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關節的運動方法是什麼
關節的運動方法是什麼
你知道關節的運動方法是什麼嗎?很多人知道關節對於人體的重要性,但卻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運動來讓關節發育得更好。我已經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關節的運動方法是什麼的相關信息,一起來看看吧。
關節的運動方法是什麼1
關節的運動形式與關節的形態結構有關。每一種運動都是圍繞某個運動軸在一定的基本平面進行的。關節的基本運動有屈伸、外展與內收、迴旋、環轉和水平屈伸。
(1)屈伸:運動環節繞額狀軸在矢狀面內做的運動。一般來說,向前運動為屈,向後運動為伸。但膝關節及其以下關節則相反。
(2)外展、內收:運動環節繞矢狀軸在額狀面做的運動。運動環節末端遠離正中面為外展,向身體正中面靠近為內收。
(3)迴旋:運動環節繞本身的`垂直軸在水平面內做的運動。由前向內旋轉為內旋(或旋前),由前向外旋轉為外旋(或旋後)。
(4)環轉:運動環節以近側端為支點,繞額狀軸、矢狀軸以及它們之間的中間軸做連續的圓周運動。此運動可描繪成一個圓錐體圖形的運動,故又稱圓錐運動。如上肢在肩關節處做向前或向後的繞環運動。
(5)水平屈伸:運動環節在水平面內繞垂直軸做前後運動,是體育運動中的一種運動形式,生活中少見,如上肢(或下肢)在肩關節(或髖關節)處,外展90度後再向前運動稱水平屈,如向後運動則稱水平伸。
平時注重這些關節運動對,於預防和解決一些關節疾病可以帶來很好的效果,而且還能夠盡可能地治療一些關節疾病的發生,所以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都應該更加註重這些常識的認識,幫助自己減少他造成的更多不利傷害。
關節的運動方法是什麼2
1、揉膝:
用雙手的手掌放在兩腿的膝關節上,然後同時揉搓左右膝關節,每次大約揉搓100次,力度不宜過大。
2、轉踝:
坐在椅子上,抬起兩腿,兩只腳同時分別按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各轉動30次。然後再伸直兩腿,將兩腳分別繞在踝關節上,上、下擺動各30次。
3、蹲坐: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手自然下垂貼在身體兩側。然後從站立位置緩慢下蹲,蹲至兩大腿與小腿相接觸時再慢慢站直身體,反復活動10次。鍛煉時兩眼要平視前方,不要低頭或仰頭。身體肥胖或體弱多病的人下蹲時盡量手扶穩定的物體,再逐漸增加下蹲的次數。
4、踏步:
原地踏步時,將大腿抬高,盡量讓腳前部著地,左右兩腳輪流踏步50次。
每天堅持活動身體各關節,首先從雙手指關節開始,然後再從腕、肘、肩關節入手。其次是頸椎、胸椎和腰椎關節的活動。緊接著是胯、膝、踝關節活動。最後是各腳趾關節的活動。活動這些部位時,站著坐著都可以,但活動的動作要緩慢,每個關節的活動次數最好從3-5次開始,然後再根據身體需要適度增加。
2. 運動髖關節的鍛煉方法
運動髖關節的鍛煉方法
運動髖關節的鍛煉方法,運動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在運動的同時我們也可以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積極運動也是一種生活態度,鍛煉身體有利於增強我們的身體素質,現在分享運動髖關節的鍛煉方法技巧。
運動髖關節的鍛煉方法1
一、床上鍛煉法
(1)髖關節伸屈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關節伸展,雙手叉指合掌抱住股骨下端,利用反復屈肘力量往上拉與主動屈髖活動相結合,持續活動5~10分鍾,次數幅度逐漸增加。
(2)髖關節外展直腿抬高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患肢外展直腿抬高25°~35°,持續1分鍾放下,作10次。同理可作側卧及俯卧抬腿,鍛煉外側及後側肌群。 (術後3個月開始)
(3)髖關節作外展、內收活動,雙膝屈曲約90度,與肩同寬,膝關節作內收、外展運動,持續5~10分鍾。
(4)髖關節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雙下肢伸直,雙手置於體側,兩腳分開, 與肩相等,以足跟為軸心,作下肢外旋 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5)髖關節屈曲位外旋、內旋活動鍛煉法:仰卧位,使膝關節屈曲100°,髖關節屈曲90°,雙手抱膝,利用手腕力量反復作外旋、內旋活動,持續5~10分鍾。
二、床下鍛煉法
(1)扶物下蹲法:單或雙手前伸扶住固定物,身體直立,雙足分開,與肩等寬,慢慢下蹲後再扶起,反復進行3~5分鍾。(術後半年開始)
(2)患肢擺動法:單或雙手前伸或側身扶住固定物,單腳負重而立,患肢前屈後伸內收,外展擺動3~5分鍾。(術後半年開始)
(3)內外旋轉法:手扶固定物,單腳略向前外伸,足跟著地,作內旋和外旋運動3~5分鍾。(術後半年開始)
(4)屈髖法:患者正坐於床邊或椅子上,雙下肢分開;患肢反復作屈膝屈髖運動3~5分鍾。
(5)抱膝法:患者正坐床邊、沙發、椅子上,雙下肢分開,雙手抱住患肢膝下反復屈肘後拉與主動屈髖運動相配合,加大屈髖力量及幅度。
(6)開合法:正坐於椅、凳上,髖膝踝關節各成90°角,雙足並攏,以雙足尖為軸心作雙膝外展,內收運動,以外展為主3~5分鍾。
(7)蹬車活動法:穩坐於特製自行車運動器械上,如蹬自行車行駛一樣,速度逐漸加快,活動10~20分鍾。
通過上邊的介紹我們知道了髖關節的鍛煉方法有哪些。髖關節的鍛煉方法分為床上和床下兩種方式,所以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選擇適應自己的鍛煉方法。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每天鍛煉的時間和強度要有一個度,避免起到相反的作用。
運動髖關節的.鍛煉方法2
原創文章 禁止轉載
想有效瘦身、燃脂,卻不想花大錢上健身房?其實,對於有減重需求的朋友來說,散步就是人人都辦的到、簡單便利,又無須額外花費的運動好選擇。雖然適度散步對人體好處多多,但專家也提醒,想讓散步效果更加倍,學會如何用「髖關節」的力量正確行走,更是致勝關鍵!
散步姿勢藏學問!「髖關節步行法」燃脂更有效
雖然適度散步有助健康,但是怎麼走的正確、有效發揮燃脂效果,可就大有學問!想要成功運動到大腿內部肌群,帶動臀部肌肉,又不傷害關節,關鍵就在於學習「髖關節步行法」:
【髖關節步行法】
「髖關節步行法」能讓散步這項有氧運動發揮更好的效果,除了張開比平常更大的步伐,還要在腳後跟碰到地面時,盡可能打直膝蓋。只要想像腳後跟踩到地面的樣子,膝蓋就能自然打直。如此一來,就能利用臀部與大腿後側的肌肉往前邁步,膝蓋也能正確往上抬。
動作分解:
1、往前踏步時,膝蓋會先彎曲再踏出。
2、放鬆肩膀、挺起胸膛、伸直背部,讓上半身保持直線。踩到地面時,腳尖往前抬起。踩在地上的那隻腳的膝蓋要用力打直。
Tips:從側面看去,肩關節、髖關節根部、膝蓋骨的後側、腳踝幾乎呈現一直線,就代表姿勢正確。
3. 關節怎麼運動的啊!
關節的主要結構包括關節面、關節腔和關節囊三部分,是滑膜關節的最基本結構
運動方式:
1.屈和伸 是關節滑冠狀軸進行的運動。運動時,兩骨之間的角度發生變化,角度變小稱為屈(flexion);相反,角度增大稱為伸(extension)。一般來說,關節的屈指的是向腹側面成角,而膝關節則相反,小腿向後貼近大腿的運動叫做膝關節的屈,反之則稱為伸。在足部,足上抬,足背向小腿前面靠攏為踝關節的伸,亦稱背屈;足尖下垂為踝關節的屈,亦稱跖屈。
2.外展和內收外展是關節沿矢軸軸進行的運動。運動時,骨向正中矢狀面靠攏,稱收 或內收(adction),反之,遠離身體正中矢狀面,稱展或外展(abction)。但手指的收展是以中指為準的靠攏、散開運動,足趾的收展是以第二趾為準的靠攏、散開運動。
3.旋內和旋外是關節沿垂直軸進行的運動,統稱旋轉(rotation)。骨向前內側旋轉, 稱旋內(medial rotation),反之,向後外側旋轉,稱旋外(lateral rotation)。在前臂,橈骨是圍繞通過燒骨頭和尺骨頭的軸線旋轉,將手背轉向前方的運動,稱旋前(pronation),將手 掌恢復到向前而手背轉向後方的運動,稱旋後(supination)。此外,有些關節還可進行環轉運動(circumction),即關節頭在原位轉動,骨(肢 體)的遠側端做圓周運動,運動時全骨(肢體)描繪出一圓錐形的軌跡。能沿二軸以上 運動的關節均可做環轉運動,實際為屈、外展、伸和內收的依次連續運動,如肩、髖、橈 腕關節等。
4. 人體中關節的形狀分為哪幾種每種可繞什麼運動軸做什麼運動
按關節面的形狀可分為
1、球窩關節
關節頭呈球狀,另一骨的關節面呈窩狀,包裹著關節頭的一部分。因此關節頭與關節窩只是鬆弛地連接,能作屈、伸、內收、外展、環轉和旋轉運動,是活動性最大的一種關節結構。典型:髖關節。繞額狀軸做屈伸運動,繞矢狀軸做外展和內收,繞垂直軸做旋轉。
2、平面關節
此關節活動的發生繼發與其他活動。例如,當你屈曲和伸展肘關節時,沒有引起其他的關節運動。然而,腕骨運動不能僅靠一個活動運行。腕骨運動,需要腕關節在屈曲和伸展或外展和內收的前提下進行。
3、橢圓關節
由兩個分別是凸和凹的橢圓型關節面組成,可作前後和左右的運動。典型舉例:手腕。手腕以額狀軸為中心產生屈伸運動,以矢狀軸為中心做尺、橈偏。
4、鞍狀關節
兩個關節面均呈馬鞍型,彼此成十字形交叉接合,每一骨的關節面既是關節頭,又是關節窩,可作屈、伸、內收、外展和環轉動作,比橢圓型關節的活動能力大。
典型:大拇指關節。雖然大拇指能做屈、伸、內收、外展和旋轉動作,但是與腕骨運動相似,旋轉運動需繼發於其他關節活動出現。如果在不屈曲和外展的前提下,你試著轉動你的拇指,你發現無法做到。
當拇指內收的時候,請注意下拇指所指的方向;當外展和屈曲拇指時,所指方向大約改變了90度。這種旋轉動作並不是主動的,而是關節的形狀造成的。盡管大拇指關節不是一個真正的雙軸關節因為旋轉受限,但是因為主動運動還是繞兩個軸發生,因此還是歸位此類。
5、滑車(屈戌)關節
一骨凸起的部分嵌在另一骨凹陷的部分,只能作單一平面的屈、伸運動,仿如門鉸的操作一樣。肘關節中的肱尺關節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6、車軸關節
橈尺關節,展示了另一種類型的單軸運動—車軸關節。當前臂旋前旋後時,尺骨不動,橈骨頭繞於尺骨產生活動。車軸運動其實就是以縱軸為中心在水平面上做運動。
5. 髖關節可以叫做那些運動各運動有哪些肌肉參與動
髖關節的主要運動是:屈曲、伸展、內收、外展、內旋、外旋。完成動作的主要肌肉:
1、屈曲:髂腰肌、股直肌。
2、伸展:臀大肌、股二頭肌長頭。
3、內收:內收肌群、內收大、長、短肌。
4、外展:外展肌群、臀中、小肌。
5、內旋:臀小肌、闊筋膜張肌。
6、外旋:外旋肌群、臀大肌、梨狀肌、閉孔內、外肌、上、下拮肌、股方肌。
(5)關節的旋內旋外可以做什麼運動擴展閱讀:
髖關節保養守則
1、注意步行方式。走路邁腳時,腳跟先落地,注意挺胸直背,手臂自然擺動;腳掌落地,身體重心自然轉移到腳尖;邁另一隻腳時,前腳應該腳跟先離地,腳尖自然支撐重心。
這樣走路的好處是,把體重壓力均衡分散到兩腿肌肉和各處關節,而不是僅由髖關節來承壓,以減少磨損。
2、肌肉鍛煉法。包裹髖關節的周邊肌肉,對關節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可以通過下蹲運動、腹肌運動、拉伸肌肉運動來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