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羊肚菌生長周期幾個月,羊肚菌與竹蓀的區別
3、外觀不同
(1)羊肚菌:表面具有與羊肚狀相似、顏色為蛋殼色至淡黃褐色的凹坑,菌柄近似圓柱形,顏色近似白色,基部有形狀不規則、長度為5-7厘米左右的淺凹槽。
(2)竹蓀:形狀類似於網狀的干白蛇皮,菌帽呈深綠色,菌柄呈雪白色、圓柱狀,菌柄頂端有一圍潔白細致辯灶的網狀裙,網狀裙從菌蓋上方向下鋪開,長度通常超過8厘米。
⑵ 羊肚菌的種植技術
羊肚菌的種植技術是栽培基質、播種、日常管理。
1、栽培基質
選擇半陰半陽的地方建立菇房,而且要保證菇房通風透氣。在種植羊肚菌的過程中,要使用木屑、磷肥、石膏、腐殖質、麵筋配製基質,並對其高溫消毒處理,以免產生雜菌,對羊肚菌的生長造成不利影響,然後將菌種混合在基土中,等待菌絲長滿基質後播種。
羊肚菌的生長時間:
羊肚菌一般在雨後萌發,通常在春季4-5月份成熟,並且秋季8-11月份也會萌發,羊肚菌的營養價值極高,是簡晌睜一種非常珍貴的野生蘑菇,有著素中之葷的美稱。
羊肚菌像一個縮小版的雨傘,菌蓋上面有凹進去的坑,並且菌柄從頭到尾都呈空心,另外羊肚菌的菌蓋顏色為黑色,上面有不規則的條紋。
⑶ 羊肚菌的種植技術(時間和管理方法)
一、種植時間
種植羊肚菌的時候,可以選擇10-12月份左右,氣溫應維持在15-18℃左右,這個溫度是比較適合它生長的。如果說氣溫太低或者是太高的話,它就會停止生長。
⑷ 陝西天朗益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羊肚菌什麼時候可以收獲
2023年3-4月收獲。陝西天朗益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培育的羊州譽肚菌是一種珍稀食用賣鋒菌品,若是2022年9-12月培育的,會在2023年3-4月收獲。陝西天朗益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中跡晌術轉讓等業務為主。
⑸ 天朗益農羊肚菌收獲了嗎
收獲了。羊肚菌耐昌一年只核帶可以種一茬收一次。一般在冬季播種,三月份收獲。它的菌蓋表面凹凸不平,改畝蘆形狀和羊肚比較相似,因此而得名。
⑹ 羊肚菌的採集時間是什麼時候
羊肚菌的生長時間一般為春末夏初季節,秋初時節也有一些生長,4-5月份就可以開始採集了
⑺ 羊肚菌是怎麼種出來的
羊肚菌是屬子囊菌綱、盤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屬食葯兼扒褲擾用真菌。其包含了大量蛋白質、氨基酸、鋅和各種礦質元素與維生素等人體所需的物質,羊肚菌的純猜營養價值與葯用價值都非常高。羊肚菌的香味奇特且風味奇鮮,屬於珍稀的一種野生菌。本文主要探討羊肚菌的人工栽培及育種技術。詳情如下:
由於羊肚菌的實體機制的形成較為復雜,因此其子實體目前依然無法批量化的流水線生產,目前繁殖羊肚菌主要是利用半人工栽培的方式。羊肚菌的人工栽培工作當中主要包括了田塊處理、播種方式、保育以及出菇等各種不同的環節,為了能夠提升羊肚菌人工繁育的質量以及效率,應當重視各個環節的有效性,同時做好外源病蟲害以及生理病蟲害的有效防控工作。
一、羊肚菌的育種
第一,人工栽培的菌種。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工大田栽培在羊肚菌的育種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現已栽培出有變紅羊肚菌、梯棱羊肚菌、尖頂羊肚菌、六妹羊肚菌、七妹羊肚菌、粗柄羊肚菌與普通羊肚菌等品種。我國目前人工栽培出的羊肚菌當中主要是黑色品系,其中梯棱羊肚菌的產量是最高的,且穩定性與栽培面積同樣高於其他菌種;而六妹羊肚菌與七妹羊肚菌具備較大的開發潛力。
第二,菌種的分離。選擇孢子分離或是組織分離春旦,還有基內菌絲分離等方式得到羊肚菌的純種,其中最為有效且安全的方式就是孢子分離。菌種分離必須通過選取以及鑒定,同時在出菇試驗之後才可以大量的生產。組織分離處於20℃的氣溫條件下進行2d的培養便能夠萌動,在4d的時候便能夠初生菌落,於無菌環境中挑出菌落尖端完成純化培養以及擴大培養。
最後,生產菌種。菌種的母種選擇PDA中加入腐殖土作為培養基,菌絲能夠處於22℃氣溫中7d的培養之後長滿試管。母種的優良品質使菌絲能夠均勻的生長,初起時菌絲比較粗壯且潔白,爬壁力非常的強,在8d之後菌絲就會出現色素,菌落由黃色變為棕色。多數菌株在5天的培養之後便能夠產生菌核。初期的菌核是針尖樣的白點,之後是芝麻粒狀,顏色變為黃色之後轉為棕黃色。
二、羊肚菌的人工栽培
首先,是菌種的制備。菌種主要包括母種、原種與栽培種。母種生長的最佳周期是7~14d,由於生產的過程當中存在一定的損耗,最為合理的栽植是16.5 支/hm2。而原種與栽培種是選擇15cm×28cm營養袋,一袋600g。原種與栽培種的實際生長周期是20d左右,當菌種在長滿之後,應當放置於4℃的條件下進行冷藏,時間不應當超過十五天。同時,根據制定的生產計劃選擇母種、原種以及栽培種等實際生產日期、數量與原輔材料。
其次,選地。人工栽培羊肚菌的時候,選擇的地址應當是地勢平坦且交通便利的,同時有方便的水源,土質與透氣性等非常良好,這樣的土地更加適合羊肚菌的人工繁殖。而溶氧性比較差的黏性土則能夠將含沙量提高,而沙壤土便可以加入適當的腐殖質土。繁殖土地中含沙量應當保持在20%的范圍中,太低的含沙量會讓土壤出現板結,同時透氣性較差差;而太高的含沙量使得土壤的保水性比較差。選擇養殖土地的時候,不僅應當與田地選地相同,同時還需要林地要規整且樹木之間的縱橫距比較規整,這樣才能夠方便操作。
播種。在播種時數量普遍是在2250~3000kg/m2范圍當中。如果栽培的時間較為恰當,或者是林中土壤內含有豐富的腐殖質,便能夠把菌種量恰當的減少到1500kg/m2。將菌種慢慢的用手輕輕的揉碎,或者是利用粉碎機全部粉碎成顆粒,隨後在箱面上利用撒播的方法完成播種。隨後選擇釘耙抖土以及小型化的旋耕機進行10cm左右深度的旋土,以此來保證70%左右的菌種能夠被土壤全部覆蓋。
催菇。這個環節主要是進行營養、濕度、水分以及溫度等條件的相應調整,讓羊肚菌能夠從營養生長過渡到生殖生長階段。將外部的營養袋全部撤掉,用大水進行兩次的灌溉。隨後搭建小拱棚也或是噴灌,讓空氣中的濕度始終保持處於85%左右。同時還能夠將溫差控制在10℃范圍,對原基的形成造成刺激。在出菇管理的時候,應當保持平均氣溫處於10℃左右,從而防止羊肚菌在發生原基後,低溫狀態對於造成了凍傷傷害。發生原基之後,在空氣當中的濕度應當保持處於85%左右,而土壤內部的含水量應當低於25%,然而應當此時應當確保土層的外表面保持濕潤狀態。
最後,採收階段。在羊肚菌子囊果停止生長的時候,其脊和凹坑有鮮明的棱廓,散發香味,且肉質肥厚的時候就是採收的最佳時期。在採摘的時候,利用小刀於羊肚菌兩側的45°位置斜切,也可以用手捏菌柄隨後輕輕的搖晃。將羊肚菌的菌柄當中全部的泥土清理干凈,確保羊肚菇表面清潔。
三、總結
綜上所述,由於羊肚菌有極高的葯用以及食用價值,且其不易大批量的生產,因此對於人工育種以及人工種植的要求較高,在育種與人工繁育的時候,應當充分地考慮到各個方面的因素,合理規劃繁殖工作,確保羊肚菌能夠高品質的出菇。
⑻ 羊肚菌的種植方法栽培技術是什麼
室內脫裝栽培。菇房消毒後,先在每層床面上鋪一塊塑料薄膜,然後鋪3cm厚的腐殖土,拍平後再將脫去塑料袋辯握畢的菌棒逐個排列在床上;
一般1平方米床面可排40個,排完菌棒後輕噴水一次即可覆土3-5cm,表面再蓋2cm厚的闊葉樹落葉,保持土壤濕潤,空氣濕度85%-95%,一般一個多月,氣溫在4.4-16℃就可出子實體。
室內培養好的菌棒也可移到室外栽培。選擇光照為3陽7陰的林地作畦,畦寬1m,深20-25cm,長度不限,整好畦後噴或輕澆水一次,攜芹用10%石灰水殺滅害蟲和雜菌。
(8)羊肚菌多長時間可以收割擴展閱讀:
市面上出售的羊肚菌有新鮮和干貨之分,新鮮的通常被皮胡超市冷凍於凍庫保鮮。乾的羊肚菌則是經過晾曬後得到的干品,味道也更加醇厚。
乾的羊肚菌需要經過泡發後才能食用。泡發羊肚菌水的量要適度,以剛剛浸過菇面為宜,大約二三十分鍾後水變成酒紅色,羊肚菌完全變軟即可撈出洗凈備用,發菌的酒紅色原湯經沉澱泥砂後要用於燒菜,燉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