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公開庭審視頻個人可以對外開放嗎
法律分析:不可以。法庭開庭審理刑事案件,法院應當進行錄像並公開,但個人錄像,然後公開視頻,是不可以的。
第一,當事人不可以自己對庭審錄像。法院會制止的;第二,當事人無權公開播放庭審錄像。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則》
第十一條 依法公開進行的庭審活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通過電視、互聯網或其他公共媒體進行圖文、音頻、視頻直播或錄播:
(一)公眾關銷兆注度較高;
(二)社會影響較大;
(三)法治宣傳教育意義較強氏攔。
第十三條 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訴人出庭受審時,著正裝或便裝,不著監管機構的識別服。
人民法院在庭審活動中不得對被告人或上訴殲斗胡人使用戒具,但認為其人身危險性大,可能危害法庭安全的除外。
『貳』 公開庭審,明文規定可以復制,可法官就是不讓當事人復制庭審錄像,為什麼法官擔心什麼
因為在公開庭審時,沒有明文規定可以復制庭審錄像,所以法官有理由拒絕,並不是擔心什麼。
中國庭審公開網正式開通,將進一步以庭審公開提升庭審質量、效率和效果。已經有520家地方各級法院實現了與這個平台的聯通。下一步,所有法院公開的庭審視頻都將在第一時間自動匯聚到這個平台,並推送到各大主流可視媒體。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表示,通過這一方式,既有助於確保庭審公開工作規范有序、安全穩定,也能夠為人民群眾提供一個權威、便捷、可靠的庭審視頻觀看平台。
網站以地圖的方式,顯示全國四級法院是否接入庭審直播網,是否有正在直播的案件,在「今日直播」欄目更是要推送當天的熱點案件,用戶不僅可以觀看收聽直播的庭審,還可以收藏、用微博、微信進行分享。
公開審判是相對於秘密審判而言的。公開審判取代秘密審判是訴訟制度文明進步的表現。在封建專制社會,審判多在秘密狀態下進行,審判過程不僅不公之於眾,甚至在當事人之間也相互隔離。秘密審判的不合理性在資產階級革命時期受到進步思想家的猛烈批判。
公開審判制度,是指法院對民事案件的審理過程和判決結果向群眾、向社會公開的制度。是指依照法律的規定,除不予公開和可以不公開審理的案件外,一律依法公開審理,同時,不論是否公開審理的案件,宣判時均一律公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