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辨別銀子的真假
白銀,我想大家都很熟悉。在古代中國,我們使用銀作為貨幣。說到白銀,大家首先會想到銀飾品。銀飾品在生活中很常見,包括耳環、戒指、項鏈等。隨著白銀受到大眾的追捧,市場上出現了大量令人眼花繚亂的銀飾。白銀雖然不值錢,但也有真假之分。如何鑒別白銀就顯得尤為重要。白銀的鑒別分為三種:標記、顏色、重量。銀飾品通常標有Silver的英文縮寫。作為一個現代的現代學生,英文縮寫應該很熟悉,就是「s」或者「sterling」。標准銀印S925,足銀印S990。銀的英文縮寫,會打到銀飾品裡面。就手鐲而言,買銀手鐲時,可以看看手鐲內側是否刻有小s或銀的全稱縮寫。如果有,那麼應該是真的。但是現實生活中假貨很多,手環內部會有標記,所以這個方法不能借鑒。而且現在很多國家都不在銀飾品上印紙幣,我們也不用那麼在意這個。不過一般白銀都會有鑒定證書,銀飾品買的時候會隨身攜帶。其次,看顏色。銀和金不同。略偏黃,即銀白色,整體呈現較柔和的金屬光澤。但是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用銀粉漆的假冒偽劣產品,很多人光看外表就會被騙。另外,銀容易氧化。時間久了,其柔和的銀白色金屬光澤會逐漸變成暗黃白色。那麼有兩種判斷方式,一種是燃燒法。如果是真的,白銀經過火的烘烤,顏色不會變。但如果是假銀或者其他劣質產品,經過火烤就會變黑。如果真的想辨別白銀的真偽,可以試試這個方法,但是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心疼。最後是重量。銀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10.53克,比鉑和金小。如果用手掂量,他感覺不像是掉下來的。你可以用銀針在銀上做記號,然後把它弄彎。如果你真的想通過體重來判斷,你可以在家裡放一個小型的體重計。另外,現在銀的種類很多,不同的銀重量也不一樣,所以想買銀飾品,一定要看清楚這種銀的密度和應有的重量,要分門別類的看,不能一概而論。
② 怎樣辨別真假白銀
辨別真假白銀方法如下:
(1)觀察顏色測試:純度愈高,銀色愈潔白,面檔細膩均勻發亮,有潤色。
(2)手掂重量:白銀密度較一般常見金屬略大,一般地講:「鋁質輕、銀質重銅質不輕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對其是否為白銀作出初步判斷。
(3)搜查硬度:白銀硬度較銅低,而較鉛、錫大,故用大頭針稍用力劃實物的表面進行測試,
(4)聽聲:飾品如為高成色白銀,則擲地有聲無韻,無彈力,聲響為「卟噠卟噠」。
(5)觀察茬口定成色:把白銀飾品截開,看茬口顏色,若茬口絹白而綿,飾品表面光潤、細膩,氧化後表面色澤發烏呈光亮,可斷定其成色在98左右。
(2)到底怎樣辨別真假銀子擴展閱讀:
白銀富延展性,是導熱、導電性能很好的金屬。第一電離能7.576電子伏。化學性質穩定,對水與大氣中的氧都不起作用;易溶於稀硝酸、熱的濃硫酸和鹽酸、熔融的氫氧化鈉。
晶體結構:晶胞為面心立方晶胞,每個晶胞含有4個金屬原子。
③ 怎麼辨別銀子的真假呢
看顏色。真的銀首飾多為微微帶黃的銀白色,有潤色。假的銀飾品顏色呈暗灰色。
2、火燒。銀子經過火燒以後顏色是不會改變的,如果是假的或者低劣品質的白銀,火燒後顏色會變黑。
3、掂重量。白銀密度比一般常見金屬略大,10.53克/立方厘米,因而掂掂重量可對其是否為白銀做出初步判斷。
4、檢查軟硬度。白銀硬度較低,用手輕折銀飾,易彎不易斷的說明成色高。或者用大頭針劃不起眼的地方,留有痕跡而又不太明顯,便可大概判定為白銀飾品。
5、用鹽酸檢驗。在銀首飾的內側滴上一滴濃鹽酸,會立即生成白色苔蘚狀的氯化銀沉澱。而其它貴金屬則無此現象。
6、聽聲韻。標准銀首飾落地後聲音沉悶,無彈力。假的或不純銀飾品,其聲更高且尖,韻聲急促而短。
(3)到底怎樣辨別真假銀子擴展閱讀
看顏色
純度愈高,銀色愈潔白,首飾表面看上去均勻發亮,有潤色。如果含鉛,首飾會呈現出青灰色;如含銅,首飾表面會顯得粗糙,顏色沒有潤澤感。
④ 怎樣鑒別銀子的真假
一般來講,銀飾的成本並不高,所以不會有絕對的假銀飾,真假在於純度的不同。
鑒別銀飾純度和質量可以參考一下幾點:
看顏色:純度愈高,銀色愈潔白,首飾表面看上去均勻發亮,有潤色。如果含鉛,首飾會呈現出青灰色;如含銅,首飾表面會顯得粗糙,顏色沒有潤澤感。
掂重量:白銀密度較一般常見金屬略大,一般地講:「鋁質輕、銀質重、銅質不輕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對其是否為白銀做出初步判斷。若飾品體積較大而重量較輕,則可初步判斷該飾品屬其它金屬。
查硬度:白銀硬度較銅低,而較鉛、錫大,可用大頭針劃首飾不起眼的地方進行測試,如針頭打滑,表面很難留下痕跡,則可判定為銅質飾品;如為鉛、錫質地,則痕跡很明顯、突出;如實物留有痕跡而又不太明顯,便可初步判定為白銀飾品。
聽聲韻:純銀飾品擲地有聲,無彈力,聲響為「卟噠卟噠」。成色越低,聲音越低,且聲音越尖越高而帶韻;若為銅質,其聲更高且尖,韻聲急促而短;若為鉛、錫質地,則擲地聲音沉悶、短促,無彈力。
汗~~~~~~一個問題問兩遍呢~
我偷個懶,把那邊的答案粘貼過來了啊~
對了,現在S925原銀的價格是每克2元,而成品銀價格至少每克4元,低於這個價,也可能不真啊~
如果你是買銀飾品,就用下面的方法,如果你是買銀錠(指沒加工過的原銀),就用我最下面在網上找到辦法好啦:
一般的貴金屬首飾都會有正規的標志,那麼識別銀飾就變的很簡單:只要看銀飾品的不顯眼的地方有沒有鋼印就可以(如戒圈內側、項鏈連接處、掛墜底面等等):
銀首飾有以下幾個鋼印
1:純銀:有「S925」或「Ag925」的標志(前者多一點),表示了此金屬含銀量為92.5%。這是最常見的標志,是市面上最常見的首飾銀,也是一般賣銀的(不要往歪了想!)常用的標志。
2:足銀:有「S990」或「Au990」的標志(後者多一點),表示了此金屬含銀量為99%(相當純啊!)。這種標志多用於:銀錠、銀元寶、銀擺設等大件銀飾上。
3:包銀、鍍銀:有「SL」或「FS」的鋼印,就說明了這種首飾是鍍銀的,其價值不用我說了吧!
4:沒有鋼印的:那就極有可能是普通金屬了。
以下是網上的資料:
(1)查硬度
銀首飾成色越高質地越柔軟,表面越潔白光潤。以60克左右的銀鐲子為例,如用手一拉就開,沒有彈力,其成色在95%左右;如有點彈力,成色約在80%-90%;如彈力較大,成色則在70%以下。
⑤ 怎麼判斷真假銀子
本人對銀原料、銀成品有著十餘年的經驗!和其它貴金屬相比銀子的價錢是最低的,假貨也是最多的!我經常看到一些小型展會上、地攤上賣的銀手鐲、銀筷子、銀碗(5元一克)等都是假貨!那麼我們怎樣才能辨別銀子的真假呢?對於銀知識不多的消費者來說應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判斷:
一、要在正規的商家消費,網上買貨也要選擇正規的旗艦店購買,不要聽信某個人的忽悠,不要貪圖便宜!
二、要看標識,我們國家的國標現在只有足銀和925銀!分別標識為:足銀可以標為:足銀990、足銀999、足銀9999。九越多純度越高,但都是足銀!足銀也可以標為:S990、S999、S9999。
925銀只能標為S925
注意沒有S只有925是有問題的,假銀子也標925,當你發現是假銀子時,騙子會說:我也沒標銀子呀,我只標了925。
三、看工藝,現在的銀飾品工藝都很好,而假的(白銅)工藝相對比較粗糙!
上圖是一隻白銅手鐲,工藝差
四、看顏色,銀子是銀白色,經佩戴後有一定磨損後還是白色,而銅就會發黃!
五、試軟硬,足銀很軟,而銅硬,用手一掰便知!
六、掂重量,銀子的密度為10.5,比假貨重。有條件的可以測密度!
七、看證書,對檢測機構來說,檢測白銀萬無一失!不會弄錯!
銀久珠寶
5204粉絲 · 9351贊
搜索
玉最好鑒別方法
銀手鐲2020年價格
掃100元掃一掃鑒定
真假玉石的鑒別方法
純銀999回收價格查詢
正品查詢防偽掃一掃
⑥ 銀子怎麼辨別真假
一般鑒別銀子真偽有以下方法,供你參考:x0dx0a(1)查硬度x0dx0a銀首飾成色越高質地越柔軟,表面越潔白光潤。以60克左右的銀鐲子為例,如用手一拉就開,沒有彈力,其成色在95%左右;如有點彈力,成色約在80%~90%;如彈力較大,成色則在70%以下。x0dx0a(2)看茬口x0dx0a把銀飾品剪開或折開,看其茬口的顏色。如飾品柔軟,茬口粗而柔,稍帶微紅,成色約在95%左右;如用手彎折較硬,茬口白而帶灰,或略有微紅,成色約在90%左右;如硬度較大,茬口淡紅色、黃白或帶灰色,成色約在80%左右;如彎折堅硬,茬口呈微紅、微黃、土黃等色,成色約在70%左右;如茬口紅中帶黑,或黃中帶黑,成色在60%一下。x0dx0a(3)銀葯抹試x0dx0a將銀飾品在試金石上磨出銀道(與試黃金相同),用銀葯(銀葯是用銀粉與水銀混合成軟體狀)在銀道上塗抹,掛銀葯多的成色就高,掛銀葯少的成色就低,不掛銀葯的為假貨。x0dx0a(4)辨色法x0dx0a用眼力來識別其成色及真假。成色高的,看上去潔白、細膩、有光澤,並在首飾上印有廠家、店號等標記;成色低的,色呈微黃,做工粗糙;假的銀首飾色澤灰暗,不光潔。x0dx0a(5)折彎法x0dx0a用手指捏住折彎,成色高的軟而柔韌,易彎不易折斷;質次的折彎時較硬,或勉強折動,有的甚至無法用手指折動;包銀的經折彎或用錘子敲幾下會裂開;假的就經不起折彎,易斷裂。x0dx0a(6)拋擲法x0dx0a成色高的銀飾品重,拋在台板上跳不高,有「噗嗒」之聲;假的或成色低的則輕,拋在台板上彈起甚高,發出的聲音比較清脆。x0dx0a(7)硝酸鑒別法x0dx0a用玻璃棒將硝酸滴於銀首飾銼口處,成色高的呈糙米色,隱綠或微綠;成色低的呈深綠色,甚至黑色。x0dx0a此外,購買銀首飾時還要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質量挑選:x0dx0a(1)看焊接。有的銀飾品是經過焊接而成的,因此要看焊接是否干凈利落,有無假焊或開焊現象。x0dx0a(2)看光亮度。要求鍍色純正,光亮度強。x0dx0a(3)看鑲面。要牢固、周正。x0dx0a(4)看勾爪。要看勾爪有無毛刺,是否扎手、刮衣服,佩戴是否方便。x0dx0ax0dx0a銀制飾品按其成色,從高到低可分為純銀、紋銀和色銀。按加工方式可分為鑄造銀、打造銀和銀色細工製品。銀制飾品的鑒別也可採用諸如看色澤、試硬度和彈力、掂重量、聽音韻、試劑點試等方法。銀質飾品成色在97%以上的,表皮潔白細膩,光澤柔和悅目;成色較低者表皮顏色青白或灰白,有時呈黃、黑等雜色,色澤昏暗無光。x0dx0ax0dx0a銀首飾本身的可塑性很強,造型變幻多樣,已經不再是我們印象中單純的純銀首飾了。它在造型上、品種上、工藝上都有了不少時尚的元素,而且銀首飾的銷售量也在逐年攀升。x0dx0ax0dx0a除了有純銀首飾外,還有黑銀首飾、藏銀首飾和彩銀首飾。銀首飾的誘人之處還在於它可以鑲嵌寶石或仿寶石等材料,從而更加多樣化。x0dx0ax0dx0a銀的原材料雖然很便宜,但是還會有一些廠家在銀飾中摻入鎘、鐵、銅等更便宜的金屬。而鎘對人體是有害的,按規定是不允許摻在首飾中的。生產廠家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降低成本,取得更高的利潤。銅絲主要是摻在銀鎖里做中間的支撐架,按照國家規定銀鎖里的支撐架也應該是銀質的。由於銅絲藏在銀鎖裡面,所以消費者根本看不到,只有在進行首飾檢測的時候將它破壞掉才能見其廬山真面目。只有等到時間長了,裡面的銅銹滲出來,消費者才能發現。x0dx0ax0dx0a銀首飾雖然不算貴重,但也有真有假,盡管這種現象不是普遍存在,但消費者還是應該掌握一些鑒別銀首飾的方法。消費者購買的時候可以通過銀的物理性質進行檢驗,通常用的檢驗方法有:x0dx0ax0dx0a看首飾顏色:純度愈高,銀色愈潔白,首飾表面看上去均勻發亮,有潤色。如果含鉛,首飾會呈現出青灰色;如含銅,首飾表面會顯得粗糙,顏色沒有潤澤感。x0dx0ax0dx0a掂首飾重量:白銀密度較一般常見金屬略大,一般地講:「鋁質輕、銀質重、銅質不輕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對其是否為白銀做出初步判斷。若飾品體積較大而重量較輕,則可初步判斷該飾品屬其它金屬。x0dx0ax0dx0a查硬度:白銀硬度較銅低,而較鉛、錫大,可用大頭針劃首飾不起眼的地方進行測試,如針頭打滑,表面很難留下痕跡,則可判定為銅質首飾飾品;如為鉛、錫質地,則痕跡很明顯、突出;如實物留有痕跡而又不太明顯,便可初步判定為白銀首飾飾品。x0dx0ax0dx0a聽聲韻:純銀首飾飾品擲地有聲,無彈力,聲響為「卟噠卟噠」。成色越低,聲音越低,且聲音越尖越高而帶韻;若為銅質,其聲更高且尖,韻聲急促而短;若為鉛、錫質地,則擲地聲音沉悶、短促,無彈力。
⑦ 如何辨別銀子的真假
辨別銀子的真假需要備好:一個小碗、一袋食鹽、適量清水、一張鋁箔紙。
1、辨別銀子的真假需要先取出一張鋁箔紙,將其平鋪開待用。
⑧ 銀子怎麼辨別真假
(1)查硬度
銀首飾成色越高質地越柔軟,表面越潔白光潤。以60克左右的銀鐲子為例,如用手一拉就開,沒有彈力,其成色在95%左右;如有點彈力,成色約在80%~90%;如彈力較大,成色則在70%以下。
(2)看茬口
把銀飾品剪開或折開,看其茬口的顏色。如飾品柔軟,茬口粗而柔,稍帶微紅,成色約在95%左右;如用手彎折較硬,茬口白而帶灰,或略有微紅,成色約在90%左右;如硬度較大,茬口淡紅色、黃白或帶灰色,成色約在80%左右;如彎折堅硬,茬口呈微紅、微黃、土黃等色,成色約在70%左右;如茬口紅中帶黑,或黃中帶黑,成色在60%一下。
(3)銀葯抹試
將銀飾品在試金石上磨出銀道(與試黃金相同),用銀葯(銀葯是用銀粉與水銀混合成軟體狀)在銀道上塗抹,掛銀葯多的成色就高,掛銀葯少的成色就低,不掛銀葯的為假貨。
(4)辨色法
用眼力來識別其成色及真假。成色高的,看上去潔白、細膩、有光澤,並在首飾上印有廠家、店號等標記;成色低的,色呈微黃,做工粗糙;假的銀首飾色澤灰暗,不光潔。
(5)折彎法
用手指捏住折彎,成色高的軟而柔韌,易彎不易折斷;質次的折彎時較硬,或勉強折動,有的甚至無法用手指折動;包銀的經折彎或用錘子敲幾下會裂開;假的就經不起折彎,易斷裂。
(6)拋擲法
成色高的銀飾品重,拋在台板上跳不高,有「噗嗒」之聲;假的或成色低的則輕,拋在台板上彈起甚高,發出的聲音比較清脆。
(7)硝酸鑒別法
用玻璃棒將硝酸滴於銀首飾銼口處,成色高的呈糙米色,隱綠或微綠;成色低的呈深綠色,甚至黑色。
(8)到底怎樣辨別真假銀子擴展閱讀:
在古代,人類就對銀有了認識。銀和黃金一樣,是一種應用歷史悠久的貴金屬,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由於銀獨有的優良特性,人們曾賦予它貨幣和裝飾雙重價值,英鎊和我國解放前用的銀元,就是以銀為主的銀、銅合金。在我國清代,1兩銀子約相當於今天的400-500元人民幣(長美注)。
而銀比金活潑,雖然它在地殼中的豐度大約是黃金的15倍,但它很少以單質狀態存在,因而它的發現要比金晚。在古代,人們就已經知道開采銀礦,由於當時人們取得的銀的量很小,使得它的價值比金還貴。公元前1780至 1580年間,埃及王朝的法典規定,銀的價值為金的2倍,甚至到了17世紀,日本金、銀的價值還是相等的。銀最早用來做裝飾品和餐具,後來才作為貨幣。
白銀,即銀,因其色白,故稱白銀,與黃金相對。多用其作貨幣及裝飾品。古代做通貨時稱白銀。銀,永遠閃耀著月亮般的光輝,銀的論文原意,也就是」明亮」的意思。我國也常用銀字來形容白而有光澤的東西,如銀河、銀杏、銀魚、銀耳、銀幕等。
我國古代常把銀與金銅並列,稱為」唯金三品」。《禹貢》一書便記載著」唯金三品」,可見我國早在公元前二十三世紀,即距今四千多年前便發現了銀。在大自然中,銀常以純銀的形式存在,人們便曾找到一塊重達13.5噸的純銀!另外,也有以氯化物與硫化物的形式存在,常同鉛、銅、銻、砷等礦石共生在一起。
質量挑選:
(1) 看焊接。有的銀飾品是經過焊接而成的,因此要看焊接是否干凈利落,有無假焊或開焊現象。
(2) 看光亮度。要求鍍色純正,光亮度強。
(3) 看鑲面。要牢固、周正。
(4) 看勾爪。要看勾爪有無毛刺,是否扎手、刮衣服,佩戴是否方便。
參考資料:
網路-銀子
⑨ 怎麼鑒定銀子的真假
用牙膏刷能恢復銀子的色澤。銀首飾本身的可塑性很強,造型變幻多樣,已經不再是我們印象中單純的純銀首飾了。它在造型上、品種上、工藝上都有了不少時尚的元素,而且銀首飾的銷售量也在逐年攀升。
除了有純銀首飾外,還有黑銀首飾、藏銀首飾和彩銀首飾。銀首飾的誘人之處還在於它可以鑲嵌寶石或仿寶石等材料,從而更加多樣化。
有的銀首飾用的是925銀,而有的用的卻是990銀,到底哪種才是純銀首飾的標志呢?國家首飾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解釋說,國家標准規定990銀、925銀、800銀都可以用來做銀首飾。現在說的銀首飾一般都是925銀首飾。925銀首飾是含量為92.5%的純銀再加入7.5%的合金,加入合金為的是讓銀的光澤、亮度和硬度都有所改善。而且自從1851年蒂芬妮推出第一套含銀量為92.5%的銀首飾後,925銀便開始流行,所以目前都以925作為鑒定是否為純銀首飾的標准。925銀首飾經過拋光後呈現出極漂亮的金屬光澤,而且也具有了一定的硬度,能夠鑲嵌寶石,做成中高檔首飾。
990足銀,就是含量99%的純銀和1%的合金,由於它的硬度不夠,製作成首飾後容易變形,所以很少有廠家用它來做首飾,而990銀在工業上運用得比較廣泛。
800銀是含量為80%的純銀加入了20%的合金,由於銀的純度越低就越容易氧化,所以廠家也很少用它來做首飾。通過檢測的銀首飾讓人放心。
銀的原材料雖然很便宜,但是還會有一些廠家在銀飾中摻入鎘、鐵、銅等更便宜的金屬。而鎘對人體是有害的,按規定是不允許摻在首飾中的。生產廠家這樣做主要是為了降低成本,取得更高的利潤。銅絲主要是摻在銀鎖里做中間的支撐架,按照國家規定銀鎖里的支撐架也應該是銀質的。由於銅絲藏在銀鎖裡面,所以消費者根本看不到,只有在進行首飾檢測的時候將它破壞掉才能見其廬山真面目。只有等到時間長了,裡面的銅銹滲出來,消費者才能發現。
銀首飾雖然不算貴重,但也有真有假,盡管這種現象不是普遍存在,但消費者還是應該掌握一些鑒別銀首飾的方法。消費者購買的時候可以通過銀的物理性質進行檢驗,通常用的檢驗方法有:
看首飾顏色:純度愈高,銀色愈潔白,首飾表面看上去均勻發亮,有潤色。如果含鉛,首飾會呈現出青灰色;如含銅,首飾表面會顯得粗糙,顏色沒有潤澤感。
掂首飾重量:白銀密度較一般常見金屬略大,一般地講: 「鋁質輕、銀質重、銅質不輕又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對其是否為白銀做出初步判斷。若飾品體積較大而重量較輕,則可初步判斷該飾品屬其它金屬。
查硬度:白銀硬度較銅低,而較鉛、錫大,可用大頭針劃首飾不起眼的地方進行測試,如針頭打滑,表面很難留下痕跡,則可判定為銅質首飾飾品;如為鉛、錫質地,則痕跡很明顯、突出;如實物留有痕跡而又不太明顯,便可初步判定為白銀首飾飾品。
聽聲韻:純銀首飾飾品擲地有聲,無彈力,聲響為 「卟噠卟噠」。成色越低,聲音越低,且聲音越尖越高而帶韻;若為銅質,其聲更高且尖,韻聲急促而短;若為鉛、錫質地,則擲地聲音沉悶、短促,無彈力。
單憑銀的物理性質和經驗來檢驗銀首飾也不是很理想的方法。只有將銀飾破壞掉用化學方法才能檢驗出銀飾的真假優劣。但是,這是消費者所達不到的。消費者在購買銀首飾的時候除了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檢驗知識外,還應注意銀首飾有沒有相關的證書、證明、證簽,只有通過檢測機構檢測過的銀首飾才能買得放心。另外,銀首飾的含銀量必須准確標明,消費者購買時應驗看首飾上是否有「925」字樣。「925」則是純銀的標志。只要有「925」就可確保所購買的是真正的純銀首飾。購買時還要特別注意它的扣件是否能夠扣緊而且牢靠。購買銀鏈首飾時要將它放平,看鏈環是否紐結或彎曲。銀首飾的價格是根據貴金屬的含量、結構設計和工匠的技藝來決定的,因此選擇銀首飾最重要的標准就是看你是否喜歡。
⑩ 怎麼鑒別銀子的真假
鑒別銀飾真假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要用火燒,這樣只會讓你的銀飾多了一層灰!因為是純銀的比足銀的含銀量低,用火燒會容易發生反應會變色,所以不能用火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