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准媽媽肚子疼就是要生了嗎到底哪種疼才是真的臨產訊號
腹痛是准媽媽臨產前釋放出的准確信號之一,因此一部分准媽媽就誤解了,以為肚子疼就代表要分娩了。其實並不是,只有胎寶寶入盆後產生的宮縮疼痛,才代表准媽媽進入了臨盆階段,其餘的腹痛可能只是「誤導信號」。
這時候,准媽媽們別猶豫,記得趕緊叫上家人,帶上提前准備好的待產包朝著醫院出發吧!很快就可以跟寶寶見面了哦!最後祝大家生產順利,喜得貴子、貴女!
❷ 分娩前剛開始出現的陣痛是什麼樣子的啊,多久痛一次啊,誰告訴我一下啊
臨產前的宮縮有節律性,每次宮縮都是由弱至強,維持一段時間,一般30—40秒,消失後進入間歇期,為5—6分鍾。疼痛一開始是半個小時兩三次,每次持續45秒,這還是可以忍受的,後來就變為10分鍾兩次,每次持續2-3分鍾,這才真正轉化成有效宮縮,宮口在這樣的收縮下才會漸漸打開。 宮縮時會痛而且手摸肚皮時會有緊綳感.如果有陣痛並有見紅或流水這就是臨產的症狀. 但是每個人情況還是會有所不同的。
❸ 臨產徵兆是突然出現的嗎
臨產徵兆是突然出現的嗎
臨產徵兆是突然出現的嗎,孕婦十月懷胎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這個時候是即將生下孩子的時候,此時就需要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了,下面為大家分享臨產徵兆是突然出現的嗎。
臨產徵兆是突然出現的嗎1
一般說來臨產症狀表現比較多,肚子發硬、胎位下降、胎動次數減少,或者是出現不規律的宮鎖都屬於常見現象。正常的情況下分析說,如果腹部沒接觸其他不良刺激,也沒受到外力作用的影響,應該是不會突然發生的。在孕晚期應該做好相應的准備,最好是能夠定期去醫院做好產檢工作,觀察有無異常情況,並做好自我防護措施,以防發生意外。
分娩前大概幾天有徵兆
1、上腹壓力減輕:初產婦可能在臨產前1-2周經歷這一變化,這時因為胎頭下降進入骨盆,腹腔的壓力逐漸減輕,上腹部被解放,准媽媽的呼吸隨之變得輕快,食慾也有所增加。
2、下腹墜脹:隨著胎頭的下移,子宮下方的膀胱、直腸等組織受到的壓力進一步增加,准媽媽可能會常常有明顯的墜脹感,出現尿頻、腰酸等不適。
3、假宮縮:一般在臨產前1-2周出現,常見表現為宮縮無規則,持續時間短,間隔時間長,准媽媽會覺得肚子發緊和腹痛。假性宮縮通常不會持續超過30秒,力度也不強,引起的疼痛主要集中在下腹部,小劑量的鎮靜劑可以將其抑制住。
4、真宮縮:宮縮起初無規律,力度增強,每次持續時間延長,間歇縮短,然後慢慢變得有規律。一陣又一陣腹痛的腹痛向准媽媽襲來,疼痛感增強,表明分娩即將到來。
5、見紅:常出現在臨產前的24-48小時之內,准媽媽的下體會流出一些混有血絲的粘性液體,這是即將臨盆的一大信號。但是如果發現陰道流出的是鮮紅的血液,或是出血量超過正常經期量,那麼不是正常的臨產徵兆,可能是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等意外造成的,需立馬就醫。
6、破水:隨著宮縮的逐步加劇,造成子宮內壓力增加,子宮頸口逐漸打開,胎兒下降,促使羊膜囊自然破裂,羊水由准媽媽陰道流出。一旦破水,胎兒娩出也快開始了。
臨產前的注意事項
准媽媽除了提早要准備好待產包,還需要和家人做好以下一些准備:
1、儲存好醫院以及醫生的電話,確保在任何時候都可以聯繫到他們。
2、設計好去醫院的路線以及交通方式,最好事先演練一下,計算好所需時間。
3、准備一條路線備選方案,如果出現交通擁擠情況,比如上下班高峰,確保能及時到達醫院。
4、提前將預產期告知老闆和同事,把手頭的工作與同事交接好。
5、將家務料理好,事先聯系家人、朋友或看護,請他們照顧孩子、寵物以及處理其它家庭瑣事。
6、孕晚期確保身旁隨時有人陪伴。
臨產徵兆是突然出現的嗎2
臨產徵兆有哪些
臨產徵兆第一部曲:輕松
准媽咪會感覺上腹部輕松多了,呼吸比以前暢快,食慾也會大開,食量增多。但也會感覺下腹部沉重,有下墜感,好像胎兒要掉出來一樣。這時,距離生產大概還需要2星期左右,准媽媽不需要太過緊張,快去檢查一下待產包的東西吧,看看有啥遺漏的!
臨產徵兆第二部曲:見紅
當陰道出現茶褐色、粉紅色或紅色的血性粘液,並且出血量少於月經量時,稱為見紅。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比較可靠的徵兆,一般在陣痛前的24小時出現,但也因人而異。如果准媽媽出現的只是少量的血絲,這種情況則不必太緊張,可以留在家裡先觀察一段時間,但要注意避免劇烈運動。但如果流出的是鮮血,超過月經量,或伴有腹痛的,則要第一時間去醫院!
臨產徵兆第三部曲:宮縮
如果准媽媽感覺肚皮一陣陣發緊,剛開始可能是不規律的,但後面呈規律性出現的的現象就稱為宮縮。宮縮初期的間隔時間大約是10分鍾一次,孕婦會感到腹部陣痛,隨後陣痛的持續時間會逐漸延長至40秒~60秒
當規律性宮縮變約3~5分鍾時,就要趕緊去醫院了。因為分娩會消耗很多體力,所以建議准媽媽可以在疼痛間隙期,吃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食品,以便儲存分娩能量。
臨產徵兆第四部曲:破水
當胎膜破裂後,羊水會經陰道流出,感覺像是一股暖流出來了,這種現象就是「破水」。絕大多數准媽媽在子宮口全部張開前後破膜,少數在開始臨產前破膜。
所以,孕後期破水,就表示要開始分娩了。破水後,不管在什麼場合,准媽媽都應立即平躺,防止羊水流出,否則,容易造成胎兒缺氧,同時,要第一時間打電話叫救護車,另外,在去往醫院的路上,也要注意讓准媽媽平躺哦!
臨產前精神或身體處於疲憊狀態,是會影響生產的哦。所以准媽媽在分娩前,一定要吃好休息好,最好不要隨便外出;注意營養,少食多餐,使體內能量充足。
臨產徵兆是突然出現的嗎3
臨產徵兆要多了解
一。陰道見紅
一旦發現有陰道見紅的情況孕婦就應該馬上去醫院待產,因為通常情況下在陰道見紅的24小時內都會分娩。所謂的陰道見紅其實就是陰道出現血一樣的分泌物,俗稱「見紅」,其量一般少於平時的月經。但這個時候一定要注意,如果出血量超過月經量的話就要引起警惕了。
二。腰痛腹痛
大部分孕婦在懷孕期間都經常性的會出現有腰酸等症狀,專員指出這是由於子宮增大,從而導致腰部肌肉過度疲勞所致。然而在懷孕八個月時間之後
孕婦腰酸的情況會更加的頻繁以及嚴重,同時部分孕婦還會伴有腹痛等症狀,這些表現都在提醒孕婦已經越來越接近分娩時間了。約接近臨產期,這個時候孕婦不管是站立、坐著、行走,都會感覺到腹部一陣一陣發緊、變硬。
之所以會出現有腰酸腹痛等症狀,多半是因為子宮收縮頻繁所致,這個時候宮縮的'間隔在十幾分鍾至兩小時。而且多半在晚上出現,而臨產前宮縮變成每隔2至3分鍾1次,每次持續30~40秒時間。
三。宮底降低
隨著預產期的越來越接近,這個時候出現的分娩前徵兆也就越多,尤其是在正式分娩的前兩周時間里,這個時候孕婦還會出現有子宮底下降的現象。專員提醒這部分女性,這個時候應該時刻都做好分娩的准備,因為一旦有子宮底下降的情況就表現胎兒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出來了。而且這個時候孕婦還會明顯感覺到胎動較前減少,這是極為明顯的症狀。
除此之外,這個時候的孕婦還有可能會出現有下腹墜脹、腰酸腿痛以及陰道分泌物增加等症狀,這些症狀五一不表明胎兒的頭已經降入骨盆。
四。便意增多
孕婦在接近預產期這段時間里,會出現有小便以及便意增多的情況,這些都是典型的臨產徵兆。因此這部分孕婦這個時候必須要特別的注意,應該盡快做好分娩前的准備,比如像衣物、用品都能夠,尤其是要注意做好心理方面的准備。之所以臨產期間會出現有便意增多的情況,是由於懷孕晚期胎兒的頭部伸入骨盆內所致。
在這種情況下盆骨的長大會對子宮附近的膀胱和直腸產生壓迫,同時還會對膀胱以及直腸造成一定的刺激作用,因此才會出現有便意和尿意增加的情況。
孕產專員提醒臨近預產期的孕婦,這些都是臨產徵兆,孕婦在懷孕期間必須要多注意這些,對於產前徵兆一定要多了解以及分辨,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分娩前的准備。其實產前徵兆有很多,只要孕婦在平時多觀察,就能第一時間發現分娩前的徵兆。
❹ 臨產後子宮收縮特點正確的是
臨產後子宮收縮特點正確的是
臨產後子宮收縮特點正確的是、能夠生下一個可愛的寶寶是很幸福的事情,臨近生產,准媽可能會很緊張,稍微有些風吹草動,便以為是寶寶要發動了,匆匆忙忙地往醫院跑,鬧了不少烏龍。下面看臨產後子宮收縮特點正確的是。
臨產後子宮收縮特點正確的是1
子宮收縮力是臨產後的主要力量,能迫使宮頸短縮、子宮頸口擴張,胎先露下降及胎兒、胎盤娩出。宮縮從分娩開始一直持續到分娩結束,臨產後正常宮縮具有以下特點:
1、節律性:宮縮具有節律性是臨產的重要標志之一。宮縮是具有節律的陣發性收縮,每次陣縮由弱漸強(進行期),並維持一定時間(極期),隨後再由強漸弱(退行期),直到消失進入間歇期。宮縮時子宮壁血管受壓。
胎盤血液循環暫時受到一定干擾,兩次宮縮間歇,子宮肌肉基本放鬆,胎盤血液循環恢復。此節律性對胎兒有利。陣縮如此反復出現,直到分娩全過程結束。臨產開始時宮縮持續30秒,間歇期約5~6分鍾。隨著產程進展。
子宮陣縮時間延長,間歇期漸短當宮口開全之後,子宮收縮持續可達60秒,間歇期可短至1~2分鍾。宮縮強度隨產程進展也逐漸增加,宮腔壓力於臨產初期可升高至3、3~4、0KPa(25~30mmHg)。
於第一產程末可增至5、3~8、0KPa(40~60mmHg),於第二產程期間可達13、3~20、0KPa (100~150mmHg),而間歇期宮腔壓力則為0、8~1、6KPa(6~12mmHg)。
2、對稱性和極性:正常宮縮起自兩側子宮角部(受起搏點控制),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宮底中線集中,左右對稱,然後以每秒約2cm的速度向子宮下段擴散,約15秒均勻協調地遍及整個子宮,此為子宮收縮的對稱性。子宮收縮力以子宮底部最強最持久,向下則逐漸減弱,子宮底部收縮力幾乎是子宮下段的兩倍,此為子宮收縮的極性。
3、縮復作用:子宮平滑肌與其他部位的'平滑肌和橫紋肌不同。子宮體部為收縮段,子宮收縮時,其肌纖維短縮變寬,收縮之後肌纖維雖又重新松馳,但不能完全恢復到原來的長度,經過反復收縮,肌纖維越來越短,這種現象稱為縮復作用。隨著產程進展,縮復作用使子宮腔內容積逐漸縮小,迫使胎先露下降及子宮頸管逐漸展平。
臨產後子宮收縮特點正確的是2
臨產後正常的子宮收縮都是有節律性,對稱性及極性和縮復作用。節律性是正常宮縮由弱漸強,維持30-40秒再由強變弱直至消失,進入間歇期,間歇3-4分鍾。極性是宮底部宮縮最強。
子宮下段宮縮弱,促進宮口擴張,胎頭下降。如果子宮收縮這些特點發生異常,如節律性持續時間短,間隔時間長,稱之為宮縮乏力,會引起宮口擴張緩慢,導致產程延長,孕婦會出現疲乏無力。
如果子宮收縮極性發生異常,子宮下段宮縮力比宮底部強,宮口不擴張,胎頭不下降。孕婦會出現下腹部疼痛難忍,拒按,時間過長易發生羊水糞染,胎兒宮內窘迫。所以產程中要嚴密觀察子宮收縮的特點,發現異常及時處理,降低孕產婦及圍產兒的不良結局。
產後子宮收縮是具有節律性的,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陣痛」,表現每次宮縮都是由弱到強,維持一定時間,又由強到弱,直至消失,進入間歇期,間隔幾分鍾,再進入下一次宮縮,如此反復。這種節律性既有利於胎兒娩出,在間歇期,子宮血流量又恢復原來水平,可以避免胎兒因子宮收縮造成乏氧。
臨產後子宮收縮還有對稱性,表現為子宮收縮開始於兩側的子宮角部,然後向宮底中線集中,再向子宮下段擴散,子宮收縮的對稱性可以使子宮收縮力均勻、協調地擴展到整個子宮。
臨產後子宮收縮具有極性,表現在宮底部最強也最持久,向下逐漸減弱,這種子宮收縮特點有利於胎兒下降及宮口擴張。
臨產後子宮收縮還具有縮復作用,我們知道,子宮收縮時,肌纖維是縮短變寬的,可在間歇期肌纖維它不能恢復到原來的長度,會比原來短,經過反復的子宮收縮,肌纖維會越來越短,這樣宮腔內容也就逐漸縮小,這樣會迫使胎先露下降、宮頸管逐漸縮短和消失,有利於分娩。
臨產後子宮收縮特點正確的是3
「真假」宮縮辨別小技巧
宮縮是怎樣的感覺?准媽通常感覺到小腹一陣發緊發硬,有一種類似痛經的墜脹和酸痛感。只要它出現,你的身體會很輕易辨別出「哦,原來這就是宮縮!」
不過,並不是所有的宮縮都意味著你臨產了,宮縮也分「真假」:
「假宮縮」:通常夜間出現,清晨消失,持續時間短,不規律,強度不會一直增加,起個身換個坐姿可能就能緩解。
「真宮縮」:宮縮的間隔時間會越來越短,持續時間越來越長。比如,剛開始可能是每10分鍾宮縮一次,每次持續10-30秒,後來變成每 3~5 分鍾左右宮縮一次,每次持續 30~60 秒,且疼痛不會因為身體活動而減輕,甚至在逐漸加強。
懷疑身體是「真宮縮」時,可以再觀察下,當宮縮頻率變為差不多每 5~7 分鍾一次時,再去醫院,避免出錯白跑一趟。當然,如果你把握不準,那麼還是去醫院比較穩妥,自己也放心。
出現宮縮啥時候會生,醫生也不知道
出現宮縮後寶寶馬上就會出生了?這真的說不準。
一般來說,宮縮開始後12-14小時內,寶寶會出生。
但每個准媽情況都不同,醫生也答不上來准確時間,畢竟有些人只要來點感覺,宮口就已經開到三指,很快就能生了,而有些人在醫院睡一晚宮縮又消失了,只能再回家等待。
只能說肚子里這娃的節奏讓人摸不透,但沒辦法,再坑娘的娃也只能寵著唄。
緩解宮縮疼痛
宮縮疼痛不好受,有些准媽疼起來據說能掰斷欄桿。該如何緩解這該死的疼痛呢?
1、深呼吸鍛煉
拉瑪澤呼吸法,可以幫助准媽在分娩過程中,通過呼吸來進行放鬆和轉移注意力,達到減輕疼痛的目的。
比如,宮縮發作時,准媽可以慢慢地用鼻子吸氣,再通過嘴慢慢地呼出,可以幫助減緩疼痛,漸漸放鬆。
2、補充好體力
大多數准媽要在產房等待數個小時,才能開全宮口迎接寶寶。所以要及時補充體力,吃些清淡易消化的時候,體力充足了才能有精神對抗疼痛,有力氣分娩寶寶。
3、藉助無痛分娩
無痛分娩能讓准媽從第一產程開始就減少被難受的宮縮折騰,而且不影響意識清醒和寶寶健康。當宮口開全該用力時,准媽照樣可以用力配合分娩。
❺ 宮縮五分鍾一次 但是半小時後又沒感覺了 這樣持續大半天了 是規律性
一般快生的時候宮縮會很頻繁的,觀察一下一般沒什麼事。但是要隨時准備了。
❻ 【經產婦陣痛多久才會生】經產婦陣痛多長時間才會分娩
經產婦陣痛多久才會生?經產婦陣痛一般6~8小時才會生。
陣痛是生產的產兆之一,也是媽媽觀察是否需要入院待產的重要指標,順利分娩的過程就是媽媽的產力、產道與寶寶身體的徑線相互適應的過程,既然是相互適應就需要有一定的時間,所以分娩前長時間的疼痛是必須的,只有經過了長時間的陣疼,才能讓媽媽產道的大門慢慢「打開」,讓寶寶輕松的通過。一般來說,初產媽媽的寶寶通過媽媽的產道一般需要12個小時到16個小時,而經產的媽媽則只需要8個小時到12個小時。初產婦因宮頸較緊,宮口擴張較慢,約需11-12小時。經產婦的宮頸較松,宮口擴張較快,約需6-8小時。所以說,經產婦陣痛一般6~8小時才會生。
經產婦陣痛多久才會生:什麼是陣痛
產前陣痛是指產婦分娩前因子宮收縮所產生的陣發性疼痛感。產前陣痛的出現也預示著產婦正式進入產程。
陣痛會造成子宮頸逐漸擴張和變薄,真陣痛的疼痛強度是越來越強,疼痛持續的時間是越來越久,每一次陣痛間隔的時間會越來越短,不會因為走動而減輕。當初產婦陣痛密集到3到5分鍾一次,經產婦有規律陣痛時,應該盡速到醫院待產。
懷孕至37~38周時便會出現讓孕媽媽聞之色變的「假性陣痛」,既然名為假性陣痛,開玩笑地說「就是白痛了!」引起假性陣痛的主要原因是催產素的分泌,即將生產時,體內會開始分泌催產素,催產素一方面會誘發乳汁分泌,也會引起子宮收縮,而子宮收縮便會引起陣痛感,許多媽媽想知道「當假性陣痛出現後,何時會轉為真性陣痛?」楊建國醫師表示,初產婦可能為2~3周,經產婦可能短至一兩天,沒有一定的確切數值,媽媽只能耐心觀察等待。
經產婦陣痛多久才會生:怎麼區分真假陣痛
假陣痛
特點一:會有輕度的腰酸,頻繁的不規律子宮收縮。
特點二:子宮收縮的持續時間短並且間隔時間長,程度不斷增加。
特點三:准媽媽活動身體或者變換姿勢時,子宮收縮會慢慢減弱甚至終止。
特點四:假性陣痛多在夜間出現,清晨消失。
特點五:假性陣痛有時會有血性分泌物。通常為暗紅色的粘稠液體多見於臨產前24-48小時內。
真陣痛
特點一:越到時間後期,陣痛越來越強烈。
特點二:陣痛的間隔時間逐漸縮短,慢慢出現一定的規律性。
特點三:羊水開始破裂,已經完全浸溼 *** 。
經產婦陣痛多久才會生:經產婦分娩時間與過程
一般情況下整個分娩的過程和所需的時間:
第一產程(從開始出現間歇5-6分鍾的規律宮縮,到宮口開全。)初產婦因宮頸較緊,宮口擴張較慢,約需11-12小時。經產婦的宮頸較松,宮口擴張較快,約需6-8小時。
第二產程(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初產婦約需1-2小時。經產婦通常在1小時內完成。
第三產程(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約需5-15分鍾,不超過30分鍾。
健康小提示
需要注意的是有準媽媽會遇到假性陣痛比較頻繁的情況,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我們要留意胎動。如果子宮收縮時,胎兒會相對進入缺氧狀態,收縮過後,准媽媽可以留意是否出現胎動。假性陣痛出現的時候,准媽媽要按時排尿。另外准媽媽在假性陣痛來的時候,坐下來休息,注意不要擠壓肚子。准媽媽還可以藉助拉瑪澤呼吸法來藉助呼吸來分散注意力,也可以作為產前的練習。也可以讓寶爸幫忙 *** 腰背,可以緩解疼痛。
❼ 臨產正常宮縮的特點
臨產正常宮縮的特點
臨產正常宮縮的特點,懷孕是一個女人最需要時刻小心的時期,稍有不慎可能會影響胎兒的發育,產檢時一定要做的,胎兒的發育要十分注意,下面我們來看看臨產正常宮縮的特點。
臨產正常宮縮的`特點1
臨產後正常的子宮收縮都是有節律性,對稱性及極性和縮復作用。節律性是正常宮縮由弱漸強,維持30-40秒再由強變弱直至消失,進入間歇期,間歇3-4分鍾。極性是宮底部宮縮最強,子宮下段宮縮弱,促進宮口擴張,胎頭下降。如果子宮收縮這些特點發生異常,如節律性持續時間短,間隔時間長,稱之為宮縮乏力,會引起宮口擴張緩慢,導致產程延長,孕婦會出現疲乏無力。
如果子宮收縮極性發生異常,子宮下段宮縮力比宮底部強,宮口不擴張,胎頭不下降。孕婦會出現下腹部疼痛難忍,拒按,時間過長易發生羊水糞染,胎兒宮內窘迫。所以產程中要嚴密觀察子宮收縮的特點,發現異常及時處理,降低孕產婦及圍產兒的不良結局。
關於正常宮縮的特點
①節律性。
②對稱性:正常宮縮起自兩側子宮角部,以微波形式向中央集中,左右對稱,稱為對稱性。
③極性:宮縮以子宮底部最強、最持久,向下逐漸減弱,稱為極性。
④縮復作用:宮縮時子宮體部肌纖維縮短、變寬,間歇時肌纖維放鬆,但不能恢復到原來的長度而較前略短,這種現象稱為縮復作用。
臨產正常宮縮的特點2
臨產後正常宮縮具有以下特點:
1、節律性 宮縮具有節律性是臨產的重要標志之一。宮縮是具有節律的陣發性收縮,每次陣縮由弱漸強(進行期),並維持一定時間(極期),隨後再由強漸弱(退行期),直到消失進入間歇期。宮縮時子宮壁血管受壓,胎盤血液循環暫時受到一定干擾,兩次宮縮間歇,子宮肌肉基本放鬆(圖39),胎盤血液循環恢復。
此節律性對胎兒有利。陣縮如此反復出現,直到分娩全過程結束。臨產開始時宮縮持續30秒,間歇期約5~6分鍾。隨著產程進展,子宮陣縮時間延長,間歇期漸短當宮口開全之後,子宮收縮持續可達60秒,間歇期可短至1~2分鍾。
宮縮強度隨產程進展也逐漸增加,宮腔壓力於臨產初期可升高至3、3~4、0KPa(25~30mmHg),於第一產程末可增至5、3~8、0KPa(40~60mmHg),於第二產程期間可達13、3~20、0KPa (100~150mmHg),而間歇期宮腔壓力則為0、8~1、6KPa(6~12mmHg)。
2、對稱性和極性 正常宮縮起自兩側子宮角部(受起搏點控制),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子宮底中線集中,左右對稱,然後以每秒約2cm的速度向子宮下段擴散,約15秒均勻協調地遍及整個子宮,此為子宮收縮的對稱性。子宮收縮力以子宮底部最強最持久,向下則逐漸減弱,子宮底部收縮力幾乎是子宮下段的兩倍,此為子宮收縮的極性。
3、縮復作用 子宮平滑肌與其他部位的平滑肌和橫紋肌不同。子宮體部為收縮段,子宮收縮時,其肌纖維短縮變寬,收縮之後肌纖維雖又重新松馳,但不能完全恢復到原來的長度,經過反復收縮,肌纖維越來越短,這種現象稱為縮復作用。隨著產程進展,縮復作用使子宮腔內容積逐漸縮小,迫使胎先露下降及子宮頸管逐漸展平。
臨產正常宮縮的特點3
宮縮即子宮有規律地收縮,是臨床上孕婦產檢的一項重要監測指標。臨產後的宮縮特點有:
1、 節律性:宮縮的節律性是臨產的重要標志。正常宮縮是宮體肌不隨意、有規律的陣發性收縮,並伴有疼痛,故有「陣痛」之稱;
2、對稱性:正常宮縮源於兩側宮角部,以微波形式向宮底中線集中,左右對稱;
3、極性:宮縮以宮底部最強最持久,向下依次減弱,子宮底部收縮力的強度幾乎是子宮下段的2倍;
4、縮復作用:子宮收縮時,子宮平滑肌肌纖維縮短變粗,間隙期肌纖維不能恢復到原來的長度。
臨產後宮縮的特點包括對稱性、節律性、極性和縮復作用。具體如下:
1、節律性
宮縮具有節律性是臨產的重要標志,每次宮縮都是由弱到強,維持一段時間後再由強變弱,然後進入子宮縮間歇期。隨著產程進展,宮縮的強度逐漸增加,持續時間逐漸延長,間隔時間逐漸縮短,臨近子宮口開全時一般持續40-50秒鍾,間隔2分鍾左右。
2、對稱性
宮縮起自於兩側的子宮角,均勻協調地向子宮底部集中,左右兩側對稱,再向子宮下段擴散,最後波及整個子宮。
3、極性
宮縮力度最強、持續時間最久的部位是子宮底,向下擴散的過程中逐漸減弱。
4、縮復作用
每一次子宮收縮時,子宮底部的肌纖維就縮短、變寬,宮縮結束後不能復原,反復收縮後子宮平滑肌的肌纖維越來越短,宮腔越來越小,迫使胎兒下降和宮頸管縮短、消失,胎兒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