派讓唯產。一種是從第一年3月~5月份投放體長10厘米的魚種,養到入冬,滑灶體重達150克~200克,在網箱內越冬,一直養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種是3月份~5月份投放體重200克的大規格魚塵培種,到入冬前可養到500克~700克上市,或者養到第二年冬前體重 1.5公斤左右上市。
⑹ 光唇魚(溪石斑魚)的養殖技巧是什麼
餌料投喂:餌料以新鮮小雜魚為主,最好為活餌,並依魚種規格,切成大小適宜的塊狀投喂。投喂時,採取定量投喂,一般前期占魚體重的10~15%,後期為5~10%。投餌時間以早上5~6時和晚上7~8時為佳。
合理混養:為了節約成本可以在養殖光唇魚的魚池中投入白蝦自繁自養或羅非魚夏花魚種混養,光唇魚的殘餌和糞便作為白蝦和羅非魚的餌料,而白蝦和羅非魚是光唇魚的優質餌料,使魚塘生態取得平衡。
日常管理:光唇魚養殖時要求水溫在14~30℃,鹽度12~35%,PH值7.8~8.4,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並要求日變化譽液幅度不能過大,日換水量一般要求1/3~1/4。
在養殖過程中如果水的交換條件差,放養密度又過大,就容易發生缺氧浮頭,要及時採取機械抽水或增氧機增氧。另外,要經常巡塘,注意安全生產。
光唇魚喜棲息於石礫底質、水清流急之河溪中,常以下頜發達之角質層鏟食石塊上的苔蘚及藻類。每年6-8月在淺水急流中產卵。主要分布於上海、江蘇、安徽、浙江、福建、台灣等地的溪流中。
光唇魚(Acrossocheilus fasciatus)屬鯉形目,鯉科,䰾亞科,光唇魚屬。俗稱:石斑魚,羅絲魚。體細長,側扁,頭後背部稍隆起,腹部圓而呈淺弧形。頭中等大,側扁,前端略尖。
分布廣,為產區的小型經濟魚類,肉鮮美。卵有毒,誤食會引起腹瀉、腹痛、頭暈、嘔吐等中毒症狀;貓、雞等動物食魚卵會引起死亡。長時間加熱能將毒素破壞。因體色鮮艷,浙江選取3.5厘米的同類幼魚出口外銷,作為觀賞魚類,創值相當可觀。
(6)養殖石斑魚要多長時間才可以上市擴展閱讀
池塘養殖
1、養殖池條件:池塘可在墾區內的低、中潮區挖地建池或利用原有的對蝦養殖池修建而成。條件要求為:底質以沙質、半沙質為好,硬泥底也可以;周圍海區水質無污染,透明度高;魚池面積5-10畝為宜,池水水深1米以上。
2、清塘及人工魚礁投放,魚池經曝曬、清淤後,在池底鋪設一些亂石或投放些有穿空的廢舊輪胎,瓦水筒等,以適應石斑魚喜鑽洞的習性。
3、魚種放養。養殖的魚種要求活力強,無病,體色偏黑色,並進行大小分養。放養密度必須因地制宜,一般魚種規格100克/尾左右,每平方米可放養0.5尾左右。
4、飼養管理
餌料投喂。餌料以新鮮小雜魚為主,最好為活餌,並依魚種規格,切成大小適宜的塊狀投喂。投喂時,採取定量投喂,一般前期占魚體重的10-15%,後期為5-10%。
投餌時間以早上5-6時和晚上7-8時為佳。
為了節約成本,可以在養殖石斑魚的魚池中投入白蝦自繁自養或羅非魚夏花魚種混養,石斑魚的殘餌和糞便作為白蝦和羅非魚的餌料,而白蝦和羅非魚是石斑魚的優質餌料,使魚塘生態取得平衡。
日常管理。石斑魚對水環境條件的變化很敏感,日常管理要注意。養殖時要求水溫在14-30℃,鹽度12-35%,PH值7.8-8.4,溶解氧4毫克/升以上,並要求日變化幅度不能過大,日換水量一般要求1/3-1/4;
在養殖過程中,如果水的交換條件差,放養密度又過大,就容易發生缺氧浮頭,要及時採取機械抽水或增氧機增氧。另外,要經常巡塘,注意安全生產。
收獲。石斑魚對低溫忍耐力較差,一般宜在寒流未臨前完成收捕。對少數未達商品規格的石斑魚應作越冬處理。
網箱養殖
1、養殖場地的選擇和網箱製作類同鱸魚的網箱養殖。
2、養殖季節。石斑魚的生長期在浙江海區一般為5-11月,石斑魚從50-100克體重的魚種養到400-600克商品魚需要14-16個月時間。一般採用二種養殖周期安排生產。
一種是從第一年5-7月份收購的100克左右魚種養到入冬前體重達到150-200克,經越冬養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種是4-5月份投放體重200克的大規格魚種,當年在入冬前可養到400-600克商品魚出售。
3、養殖密度。網箱養殖石斑魚的放養密度,根據多年的生產實踐和試驗結果,認為規格為3×3×3米網箱其年放養密度為10千克/平方米為宜。這一放養密度可達到較高的成活率,總增重率和凈產率都高,而且餌料系數低。
4、餌料和投餌技術。魚種經運輸,分養入箱後需7-10天的時間適應環境條件,才能開始攝食。在正式投食前應進行馴食,其餌料主要為下雜魚,餌料系數一般為7-8:1。採用配合餌料時需注意幾個問題:一是石斑魚對攝食餌料的習慶侍物慣性較強。
以投喂下雜魚到改喂人工配合餌料有一個較大的適應和過渡過程。二是配合餌料的配方要談信合理,其蛋白質含量不宜低於40%,三是石斑魚如遇餌料不適口或鮮度不夠,即會吐食,因此需考慮適口性。
四是需製成軟顆粒,其大小應與石斑魚的口徑一致。石斑魚性多疑,對餌料選擇性強,因此,投餌技術對石斑魚攝食影響很大,投餌時間為上午8-11時,投喂量約占魚體重的5-10%,投喂方式應慢投,待魚吃完再投。石斑魚一般不食沉入網箱底部的餌料。
5、越冬管理。每年12月份至翌年4月份水溫下降至15℃以下,石斑魚基本不攝食不游動,進入越冬階段。
越冬海區選擇和網箱結構。選擇流速緩,風浪小,最低水溫在8℃以上的海區。為減輕潮流、風浪對越冬魚的影響,在越冬網箱的四周應設置一些空網箱來減緩水流和風浪對越冬網箱的沖擊,同時在網箱中設置一定數量的越冬器材,倒掛麻袋或附設硬質塑料籠和管子。
越冬魚種放養密度。一般放養規格200克/尾的魚種,密度為350-400尾/箱。越冬期投食應選擇在風和日暖天氣,投喂量少一些,但餌料質量要好一些,盡量投喂活餌料。
此外,有條件的地方可採用室內加溫越冬或土地塑料大棚越冬。
⑺ 海里石斑魚長啥樣
1.珍珠龍膽(虎龍斑)
珍珠龍膽又稱龍虎斑或珍珠斑,為肉食性魚類。其肉質細嫩厚實,富有彈性,無肌間刺,味道鮮美,口感比起老虎斑和龍躉更好吃。該魚最適水溫24-30℃,因其雜交優勢,遺傳繼承了老虎斑抗異性強和龍膽生長速度快的優點,可在池塘、網箱、工廠化等模式養殖,是目前國內人工育苗和養殖量最大的石斑魚品種,約占石斑魚產量的70%左右。
2.青斑(斜帶石斑)
斜帶石斑又稱點帶石斑,與馬拉巴石斑的色澤和外形相似,常被混為同一種魚,因其體色都呈青褐色俗稱青斑。兩者區別之處是前者斑點為紅色,後者斑點為黑色,在台灣養殖界斜帶石斑稱為紅點青斑,馬拉巴石斑稱為黑點青斑。只要水溫等生態條件適宜,斜帶石斑一年四季均能產卵,而馬拉巴石斑產卵期較短,因此近年斜帶石斑已取代馬拉巴石斑成為福建和台灣最主要養殖品種。
棕點石斑也稱褐點石斑,身體黃色至淺褐色,以金黃色最靚。其眼後方腦部凹陷,口大具發達的輔上頜骨;上下頜前端具少數大犬牙,兩側牙細尖,可向內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其身體兩側各有五塊不規則的深褐色斑紋垂直排列,全身布滿密集的細小褐色斑點,在斑紋上的斑點顏色較深,尾柄的後半部有黑色鞍形小斑紋。棕點石斑較適宜的生長水溫為橡桐25-32℃,生命力強易於包裝運輸。老虎斑肉質鮮美,口感優於青斑,市場價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
3.老虎斑(棕點石斑)
棕點石斑也稱褐點石斑,身體黃色至淺褐色,以金黃色最靚。其眼後方腦部凹陷,口大具發達的輔上頜骨;上下頜前端具少數大犬牙,兩側牙細尖,可向內倒伏似虎口,因此叫老虎斑。其身體兩側各有五塊不規則的深褐色斑紋垂直排列,全身布滿密集的細小褐色斑點,在斑紋上的斑點顏色較深,尾柄的後半部有梁斗坦黑色鞍形小斑紋。棕點石斑較適宜的生長水溫為25-32℃,生命力強易於包裝運輸。老虎斑肉質鮮美,口感優於青斑,市場價格是青斑的二倍以上。
4.龍膽(鞍帶石斑)
鞍帶石斑俗稱龍膽石斑,是石斑魚類中體型最大者,可謂大哥大和巨無霸,故也被稱為「石斑之王」。據史料記載,目前發現最大的龍膽2.7m長,600kg重,在澳洲昆士蘭,鞍帶石斑被認為是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
5.東星斑(豹紋鰓棘鱸)
豹紋鰓棘鱸色澤有藍色、銷山紅色、褐色及黃色等,體型比一般石斑魚瘦長,頭部細小。身體及頭部自橄欖色至紅褐色,頭、身及奇鰭布滿細小藍點。胸鰭紅色,尾鰭後緣有不明顯深色帶。其顏色鮮艷,藍色的眼睛中有烏黑的瞳仁,身上的幼細花點形似天上的星星,故俗稱「星斑」,「東」因它產自南海東部的東沙群島。
東星斑肉質白而鮮嫩,營養豐富,價格昂貴,屬名貴高檔食用魚類,深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其適宜生長水溫為22-29℃。
6.老鼠斑(駝背鱸)
老鼠斑體長最大可達1750px,重量大約3.5kg。幼魚體型優美,色彩靚麗,可作為觀賞魚。長成後味道鮮美,是售價最高的石斑魚,有「斑中之皇」的美譽。其生長適宜水溫為21-30℃,自魚卵孵化至長到500g上市約需2年時間。
7.紅斑(赤點石斑)
赤點石斑體呈紅褐色或棕褐色,頭和背部顏色較深,腹部較淺。其體側無縱帶和橫帶,頭部及體表密布橙紅色斑點;背鰭最後數棘下方有一大型黑斑,其餘各鰭棕褐色無顯著斑點。尾鰭圓形,上半部黃色,下半部褐色。
因魚身具有象徵中國文化的吉祥紅色,紅斑是中式喜宴中頗受歡迎的高價位石斑魚;在日本瀨戶地區有「夢幻之魚」的美稱,香港筵席上「清蒸海紅斑」為名菜佳餚。赤點石斑生長水溫適應范圍15-32℃,適宜的生長水溫為22-28℃。
8.油斑(雲紋石斑)
雲紋石斑體呈淺褐色或棕色,身上布滿了雲狀的白色斑紋,標准體長為體高2.6-3.0倍。體側有6條蟒蛇狀暗棕色斜橫帶,第一與第二條斜向頭部;其餘各條橫帶均自背部伸向腹緣,並於腹部下方分叉;橫帶內具有淡色斑,體側和各鰭上皆無斑點。尾鰭圓形,頭部於眼下方具有3條暗色細紋。
9.假油斑(褐石斑)
褐石斑頭部及體側呈灰褐色,體側橫帶及斑塊常不明顯,僅有淡灰色小點呈線狀或斑駁狀散布,臀鰭下緣和尾鰭下角具有白色裙邊。幼魚淡黃褐色,體側具有6條不規則的暗棕色橫帶,橫帶中另分布淡色斑塊。
10.土斑(青石斑)
青石斑常被誤認為是青斑,而將兩者混為一談。青石斑俗稱土斑,體背棕褐色,腹側淺褐色,體色可隨環境變化而改變。頭部及體側下半部散布著橘黃色斑點,其餘部位分布灰白色小點。體側有5條深褐色垂直條紋,第1和2條緊相鄰,第3和4條位於背鰭與臀鰭之間,第5條位於尾柄上。各鰭均為灰褐色,背鰭和臀鰭邊緣及尾鰭後緣有明顯黃邊。
⑻ 山溪石斑魚的養殖技術
養殖條件:
1、水源要求無污染的溪水,用渠道引皮明漏進池塘,從池塘的一端進,另一端出,以流水養殖為主。
2、槐滲池塘大小一般50-100平方米,水深1米左右,池中**放些礫石,以便石斑魚隱蔽,也可在池的一角搭棚遮陽,避免夏天光線太強影響石斑魚生長。
養殖管理:
1、人工養殖需投餌料,可以投喂蛋白質含量高的對蝦餌料或鯉魚餌料,蛋白質含量要求30%以上。投餌量根據水溫高低,魚體大小、天氣情況而定,總體以魚類吃到八成飽為宜。投餌方法:總量確定後少量多次,投餌時應慢慢投喂,吃完後再投,因為石斑魚不喜歡覓食沉底餌料。
2、水質日常管理要求清澈,以流水為主。夏天光線太強要及時遮陽。下暴雨時要關閉進水,避免渾水沖進池塘並防止石斑魚逃跑。
3、石斑魚生長速度較快,一般經過6個月養殖即可上市銷售,個體能達20尾/斤,經過一年養殖,個體可達10尾/斤。
石斑魚的捕撈用漁網進行大面積的捕撈即可。
(8)養殖石斑魚要多長時間才可以上市擴展閱讀:
石斑魚主要價值
1、經濟價值
石斑魚屬於_科、石斑魚屬,是暖水性近海底層名貴魚類。肉質肥美鮮嫩,營養豐富,深受人們的贊譽,活魚運銷港澳市場,被奉為上等佳餚,供不應求。其價格昂貴,經濟價值高。
2、營養價值
(1)石斑魚蛋白質的含量高,而脂肪含量低,除含人體代謝所必須的氨基酸外,還富含多種無機鹽和鐵、鈣、磷以及各種維生素。
(2)魚皮膠質的營養成分,對增強上皮組織的完整生長和促進膠原細胞的合成有重要作用,被稱為美容護膚之魚。尤其適合婦女產後食用。
(3)石斑魚營養價值很高,富含蛋白質、維生素A、維生素D、鈣、磷、鉀等營養成分,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中國四名魚之一。
3、食療價值
石斑魚具有健脾、益氣的葯用價值。
因為石斑魚經常捕食魚、蝦、蟹,就會同時攝取蝦、蟹所富含的蝦青素,對人類來說,石斑魚就成為了含蝦青素的食物。
蝦青素(英文名Astaxanthin,在日本和港澳地區也稱蝦紅素)是1938年從龍蝦中首次被分離出來的一種超強的天然胞外抗氧化劑。也是唯一能達到延緩器官和組織衰老功能的抗氧化劑。
石斑魚也含蝦青素的,石斑魚的魚皮膠質增強上皮組織的完整生長和促進膠原細胞的合成的營養成分的重要物質叫二甲基碸(MSM)。
而「膠原蛋燃爛白」是高脂的極易被氧化,所以要配合抗氧化劑使用才能達到美容護膚的效果。因為石斑魚是同時具備了二甲基碸(MSM)和蝦青素的,所以才有「美容護膚之魚」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