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外籍運動員可不可以代表本國參加奧運會
如果想替他國比賽只能更換國籍,就像08年奧運會的坎比,聽了諾維斯基的勸改了德國國籍提德國隊出戰的比賽.
❷ 奧運會能不能以個人身份參加
不能的,需要代表國際奧委會承認的組織(國家或地區),但能以個人身份參加選拔,進入奧運會名單。
❸ 可以自己參加奧運會嗎
北京時間7月28日凌晨,第三十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在英國倫敦奧運主體育場倫敦碗隆重舉行。在運動員入場儀式上,來自南蘇丹的馬里亞等四位以個人名義參賽的選手進入開幕式現場,他們在經過國際奧委會同意後,圓了自己的奧運夢。
根據國際奧委會的規定,一個國家注冊參加奧運會需要兩年的審批時間,因此南蘇丹如果想參加倫敦奧運會,就必須使用蘇丹的國旗。馬里亞曾因為這個原因差點無緣倫敦奧運會。好在最終國際奧委會在研究之後作出決定,允許馬里亞以個人名義參加倫敦奧運會,在開幕式上,他和另外三名來自荷屬安的烈斯群島的運動員在奧運會會旗的引領下入場並參加比賽。
現場三位以個人名義參賽的選手在旗手的引領下,歡舞著向觀眾致意,他們還做了起跑的姿勢,以示自己對能夠參加奧運會的喜悅。
事實上是可以獨立參賽的
❹ 奧運會可以以個人名義參加嗎
特殊情況下可以
在南蘇丹出生的28歲馬拉松運動員古爾·馬里奧將以個人名義參加奧運會。由於2011年剛剛宣布獨立的南蘇丹共和國尚未獲得國際奧委會認證,因此馬里奧將跟隨奧運會會旗參加倫敦奧運會馬拉松比賽,同時他也將成為奧運會歷史上第一位在自己國家尚未得到奧委會認證的情況下單獨參賽的運動員。同時國際奧委會也允許了荷屬安德烈斯群島的三位運動員以個人名義並跟隨奧運會會旗入場參加奧運會。現年28歲的馬里奧是在自己16歲那年,以難民身份移居美國,但並未加入美國國籍,因此即使成績合格,也無法代表美國參賽。
❺ 奧運會可以個人參加嗎
可以的。2016年裡約奧運會開幕前,俄羅斯田徑運動員出現大面積使用禁葯的情況,因而禁止俄羅斯田徑運動員參加里約奧運會,但俄羅斯的達里婭·克里什娜被允許以個人名義參加里約奧運會。倫敦奧運會上,也有四名選手以個人名義參加奧運會。
奧運會可以個人參加嗎
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必須是選派他參賽的國家奧委會所在國的國民,如果一個運動員同時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的國民,他只能代表其中一個國家參加奧運會。
參賽運動員所屬的國家和地區奧委會必須是國際奧委會的成員,運動員必須遵守國際奧委會章程,遵守經國際奧委會批準的國際單項體育組織的規則。
奧運會的運動員除了在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的競賽規則中由於健康原因有所規定外,沒有其他的限制。但單項體育組織可以對本項目運動員的年齡進行限制。
❻ 非專業運動員,只是一般的業余愛好者,可以參加奧運會嗎
奧運會本來就是給業余愛好者的天堂啊·
從1896年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誕生以來,為了維護"業余原則",國際奧委會一直禁止職業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業余原則"的確立,從一開始就讓國際奧委會背上了包袱,一系列矛盾接踵而來。一方面,運動員身份的界定成為多年來困擾國際奧委會的頭疼問題;另一方面,業余選手越來越難以符合國際奧委會提出的"更高,更快,更強"的要求,使得奧運會的觀賞性和代表性都大打折扣。正因為如此,來自民間和國際奧委會內部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的呼聲越來越高。1980年的代表大會上,國際奧委會終於從《奧林匹克憲章》中刪除了有關"業余原則"的規定。1988年,當職業網球選手出現在漢城奧運會賽場時,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
外國的選手大都是業余的··
話說這回被鍾滿打敗的那個重劍選手就是牙醫的說
所以一定是可以的啦·
還有許多例子網上隨便一搜都是的··
❼ 外國的業余運動員參加奧運會是怎麼回事
每一個國家的體制是不同的,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有很多不同。
比如美國的女排就是大學生等組成的,只是在周末訓練。
美國參加奧運會單項運動員是在一次選拔比賽中決定參賽人選。當時誰的成績好就取得奧運會比賽資格,不論你的名氣多大,都一樣公平選拔。
還有一些小國家是外卡參賽的。只要達到奧委會的相關規定就可以。
比如德國的一馬術奧運會冠軍,職業是牙醫,但他有空經常訓練和比賽就取得參賽資格了啊。他也是業余的~``
❽ 奧運會允許個人參賽么
法律分析:可以的。2016年裡約奧運會開幕前,俄羅斯田徑運動出現大面積使用禁葯的情況,因而禁止俄羅斯田徑運動員參加里約奧運會,但俄羅斯跳遠名將達里婭·克里什娜被允許以個人名義參加里約奧運會。在倫敦奧運會上,也有四名選手以個人名義參加奧運會。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第三條 國家堅持體育為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體育事業應當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
國家推進體育管理體制改革。國家鼓勵企業事業組織、社會團體和公民興辦和支持體育事業。
第四條 國務院體育行政部門主管全國體育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管理體育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體育行政部門或者本級人民政府D 授權的機構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體育工作。
第五條 國家對青年、少年、兒童的體育活動給予特別保障,增進青年、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
第十條 國家提倡公民參加社會體育活動,增進身心健康。
社會體育活動應當堅持業余、自願、小型多樣,遵循因地制宜和科學文明的原則。
第十一條 國家推行全民健身計劃,實施體育鍛煉標准,進l行體質監測。
國家實行社會體育指導員技術等級制度。社會體育指導員社會體育活動進行指導。
第二十六條 參加國內、國際重大體育競賽的運動員和運動隊,應當按照公平、擇優的原則選拔和組建。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體育行政部門規定。
第二十七條 培養運動員必須實行嚴格、科學、文明的訓練和管理;對運動員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以及道德和紀律教育。
❾ 奧運會都是以國家身份參與嗎為什麼
不是,奧運會也可以以個人名義來參加。有些運動員在苦練多年之後卻突然失去了能用來參奧的國籍身份。為解決運動員參賽身份問題,國際奧委會在20世紀90年代發明出「獨立參賽者」這一機制,單獨成立了一支不用掛靠任何國籍即可參賽的隊伍。
過去的100年來,現代國家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冷戰,以及無數局部沖突,國際社會充滿政治、文化和意識形態紛爭,國際組織以中間調停人的姿態,在協調各方利益沖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國際奧委會(IOC,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成立之初,旨在通過體育賽事緩和國際沖突,但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就是國家分裂解體或者獨立後,運動員原國籍失效、繼而無法以合法身份參賽的問題。
還有一種情況是國家還在,並未滅國,但受到國際制裁,導致運動員無法以國家隊員身份參與某屆比賽。這種情況下,國家或者遭到多國聯合抵制,或者因政府幹預體育、侵害到奧運比賽的純潔性和獨立性,國家奧委會被剝奪資格。
被禁止參加奧運會國家的原因:
一國突然不被允許參奧,究其原因,是國際奧委會(IOC)暫時撤銷或不再承認該國國家奧委會(NOC)的資格。
而國際奧委會之所以能夠定奪各國奧委會資質,是因為它在舉辦奧林匹克賽事上有高於各民族國家的權力。
早期國際奧委會權力的合法性,來自於世界各國出於對「奧林匹克休戰(Olympic Turce)」這一希臘傳統的認同,因而自願參與建立國際委員會,通過體育賽事減緩區域性沖突、增進國際交流。
該傳統可追溯至公元前776年——古希臘各國在體育盛會前簽署休戰協議,以保證主辦國伊利斯(ēlis),以及各國運動員和觀看者免受戰火紛飛的威脅。
這一理念發展至今,其內核依舊沒有改變:為沖突雙方帶來對話與和解的窗口,為處於戰火中的國家提供人道主義支持。
聯合國每兩年通過一次奧林匹克休戰協議,並隨時對違反這一協議的成員國實行國際制裁,隨後國際奧委會便會響應聯合國,撤銷該國國家奧委會的資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