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海膽生長周期
海膽生長發育要經過受精卵、胚胎、幼體、稚海膽、成體等階段。陸上工廠化養殖,一般在育苗後13個月,海膽就可以由殼徑1cm左右到6cm左右,出肉率達到18%。
那麼海膽苗多久能長大到成體階段進行養殖呢?
首先我們要在7~10月份進行種海膽的采捕,然後暫時養殖在水槽中進行幼體的選育,在選育的第二天、海膽孵化24h~48h期間進行投喂,銷鏈在幼體生長到3mm~5mm左右後,繼續培養3~12個月後才能進行海上的養殖。整個周期大概一年。
海膽養殖的周期相對來說是比較長的。不管是在成體海上培養的階段,還核腔是幼體室內培養階段,我們一定要隨時進行水體質量的監測,並同時觀察海膽的生長發育情況來及時進行養殖方式的變化。作為養殖者,一定改斗衫要隨時注意各種異常情況,把握好時機,並積累經驗,學習先進科學技術,才能培養出經濟價值夠高的海膽。
Ⅱ 海膽怎麼養不死
養殖海膽的方法:
1、養殖海區選擇在水流清澈,鹽度較高,無工業污染,淡水徑流較小,浮泥較少,水深10米以上嘩枯攔,冬季無冰凍水層的海區。同亂胡時應選擇海藻自然生長旺盛,易於設置浮筏的海域。
2、目前貝類養殖用的鮑養殖籠、扇貝養殖籠、塑料筒以及塑料箱等都可用於海膽敗行的海上養殖。
3、海上養殖海膽以投喂海帶等海藻類為主要餌料。一般2天投喂一次,生長期5天至7天投餌一次,高溫或寒冷季節10天至15天投餌一次,每次投餌要適量,以免堵塞網衣,影響箱內水體交換。
海膽可養殖三至五年,適宜的生存環境,有利於延長海膽的壽命。
Ⅲ 海膽可以養幾天
海膽的全人工養殖,養殖條件可控性強,能夠進行人工投餌管理,養殖設施費較低,加之海膽的生長快,成活率高,達到商品期較短,商品海膽的收獲期及其市場投放量也可人為控制,這樣能進一步提高商品價值與經濟效益。目前,在日本、法國、美國等國家海膽養殖已進入規模化生產,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我國自引入蝦夷馬糞海膽之後,也開始了一定規模的海上筏式養殖及陸上工廠化養殖生產試驗。由於該海膽具有生長速度快、肉質鮮美、出肉率高、不易發病、成本低等優點,加之其棘短,便於籠養或室內養殖,因而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近幾年在我國北方養殖發展迅速,促進了我國海膽增養殖業的發展。但是,對於我國原有的一些經濟種類,如:光棘球海膽、紫海膽、馬糞海膽等人工養殖的研究卻無太大的進展。
目前,國內外的海膽人工養殖方式仍以海上筏式養殖與陸上工廠化養殖為主。
一、海上筏式養殖
1.海區選擇
養殖海區選擇在水流清澈,鹽度較高,無工業污染,淡水徑流較小,浮泥較少,水深10米以上,冬季無冰凍水層的海區。同時應選擇海藻自然生長旺盛,易於設置浮筏的海域。
2.養殖器材及餌料
海膽的筏式養殖具有養殖器材可以與其他種類的養殖器材兼用,養殖成本較低,投入產出比高等優點,因此在我國更易於被生產單位接受,易於推廣。目前在日本和我國都比較普遍採用此種養殖方式。筏式養殖可用的養殖器材種類較多,在日本也有用長方形塑料箱養殖的,有用大型網箱或網籠養殖的。用規格為2米×1.3米×1.3米的大型網箱,每箱可養1厘米的幼海膽2萬個左右。隨著幼海膽的長大,要逐步降低海膽的養殖密度,直至接近商品規格,這時每個網箱可減少至2000個左右。投喂餌料以海帶等海藻類為主。用塑料箱(規格56厘米×36厘米×18厘米,兩個扣在一起使用)和塑料筒(規格30厘米×70厘米)養殖的,投喂餌料也是以海藻類為主。網籠有兩種可供選擇:鮑養殖籠,直徑為60厘米,共有12層;扇貝養殖籠,直徑為33厘米,共有12層~15層。日本另有一種網籠(80厘米×90厘米×30厘米),網籠被切成6個區,每籠可裝5毫米的稚海膽5000個。當殼徑長到10毫米以上時需減少到每籠2000個。5毫米~10毫米個體的養殖網籠的網目為3毫米,當個體達到10毫米時,網目需加大到6毫米。
自我國引進蝦夷馬糞海膽後,王子臣等學者以及部分養殖生產單位對該海膽的養殖方法以及養殖器材、養殖密度、餌料等技術進行了相關研究。經不同器材的海上養殖對比試驗後認為,目前貝類養殖用的鮑養殖籠、扇貝養殖籠、塑料筒以及塑料箱等都可用於海膽的海上養殖。其中,塑料養殖筒通水性較差,在有的海區容易發生淤泥沉積,導致海膽死亡,養殖效果稍差;扇貝養殖籠通水性好,叢梁可利用現有器材,成本低,但可供海膽附著的面積較少,投餌操作不方便,若投餌口縫合不嚴還容易發生海膽逃逸;塑料筐的附著面積大,易於投餌及管理,使用期長,成本適中,是一種比較理想的海膽養殖器材;鮑養殖籠的通水性好,養殖容量大,易於操作管理,只是成本較高,有條件的單位也可採用。
海上養殖海膽以投喂海帶等海藻類為主要餌料。另據報道,日本北海道有的單位用沙 丁魚段替代海藻類飼育蝦夷球海膽,其養殖效果顯著優於海帶,海膽的生長速度要比喂海帶 時快1.5倍~2倍。在法國,養殖海膽用長海帶及掌狀海帶作餌料。據報道,每養成1噸海膽 約需海帶3噸~7噸,餌料效率是相當高的,但養殖器材及養殖方法不詳。不同規格的海膽對 餌料的需求不同,如蝦夷馬糞海膽,0.3厘米~0.5厘米的稚膽主要攝食底棲硅藻、囊藻和石 蒓,0.5厘米~1厘米幼膽主要攝食底棲硅藻和海帶等,1厘米以上的海膽,主要攝食大型海 藻如海帶、裙帶菜等,對常見大型海藻類的攝食選擇性依次為:海帶、裙帶菜、囊藻、馬尾 藻、石蒓、刺松藻。此外,在飢餓狀態下蝦夷馬糞海膽兄侍也攝食貽貝、苔蘚蟲、柄海鞘等餌料 ,因此可用此特點開展蝦夷馬糞海膽與鮑混養,羨鄭吵達到清淤和清除附著在鮑體表的苔蘚蟲等敵 害生物的目的。投喂餌料要根據苗種大小、生長速度以及水溫升降靈活掌握,一般2天投喂 一次,生長期5天~7天投餌一次,高溫或寒冷季節10天~15天投餌一次,每次投餌要適量, 以免堵塞網衣,影響箱內水體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