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血參種植季節是什麼季節
血參一般深秋和早春種植,生長期一年,當年秋季收獲採挖。
⑵ 丹參的種植技術與周期
丹參為唇形科植物丹參(SalviamiltiorrhizaBge.)的乾燥根,又名血參、赤參、紅根等,為常用中葯,具活血祛瘀,消腫止痛,養血安神功能。主產於四川、安徽、江蘇等省,我國大部分省區有分布和栽培。 一、生長習性 丹參對土壤、氣候適應性強,喜陽光充足、暖和濕潤環境,耐寒、耐旱,野生多見於山坡草叢,溝邊、林緣等陽光充足、較濕潤的地方,春季地溫10℃時開始返青,20-26℃相對濕度80%時生長旺盛,秋季氣溫降至10℃以下時,地上部分開始枯萎,根在-15℃的情況下,可安全越冬。 種子在18-22℃時,15天左右即可出苗,陳種發芽率極低,根段在地溫15-17℃時開始萌生不定芽,根段上部發芽,發根均較下部早。 二、栽培技術 1.選地、整地。丹參為深根性植物,根系發達,深可達60-80厘米,故土層深亂陵厚,質地疏鬆的砂質土最利於根系生長,粘土和鹽嘩姿戚鹼地均不宜生長。忌連作,一般待秋作物收獲後整地,每667m2施農家肥3000千克作基肥,深耕、耙平,作成1.3米寬的畦。 2.繁殖方法。主要為分根或扦插繁殖,也可用種子繁殖。 (1)分根繁殖於秋季收獲時,留出部分地塊不挖,到第2年2-3月間起挖,選擇直徑為0.7-1厘米,健壯,無病蟲害,皮色紅的根作種根,取根條中上段萌發能力強的部分和新生根條,剪成長5厘米左右的節段,按株行距25厘米×30厘米開穴,穴深5-7厘米,每穴放入根段1-2段,斜放,使上端保持向上,注意應隨挖隨剪隨栽,栽後覆土約3厘米,每667m2用種根50-60千克。 (2)扦插繁殖於4-5月植株生長旺期,取丹參地上莖,剪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剪除下部葉片,上部葉片剪去1/2,然後在做好的苗床上按株行距6厘米×10厘米,斜插入土1/2-1/3,做到隨剪隨插,插後澆水遮蔭保濕,待根長至3厘米左右時即可移栽大田,此法一般較少用。 在無種根的情況下,亦可用種子繁殖,方法是用當年收的種子秋播,每667m2用種子1千克左右。但此法因生長期長,產品質量又差,故應少用。 3.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分根繁殖者,常因蓋土太厚,妨礙出苗,因此5月幼苗出土時要進行查苗,如發現因蓋土太厚或表土板結的,應將穴土挖開。苗高6厘米時進行第一次中耕除草,中耕要淺,避免傷根。第二次在6月,第三次在7-8月進行,封壟後停止中耕。 (2)追肥。結合中耕除草追肥2-3次,第一次以氮肥為主,以後配施磷鉀肥,最後一次要重施,以促進根部生長。 (3)排灌。出苗期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出苗和幼苗生長。雨季要及時排水,以免爛根。 4.病蟲害防治 (1)根腐病。6-11月發生,尤在高溫高雨季節嚴重,為害根部,嚴重時植株枯萎死亡。防治方法,雨季注意排水;輪作,發病初期用50%托布津800-1000倍液澆灌。 (2)中國菟絲子。生長期及時鏟除病株;清除菟絲子種子。 (3)銀紋夜蛾。幼蟲咬食葉片,夏秋多發,可在幼齡期用90%敵百蟲800倍液或40%氧化樂果1500倍液噴施。 三、採收與加工 春栽於當年10-11月地上部枯萎或翌年春萌發前採挖。先將地上莖葉除去,在畦一端開一深溝,使參根露出,順畦向前挖出完整的根條,防止挖斷。挖出後冊吵,剪去殘莖。如需條丹參,可將直徑0.8厘米以上的根條在母根處切下,順條理齊,曝曬,不時翻動,7-8成干時,紮成小把,再曝曬至干,裝箱即成「條丹參」,如不分粗細,曬干去雜後裝入麻袋者稱「統丹參」,有些產區在加工過程中有堆起「發汗」的習慣,但此法會使有效成分含量降低故不宜採用。丹參種植技術大全找助農驛站項目園
⑶ 紅參種植幾年可以收
紅參是人參蒸制之後的炮製加工品,具有大補元氣,益血,養心安神的作用,是一種珍貴的滋補炮製中葯。人參一般生長6年採收。
一、生長習性
人參喜冷涼、濕潤的環境。耐寒,怕高溫,忌陽光直射,怕乾旱。喜斜射或散射光。對土壤要求較嚴,適於生長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的中性或微酸性砂質壤土中,粘土,鹽鹼地均不易種植。
二、選地整地
農田栽參應選背風向陽,日照時間長,排水良好,土質疏鬆肥沃砂質壤土的緩坡地,坡向北或東北。排水良好的平地也可栽植。土壤以土層在30cm以上的黑油砂最好。要求地下水位低的撂荒地或前茬為玉米、高粱、豆類為好。伐林栽參,可選擇開墾山橘舉林或撂荒坡地,坡度在25度以下。育苗地以砂壤土與腐殖土相混合為適。選地後,在有條件地區可先用柴草、作物秸桿等進行燒地,消滅病蟲害,熟化土壤增加肥力。耕翻土地由淺入深達5次以上,春、夏、秋三季都可進行。施肥主要採用壓綠肥,畝施2500~5000kg,可結合夏季耕翻土地進行。其它有機肥也可於作畦時施底層,或移栽時羨伍敬施入。但一定是完全熟化的肥料否則容易感病。施肥也可選擇碧卡水溶肥。
人參忌直射光,畦一般採用「東北陽」,或稱「早陽」、「露水陽」。山坡地多用「東陽」或「東北陽」。農田作畦,坡度小,選擇「陽口」不受地勢限制。「東北陽」即畦床面北偏東30°角左右。此外不同坡度對人參葉面積大小也有較大影響,
作畦時間伏播的於7~8月,秋播和春播的於9~10月間,畦寬1.1~1.2m,畦高23~26cm,畦長10~20m,略成龜背形,畦間距1~1.2m,在砂質土壤,高燥或乾旱地區稍低些。作畦時要把石塊、根茬、莖桿清除。拉兄慎線劃區定畦定向,俗稱 「吊串」。
三、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種子繁殖,通常採用育苗移栽法。
⑷ 太子參什麼時候種植什麼時候收獲
太搜頌子參,適合生長在溫暖濕潤的環境,怕高溫。主要分布於中國華東、華中、華北、東北和西北等地。葯材主產於中國福建、貴州、江蘇、山東、安徽等地,已被衛生部確定列入"可用於保健食品的中葯材名單"。緩漏搜
太子參,也叫孩兒參、童參。栽培繁殖,以根莖繁殖為主。栽種時間,一般在10月份。
從育苗到收獲需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