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腦梗CTP檢查是什麼
腦梗塞的ct檢查,一般會顯示腦梗塞病灶的大小和部位,准確率在66.5%到89.2%,初期腦出血的准確率是百分之百,因此早期ct檢查有助於鑒別診斷和排除腦出血腦梗塞。畢首隱發病在24小時以內或梗塞灶小於8毫米或病變在腦乾和小腦處時,ct的檢查往往不能提供正確的診斷,在必要時應在短期內復芹盯查,以免延誤治療,耽誤病情。
ct會顯示梗死灶為低密度,可以明確病變的部位,形狀以及大小,手廳大的可以使腦室受壓,變形以及中線結構移位,大腦梗塞疾病四到六個小時以內只有部分病例可以見到邊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而大部分的病例在24小時以後才能顯示邊界較清的低密度灶,且小於5毫米的後顱梗死不宜為ct顯現。
⑵ 腦梗死的輔助檢查
主要包括腦結構影像評估、腦血管影像評估、腦灌注及功能檢查等。
(一)腦結構影像檢查
1.頭顱CT
頭顱CT是最方便和常用的腦結構影像檢查。在超早期階段(發病6小時內),CT可以發下一些細微的早期缺血改變:如大腦中動脈高密度征、皮層邊緣(尤其是島葉)以及豆狀核區灰白質分界不清楚和腦溝消失等。但是CT對超早期缺血性病變和皮質或皮質下小的梗死灶不敏感,尤其後顱窩的腦乾和小腦梗死更難檢出。大多數病例在發病24小時後CT可顯示均勻片狀的低密度梗死灶,但在發病2-3周內由於病灶水腫消失導致病灶與周圍正常組織密度相當的『模糊效應』,CT難以分辨梗死病灶。
2.頭顱MRI
標準的MRI序列(T1、T2和Flair相)可清晰顯示缺血性梗死、腦乾和小腦梗死、靜脈竇血栓形成等,但對發病幾小時內的腦梗死不敏感。彌散加權成像(DWI)可以早期(發病2小時內)顯示缺血組織的大小、部位,甚至可顯示皮質下、腦乾和小腦的小梗死灶。結合表觀彌散系數(ADC),DWI對早期梗死的診斷敏感性達到88%~100%,特異性達到95%~100%。
(二)腦血管影像學
1.頸部血管超聲和經顱多普勒(TCD)
目前腦血管超聲檢查最常用的檢測顱內外血管狹窄或閉塞、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無創手段,亦可用於手術中微栓子的檢測。目前頸動脈超聲對顱外頸動脈狹窄的敏感度可達80%以上特異度可超過90%,而TCD對顱內動脈狹窄的敏感度御孫也可達70%以上,特異度可超過90%。但由於血管超聲技術操作者主觀性影響較大,且其准確性在總體上仍不及MRA/CTA及DSA等有創檢查方法,因而目前的推薦意見認為腦血管超聲檢查(頸部血管超聲和TCD)可作為首選的腦血管病變篩查手段,但不宜將其結果作為血管幹預治療前的腦鎮清鏈血管病變程度的唯一判定方法。
2.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計算機成像血管造影(CTA)
MRA和CTA是對人體創傷較小的血管成像技術,其對人體有創的主要原因系均需要使用對比劑,CTA尚有一定劑量的放射線。二者對腦血管病變的敏感度及特異度均較腦血管超聲更高,因而可作為腦血管評估的可靠檢查手段。正皮
3.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
腦動脈的DSA是評價顱內外動脈血管病變最准確的診斷手段,也是腦血管病變程度的金標准,因而其往往也是血管內干預前反映腦血管病變最可靠的依據。DSA屬於有創性檢查,通常其致殘及致死率不超過1%。
(三)腦灌注檢查和腦功能評定
1.腦灌注檢查的目的在於評估腦動脈血流在不同腦區域的分布情況,發病早期的快速完成的灌注影像檢查可區分核心梗死區和缺血半暗帶區域,從而有助於選擇再灌注治療的合適病例,此外其還有評估神經保護劑療效、手術干預前評估等作用。目前臨床上較常用的腦灌注檢查方法有多模式MRI/PWI、多模式CT/CTP、SPECT和PET等。
2.腦功能評定 主要包括功能磁共振、腦電圖等對認知功能及情感狀態等特殊腦功能的檢查方法。
⑶ 腦梗做CT能查出來嗎
腦梗塞是指顱內的血管狹窄閉塞後,所導致的腦細胞缺血壞死。一般腦梗塞後,顱內的攜派汪病灶是持續羨宴存在的,所以,頭部CT檢查可以明確梗塞的病灶。但對於急性期腦梗塞患者,比如發病24小時內的患者,頭部CT無法明確此次的責任病灶。因為頭部CT檢查,對於24小時內的病灶,沒有顯影的效應,應進一步完善頭部DWI檢查,也就是彌散加權成像,頭核磁可以明確顱內的新發病辯仔灶。
⑷ 做了腦部CT,核磁共振,都檢查不出來是什麼原因
臨床診斷要綜合病史體征塵蔽綜合判斷派渣州,有一部分小的梗塞灶在發病超早期不一定有影像學改變。比如ct改變一般最早在3-6小時出現,晚的要等到24小時後才出現典型改變。可以復查下,如果還是沒有,要考慮誤診。梁廳
⑸ 做ct能檢查出腦梗塞嗎
理論上講24小時內ct看不到腦梗塞。但是大面積的、惡性進展的勉強可以分辨梗塞灶
⑹ 您好:醫師,我爸爸今年8月16日突然感覺自己頭發悶,右腿麻痹等症狀,後來去醫院 拍了一個CT 結果
病情分析:
你好,腦梗死及腦動脈主幹或者皮質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增厚、管腔狹窄閉塞和血栓形成,引起腦血流減慢或者供血中斷,腦組織缺血缺氧導致軟化壞死,出現局灶性神經系統症狀體征。治療上給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營養腦細賀謹胞及改善循環等,結合症狀嫌拍悔是突然出現頭部發悶、右下肢麻痹症狀,一般是梗塞灶可以24小時內在顱腦CT上不顯影,多考慮是急性腦血管疾患,所謂腔隙腦梗死多與高血壓有關,如病情芹正在急性期無明顯加重逐漸好轉說明病情比較平穩。
意見建議:
監測血壓、血脂變化,注意休息,避免勞累低鹽低脂飲食,忌煙酒,多吃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適當運動減輕體重。
⑺ 腦梗塞為什麼發病初期CT顯示病灶不明顯 而需要過幾天再做一次看
腦梗塞分兩種類型,其一為腦栓塞,仔困另一為腦血栓形成。第一種發病速度快,多為各種類型的栓子脫落進入腦動脈,因動脈血管分支越來越細,最終栓子無法通過小血管而被阻塞,從而導致相應血管供應部位的腦組織細胞缺血、缺氧發現壞死。腦細胞缺血後首先表現為細胞水腫,須要有個時間過程,當相就梗塞部位出現明顯水腫時,在CT上可表現為低密度水腫區域,它與腦出血發病後相應部位CT表現為高密度出血灶是不同的。所以發病後懷疑腦中風急診行CT檢查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要鑒別腦出血還是腦梗橋哪塞,如果是腦梗塞的話念消念,這時可無明顯異常。一般經過24-48小時後,梗塞缺血部位的腦水腫已明顯表現出來,此時復查CT的目的主要是了解梗塞部位及大小,判斷預後,指導治療。
⑻ 請問雙側基底節區腔隙灶是什麼原因引起
我不是搞醫療鑒定的,但腔隙性腦梗塞多與外傷無關,一般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原因所致,基底節是好發部位。另外,梗塞灶一般也不會在很短時間在CT上顯影,多數尺旦得48小時以宴液後,所以通常都是早已形成的。
首先治療原發病,降血壓、降血糖、降血脂,平時可以用些銀杏葉片,沒陵祥擾有出血的情況下也可以用阿斯匹林,當然,許多用葯的問題還得讓醫生評估後,再決定,不是只言片語能說清楚的。
不管怎麼說,祝傷者早日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