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重建術後多久可以鍛煉,要怎麼鍛煉
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後可分為5階段:加壓包紮限制期(術後1周內)、活動限制期(術後1~3周)、負重限制期(術後3周~6周)、活動恢復期(術後6周~6月)、活動增進期(術後6—12個月)。1年後才能恢復劇烈運動。 第一階段:加壓包紮限制期(術後1周內),維持彈力綳帶加壓包紮下鍛煉股四頭肌收縮、直腿抬高。第二階段:活動限制期(術後1~3周),在活動式支具的保護下,不負重下主動屈膝0至90度。第三階段:負重限制期(術後3周~6周),在活動式支具的保護下,扶單拐行走,患肢負重從1/3體重起,逐漸增加,6周後可棄拐。第四階段:活動恢復期(術後6周~6月),在活動式支具的保護下,慢速騎單車,水中漫步,以增加股四頭肌、腓腸肌、腘繩肌肌肉力量。另外,指導患者在平衡板或軟墊上行本體感受器訓練。第五階段:活動增進期(術後6—12個月),可不帶活動式支具進行慢跑。
Ⅱ 左腿前叉韌帶手術後,多久可以劇烈運動比如打籃球
前交叉韌帶是一個很重要的韌帶
受傷後很容易再次斷裂
建議至少半年後再做劇烈運動
並且要注意保護自己
Ⅲ 做前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後,多長時間才可以做劇烈運動
一個月可以輕微的運動三個月一百天過後可以
Ⅳ 十字韌帶斷裂手術後怎麼鍛煉跑步
十字韌帶撕裂只要手術沒有大問題,韌帶沒有粘連,一般3個月就可以佩戴護具行走。4到6個月能夠脫下護具行走,6個月後徹底恢復正常生活,但運動不能劇烈,1年後恢復75%以上的運動能力。韌帶鬆弛也不可怕,畢竟不是斷裂,根據情況決定恢復方案!謹遵醫囑!
想打球的話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的是:跑動怎樣都可以,但是盡量少跳,如果要跳的話盡量使膝蓋彎曲,減少落地時膝蓋壓力。但是運動要適度,自己覺得不適了就下來休息。
還要防止別人撞到你的膝蓋。
恢復辦法還是自己多走動,每天抽時間彎腿,適量給膝蓋加壓。
Ⅳ 內側副韌帶和前交叉韌帶斷裂手術後多少天作康復段練怎樣鍛煉
這是我們科手術後建議的康復計劃:
一、 術後第一天:主要以減輕疼痛和腫脹為主。
1、 將患肢抬高,但不要過伸,一減輕腫脹。
2、 如果喲右疼痛,可以採用冷敷,口服或肌注止痛劑等止痛。
3、 進行股四頭肌等長收縮訓練,促進血液循環,減輕腫脹。
二、 術後第二天至第二周: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使關節活動度達到0-----90度。
1、 石膏後托或下肢肢具固定,在下地行走以及睡覺期間要佩帶。
2、 進行CPM訓練,膝關節活動度為:0---90度。
3、 進行股四頭肌有限收縮訓練,小腿肌肉訓練(屈伸踝關節及足趾,每天500次)。
4、 可扶拐部分負重行走,距離補要太遠,活動不宜過多,避免上下樓梯。
三、 術後第二周至第四周,關節活動度達到0-----120度,進行肌肉功能鍛煉。
1、 去石膏後托,改用膝固定支具保護(最好示可活動支具),支具需佩帶5---6個月。在行走以及睡覺時應佩帶。
2、 繼續CPM訓練,三周達到120度,第四周後大到135度。
3、 進行股四頭肌功能鍛煉,在 床邊使關節逐漸從90度伸直,並使大腿抬離床面,然後停留10分鍾每日500次。
4、 必要時進行髕骨活動度(由外向內推動髕骨)。
四、 術後第四周至第六周:關節活動度達到0-----135度,加強肌肉功能鍛煉。
1、 可以去拐行走,側身上樓梯,手需扶梯。
2、 進行CPM訓練,關節活動度達到0---135度。
3、 繼續進行(三)中的肌肉功能鍛煉,方法相同。
五、 術後第六周至12周:在此期間,重建的韌帶會有一個溶解鬆弛階段,應避免過多的上下樓。禁止做負重下蹲練習,從座位上起立時應扶物減負,不宜爬山行走,前三個月避免過伸關節。
六、 術後三個月後:仍以下肢肌肉鍛煉為主。可做一般日常活動,利用非負重健身器械進行鍛煉,液可以進行游泳。
七、 術後六個月:可以進行慢跑訓練。
八、 術後9---12個月:以根據康復情況參加較為劇烈的體育比賽。
九、 出院後需要定期回醫院復查,:原則上前四周內每周回醫院復查一次,術後三個月、6個月、9個月、12個月均需拍片復查。
注以上僅為一般的 康復原則,未必適合每個手術患者,應根據具體的情況採取不同的 看富計劃,實現計劃的個體化,因此應遵循醫師的具體建議,不可盲目按照此計劃。
祝早日康復!!!
Ⅵ 交叉性韌帶斷裂微創手術需要多久能夠自由行走以後能不能再練體育
我是術後一個月去的拐杖。三個月,正常活動沒有問題。半年後可以少量運動(本人現在術後六個月,打籃球患肢仍不敢單獨著地。個人感覺這個時候的腿依然很脆弱,如果你的體質比我的好,康復運動做的比較全面,也許比我的要好,呵呵。)
北醫三院大夫的說法,打籃球,半年可以恢復訓練,一年後才可以進行激烈的對抗。
下床很簡單,術後麻葯過了,自己就能拄著拐下床了。
有什麼再請教,希望或多或少幫到你。希望你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