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運動資訊 » 光潢一體化什麼時間可以實現
擴展閱讀
晚上可以玩的游戲 2025-05-24 13:24:11
word怎樣做個普通的表格 2025-05-24 13:20:52

光潢一體化什麼時間可以實現

發布時間: 2023-01-25 22:46:14

❶ 潢川縣的經濟狀況

潢川被國務院大別山扶貧規劃列為鄂豫皖三省交界區域性中心城市之一。
2015年,潢川國內生產總值達208.6億元,增長9.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3%,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增長1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9%,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9.4%,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健康發展。
全縣民生累計支出99.5億元,占財政總支出的80.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達21865元、10681元。城鎮累計新增就業5.8萬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新增4.1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大病救助、特困人員供養實現全覆蓋,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連續11年遞增。城、鄉低保標准比2010年分別提高了81.8%和155.6%。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准增長216.7%。
2015年實現工業增加值61.8億元,增長1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3.1億元,增長12.7%。工業用電量增長9.8%,位居全市第一。兩大產業集聚區共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95.3億元,增長15.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6億元,增長13.9%;固定資產投資121.4億元,增長22%。其中,縣產業集聚區規上企業增加值達41億元,增長14.6%;固定資產投資69.8億元,增長23.1%;新征地1100畝,新建標准化廠房45萬平方米,主要指標達到省一星級產業集聚區標准。堅持以創促建,以建促申,實施公跨鐵路橋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加強與國家部委的銜接匯報力度,潢川開發區創建國家級開發區工作扎實推進。
現代服務業蓬勃發展。大力培育新型商貿業態,開工建設東方國際物流港、豫南國際商城、蘇中萬匯龍、義烏國際商貿城、聖光醫葯物流園五大物流項目。精心培育旅遊亮點,黃姓故里根親文化品牌進一步創響,黃淮大豐收農業觀光園成功創建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雙柳晏崗等6個村被國家旅遊局認定為旅遊扶貧試點村。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建成了1.2萬平方米的電子商務產業園,與阿里巴巴等多家國內知名電商企業達成了合作協議,華英產品、空心貢面、九菇香等產品網上交易火爆。三產總量首次超過二產,占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6.4%。成立了四方惠民扶貧貼息小額擔保貸款支農平台,與國開行合作組建現代農業發展促進會;堅持項目、資金、政策集中向貧困村、貧困人口傾斜,整合涉農資金1.1億元,籌集資金4500萬元;全年共實現3200戶14320人脫貧。糧食產量穩定在14億斤以上。潢川榮獲全國首個優質糯米之鄉稱號,第六次被評為全國重點產茶縣,承辦了全國桂花學術與產業開發交流會。首獲全省紅旗渠精神杯。
潢川有「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稱號。工業已形成輕紡、機電、食品、化工、建材、飼料等六大工業體系。華英是全國151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華英的鴨子被譽為世界鴨王。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發布的《關於發布2014-2015年度全國食品工業強縣(市、區)和優秀龍頭食品企業的決定》中,潢川喜獲「全國食品工業強縣」稱號,是信陽市唯一一家獲得該榮譽的縣。同時,華英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黃國糧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業躋身全國148家「優秀龍頭食品企業」之列。
2015年簽約項目13個,合同金額79億元,其中主導產業項目9個,合同金額49.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200萬美元,實際引進省外資金19.8億元,均居全市第一。有效擴大出口創匯。全面兌現出口獎勵政策,積極幫助出口企業爭取政策性資金,擴大出口份額。華英集團大力開辟歐洲和中亞市場,鴨肉出口突破萬噸大關,實現創匯2953萬美元。我縣被省政府確定為禽肉產品出口基地。全年出口創匯6725.1萬美元,繼續保持全市第一。
運輸、郵電和旅遊
2014年全年交通運輸、倉儲及郵政業實現增加值11.77億元。
2014年公路運輸完成貨運量598萬噸,客運量987萬人;完成貨物周轉量49233萬噸公里,旅客周轉量88703萬人公里,比上年增長。
2014年來潢旅遊人數101.5萬人次,旅遊總收入5.1億元。基本建成了現代農業觀光園。有3個旅遊扶貧重點村獲國家旅遊局認定。 2006年2月,信陽市第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的《信陽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推進潢川城區向西南發展,光山城區向東北發展,兩城區連片建設成豫東南新的地區性中心城市,該新城市按我市次中心城市的定位規劃為中等城市」。此是為「潢光一體化」的首次提出。
2009年2月,信陽市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推進『潢光一體化』進程,建設區域中心城市。」「潢光一體化」正式列入信陽社會經濟發展大戰略。
2010年6月,信陽市政府設立「潢光一體化」規劃協調工作領導小組。由時任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務副市長任組長,市政府副市長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在信陽市發展改革委員會。
2010年11月,信陽市在潢川召開潢光一體化工作座談會。會議提出以「復合城區」為核心理念,通過區域「規劃統籌、交通一體、產業鏈接、服務共享、生態共建」,提高產業集聚、產城融合、城鄉統籌、城際開放能力。
2012年2月,信陽市正式啟動組團發展規劃編制,提出年底前完成「潢光一體化」組團式空間發展規劃方案。同年10月,《信陽市潢光一體化概念規劃》獲由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行業協會(ILIA)主辦的2012第二屆艾景獎國際景觀規劃專業組設計金獎。
新城市定位為豫東南、皖西、鄂北區域性中心城市,交通、通訊樞紐城市,以輕工、商貿為主的生態宜居復合型城市。
新城市包括五個城區組團:潢川城區、光山縣城、光源新城(潢光新城)、傅店工業區、龍埂水庫風景旅遊區,其中,光源新城(潢光新城)為主中心、潢川、光山城區為副中心。

❷ 光州的閩台祖地

光州地處江淮地區西部,是中原地區至江南過渡性地帶。西漢,武帝曾三遷徙閩中庶民處於江淮間,溝通江淮地區與閩地的南北民徙路線。兩漢之末及三國,長安與洛陽兩京一旦遭亂,京畿士族、百姓便逃徙而南,光州農業生產條件優越,適合士家大族耕讀生活,有些擇居於光州。西晉末年,宗室「八王之亂」,河洛士族先徙光州,再徙閩地。唐代,因奉詔戍邊和舉義,光州士民兩次大批徙居閩地,遂為閩人。宋元中原每遭戰亂,光州士民仍然南向徙閩。明清之際,閩地光州後裔遷徙台灣和東南亞等地,故今閩台許多大姓氏族視光州為祖根之地。 一、潢川、光山兩縣社會經濟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潢川縣經濟快速發展。08年,潢川縣GDP總量達到98.9億元,工業增加值33.7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0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0.3億元。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08年,城區常住人口達到28萬,建成區面積33.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36.6%,在全省縣級排名第18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超萬元。07年,在全省縣域經濟GDP排位第47名,位居前列。
光山發展進入快車道。08年,光山縣GDP總量75.0億元,工業增加值16.5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0.1億元,城鎮化率2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2元。
合並計算,兩縣GDP總量173.9億元,工業增加值50.2億元,財政收入3.8億元。經濟總量僅次於信陽市(含師河、平橋兩區),高於信陽東部的省擴權縣固始23.6%。城市化水平位居信陽市之後,排名第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雙雙超萬元,為兩縣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社會基礎。
二、「潢光一體化」發展戰略的基礎、優勢
1、經濟基礎較好。綜合考量兩縣經濟總量、在省、市經濟排位以及快速發展勢頭,啟動「潢光一體化」具有較好的經濟基礎。「一體化」後能夠起到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集聚效應、乘數效應,成為經濟增長、城鄉一體化的「發動機」
2、交通優勢明顯。兩條(京九 寧西)鐵路、兩條高速公路(滬陝 大廣)、兩條國道(312 106)、兩條光纜(京九、烏滬)、西氣東輸兩條支線均經過潢川,形成了五個黃金「十字交叉」。使潢川縣具有溝通南北、承東啟西的獨特交通通訊中樞地位。
3、經濟區域中心地位日漸明晰。隨著信陽經濟一體化進程,信潢固沿路經濟帶已具雛形,初步形成了三個節點:西有信陽,東有固始,潢川、光山正處於中間節點。全省看,北有鄭汴洛經濟帶,「一體化」後,加速信潢固經濟帶的中部隆起,勢將形成南北對稱的小「鄭汴洛」。以潢川為中心,北有鄭州,南有武漢,東有合肥,潢、光處於此圓形「一小經濟圈」的中心點。歷史上,兩縣經濟基礎薄弱,處於經濟圈的谷地,以「一體化」為契機,促成經濟規模化,建成信陽副中心,是破解困境的有效途徑。
4、特色產業已具規模。潢川已形成了「世界鴨王」-華英集團、糯米粉定為國家標準的黃國糧業為龍頭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農業產業化已具規模,年產值超30億元。花卉經濟走向全國,建立了鞏固的經銷網路,年產值超16億元;2001年始,潢川便是全國畜牧百強縣,畜牧養殖產業化發展至今已進入成熟。依託當地資源,發展獨具特色,是潢川經濟穩定、長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是「一體化」另一堅實基礎。
5、文化資源豐富。中國金桂為代表的潢川花產業形成的花文化、黃湖、黃國故址(國保單位)、中華黃姓起源等一批歷史、傳統文化走向全國,以至世界華人圈,光山亦是司馬光出生地。豐厚的文化要素,歷史底蘊為「一體化」注入了重要的人文、個性內容,奠定了文化基礎與支撐。
三、「潢光一體化」的發展機遇
歷史上看,潢川即是豫東南區域中心城市,唐宋元明為光州,清設直隸州,建國初期置潢川專署,1952年遷入信陽至今,發展機遇因此中斷。進入新世紀,京九鐵路建成後,省政府提出了「北抓商丘,南抓潢川」的發展規劃,後列入全省26個城鎮化重點縣和首批23個對外開放重點縣、全省35個擴權縣之一,2005年又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十一五」發展成為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的中等城市的6個縣之一,再次重現發展機遇。
全國看,信陽處在國家加快中西部發展的區域中心,是沿西寧鐵路東承西進的中繼,潢、光正處於副中心位置,「一體化」有借勢發展的潛力。
進入200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加快「省管縣」步伐。以「一體化」促成「省管縣」,以「省管縣」獲取省財政支持、政策傾斜,反哺「一體化」,形成良性發展,面臨難得的政策機遇。利益於國家「促內需,保增長」的經濟刺激計劃,潢川已爭取資金3.34億元,位於全省黃淮四市第一,全市第一,部分資金可用於啟動「一體化」進程的前期准備。
四、「潢光一體化」的發展思路
實踐「一體化」的經驗不多。前些年,河南省有過「澠義一體化」(澠池、義馬)試點。「一體化」是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是件創新工程,要有辦大事的魄力與決心,令人鼓舞的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實現中原崛起,推動信陽經濟大發展」的高度,開始審視、布局「潢光一體化」。在此,提出若干思路,以期拋磚引玉。
1、整合行政資源,首先實施行政一體化。建設中心城市,周邊應伴有衛星城,潢川、光山同為縣級城市,無主、次之分。「一體化」的唯一選項就是「融城」。而「融城」的首要是實施行政一體化。前期可組建強有力的「一體化」領導機構。機構擬應市級規格,市主要領導負責,兩縣主要領導參加,實施「市長工程」。兼顧效率、穩定的基礎上,積極穩妥、統一有序地進行行政資源整合。
2、整合城市規劃,實施城市布局一體化。兩縣原有城市建設規模及實施部分已有相當基礎。在現有基礎上,進行規劃升級,重新定位主城區,劃分城市功能區,重點規劃產業集聚區。鑒於潢川的區位優勢、經濟地位,光山應積極向北發展,潢川適度南傾。
3、整合行政區劃,實施區劃一體化。「一體化」區域有潢川、光山兩個縣級區劃,一個河南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效率、集約為原則,擬應實行「兩辦一區」體制,即潢川辦事處、光山辦事處和開發區。
4、整合經濟資源,實施經濟一體化。光山工業基礎較好,潢川農業產業化、工業化特色突出,立足於區位優勢商貿、物流發展勢頭強勁。突出兩地優勢,合理進行經濟布局。如:在建的華英工業園可沿潢光路向南延伸,鼓脹產業集聚區,形成沿路經濟帶。
5、整合基礎建設,實施基礎設施一體化。一是著手潢光路的拓寬改造,建設高等級公路。二是啟動、加快面向開發區的京九大道和面向滬陝高速門戶的萬畝花卉示範園建設,拉大城市框架,形成主城區的向心力、輻射力。三是論證、規劃沿潢川火車站、光山縣城、潢川縣城的環路建設。四是從細節入手,如可先期開通潢光兩地市內公交。
6、整合宣傳資源,實施對外宣傳的一體化。潢、光兩縣要統一思想,充分利用兩地宣傳資源,通過部門、媒體、網路、人文等各個渠道,立體宣傳,面向全省、全國積極推介「潢光一體化」,招商引資,獲取政策支持,為「一體化」贏得良好的外部環境。
潢川縣「十二五」規劃,按照功能對接、產業互補、資源共享、生態共建的要求,堅持把潢光一體化放在信陽發展的大格局中去謀劃,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加大工作力度,完善規劃編制工作,提升建設理念和標准,動員全市力量,著力推進潢光的區域對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錯位發展,加快推進潢光一體化進程,逐步實現潢光一體化發展,力爭「十二五」末,使潢光初步形成基礎設施共建、產業互補、資源共享、功能協調的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全力打造成為豫東南、皖西、鄂北區域性中心城市;交通、通訊樞紐城市;以輕工、商貿為主的生態宜居復合型城市。 ● 2009年2月,信陽兩會首度提出:加快推進「潢光一體化」進程,建設區域中心城市。
● 2010年6月,「潢光一體化」規劃協調領導小組成立,由信陽市常務副市長李廣勝任首任組長,下設辦公室,掛靠在信陽市發改委。
● 2010年11月,潢光一體化座談會在潢川縣召開。
● 2011年4月,潢光一體化新城現狀航測工作順利完成。
● 2012年2月,信陽市啟動城鎮化組團發展規劃編制,推進潢光一體化進程。

❸ 潢川縣人民政府網的潢川專區

潢川專區原為中原解放區鄂豫區所屬的一專區和二專區,1949年合並為潢川專區,專署駐潢川縣。轄潢川、光山、新縣(原經扶縣改稱)、商城、潢川、羅山、息縣等7縣。1952年由潢川、潢川、息縣3縣析置淮濱縣(駐烏龍集)。同年,撤銷潢川專區,原潢川專區所屬潢川、光山、新縣、商城、潢川、羅山、息縣、淮濱等8縣並入信陽專區。 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列為河南省第一個省直管縣,凸顯了潢川在河南經濟與城鎮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也將為全國探索省直管縣提供有益的試點與借鑒。
潢光一體化 目前,實踐「一體化」的經驗不多。前些年,河南省有過「澠義一體化」(澠池、義馬)試點。「一體化」是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是件創新工程,要有辦大事的魄力與決心,令人鼓舞的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實現中原崛起,推動信陽經濟大發展」的高度,開始審視、布局「潢光一體化」。在此,提出若干思路,以期拋磚引玉。
1、整合行政資源,首先實施行政一體化。建設中心城市,周邊應伴有衛星城,目前,潢川、光山同為縣級城市,無主、次之分。「一體化」的唯一選項就是「融城」。而「融城」的首要是實施行政一體化。前期可組建強有力的「一體化」領導機構。機構擬應市級規格,市主要領導負責,兩縣主要領導參加,實施「市長工程」。兼顧效率、穩定的基礎上,積極穩妥、統一有序地進行行政資源整合。
2、整合城市規劃,實施城市布局一體化。兩縣原有城市建設規模及實施部分已有相當基礎。在現有基礎上,進行規劃升級,重新定位主城區,劃分城市功能區,重點規劃產業集聚區。鑒於潢川的區位優勢、經濟地位,光山應積極向北發展,潢川適度南傾。
3、整合行政區劃,實施區劃一體化。目前,「一體化」區域有潢川、光山兩個縣級區劃,一個河南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效率、集約為原則,擬應實行「兩辦一區」體制,即潢川辦事處、光山辦事處和開發區。
4、整合經濟資源,實施經濟一體化。目前,光山工業基礎較好,潢川農業產業化、工業化特色突出,立足於區位優勢商貿、物流發展勢頭強勁。突出兩地優勢,合理進行經濟布局。如:在建的華英工業園可沿潢光路向南延伸,鼓脹產業集聚區,形成沿路經濟帶。
5、整合基礎建設,實施基礎設施一體化。
一是著手潢光路的拓寬改造,建設高等級公路。
二是啟動、加快面向開發區的京九大道和面向滬陝高速門戶的萬畝花卉示範園建設,拉大城市框架,形成主城區的向心力、輻射力。
三是論證、規劃沿潢川火車站、光山縣城、潢川縣城的環路建設。
四是從細節入手,如可先期開通潢光兩地市內公交。
6、整合宣傳資源,實施對外宣傳的一體化。潢、光兩縣要統一思想,充分利用兩地宣傳資源,通過部門、媒體、網路、人文等各個渠道,立體宣傳,面向全省、全國積極推介「潢光一體化」,招商引資,獲取政策支持,為「一體化」贏得良好的外部環境。

❹ 京九鐵路在江西興國有經停嗎

10月24日,鐵路工程公司承建的商合杭鐵路亳州特大橋跨京九鐵路首榀門式墩鋼橫梁架設成功,為商合杭高鐵箱梁架設創造了條件。

商合杭鐵路全長794.55公里,縱貫豫皖浙三省,設計時速350公里,是溝通中原地區、安徽省與長三角地區的快速客運通道。鐵路工程公司承建的商合杭鐵路站前三標位於安徽省亳州市境內,全長23.2公里,包括亳州南站,趙橋特大橋,亳州特大橋,亳州南制(存)梁場等項目,需預制和架設箱梁616孔。

商合杭高鐵跨京九鐵路門式墩鋼橫梁架設工程需要利用列車封閉時間,在京九鐵路干線進行跨度為30米的鋼橫梁吊裝作業,封閉時間緊、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是商合杭高鐵的控制工程。項目部加強領導,完善組織機構,按照精細化管理要求,優化施工組織方案,在90分鍾的封閉時間內,將首榀長35.9米、寬3.2米、重210噸的鋼橫梁吊裝到位,確保了工期節點目標的實現。

❺ 潢光一體化什麼時候動工

事實上,在鄭州,洛陽,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平頂山,漯河,濟源圈親密接觸節點的城市副中心區的中原經濟區城市群。信陽中原城市群被邊緣化和武漢城市圈的中間地帶。

❻ 潢光一體化的概述

「潢光一體化」始見於信陽市十一五規劃。2009年2月份信陽兩會上,《市政府工作報告》首度提出:加快推進「潢光一體化」進程,建設區域中心城市,積極申建光州市。「潢光一體化」正式列入信陽社會經濟發展大戰略。 近年來,潢川縣經濟快速發展。08年,潢川縣GDP總量達到98.9億元,工業增加值33.7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0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0.3億元。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08年,城區常住人口達到28萬,建成區面積33.4平方公里,城市化率36.6%,在全省縣級排名第18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超萬元。07年,在全省縣域經濟GDP排位第47名,位居前列。
光山發展進入快車道。08年,光山縣GDP總量75.0億元,工業增加值16.5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8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0.1億元,城鎮化率28.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72元。
合並計算,兩縣GDP總量173.9億元,工業增加值50.2億元,財政收入3.8億元。經濟總量僅次於信陽市區(含師河、平橋兩區),高於東部緊鄰的河南省省直管縣-固始23.6%。城市化水平位居信陽市之後,排名第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雙雙超萬元,為兩縣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社會基礎。 1、經濟基礎較好。綜合考量兩縣經濟總量、在省、市經濟排位以及快速發展勢頭,啟動「潢光一體化」具有較好的經濟基礎。「一體化」後能夠起到帶動區域經濟增長的集聚效應、乘數效應,成為經濟增長、城鄉一體化的「發動機」
2、交通優勢明顯。兩條(京九 寧西)鐵路、兩條高速公路(滬陝 大廣)、兩條國道(312 、 106)、兩條光纜(京九、烏滬)、西氣東輸兩條支線均經過潢川,形成了五個黃金「十字交叉」。使潢川縣具有溝通南北、承東啟西的獨特交通通訊中樞地位。
3、經濟區域中心地位日漸明晰。隨著信陽經濟一體化進程,信潢固沿路經濟帶已具雛形,初步形成了三個節點:西有信陽,東有固始,潢川、光山正處於中間節點。全省看,北有鄭汴洛經濟帶,「一體化」後,加速信潢固經濟帶的中部隆起,勢將形成南北對稱的小「鄭汴洛」。以潢川為中心,北有鄭州,南有武漢,東有合肥,潢、光處於此圓形「一小經濟圈」的中心點。歷史上,兩縣經濟基礎薄弱,處於經濟圈的谷地,以「一體化」為契機,促成經濟規模化,建成信陽副中心,是破解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徑。
4、特色產業已具規模。目前,潢川已形成了「世界鴨王」-華英集團、糯米粉定為國家標準的黃國糧業為龍頭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農業產業化已具規模,年產值超30億元。花卉經濟走向全國,建立了鞏固的經銷網路,年產值超16億元;2001年始,潢川便是全國畜牧百強縣,畜牧養殖產業化發展至今已進入成熟。依託當地資源,發展獨具特色,是潢川經濟穩定、長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是「一體化」另一堅實基礎。
5、文化資源豐富。中國金桂為代表的潢川花產業形成的花文化、黃湖、黃國故址(國保單位)、中華黃姓起源等一批歷史、傳統文化走向全國,以至世界華人圈,光山亦是司馬光出生地。豐厚的文化要素,歷史底蘊為「一體化」注入了重要的人文、個性內容,奠定了文化基礎與支撐。 歷史上看,潢川即是豫東南區域中心城市,唐宋元明為光州,清設直隸州,建國初期置潢川專署,1952年遷入信陽至今,發展機遇因此中斷。進入新世紀,京九鐵路建成後,省政府提出了「北抓商丘,南抓潢川」的發展規劃,後列入全省26個城鎮化重點縣和首批23個對外開放重點縣、全省35個擴權縣之一,2005年又被省委、省政府列入「十一五」發展成為具有區域性影響力的中等城市的6個縣之一,再次重現發展機遇。
全國看,信陽處在國家加快中西部發展的區域中心,是沿西寧鐵路東承西進的中繼,潢、光正處於副中心位置,「一體化」有借勢發展的潛力。
進入0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加快「省管縣」步伐。以「一體化」促成「省管縣」,以「省管縣」獲取省財政支持、政策傾斜,反哺「一體化」,形成良性發展,面臨難得的政策機遇。目前,利益於國家「促內需,保增長」的經濟刺激計劃,潢川已爭取資金3.34億元,位於全省黃淮四市第一,全市第一,部分資金可用於啟動「一體化」進程的前期准備。 目前,實踐「一體化」的經驗不多。前些年,河南省有過「澠義一體化」(澠池、義馬)試點。「一體化」是項龐大的系統工程,是件創新工程,要有辦大事的魄力與決心,令人鼓舞的是市委、市政府站在「實現中原崛起,推動信陽經濟大發展」的高度,開始審視、布局「潢光一體化」。在此,提出若干思路,以期拋磚引玉。
1、整合行政資源,首先實施行政一體化。建設中心城市,周邊應伴有衛星城,目前,潢川、光山同為縣級城市,無主、次之分。「一體化」的唯一選項就是「融城」。而「融城」的首要是實施行政一體化。前期可組建強有力的「一體化」領導機構。機構擬應市級規格,市主要領導負責,兩縣主要領導參加,實施「市長工程」。兼顧效率、穩定的基礎上,積極穩妥、統一有序地進行行政資源整合。
2、整合城市規劃,實施城市布局一體化。兩縣原有城市建設規模及實施部分已有相當基礎。在現有基礎上,進行規劃升級,重新定位主城區,劃分城市功能區,重點規劃產業集聚區。鑒於潢川的區位優勢、經濟地位,光山應積極向北發展,潢川適度南傾。
3、整合行政區劃,實施區劃一體化。目前,「一體化」區域有潢川、光山兩個縣級區劃,一個河南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以效率、集約為原則,擬應實行「兩辦一區」體制,即潢川辦事處、光山辦事處和開發區。
4、整合經濟資源,實施經濟一體化。目前,光山工業基礎較好,潢川農業產業化、工業化特色突出,立足於區位優勢商貿、物流發展勢頭強勁。突出兩地優勢,合理進行經濟布局。如:在建的華英工業園可沿潢光路向南延伸,鼓脹產業集聚區,形成沿路經濟帶。
5、整合基礎建設,實施基礎設施一體化。一是著手潢光路的拓寬改造,建設高等級公路。二是啟動、加快面向開發區的京九大道和面向滬陝高速門戶的萬畝花卉示範園建設,拉大城市框架,形成主城區的向心力、輻射力。三是論證、規劃沿潢川火車站、光山縣城、潢川縣城的環路建設。四是從細節入手,如可先期開通潢光兩地市內公交。
6、整合宣傳資源,實施對外宣傳的一體化。潢、光兩縣要統一思想,充分利用兩地宣傳資源,通過部門、媒體、網路、人文等各個渠道,立體宣傳,面向全省、全國積極推介「潢光一體化」,招商引資,獲取政策支持,為「一體化」贏得良好的外部環境。 按照功能對接、產業互補、資源共享、生態共建的要求,堅持把潢光一體化放在信陽發展的大格局中去謀劃,加強體制機制創新,加大工作力度,完善規劃編制工作,提升建設理念和標准,動員全市力量,著力推進潢光的區域對接、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錯位發展,加快推進潢光一體化進程,逐步實現潢光一體化發展,力爭「十二五」末,使潢光初步形成基礎設施共建、產業互補、資源共享、功能協調的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全力打造成為豫東南、皖西、鄂北區域性中心城市;交通、通訊樞紐城市;以輕工、商貿為主的生態宜居復合型城市。
突出城市特色,推進功能對接。充分發揮兩縣優勢,通過整合區域資源,強化產業互補,完善服務設施,突出文化、教育、旅遊、休閑、娛樂功能相互對接,功能互補。
實現相向發展,推進空間對接。按照「五大復合」理念,樹立「一盤棋」的思想,加快編制潢光一體化發展建設總體規劃、區域控制性規劃等規劃,加強功能性組團建設,加快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城市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等多方面的統一規劃建設,重點做好潢河兩岸集景觀、休閑、居住、商業、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綜合片區、萬畝花卉基地等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密切空間聯系,實現相向發展,推進空間對接。
加快通道建設,推進城區對接。完善兩城間鐵路、高速公路和國道路網建設,加快推進潢光路、濱河大道等快速通道建設,加強供排水、電、氣、暖、通訊等地下管網建設,優化通道沿線加工業、現代物流業、商住、文化和生態建設布局,推進城區對接。
統籌產業布局,推進產業對接。結合兩縣實際,合理產業定位,優化產業布局,重點推進潢光產業帶建設,加快推進潢川西部工業集聚區、東部經濟技術集聚區建設,重點做好王崗高科技示範園、食品工業集聚區等園區建設,著力發展現代物流業、食品加工、花卉產業、特色養殖等產業,逐步實現兩縣的產業對接。
建立共享機制,推進服務對接。推行教育、科技、文化、旅遊資源共享和金融、電信、電力等同城化,推進服務對接。
加強生態共建,推進生態對接。構建生態共建機制,加快建設兩縣城之間主要幹道兩側綠色走廊,規劃建設潢河兩岸生態景觀帶,著力建設大型主題廣場和主題公園項目,著力發展都市型農業、觀光農業和花卉產業等產業,強化潢河、南大河等流域綜合治理,實現生態協調共建,推進生態對接。

❼ 潢川光山合並市政府在哪邊

暫未公布。「潢光一體化」於2009年2月份信陽兩會上,《市政府工作報告》首度提出要加快推進「潢光一體化」進程,建設區域中心城市。市政府在哪邊官網暫未公布。在推進潢光一體化新城、跨越式發展,加快經濟崛起,配合國家戰略的「大別山經濟區」、「鄂豫皖城市群」建設。

❽ 潢光一體化的潢光新城

潢光新城位於潢川、光山兩縣縣城之間,為潢光一體化前期主要工程,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其中潢川24平方公里、光山76平方公里。該項工作是市政府為推進區域跨越式發展和加快實現城鎮一體化建設而確定的。意在盡快實現兩縣產業、市場、基礎設施、投資環境「四個一體化」和推進兩縣「六個銜接」。新城沿潢光大道、潢光濱河大道、智慧大道等骨幹道路分部,其供水需求源自光山縣官渡河凈化水供水工程。力爭「十二五」末,使潢光初步形成基礎設施共建、產業互補、資源共享、功能協調的一體化發展新格局,以輕工、商貿為主的生態宜居復合型城市。

❾ 潢河的流域社會經濟

潢水下游:潢川縣
1913年,光州因潢河改名為潢川。玉帶般潢河穿城而過,如虹雙橋飛架南北;春申、弋陽兩城相峙,河上點點白帆,時有漁舟唱晚;兩岸亭台樓閣,夜半燈火闌珊;再有望河樓、三義觀、晴堤新柳、七里清泉等景物,如濤如畫,「光州十景」折服無數文人墨客,茶聖陸羽更是對光州茶贊賞有加「淮南茶,光州上」。「淮南蘇州」和「魚米之鄉」當之無愧。
潢川是鄂豫皖區域中心,城區歷史悠久,一水東流,城分南北,水城花鄉,獨具一格。京九、寧西鐵路,G45(大廣高速)和G40(滬陝高速),國道312和106干線,京九、烏滬兩條光纜和西氣東輸兩條支線均經過潢川,形成了五個黃金「十字交叉」,使潢川縣具有溝通南北、承東啟西的獨特交通通訊中樞條件。作為豫東南重要的交通樞紐與物流中心,潢川擁居信陽地區唯一的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增加為省直管縣試點,凸顯了潢川經濟與城鎮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也將為全國探索省直管縣提供有益的試點與借鑒。信陽市十一五規劃提出潢川縣與光山縣施行一體化戰略,2010年6月信陽市成立常務副市長領銜的「潢光一體化」領導小組,加快兩縣城市化進程。全縣人口80萬,總面積166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97萬畝,水域面積16萬畝。
潢川火車站是重要交通樞紐,屬國家二等車站,是河南省7個重要鐵路樞紐中唯一的縣。
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了2010第146號公告,正式批准潢川金桂獲得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這是潢川縣首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是潢川縣首個花卉國家級品牌,是全國金桂首個地理標志產品,是河南省在花木行業中第二家獲得地理標志保護的產品。
潢河中游:光山縣
潢河流經光山縣境名曰官渡河。
光山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北臨淮河,南依大別山,為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帶,是國家著名的蘇區縣和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光山地處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地區,屬亞熱帶季風型濕潤氣候,青山、綠水、名勝相互映襯,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交相輝映,素有「北國江南」、「魚米之鄉」的美稱。
信陽市十一五規劃提出潢川縣與光山縣施行一體化戰略,並於2010年6月成立常務副市長領銜的「潢光一體化」領導小組,加快兩縣城市化進程。 光山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快速發展。交通、通信便捷,電力充裕,各類基礎設施齊全。京九、寧西鐵路,106、312國道,G45(大廣高速)和G40(滬陝高速)縱橫過境。
2010年6月8日河南省地礦局屬第三地質調查隊在信陽光山縣千鵝沖發現一特大鉬礦床,鉬金屬量約60萬噸,潛在經濟價值超過2000億元。
潢河上游:新縣
新縣地處大別山腹地,鄂豫皖三省結合部,京九鐵路、106國道、大廣高速公路縱貫全境,素有「三省通衢」之稱。是一個以林為主的山區縣。新縣物產豐富,資源充足。被國家林業局譽為全國名特優經濟林「茶葉之鄉」「板栗之鄉」、「銀杏之鄉」。已探明各種礦藏有40餘種,是全國花崗石、石英石儲量最大的縣和天然金紅石重要產區之一,享有「山上藏金,地下藏銀」的美稱。
新縣紅綠資源豐富。境內有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舊址、鄂豫皖首府革命烈士陵園、鄂豫皖首府博物館、許世友將軍墓、鄭維山將軍石、箭廠河革命舊址群、連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金蘭山國家森林公園,江淮嶺生態園、九龍潭等「紅」、「綠」旅遊景區(點),是開展革命傳統教育和旅遊觀光的理想勝地。已有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40多個單位和高等院校在新縣建立了革命傳統教育基地。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
新縣是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藍。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里是黃麻起義的策源地、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堅持大別山紅旗不倒的中心地、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落腳地,先後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主力紅軍,培育了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等93位叱吒風雲的共和國將軍和省部級以上領導幹部,獻出了吳煥先、高敬亭等5.5萬優秀兒女的寶貴生命,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將軍縣。 代碼 地區 面積(平方千米) 人口(萬人) 區號 郵編 政府駐地 411522 光山縣 1829 82 0376 465450 紫水街道 411523 新縣 1554 34 0376 465500 新集鎮 411526 潢川縣 1638 81 0376 465150 定城街道

❿ 光州的概況

光州是中國古代州名,特指今潢川縣,又指潢川-光山縣。廣義上的光州包括今潢川縣、光山縣、固始縣、息縣、商城縣、新縣、淮濱縣和金寨縣西半部。
光州與蘇、浙、滬、閩關系匪淺,來自東夷,古屬揚州之域。有上海城市之父——春申君,開漳聖主——陳元光,名鎮一方——光州軍鐵桿旗,黃氏血脈——黃國故里,是中原諸侯向東南沿海開辟探索的重要橋梁,也是中國各氏族南遷北移的重要樞紐,蘇、浙、渝、贛、滬、川、閩、台灣等地也有許多春申君雕像和光州志族譜。
今潢川為豫東南重要的交通樞紐與物流中心,擁居信陽地區唯一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河南潢川經濟技術開發區。2006年被評為10座外商眼中的河南最佳投資城市之一;2009年被河南省政府增加為全省第二批省擴權縣(市)。信陽市十一五規劃提出潢川縣與光山縣施行潢光一體化戰略,2010年6月信陽市成立常務副市長領銜的「潢光一體化」領導小組,加快兩縣城市化進程。
今光山革命豐碑林立,這里曾是大別山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2010年6月河南省地礦局屬第三地質調查隊在信陽光山縣千鵝沖發現一特大鉬礦床,鉬金屬量約60萬噸,潛在經濟價值超過2000億元。據了解,千鵝沖鉬礦單個礦體資源儲量居全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