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冠脈和頸動脈有斑塊可以運動嗎
擴展閱讀
怎樣辨別啊迪鞋真假 2025-05-22 05:36:59
網上可以報名擴招嘛 2025-05-22 05:19:03

冠脈和頸動脈有斑塊可以運動嗎

發布時間: 2023-01-30 20:42:38

⑴ 有頸動脈斑塊能做深呼吸運動和俯卧撐

建議不要做過激的運動,否則腦供血過大引起血崩,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太極拳、上樓梯、騎自行車等;此外保持良好的心態也十分重要,要保持積極樂觀、豁達和輕松的心情,正確對待自己和他人,知足常樂。
對於體內已有的斑塊,用葯干預可以減少危險,目前常用來治療斑塊的西葯有他汀類葯物和貝特類葯物,中葯有溶斑降濁通脈湯。
溶斑降濁通脈湯對已經形成的粥樣硬化斑塊可以起到穩定或消融的作用,可以增加斑塊包膜的厚度,防止斑塊破裂,並且可以改善血管的硬化,阻止病情進一步發展;同時還可以修復損傷的血管內皮,讓血管內皮重新變得光滑平整,血液中的脂質就不容易附著於其上,從而減少斑塊形成的環境。

⑵ 頸部斑塊形成是不是腦部血管一定有堵塞現象

有頸動脈斑塊的人群通過跑步等運動,對於頸動脈有緩解的作用,至於令頸動脈斑塊完全消散基本不太現實,還需要配合葯物治療與運動、飲食等方面相結合。據有關數據表明,40歲以上的人群大約有近一半的人群患有頸動脈斑塊,70歲以上的人群則高達80%以上。

三、嚴重頸動脈斑塊患者適量運動

對於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50%的患者,而且頸動脈斑塊不穩定,也並非完全不能運動。只是在運動的選擇與方式上需要改變與注意。此類的患者需要葯物治療,並且需要降血脂以及降低膽固醇,及時服用抗血小板的葯物。運動方面建議以慢跑、中等強度的運動為主,也可以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等。而對於患有房顫、高血壓的患者在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況下,不建議運動,以免引起斑塊的變化,導致腦出血。

⑶ 不穩定斑塊可以做俯卧撐嗎

不穩定,板塊正常情況下也可以做俯卧撐的,只要不劇烈的運動是可以的,少做一些可以沒問題

⑷ 有頸動脈癍塊可以做俯卧撐和舉重嗎

患有頸動脈斑塊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還要多注意控制自身的飲食,保持一個低鹽,低脂的飲食,也就可以有效的緩解身體的問題,同時患者還要注意加強身體的鍛煉,從而預防身體的問題。象俯卧撐,舉重盡量少做

⑸ 得了頸動脈狹窄該怎麼治療

頸動脈狹窄的治療原則是重建血管的管壁,恢復正常的血流通過率。其中包括移除血管狹窄處聚集的擁堵物——斑塊,以及給狹窄的血管放置支架,恢復血管正常口徑等。望採納!
一般治療
主要從日常生活著手對疾病加以控制。
生活管理
(1)戒煙。
(2)經常鍛煉:每天至少運動30 min,一周至少運動3~4天。
(3)達到並保持理想體重。
病因治療
控制血壓、血糖、血脂,定期體檢。
遵醫囑復用降壓葯物,血壓控制目標值:<140/90 mmHg。
對於合並糖尿病的頸動脈狹窄患者,必須加強飲食管理。控制血糖目標值:非空腹血糖11.1 mmol/L以下,治療期間糖化血紅蛋白應<7%。
通常建議患者服用他汀類葯物進行降脂治療。對於具有卒中高風險的頸動脈狹窄患者,建議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控制在100 mg/mL 以下。
營養支持
(1)多吃蔬菜水果、含優質蛋白的食品。
(2)限鹽:過量的鹽(鈉)可能會導致血壓升高。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的鈉攝入量應低於1500 mg。
(3)限制膽固醇的攝入:盡量避免食用含飽和脂肪酸或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例如油炸食品、動物性脂肪(如豬油、牛油)等;選擇含單不飽和脂肪酸或多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例如橄欖油、魚類、牛肉等。
病情監測
根據醫生建議定期進行超聲、CTA或腦血管造影復查,定期檢測血糖、血脂、血壓。
葯物治療
抗血小板聚集葯物
患者根據醫囑口服其中一種或兩種聯用均可。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聯用可以增強抗血小板聚集,但應根據患者耐受能力酌情選擇。
他汀類葯物
可降低血脂水平,無禁忌的頸動脈狹窄患者應遵醫囑堅持服葯。
介入治療
頸動脈支架成形術
頸動脈支架成形術(CAS)
CAS是相對來說創傷較少的治療方法,在局麻條件下完成治療。
目前比較CAS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優劣的臨床證據未得到明顯差異。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度≥50%或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70%時可以考慮進行CAS治療。介入治療創傷小,在局麻下就可以操作,在心肌梗死、對腦神經的損傷、傷口感染及出血等方面比CEA優勢明顯。對於病變部位較高或較低,手術不可及的患者,合並顱內動脈狹窄的患者、合並嚴重心肺疾病無法耐受全麻的患者,CAS也更有優勢。
為預防支架內血栓形成,CAS術後需口服雙抗1-3個月。
手術治療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CEA)
CEA是頸動脈狹窄的標准治療,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外科手術的方法切開頸內動脈,然後將狹窄部位的斑塊切除掉。包括外翻式內膜切除術和傳統縱切式內膜切除術。
CEA的絕對適應證是:
1. 六個月內1次或多次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且頸動脈狹窄率≥70%;
2. 六個月內1次或多次輕度非致殘性卒中發作,症狀或體征持續超過24小時且頸動脈狹窄度≥70%。
此外以下情況是相對適應證,也可考慮手術:
1. 無症狀頸動脈狹窄率≥70%;
2. 有症狀狹窄度范圍是50%-69%;
3. 無症狀性狹窄度<70%,但狹窄病變處處於不穩定狀態。
與內科保守治療相比,CEA能明顯降低缺血性卒中和死亡事件的發生率。但也有不足之處,如誘發心梗、深靜脈血栓、肺栓塞、喉返神經損傷、切口瘢痕等,手術需在全麻下進行。費用約為8-15萬,具體參照當地醫院標准

⑹ 老人的錯誤鍛煉方式

老人的錯誤鍛煉方式

老人的錯誤鍛煉方式,現實生活中很多老人家都會選擇各種方式進行運動,不過老人在進行鍛煉的時候有很多注意事項,一不小心就會有一些錯誤的鍛煉方式,那麼下面就一起來看看老人在鍛煉時候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吧!

老人的錯誤鍛煉方式1

01

長時間廣場舞

這一類病人症狀基本相同:膝蓋伸屈沒有問題。

但是在爬樓梯時膝蓋疼痛明顯,嚴重的走路都會不舒服,休息幾天後疼痛有所緩解。

為什麼跳廣場舞會容易受傷呢?

廣場舞難度越來越大,通常會設計很多身體旋轉、下肢扭轉的動作。

這些動作對身體重心控制、下肢的力量和穩定性都有較高的要求。

動輒一兩個小時以上的舞蹈時間,意味著關節的過長連續使用。

跳廣場舞蹈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難度並不是越高越好。

適當控制時間和運動強度有利於保護膝關節。

02

肩痛患者甩肩鍛煉

肩袖撕裂傷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

臨床上有不少這樣的患者,他們大都有肩膀疼痛史。

就誤以為自己患了肩周炎,想通過運動來緩解。

老年人在小區健身時,喜歡頻繁做一些上舉的動作。

包括單杠或吊環中的轉肩、棒球的投球、舉重抓舉等。

這其實反而會加重肩關節的負荷,造成或加重肩袖撕裂。

肩周炎與肩袖損傷是兩種不同的疾病。

肩周炎是自限性疾病,一般半年,最多不超過兩年會自行好轉。

而肩袖損傷,如果不治療或者以錯誤的方式鍛煉,只會越來越糟。

03

「燕兒飛」仰卧起坐

有的老年人會練腰背肌,叫「燕兒飛」。

「燕兒飛」是一種不錯的運動,但對老年人不一定適合。

因為老年人關節椎間盤老化,有關節增生,椎管狹窄。

過度的伸展會加劇關節的擠壓和碰撞,增加椎弓的硬力,造成骨折,同時讓椎管更狹窄。

另外,仰卧起坐也不適合老年人。

仰卧起坐要把雙腿蜷起來練腹肌,力度太大。

超過國際勞工安全組織對椎間盤限定的150牛的定力。

會增加人腰椎部位的負荷,讓老年人椎間盤退變非常嚴重。

大多數中老年人的頸椎、腰椎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問題。

再加上骨質疏鬆,因此做仰卧起坐很容易給頸椎和腰椎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

而且,此運動對頭部的變化較大,對於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來說很容易造成血壓升高,發生意外。

04

大強度、高難度鍛煉

有的老年人覺得,運動強度越大,運動量越大,越是有益於健康。

這樣才能達到鍛煉的目的。

但是爆發性的運動,可能造成血壓升高、心率加快、心肌缺血缺氧。

運動貴在堅持,而不是在於速度和強度。

05

爬樓梯、爬山鍛煉

爬樓梯被不少老年人列為健身鍛煉項目,認為健身就在家門口,方便快捷,不用額外場地,不用專門時間。

但其實,爬樓梯的過程中,膝關節的壓力明顯增大,膝關節反復撞擊。

周而復始的重復動作,無疑會加大膝關節的損傷,誘發膝關節疾病。

跟爬樓梯類似的是,登山同樣容易損傷膝關節。

下山時膝關節所受到的沖擊力相當於自身體重的5~8倍。

加重髕骨軟骨面和半月板的損傷,是膝關節損傷的高發項目。

06

頭頸部繞圈練習

很多老人經常做頭頸部繞旋練習,認為這樣對頸椎好,也有利於緩解頸肩部的酸痛。

如果老年人患有重度動脈硬化、甚至頸動脈斑塊形成,頭頸部劇烈繞旋。

可能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跌倒,重則會釀成動脈斑塊脫落,導致意外事件的發生。

老年人進行頭頸部鍛煉要適度,應降低動作幅度、速度和繞旋力度。

兩側及前後擺動的幅度應該控制在180度以內,並可不時靜歇2~3秒。

以達到舒筋活絡的效果。

07

運動損傷後「熱敷」

由於運動不科學、或者身體不協調,老年人運動時經常會導致腳踝扭傷等情況。

局部組織會出現疼痛、腫脹。有些老年人會立即採用「熱敷」的方法。

認為這樣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快痊癒速度。

運動損傷(如腳踝扭傷)正確的處理是:

損傷24小時內,冷敷(如冰塊),將傷處組織內溫度降低。

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出血和滲液,有利於控制病情的發展;

24小時後,熱療,加速局部的血液循環,達到活血散淤、消腫、減輕疼痛的療效。

08

倒走練習

早晨在公園晨練的大爺大媽,有的特別愛倒著走路。

覺得這樣更能達到鍛煉的效果。

殊不知,老年人平衡性、視力、反應能力等有所下降,倒走易引發意外。

09

空腹晨練

對於老年人來說,空腹晨練是非常危險的。

在經過一夜的睡眠後,腹中已空,不進食就進行1~2個小時的鍛煉,熱量不足。

再加上體力的消耗,會使大腦供血不足。

哪怕只是短暫的時間也會讓人產生不舒服的感覺。

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頭暈,嚴重的會感到心慌、腿軟、站立不穩。

心臟原本有毛病的老年人會突然摔倒,甚至猝死。

另外,晨練最好在太陽升起之後開始,這樣才是最衛生和最安全的鍛煉。

10

運動憋氣

老年人心肺功能減退,憋氣用力時,會因肺泡破裂而發生氣胸。

憋氣也會加重心臟負擔,引起胸悶、心悸。

憋氣時因胸腔的'壓力增高,回心血量減少引起腦供血不足,易發生頭暈目眩甚至昏厥。

憋氣之後,回心血量驟然增加,血壓升高,易發生腦血管意外。

因此,像舉重、拔河、硬氣功、引體向上等這些須憋氣的運動項目,老年人不宜進行。

老人的錯誤鍛煉方式2

長時間廣場舞

這一類病人症狀基本相同:膝蓋伸屈沒有問題,但是在爬樓梯時膝蓋疼痛明顯,嚴重的走路都會不舒服,休息幾天後疼痛有所緩解。

動輒一兩個小時以上的舞蹈時間,意味著過長的關節連續使用。

跳廣場舞蹈並不是時間越長越好,難度並不是越高越好,適當控制時間和運動強度有利於保護膝關節。

肩痛患者甩肩鍛煉

肩袖撕裂傷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他們大都有肩膀疼痛史,就誤以為自己患了肩周炎,想通過運動來緩解。

老年人在小區健身時,喜歡頻繁做一些上舉的動作;

包括單杠或吊環中的轉肩、棒球的投球、舉重抓舉等,這其實反而會加重肩關節的負荷,造成或加重肩袖撕裂。

頭頸部繞圈練習

如果老年人患有重度動脈硬化、甚至頸動脈斑塊形成,頭頸部劇烈繞旋,可能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跌倒,重則會釀成動脈斑塊脫落,導致意外事件的發生。

老年人進行頭頸部鍛煉要適度,應降低動作幅度、速度和繞旋力度。兩側及前後擺動的幅度應該控制在180度以內,並可不時靜歇2~3秒,以達到舒筋活絡的效果。

空腹晨練

對於老年人來說,空腹晨練是非常危險的。在經過一夜的睡眠後,熱量不足,再加上體力的消耗,會使大腦供血不足。

最常見的症狀就是頭暈,嚴重的會感到心慌、腿軟、站立不穩,心臟原本有毛病的老年人會突然摔倒,甚至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