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速度滑冰刀鞋分離可以幫助運動員在蹬冰時
擴展閱讀
什麼軟體可以免費排班 2025-05-13 23:58:21
芒可以組什麼詞語 2025-05-13 23:32:22

速度滑冰刀鞋分離可以幫助運動員在蹬冰時

發布時間: 2023-03-19 03:54:21

① 哪項運動的冰雪脫鞋

速度滑冰。
速度滑冰又被稱作大道速滑,運動員在400米一圈的場地上與時間賽跑,比的是絕對速度,要求就一個字——快。所以,大道速滑冰刀刀體長,刀刃窄平,蹬冰面積大,摩擦阻力小,鞋腰較矮,便於運動員降低身體重心,減少空氣阻力。

而且,速度滑冰冰鞋的冰刀只有前點與鞋底固定,後點可以在運動員滑行時(特別是直道滑行)與冰鞋分離,看起來很像一雙趿拉板兒。這主要是因為這種「脫位刀」可以在運動員蹬冰時延長冰刀與冰面接觸的時間,從而讓運動員更充分地利用踝關節力量,做到「腿腳結合」,提高蹬冰效率,增加蹬冰距離。
這種「趿拉板搜裂伍兒」被稱作叫克萊普冰刀,克萊普也並不是人名,而是因為在滑行世或過程中會發出「克萊普」「克萊普」的響聲。

速度滑冰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運動,早在十一二世紀,在荷蘭、英國、瑞士以及斯堪的納維亞一些國家的早期文獻中就有關於將動物骨骼綁在腳上在冰上快速移動的記載,這是滑冰運動的早期雛形。從19世紀40年代開始,速度源汪滑冰從英格蘭和荷蘭迅速傳入其他國家,滑冰俱樂部也由此紛紛建立。19世紀70年代,一些國家建立全國性滑冰組織的要求開始產生。1879年,第一個全國性的滑冰領導機構—英國滑冰協會創立。1893年1月,在國際滑聯的領導下,第一屆世界男子速度滑冰錦標賽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男、女速度滑冰分別於1924年、1960年被列為冬奧會比賽項目。

② 為什麼速度滑冰冰刀後跟和刀是分離的

這是新式冰刀的特點,新式冰刀的後刀托與冰鞋可以自動分離。
這種設計主要是為了:使運動員靈活方便的控制其重心。 運動員蹬冰重心前移時,後刀托與冰鞋分離,蹬冰做畢結束冰悔模刀蹬離冰面後,分離的後刀托可自動彈回原位。新式冰刀「後刀托與純前芹冰鞋自動分離」的特性配合冰刀的「前刀拖與冰鞋形成鉸鏈式連接」的另一新型設計,幫助運動員在賽場蹬冰時更加自由的彎曲膝蓋、移動重心,從而提高滑行速度。

如有興趣深入了解,請查看以下網址內容:
http://www.docin.com/p-565844500.html

③ 冬奧會上的冰上項目,為啥冰刀差別這么大

如果你是一個合格的冬奧會吃瓜群眾,想必已經知道,冬奧會的賽事分為冰上項目和雪上項目兩大類了。

冰上項目、中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樣滑冰和冰球這四個大項,運動員們都穿著冰鞋,腳踩冰刀。而這片冰刀既是運動員在冰面上高速行進的工具,也是贏得比賽的重要武器。雖然都說叫兵刀,但卻有著天壤之別。

不同於其他兵刀中。球速度或者技術的設計,冰球的冰刀講究的是綜合素質,看一看冰球比賽就知道了,球員們需要頻繁地做出沖刺、急停轉彎等各種各樣的動作,不僅節奏快,對抗性也非常強。因此冰球的刀刃是相對最短的,刀刃兩端呢也更加圓潤,用更低的刀身降低重心進取安全性和靈活性。冰球冰刀特殊之耐攔處在於它與鞋有多處的連接,這其實是為了防止那個扁扁的球從中漏過。極優雅、速度、技巧於一身的冰上項目,可以說是武裝到刀尖的競技了。正因為有著不同的冰刀,各司其職,運動員們才能在北京的冰面上縱享絲滑。

④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點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點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點,我們看奧運會的時候就看到了非常多的比賽項目,其中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讓人傻傻分不清楚,下面一起來看看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點吧。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點1

場地不同:一大一小,賽道距離一長一短

場地是兩個項目最明顯的區別,速度滑冰賽道長度為400米,與夏季奧運會田徑賽道距離相同;短道速滑比賽賽道長度則為111.12米(364.6英尺),這兩條賽道也被俗稱為「大道」和「短道」。

更橘哪指具體的場地數據,「大道」分內、外兩道,道寬5米;內冰道的內圈半徑為25米,外冰道的內圈半徑為30米。

「短道」比賽場地偏小,面積為30×60米,直道寬不小於7米,彎道半徑8米,直道長28.85米。場地兩端弧形彎道處擺放黑色橡膠塊,作為標志線,也增加比賽的安全性,運動員不得滑入標志線內(直道區則沒有標志線)。

規則不同:一個比時間,一個比名次

兩個項目的比賽規則也明顯不同,簡單地說,速度滑冰是與時間賽跑,短道速滑則是參賽者之間的直接對抗,這也是為什麼短道速滑比賽中犯規頻頻。

速度滑冰比賽比的是時間,沒有預賽、半決賽和決賽,直接一輪定勝負。兩位選手同時出發,誰先抵達終點並不重要,誰更快完成,也就是圓配用時最短才是贏家。速度滑冰採用計時賽賽制,分幾輪進行。因此每組組內排名非常關鍵,前幾名才有機會晉級下一輪的比賽。

裝備不同:速度滑冰冰鞋可分離

速度滑冰的冰鞋冰刀刀刃更窄更平,這樣蹬冰面積大而摩擦阻力小。更矮的鞋腰也有助於降低身體重心,減少空氣阻力,來幫助盡可能地高速滑行。速度滑冰的冰刀前部與鞋底固定,後部與鞋跟則可以分離開來。這樣當運動員做出抬腿動作時,刀片仍然與冰面接觸。

短道速滑需要應對更多急彎,冰鞋的質地普遍較速度滑冰更硬,需要更強的支撐包裹,來幫助選手更好地控制滑行軌跡,短道速滑的冰刀底部會有一定弧度,與冰面接觸面積很小,便於在彎道時滑弧線前進。冰刀的刀身較高,即便經過彎道身體傾斜度很大,冰鞋也不會接觸到冰面。

兩種冰刀另一個區別在於長短,短道速滑冰刀平均長度在30~45厘米,速度滑冰冰刀長度在40~55厘米。

欣賞點不同:極致的速度追求VS速度+技術的比拼

短道速滑對抗性強,外加更多彎道和更頻繁的超車,比賽經常出現摔倒和碰撞,危險系數遠高於速度滑冰,因此運動員必須佩戴安全頭盔、護目鏡、耐切割手套、護腿板、護膝等保護裝備,包括頸部也都要求佩戴專門的護頸。

而速度滑冰相對就沒那麼多安全性方面的顧慮,選手穿著的連體速滑服主要目的在於降低高速滑行中的風阻(他們的最高速度能超過60公里/小時)。

在技戰術方面,短道速滑要比速度滑冰豐富得多。選手們會採用領先類、拖後類、掩護/配合類等戰術,來成為最後的贏家。比賽緊張刺激之餘,多了很多不確定性。

如果留意短道速滑選手左右手的手套,會發現它們並不一樣——短道速滑逆時針方向進行,因而左手會在彎道中充當一個平衡支點,所以左手手套上也會有額外的凸起扣子,來幫助這一行為。

最後,如果觀察兩項運動員的身材,還可能發現速度滑冰的選手往往比短道速滑的更為高大一些。這也是後者在面對較多彎道時,低重心帶來的先天優勢。

中國隊實力不同:短道速滑是冠軍天團,速度滑冰尚需努力

當然,這兩項運動的選手依然存在換項的情況。通常來說短道速滑選手的運動生涯相對更短,後期也會轉練速度滑冰從而延長運動周期。

截至此次冬奧會前夕,歷史上中國一共拿到62枚冬奧獎牌(13枚金牌),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貢獻了41枚(11枚金牌),其緩棚中短道速滑在冬奧會上涌現出了楊揚、王濛、周洋、武大靖、任子威等一代代明星,是最有實力的國家之一。

中國速度滑冰的唯一一枚金牌來自2014年索契的張虹(女子1000米),而張虹正是在20歲時從短道速滑轉項速度滑冰,而後在索契一舉奪冠。

北京冬奧會上,速度滑冰共有14個項目,比賽在有「冰絲帶」之稱的國家速滑館舉行;短道速滑包括9個項目,其中男/女子各4個項目,另一項為混合接力賽(也是首次引入的新項目),比賽在首都體育館舉行。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點2

說起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不太了解的朋友們很容易被這兩個看上去相似的項目名稱「搞糊塗」。實際上,這兩個同為冰上競速的項目差別很大。

首先是場地的區別。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場地區別非常明顯,短道速滑是滑「小圈」,速度滑冰是滑「大圈」。

短道速滑場地一圈是111.12米,1000米就需要滑9圈。

短道速滑的場地比賽面積通常是30米*60米,賽道呈橢圓形,跑道內緣周長111.12米,整個直行滑道不設置分道線,運動員出發後可在任意位置進行超越。

速度滑冰比賽場地周長為400米,賽道通常分為內道、外道和換道區。此次,北京冬奧會國家速滑館「冰絲帶」內的速滑場地,共有三條滑道,最內側是供選手在比賽前做二次熱身的熱身道、中間是內道、最外側是外道。正式比賽時,選手必須要在內外道上完成動作。

速度滑冰是完全追求速度的一個項目,比賽當中,每條跑道上只有一個人,其目的就是要用最大的速度去競爭。速度滑冰的瞬間時速,最快可超過每小時65公里。

而短道速滑比賽時每組運動員4-8名不等,只要在小組中取得前兩名的成績,就能進入到下一輪比賽中。比賽中,運動員之間往往「短兵相接」身體接觸多、隨時可能被超越,快如閃電、觀賞性強,是一項兼具速度與激情的運動。

選手裝備方面則更鮮明地體現出了兩項運動的差異。短道速滑,由於賽道是橢圓形,因此運動員在大部分比賽中都要繞著彎道滑,在轉彎中,身體和冰面形成的角度大約為37度,且速度越快,角度就越小。

而這些都使得運動員在短道速滑比賽中,彼此間非常容易發生碰撞。因此,短道速滑運動員必須要有較強的裝備保護。

短道速滑選手的比賽裝備

防碰撞的炭纖維材料頭盔、護頸、具有防割防扎面料的滑冰服、軟墊硬殼護膝、有指扣可用於減小摸冰時的摩擦力及防切割功能的手套等等。

速度滑冰比賽時運動員的專業服裝

速度滑冰的裝備則更注重對速度的.極致追求。它是一套將帽子、上衣、褲子連為一體的輕便保暖的緊身服,其設計的核心是減少空氣阻力。

而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裝備上最大的不同在於冰刀。短道速滑的冰刀刀身短,刀刃底部有弧度,與冰面接觸面積小,便於運動員在彎道時滑弧線前進,同時冰刀的刀身較高,可以保證在傾斜度很大時,冰鞋不會接觸冰面。

短道速滑選手所用冰刀

速度滑冰運動員穿的是克萊普冰刀,刀刃窄且平,在鞋與冰刀之間,只有冰刀前點與冰鞋固定連接。運動員在蹬冰時重心前移,這時冰刀後點與冰鞋分離,這種結構可以增加冰刀與冰面的接觸時間,有更大的加速機會。

速度滑冰用的是克萊普冰刀

最後,就是兩項運動的規則區別了。簡單講,短道速滑是一項對抗激烈、戰術多變、觀賞性極強的冰上競速運動。比賽按逆時針方向滑行,首輪出發站位由抽簽決定,其後各輪次均按照上一輪成績決定本場出發道次,成績優者排在內道。

短道速滑最後沖刺以運動員冰刀過線為准

在行動如飛、搶道爭擠的比賽中,該項目對運動員爆發力、技戰術配合,特別是穩定的心理素質,都有極高要求。

點擊視頻進一步了解短道速滑的規則與判罰標准

而速度滑冰是世界上最快的水平場地無外力輔助運動,運動員的最高時速可達65公里甚至更高。和短道速滑一樣,運動員也按逆時針方向滑行。冬奧會上,該項目設有男子和女子個人賽、集體出發賽以及團體追逐賽。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速度滑冰的場地一圈是400米,內、外兩道寬各5米,這樣就可能帶來內外兩道的長度有差距。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以個人賽為例,兩人一組,分別在內道和外道出發,抽簽決定選手起跑時的內外道順序,每滑行一圈,兩名運動員要在換道區交換賽道,這樣就可以保證兩道選手每圈的距離都是400米了。

速度滑冰-團體追逐賽

速度滑冰看起來不似短道速滑那樣對抗激烈,時刻有可能發生犯規被罰的情況。但事實上,速度滑冰的規則也是很復雜的,存在很多可能犯規遭遇處罰的情況。

比如,為了避免選手在換道時彼此間發生碰撞,外道選手擁有換道優先權,且如果兩人在換道時發生碰撞,判內道選手犯規。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的不同點3

「速度滑冰和短道速滑是兩個完全不同的項目。」2006年都靈冬奧會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軍王濛此前接受采訪時承認,很多人都會搞混這兩項賽事,「事實上,無論從器材、場地還是規則,兩者都是不同的。」

先說賽道的區別。通常被稱為「大道」的速度滑冰比賽是在周長400米的冰道上進行,冰道由兩條直線和兩條180度的弧線連接而成,分內、外兩道,道寬5米。

內冰道的內圈半徑為25米,外冰道的內圈半徑為30米。而短道的比賽場地面積為30×60米,橢圓形冰道每圈長111.12米,直道寬不小於7米,彎道半徑8米,直道長28.85米。

再說比賽規則。速度滑冰比賽選手被分成兩人一組,道次安排和出發順序抽簽隨機決定。同組的兩位選手在發令槍響後,繞著冰道逆時針滑行,率先達到終點的獲勝。

每圈過後兩位選手在交換區互換內外道位置,這樣是為了保證兩人的滑行總距離相同。短道速滑的比賽中,至少4名選手在同一條賽道上比賽。比賽過程中,在不違反規則的前提下運動員可以隨時超越對手。

獲得小組前兩名的運動員將晉級下一輪,直到決出最終決賽的四名選手。

因為場地和規則的不同,也導致兩項比賽的裝備不盡相同。速度滑冰的冰鞋鞋底為硬皮,冰刀以螺釘或鉚釘固定在鞋底上。冰刀刀體長,刀刃窄且平,蹬冰面積大而摩擦阻力小。比賽中,運動員穿著保暖輕便的特製緊身連體服,且服裝極其講究減小空氣阻力。

短道速滑的冰刀管必須是封閉的,刀根必須是園弧形,冰刀刀身短、刀刃底部有弧度,與冰面接觸面積很小,便於在彎道時滑弧線前進。因為短道速滑還含有對抗性,所以運動員需要佩戴安全頭盔,耐切割手套、護腿護膝等保護裝備。此外,所有運動員必須佩戴國際滑冰協會批准使用的護頸。

在最快速度方面,短道速滑運動員的滑行平均時速可達45公里/小時。中國選手范可新曾在2011年滑出過47公里/小時的時速,這一時速已經超過了博爾特創造男子百米9.58秒世界紀錄轉換得出的37.38公里/小時的平均時速。

不過,真正較量滑行速度的冰上運動還是「大道」的速度滑冰,該項目是公認的不藉助機械助力的人類最快速度,有據可查的速度滑冰最高時速,竟然超過了60公里/小時。

⑤ 螞蟻庄園哪項運動的冰鞋像拖鞋

冰鞋像拖鞋?這是支付寶中螞蟻庄園近期的小課堂問題,答對即可獲得一份180g小雞寶寶飼料作為獎勵。那麼你們知道哪項運動的冰鞋在設計上更像拖鞋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冬奧冷知識哪項運動螞蟻庄園答案吧!

冬奧冷知識哪項運動的慧嘩冰鞋像拖鞋
1.哪項運動的冰鞋在設計上更像拖鞋?

2.正確答案:速度滑冰

游俠網1

2.答案解析

速度滑冰又被稱作大道速滑,運動員在400米一圈的場地上與時間賽前老行跑,比的是絕對含雀速度,要求就一個字——快。所以,大道速滑冰刀刀體長,刀刃窄平,蹬冰面積大,摩擦阻力小,鞋腰較矮,便於運動員降低身體重心,減少空氣阻力。

而且,速度滑冰冰鞋的冰刀只有前點與鞋底固定,後點可以在運動員滑行時(特別是直道滑行)與冰鞋分離,看起來很像一雙趿拉板兒。這主要是因為這種「脫位刀」可以在運動員蹬冰時延長冰刀與冰面接觸的時間,從而讓運動員更充分地利用踝關節力量,做到「腿腳結合」,提高蹬冰效率,增加蹬冰距離。

這種「趿拉板兒」被稱作叫克萊普冰刀,克萊普也並不是人名,而是因為在滑行過程中會發出「克萊普」「克萊普」的響聲。

⑥ 速滑冰鞋的冰刀可以從鞋底後面分開,這樣設計的意義是什麼

喜歡看冰上項目並心細的朋友們大概能知道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的冰鞋是不一樣的,而他們最大的不一樣就是一個非常細節的地方,就是速滑冰鞋的冰刀可以從鞋底後面坦廳分開,可能就有朋友疑問,他們滑冰的不都是用冰刀的力量嘛,冰刀脫離不就是相當於選手會在冰上站不穩嘛?其實,這是錯誤的思維,設計師既然設計了,就會有他的作用,下面我來為大家解答一下。

另外短道速滑用的冰鞋不能這樣設計,這是因為短道速滑場地小,彎道直道短,不可能使用大規模蹬冰,所以這樣設計了,也起不到大作用,反而還會影響比賽成績,而且短道比的是卡位戰術。並不是說脫位刀轉彎的時候不好滑,大道拼的是彎道,利用彎道的離心力來更好的加速在大道的滑行,所以基本上所有的大道速滑選手在彎道技術方面都比短道速滑選手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