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大腿肌肉萎縮,做什麼運動恢復最快
肌肉萎縮治療
簡單說:肌肉萎縮可以通過中醫方法治癒。有一個案例:經吉林大學附屬醫院確診為運動神經元壞死,身體肌肉萎縮、小腿靜脈曲張,通過一個月的治療,除手臂沒有效果,其它部位肌肉得到恢復,小腿靜脈曲張消除。治療方法包括:服用人參健脾丸、補中益氣丸,非專業針灸,拔罐。
從中醫角度,肌肉、四肢歸脾主管。單從肌肉萎縮來說,可以服用人參健脾丸、補中益氣丸。人參健脾丸針對性比較強,對消化系統疾病的作用更好;補中益氣丸具有補中益氣、升陽舉陷的作用;作用的范圍更廣、作用層次也更深,適用於病程時間長的情況。
肌肉萎縮,說明人體中氣不足。可以從合谷穴(虎口)來判斷一個人的中氣足不足:合谷穴肌肉豐滿,則說明中氣足,否則,說明中氣不足。
服葯同時配合針灸、拔罐進行治療,效果會更好;針灸可以舒經活絡,拔罐可以祛除身體內的風濕寒邪氣;酒大傷肝,肝病,肝克脾,所以,應該忌酒。
咸則傷骨,骨傷則痿。長期吃太鹹食物會傷骨,骨受到傷害肌肉就會萎縮掉,骨歸腎主管。
因此,治療肌肉萎縮可以考慮從腎的角度進行治療。
總之,從中醫角度,導致肌肉萎縮的原因有脾、腎的疾病;治療,也應該從這兩方面考慮。
如果身體沉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可以服用甘姜苓術湯(腎著湯)。
如果身體有風濕寒邪氣,應該把邪氣去掉;可以毫不客氣地說,身體有一點邪氣,四肢運動都會受到影響,即四肢運動不能夠自如。
Ⅱ 肌肉萎縮如何鍛煉
肌肉萎縮是指橫紋肌營養障礙,肌肉纖維變細甚至消失等導致的肌肉體積縮小。有關鍛煉內容,歡迎大家一起來借鑒一下!
肌肉萎縮如何鍛煉1
1.俯卧腿彎舉。俯卧彎腿器上,大腿緊貼凳面,擋輥位於腳跟位置,向上做彎舉動作。
為了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應盡可能彎舉到最高位置,並做2秒左右的頂峰收縮。下放時腿應自然伸直,注意力集中在股二頭肌下部近腿彎處,並以此處為發力點向上彎起。這與練肱二頭肌的托臂彎舉相類似,不到達底部,注意力和發力點不在近肘(腿)彎的位置,就不能讓目標肌下部更飽滿強健,整個塊形也不會理想。
採用逐加重量法做5個正式組,次數分別為20、15、12、8、6次。
2.立姿腿彎舉。用立姿腿彎舉器做,注意力集中在股二頭肌上。採用站位,穩定性、支撐性不如卧姿,故不提倡做頂峰收縮,以免肌腱、韌帶拉傷。
次數宜較高,3~5個正式組,逐加重量,做20、15、12、10、8次,不要低於8次。
3.直腿硬拉。雖叫「直腿硬拉」,但並不要求腿部直如木棒,即仍有一定的自然彎曲度,只是幅度不太大而已。
雙手握杠鈴,背部保持平直拉起杠鈴,不要弓背,否則容易傷腰。採用逐加重量法則,做5個正式組,次數為12、10、8、6、4次。注意不要逞能,第1組就用極限重量,否則很容易受傷。
4.仰卧腿舉。與普通腿舉不同的是,雙腿在踏板上間距較大,這樣能充分下放腿部。甚至將膝蓋降至腋窩處,使股二頭肌得到徹底抻拉,動作幅度幾達極限。關鍵在於充分的下放角度,大、小腿呈90度時蹬起,鍛煉以股四頭肌為主,下放至極限低位則對股二頭肌產生極強的刺激作用。
為打破肌肉的適應性,有時可將它安排在深蹲前練習,有時安排在深蹲後練習。若安排在深蹲前,則隨後的深蹲應適當減輕負重,以次數而不是重量做參照。次數安排是15、12、10、8、6次,一般不低於6次。
肌肉萎縮如何鍛煉2
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可使肌肉萎縮患者在運動的時候吸入比平常多幾倍的氧氣,促進組織新陳代謝,使肌體營養物質充足,肌肉力量和耐力、身體免疫力都得到增強。
掌握運動節奏
肌肉萎縮患者的鍛煉,在時間間隔上有一定要求。肌肉有了足夠的`休息時間,疲勞才能充分消除,消耗掉的營養物質也才能得到充分補償,並通過超量補償使肌肉逐漸肥大。反之,若鍛煉過於頻繁,肌肉得不到充分休息,肌力也就不能增強。
控制運動量
鍛煉時,人們常選用啞鈴、沙袋和拉簧、拉橡皮條方法。那麼,應選擇多少重量的啞鈴、沙袋以及什麼樣的拉簧和橡皮條才合適呢?這應根據各人的肌力基礎而定,一般應超過本人最大肌力的2/3,並逐漸增加沙袋的重量。
選擇運動方式
日常生活中不少病人的鍛煉方法是不適宜的。如下肢肌肉萎縮,有人單用走路的方法去鍛煉,以為走得越多越好,實際上這樣做不僅不能有效地增強肌力,這會因肌肉鬆弛、關節不穩,造成關節損傷。那麼,肌肉萎縮怎麼鍛煉呢?很重要的一條法則是:鍛煉時,在不增加運動次數和運動時間的前提下,逐漸增加運動量,使肌肉迅速感覺疲勞,達到鍛煉肌肉的目的。
Ⅲ 肌肉萎縮了該如何鍛煉
肌肉萎縮了該如何鍛煉
肌肉萎縮了該如何鍛煉,運動能給人帶來一個健康的身體,同樣的,身體不好的人也可以通過運動來鍛煉身體,但肌肉萎縮的人應該如何鍛煉呢?一起來看下文,明白肌肉萎縮了該如何鍛煉,就快快動起來吧!
肌肉萎縮了該如何鍛煉1
俯卧腿彎舉
俯卧彎腿器上,大腿緊貼凳面,擋輥位於腳跟位置,向上做彎舉動作。
為了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應盡可能彎舉到最高位置,並做2秒左右的頂峰收縮。下放時腿應自然伸直,注意力集中在股二頭肌下部近腿彎處,並以此處為發力點向上彎起。這與練肱二頭肌的托臂彎舉相類似,不到達底部,注意力和發力點不在近肘(腿)彎的位置,就不能讓目標肌下部更飽滿強健,整個塊形也不會理想。
採用逐加重量法做5個正式組,次數分別為20、15、12、8、6次。
立姿腿彎舉
用立姿腿彎舉器做,注意力集中在股二頭肌上。採用站位,穩定性、支撐性不如卧姿,故不提倡做頂峰收縮,以免肌腱、韌帶拉傷。
次數宜較高,3~5個正式組,逐加重量,做20、15、12、10、8次,不要低於8次。
直腿硬拉
雖叫「直腿硬拉」,但並不要求腿部直如木棒,即仍有一定的自然彎曲度,只是幅度不太大而已。
雙手握杠鈴,背部保持平直拉起杠鈴,不要弓背,否則容易傷腰。採用逐加重量法則,做5個正式組,次數為12、10、8、6、4次。注意不要逞能,第1組就用極限重量,否則很容易受傷。
仰卧腿舉
與普通腿舉不同的是,雙腿在踏板上間距較大,這樣能充分下放腿部。甚至將膝蓋降至腋窩處,使股二頭肌得到徹底抻拉,動作幅度幾達極限。關鍵在於充分的下放角度,大、小腿呈90度時蹬起,鍛煉以股四頭肌為主,下放至極限低位則對股二頭肌產生極強的刺激作用。
為打破肌肉的適應性,有時可將它安排在深蹲前練習,有時安排在深蹲後練習。若安排在深蹲前,則隨後的深蹲應適當減輕負重,以次數而不是重量做參照。次數安排是15、12、10、8、6次,一般不低於6次。
肌肉萎縮如何鍛煉呢?患者此時能做的鍛煉是較多的,有肌肉萎縮的人可仔細的閱讀文章,發現肌肉的問題後進行鍛煉,當然正規的治療也要同時時行。目前很多人對身體的疾病不夠重視,多是讓疾病更加嚴重後才去做這方面的檢查,等到後期卻無法醫治了,對生命是極不負責任的,建議患者多了解身體的異常,及早診斷出病情控制治療。
肌肉萎縮了該如何鍛煉2
有氧運動
有氧運動可使肌肉萎縮患者在運動的時候吸入比平常多幾倍的氧氣,促進組織新陳代謝,使肌體營養物質充足,肌肉力量和耐力、身體免疫力都得到增強。
掌握運動節奏
肌肉萎縮患者的鍛煉,在時間間隔上有一定要求。肌肉有了足夠的休息時間,疲勞才能充分消除,消耗掉的營養物質也才能得到充分補償,並通過超量補償使肌肉逐漸肥大。反之,若鍛煉過於頻繁,肌肉得不到充分休息,肌力也就不能增強。
控制運動量
鍛煉時,人們常選用啞鈴、沙袋和拉簧、拉橡皮條方法。那麼,應選擇多少重量的啞鈴、沙袋以及什麼樣的拉簧和橡皮條才合適呢?這應根據各人的肌力基礎而定,一般應超過本人最大肌力的2/3,並逐漸增加沙袋的重量。
選擇運動方式
日常生活中不少病人的鍛煉方法是不適宜的。如下肢肌肉萎縮,有人單用走路的方法去鍛煉,以為走得越多越好,實際上這樣做不僅不能有效地增強肌力,這會因肌肉鬆弛、關節不穩,造成關節損傷。
有針對性地選擇運動方式。小腿肌肉萎縮患者的鍛煉方法很多,但為了達到盡快增加肌肉的`目的,須遵循一條共同的原則:鍛煉時,小腿肌肉萎縮患者在不增加運動次數和運動時間的前提下,逐漸增加運動量,使肌肉迅速感覺疲勞,達到鍛煉肌肉的目的。
每次鍛煉以能連續做10下為准,如超過10下,就需增加器械的重量;或每次鍛煉連續做二、三下,每下堅持6到10秒,超過者也需增加器械的重量。
掌握好運動節奏。小腿肌肉萎縮患者的鍛煉,在時間間隔上有一定要求。肌肉有了足夠的休息時間,疲勞才能充分消除,消耗掉的營養物質也才能得到充分補償,並通過超量補償使肌肉逐漸肥大。
反之,若鍛煉過於頻繁,肌肉得不到充分休息,肌力也就不能增強。因此,小腿肌肉萎縮患者的鍛煉要講究節奏,並非越多越好。
如果出現肌肉萎縮的話,對於患者的生活是會帶來很大的影響的。身體上承受著很大的痛苦,生活和工作都是受到嚴重的影響,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的看下上文中介紹的有關於肌肉萎縮的鍛煉辦法,對於這種疾病一定不要氣餒,長期的堅持鍛煉和治療才是更加關鍵的問題。
Ⅳ 肌肉萎縮應該怎麼鍛煉
一般肌肉萎縮的恢復訓練,以負重力量訓練為主,根據萎縮肌肉的運動功能進行相應方向的力量訓練。
開始訓練以正常的速度和力量為宜。隨著訓練的進展,逐步增加訓練時間和訓練強度。如小腿三頭肌的訓練,可以在俯卧位下進行向心性和離心性的負重訓練,也可以在立位及其他姿位下進行相應訓練。
同時注意,不要急於求成,注意適度運動。也要多吃牛奶、雞蛋等。
Ⅳ 腿上肌肉萎縮後做哪些鍛煉能讓肉肉重新長出來
腿部肌肉萎縮的話是可以通過步行來進行鍛煉的,如果平時有條件的話,是可以到醫院來做推拿和按摩的訓練,在平時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不要吃高鹽和高脂肪的食物,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家裡面也要注意,可以幫患者適當的做一些按摩。
Ⅵ 肌肉萎縮做什麼康復訓練
1.有針對性地選擇運動方式。鍛煉的方法很多,但為了達到盡快增加肌肉的目的,須遵循一條共同的原則:鍛煉時,在不增加運動次數和運動時間的前提下,逐漸增加運動量,使肌肉迅速感覺疲勞,達到鍛煉肌肉的目的。每次鍛煉以能連續做0下為准,如超過0下,就需增加器械的重量;或每次鍛煉連續做二、三下,每下堅持6~0秒,超過者也需增加器械的重量。
如果僅是增加運動時間,則只能增加肌肉里毛細血管的密度,改善肌肉的血液循環,增加肌肉運動時氧和營養物質的供應,使肌肉不易疲勞,而不能有效增強肌肉。需要指出的是,日常生活中不少病人的鍛煉方法是不適宜的。如下肢肌肉萎縮,有人單用走路的方法去鍛煉,以為走得越多越好,實際上這樣做不僅不能有效地增強肌力,這會因肌肉鬆弛、關節不穩,造成關節損傷。又如有的患者採用手指滾動核桃和健身球的方法鍛煉萎縮的上肢,豈不知這樣做只能增強手指動作的協調及手部肌肉的耐力,而不能使手臂部肌力增強和肌肉增粗。
肌肉萎縮的鍛煉要有針對性,哪些肌肉發生了萎縮,就鍛煉哪些肌肉。不要用健康肌肉的運動來代替萎縮肌肉的運動,例如不要以聳肩、外展代替前臂旋轉等。
2.掌握好運動節奏。肌肉萎縮患者的鍛煉,在時間間隔上有一定要求。肌肉有了足夠的休息時間,疲勞才能充分消除,消耗掉的營養物質也才能得到充分補償,並通過超量補償使肌肉逐漸肥大。反之,若鍛煉過於頻繁,肌肉得不到充分休息,肌力也就不能增強。因此,鍛煉要講究節奏,並非越多越好。
3.掌握好運動量。鍛煉時,人們常選用啞鈴、沙袋和拉簧、拉橡皮條方法。那麼,應選擇多少重量的啞鈴、沙袋以及什麼樣的拉簧和橡皮條才合適呢?這應根據各人的肌力基礎而定,一般應超過本人最大肌力的/3。比如,用最大的力能舉起6公斤的沙袋,並逐漸增加沙袋的重量。假如原來的肌力太弱,以致不能把患肢本身舉起,那麼鍛煉時,除了患肢本身用力外,還需外力給以幫助。如一上肢患病,可採用雙手相握上舉的方法,用健肢帶動患肢運動。傷病的肢體在運動時,可能會出現疼痛,疼痛會反射性地使肌肉放鬆,使鍛煉不能奏效。
同時,疼痛也可能是肌肉損傷的信號,故在鍛煉時應注意選擇無痛的動作,並對疼痛進行積極治療。
保持愉快心境,消除悲觀、恐懼、憂郁、急躁等不良精神傷害,建立必勝的信心,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情緒,對提高療效,促進康復至關重要。
Ⅶ 肌肉萎縮如何鍛煉呢
只要認真進行前深蹲練習,近膝部肌肉就會受到更強的刺激,圍度便漸漸獲得令人欣喜的增長。大量進行前深蹲練習的舉重運動員近膝部的大腿肌肉就十分飽滿,有一種吞沒雙膝的力感。
將前、後深蹲練習合理搭配,能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所以,調整你的動作配比,多做一些杠鈴、史密斯架及肩托式前深蹲,你大腿的形狀就會得到改善,原來想「藏拙」的地方也許會變成你樂於「炫耀」的地方。訓練組次與後深蹲一樣,輪換作為首發主打動作則可兼顧刺激大腿的上、下部。
股二頭肌。位於大腿後部,與股四頭肌是一對較大的拮抗肌群。分內。外兩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也特別容易被忽視。
1.俯卧腿彎舉。俯卧彎腿器上,大腿緊貼凳面,擋輥位於腳跟位置,向上做彎舉動作。
為了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應盡可能彎舉到最高位置,並做2秒左右的頂峰收縮。下放時腿應自然伸直,注意力集中在股二頭肌下部近腿彎處,並以此處為發力點向上彎起。這與練肱二頭肌的托臂彎舉相類似,不到達底部,注意力和發力點不在近肘(腿)彎的位置,就不能讓目標肌下部更飽滿強健,整個塊形也不會理想。
採用逐加重量法做5個正式組,次數分別為20、15、12、8、6次。
2.立姿腿彎舉。用立姿腿彎舉器做,注意力集中在股二頭肌上。採用站位,穩定性、支撐性不如卧姿,故不提倡做頂峰收縮,以免肌腱、韌帶拉傷。
次數宜較高,3~5個正式組,逐加重量,做20、15、12、10、8次,不要低於8次。
3.直腿硬拉。雖叫「直腿硬拉」,但並不要求腿部直如木棒,即仍有一定的自然彎曲度,只是幅度不太大而已。
雙手握杠鈴,背部保持平直拉起杠鈴,不要弓背,否則容易傷腰。採用逐加重量法則,做5個正式組,次數為12、10、8、6、4次。注意不要逞能,第1組就用極限重量,否則很容易受傷。
4.仰卧腿舉。與普通腿舉不同的是,雙腿在踏板上間距較大,這樣能充分下放腿部。甚至將膝蓋降至腋窩處,使股二頭肌得到徹底抻拉,動作幅度幾達極限。關鍵在於充分的下放角度,大、小腿呈90度時蹬起,鍛煉以股四頭肌為主,下放至極限低位則對股二頭肌產生極強的刺激作用。
為打破肌肉的適應性,有時可將它安排在深蹲前練習,有時安排在深蹲後練習。若安排在深蹲前,則隨後的深蹲應適當減輕負重,以次數而不是重量做參照。次數安排是15、12、10、8、6次,一般不低於6次。
肌肉萎縮如何鍛煉呢?患者此時能做的鍛煉是較多的,有肌肉萎縮的人可仔細的閱讀文章,發現肌肉的問題後進行鍛煉,當然正規的治療也要同時時行。目前很多人對身體的疾病不夠重視,多是讓疾病更加嚴重後才去做這方面的檢查,等到後期卻無法醫治了,對生命是極不負責任的,建議患者多了解身體的異常,及早診斷出病情控制治療。
Ⅷ 肌肉萎縮的患者在家應該怎麼鍛煉
根據患者肌肉萎縮的部位不同選擇的運動方法也有差別。1、如果下肢大腿出現肌肉萎縮,常用的鍛煉方法是下蹲,患者取站立位,雙腳與肩平開,緩慢下蹲至雙側大腿與地面平行,維持三秒鍾後緩慢起身,每次可做15-16次,每天進行3-5組的訓練。2、下肢小腿出現的肌肉萎縮,可取平卧位雙腳用力回勾,感覺小腿肌肉緊綳再緩慢的回收,直到不能回收為止維持兩秒鍾,每次進行10-15次,每日3-5組訓練。3、雙下肢大腿和小腿均出現萎縮最好的運動方法是跑步,每次40分鍾每天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