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資訊 » 為什麼聯發科可以向華為供貨
擴展閱讀
excel表格怎樣拷貝列印 2025-05-16 12:12:30

為什麼聯發科可以向華為供貨

發布時間: 2022-10-08 18:45:57

❶ 聯發科已經趕在禁令緩沖期到期前向華為出貨1300萬顆晶元

上月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為技術公司及其關聯公司的禁令緩沖期到期,而大量供應鏈企業迫於無奈暫停向華為供貨。

這些受影響的供應鏈企業里多數已經向美國商務部申請針對華為出貨的許可證,但多數申請可能無法獲得許可證。

超威半導體倒是發布公告稱已經獲得許可證可出貨部分產品,英特爾也證實在去年年底就獲得許可證可部分供貨。

而沒有獲得許可證或者已經申請待審批中的供應鏈企業只能繼續等待,且在禁令緩沖期到期後無法再向華為供貨。


傳聯發科火速出貨1300萬顆晶元:


在禁令緩沖期到期前便有消息稱華為與聯發科達成合作,聯發科將向華為提供成品晶元包括手機使用的移動晶元。

當時傳聞是華為向聯發科下單1.2億顆晶元,下單的主要是中端晶元例如聯發科天璣800 5G晶元用於華為手機等。

但隨後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為禁令升級,成品晶元里涉及美系技術同樣受到管制,這意味著聯發科也無法提供晶元。

受升級的限制影響,目前很多晶元製造商可能都無法與華為合作,這不僅僅是聯發科還包括瑞昱以及聯詠 科技 等。

現在有消息稱聯發科趕在華為禁令緩沖期到期前火速出貨1,300萬顆晶元,盡管這與1.2億顆相差甚遠但也沒辦法。

消息稱出貨的晶元里既有4G網路的也有5G網路的 ,這些晶元將作為華為的庫存繼續在華為新推出的設備上使用。


聯發科業已申請出貨許可證:


無論是此前關於合作的消息還是訂單的消息聯發科都沒有對外回應過,不過此次制裁范圍擴大確實刺激了聯發科。

聯發科官方此前對外透露該公司已經按照相關規定向美國提交申請 , 力求在9月15日後可以繼續向華為供應產品。

2020年9月15日是美國給予華為過渡的最後時間 , 按規定該時間後美國和使用美國技術的公司要斷開與華為合作。

聯發科雖然不是美國公司但其晶元研發和製造技術里也同樣含有美國技術,因此同樣受到美國相關政策的管制等。

如果聯發科不遵守美國相關政策則會導致美國公司無法向聯發科提供技術支持,最終可能會影響到聯發科的發展。

❷ 2021年華為將成為聯發科最大客戶是怎麼回事

對於美國的制裁,華為無法採用美國設備量產晶元,台媒稱2021年華為將成為聯發科晶元的最大客戶。

7月8日,據台灣媒體報道,由於美國的制裁,華為無法採用美國設備量產晶元,自研海思麒麟系列處理器在麒麟1020搶先投片後,後續不能在台積電新增投片,屆時恐沒有自研手機晶元可以使用。

台媒指出,今年以來,華為已有7款智能手機採用了聯發科的曦力4G晶元和5G天璣晶元,其中Enjoy 10e及Honor Play 9A採用聯發科4G手機晶元Helio P35,Enjoy Z、Enjoy 20 Pro、Honor Play 4、Honor 30 Lite、Honor X10 Max採用5G晶元天璣800。

預計下半年華為推出的5G新機,也會採用聯發科方案,明年將會加速採用聯發科晶元,維持華為在全球5G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和份額。屆時,華為將為聯發科帶來百億級別的營收,成為聯發科的最大客戶。

(2)為什麼聯發科可以向華為供貨擴展閱讀

華為選擇可能會選擇聯發科的原因

海思雖有強大的晶元研發能力,但在短期內可能無法繼續為華為手機供應晶元。華為要確保在手機市場上足夠大的佔有率,特別是中國本土市場,唯一可行的應急方案就是從第三方供應商購買晶元。

能夠向華為供貨的第三方晶元廠商,全球范圍內屈指可數,如高通、三星、聯發科和展訊等。但就目前全球能夠跟進5nm工藝的第三方手機晶元廠商,基本上就只有高通、聯發科和三星可以對外供應晶元。

據了解,華為在去美化的策略下,對高通手機晶元的興趣不大,哪怕高通願意主動向華為供應晶元,華為恐怕都不大願意採用;三星的確具備自研晶元的能力,但近年來,像三星獵戶座晶元就飽受用戶詬病,於情於理,華為不大可能將三星視作最佳的第三方供應商。

最後就只剩下聯發科,近期網上的一些傳言似乎表明,華為有意向聯發科大規模采購晶元,並且,華為有望成為聯發科最大的客戶。

❸ 榮耀拿下高通後,聯發科也快搞定了!全球兩大晶元廠商將供貨榮耀

不過也有ODM廠商爆料說,目前聯發科已經開始和榮耀合作,榮耀在2021年年中發布的新品中,將採用聯發科的晶元。事實上,榮耀從華為獨立出來後,就是一個全新的公司,並不會因為華為受到任何影響,所以聯發科向榮耀供貨沒有什麼障礙。而從現在的事態進展來看,榮耀未來繼續和聯發科合作沒有什麼問題。

而在聯發科之前,榮耀已經拿下了高通的5G晶元。目前榮耀與高通的合作正在進行中,由於榮耀終端公司不在美國實體清單內,所以與美國供應鏈企業的合作不需要審批。目前榮耀已經在推進新榮耀手機採用高通晶元的5G手機的研發。

這意味著在榮耀V40系列採用天璣1000+晶元後,未來的榮耀手機很有可能使用高通的5G晶元,榮耀自己也表示出了V系列之後,榮耀以後也會推出類似華為那樣的旗艦級別的P系列和Mate系列,這些旗艦手機有可能會採用高通的旗艦晶元驍龍888;而在中低端5G手機上,榮耀也可能會採用高通新發布的驍龍480 低端5G晶元。

事實上,早在去年12月初驍龍888發布會後的采訪中,高通公司總裁就被問及高通是否和榮耀之間會有合作時就曾明確表態。「對於市場上出現一個新的參加者,高通是非常高興的,能給市場帶來更多消費的潛力,消費者也會喜歡。我很喜歡中國手機市場的活力,也希望榮耀能帶來更多的好產品。但現在一切都剛剛開始,我們之間也會展開對話。」

所以榮耀和高通的合作其實是水到渠成,考慮到榮耀去年底才正式獨立出來,所以恢復與高通合作到產品上市還會有一段不短的時間,所以現在業內表示榮耀的高通晶元手機還處於設計開案的階段,採用驍龍晶元的榮耀手機不會馬上發布。

不過據最新的信息表示,榮耀和高通的合作會先從中端手機做起,新品預計將在2021年五六月前後上市。這樣看來驍龍888和驍龍480似乎可能性都不大了,倒是驍龍765G這樣的晶元有希望率先出現在榮耀的新機上。

但不管如何,榮耀肯定會是兩條腿走路,現在搞定了高通,聯發科晶元問題也不大,當全球前兩大手機晶元廠商都恢復給榮耀供貨的話,那麼剩下的,就看榮耀在產品端上能帶給用戶什麼驚喜了。

❹ 1.2億顆大單背後!華為P50或已預訂聯發科SoC

導讀: 近日,傳華為向聯發科下1.2億顆晶元訂單引發熱議,華為或借機提前優先卡位並獲得聯發科高端SoC,以便為華為P50備貨。


圖:華為P50 Pro 概念圖


據台灣工商時報,華為向聯發科下 1.2億顆 巨額訂單,預計絕大部分為5G晶元。而聯發科原預計2020年全年的5G晶元出貨量為 8000萬顆 ,華為訂單就已超出該數值50%,成為聯發科 最大客戶 幾乎板上釘釘。


由於2020年下半年,華為還有包括華為Mate40 系列、Nova8 系列、榮耀Magic3 系列以及榮耀V40 系列在內的多款重磅新機發布,如果沒有意外,這些手機都將搭載基於台積電5nm工藝的麒麟1020 處理器,數量可能達到 1億顆


而9月14日起,台積電將不再為華為供貨, 華為勢必要為年底的大部分機器和2021年初的P50 備貨 。畢竟進入7nm以下工藝時代,晶圓和高端SoC產能都是先到先得,至於性能和競爭力都是有芯可用的後話。


圖:聯發科中高端5G SoC


因此,晶元大師認為,華為采購的這批聯發科晶元預計將包括聯發科今年底發布的旗艦SoC,有很高幾率用於華為2021年初發布的 旗艦機P50 上,而P50千萬級別的出貨量也符合這筆訂單的規模。


而這筆關鍵訂單若成真,就意味著在華為的支持下,聯發科將真正在高端手機市場打開局面,同時又獲得了千萬級別出貨量,可謂名利雙收。同時,華為也是手機大廠中 唯一不可能大規模將訂單轉向高通的廠商 ,可以成為其穩定的大客戶。


股價、財報好看又能重新和高通一較高下,何樂而不為?


圖:二季度全球手機品牌出貨量(IDC)


對華為而言,憑借這筆巨額訂單,華為足以要求獲得聯發科高端SoC的優先出貨和議價權,既保證了P50 系列的供貨,又不至於被競爭對手 搶跑或拉低晶元定位 而影響銷售。


而最神奇之處莫過於,這批華為海思無法下達的訂單,最終還是通過聯發科 重新回到了台積電的手中

❺ 晶元巨頭獲美許可供貨華為,對華為來說有何意義

可以給華為提供晶元的兩大巨頭是英特爾和AMD,這兩家最主要的是可以提供PC端的晶元。對於華為來說,面對的最大問題是手機端的晶元存在嚴重的斷供問題。這次兩家決定給華為提供晶元,對華為的手機產業來說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幫助。但是,對於華為來說,仍是一件好事,至少可以保持自己的PC產品不受影響,公司可以從另外的方面打開市場,相信華為也可以以此為契機,努力做好科研,實現突破,再次表現出自己強大的實力。

仍存變數

雖然禁令已經開始生效,華為也陷入了比較被動的局面。但是,時間往往就是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只要華為保持好自己品牌的良好口碑,保證公司的發展勢頭。未來重新獲得廠商的支持並不是不可能。這次兩大PC端巨頭的橄欖枝無疑給了華為更多發展下去的底氣。也相信強大的華為會在危機當中尋找的轉機,以更加強勢的姿態再次站在世界之巔。

❻ 華為會不會把麒麟晶元給聯發科代理經營銷售

不可能!聯發科絕不可能接受麒麟晶元冒名天璣。

一、聯發科自己的天璣系列晶元本來就不比華為的麒麟晶元性能來的差,為什麼要放棄親兒子去養別人的孩子呢?每一款晶元都有自己的研發思路,自家的晶元自己最清楚如何發展。聯發科又不是沒有研發能力了,此時絕了自己家晶元的長久之路,去幫華為養孩子?聯發科喝高了也不會干這個傻事吧。

二、現在任何晶元公司和華為發生聯系都意味著麻煩,聯發科怎麼會在這個節骨眼上惹一身騷上身呢?麒麟晶元又不會給聯發科在利潤上帶來什麼好處,卻很可能把美國的制裁惹到身上來,聯發科一定是腦袋被驢踢了,才會接受這個餿主意。

三、聯發科不生產手機,因此聯發科的晶元是要賣給其他手機廠才能賺到錢的。而華為是個相當有份量的手機廠,就如同三星、蘋果的系統晶元只能自產自銷一樣,華為自己設計的系統晶元也就只有華為自己能用,其他公司誰也不敢用,記住是誰也不敢用!從這個角度看,聯發科除非是想成為華為的獨立供貨商,從此生產出的晶元只能專供華為,否則聯發科絕不可能去染指麒麟晶元。

至此,聯發科只要智力在線,就不可能去弄啥華為的晶元,養親兒子不香嗎?尤其現在聯發科的天璣系列晶元做的還那麼好!

就目前來看我個人覺得華為不會把麒麟晶元交由聯發科代理經營銷售,原因有下:

1:聯發科目前的晶元工藝製成與台積電、三星有較大差距,

2:麒麟晶元是華為手機終端業務的核心競爭優勢,交由聯發科代理經營銷售就意味著華為准備轉型放棄自妍晶元的國產化之路,這與華為 科技 為本的企業文化精髓不符合,

3:這樣做會傷害花粉心情尤其是愛國之情, 科技 報國技術向善服務與民,

4:從華為多年布局晶元設計、研發、半導體製造、封裝、測試等來看華為在下一步大棋,晶元自研、自售之路與華為轉型讓聯發科代理經營銷售不符合,

5:華為現在雖然無法正常生產製造晶元但其擁有強大的晶元設計研發能力,就如蘋果之於A系列晶元脫穎而出一樣,華為挺過最黑暗時刻前途無量這是華為打開差異化競爭的核心優勢。

6:華為擁有極強業務如通訊、晶元設計、研發設備硬體加上雲服務生態構建智慧家居等發力可以暫時彌補一步分因手機終端業務影響的收入,加強研發不改初心終將成功王者歸來,

綜上華為目前雖至暗時刻但沒有人能熄滅所有星光,唯有堅持研發沖破封鎖才能浴火重生,華為不會把麒麟晶元交由聯發科代理經營銷售。

以上僅我個人看法僅供大家參考謝謝!祝大家新年快樂,牛年萬事如意,祝願華為早日突破晶元之困為用戶帶來更好服務與體驗!

不會,美國主要是打壓華為的5g技術,保持自己一家獨大,如果華為和聯發科合作搞5g美國就會找借口制裁聯發科,只要美國不讓台積電給聯發科製造晶元,聯發科就完了,所以華為願意給聯發科也不敢要。另聯發科自己設計的晶元也支持5g,只是性能比華為稍差些,人家也不需要華為。

聯發科跟台積電沒什麼兩樣,都是老美傀儡企業,既然台積電不允許給華為代工麒麟晶元,聯發科也不可能有這個特權,我們民族企業還得靠自己努力不依賴他人。

❼ 為什麼聯發科可以接華為訂單

總結: 1、在所有晶元廠商中,比如高通、聯發科、三星等公司,華為最有可能在無芯可用時,采購聯發科的。 2、但是聯發科也不一定靠譜,華為未來會很困難,最終只能靠國家扶持,度過難關活下來! 一、華為為什麼要選擇聯發科的晶元?

1、聯發科在4G時代沉淪為低端晶元供應商,被高通壓制,無奈只有卧薪嘗膽,等待時機東山再起。

5G風口來了,聯發科趁著「5G東風」快速崛起,今年上半年一舉推出天璣800、820、1000+三款晶元,主打中高端市場,目前來看,市場反應還是不錯的。

聯發科晶元性能能夠回歸主流水平,也就是和高通、海思同一水平, 得益於兩點(架構和製程):一是使用了ARM的新的公版架構,二是搭了台積電7nm製程的順風車。

2、高通則在今年表現乏力,由於高通一貫擠牙膏作派,今年上半年表現平淡,驍龍765G甚至還不如海思、聯發科晶元。

更重要的是,由於美國制裁華為,華為現在向高通采購晶元是不可能的, 一是時機不對,二是不符合華為「理工男」的秉性。

3、三星晶元就不說了,連三星自家用得都窩火,不到萬不得已,華為是不會采購三星晶元的。

綜合權衡之下,華為外購晶元第一選擇是聯發科,其次三星,最後是高通(還要看美國政府態度決定)。

二、聯發科為什麼敢出售晶元給華為?

1、聯發科今年在5G元年,市場表現不錯,也需要藉助於大客戶發展自己。

聯發科現在敢賣晶元給華為,肯定是公司內部反復權衡之後,才做的決定。畢竟離美國限定的120天期限,為時還早,正好可以在120天期限之內大賺一筆錢。

同時,華為也能夠依靠聯發科晶元維持自己的手機業務,囤積一批晶元。

2、華為現在大批量采購聯發科晶元,可能會付出比平時購買晶元更大的代價。原因很簡單,一是趕上美國制裁這個特殊時期,二是采購量大,要安排產能。

聯發科也不是慈善家,公司開著是要賺錢的,不可能平白無故的幫助華為,又是在這么個特殊時期。所以,在價格上肯定要比平時高。

華為為了維持手機業務,只要能夠購買到晶元,即便多付出一筆錢,也是值得的。

三、聯發科也不是救星,只能幫一時,而不能幫長久

原因很簡單,聯發科屬於灣灣企業,就連中芯國際也不得不考慮到美國的出口規則,更何況聯發科呢?

120天後,會是什麼情況呢?誰也不知道!

四、華為最困難的時期即將到來

華為最終只能靠國家幫助, 120天過後,到美國總統競選出結果之前,這一段時間是華為最困難的時期。

在這一段時期,國家大概率也不會出手 。因為美國總統競選2021年1月份,就會出結果。現在出手,到時候美國換了新總統,肯定會推翻前任總統的政策,中美兩國又要重新再談。

另外,我們也看到了,任憑特朗普怎麼跳,國家也沒有什麼大的反制措施。個人估計,國家也是在等、在忍耐(只要不碰觸國家底線),等美國總統競選結果,再決定下一步怎麼走!

現在的華為太難了,還在堅持,加油,我們與你同行!

聯發科作為手機晶元的主要供應商之一,從理論上來說當然可以接華為的訂單,像今年的聯發科天璣1000系列晶元,國內的小米、OPPO等廠商都在用,華為作為手機廠商之一自然也可以用,只是華為這幾年專注於自研的麒麟晶元,所以聯發科晶元的佔比越來越少。



如果美國對華為的制裁年底前正式生效的話,那麼華為很可能會面臨沒有麒麟晶元可用的狀況,畢竟麒麟晶元設計的再好,如果生產不出來也是白搭,即使交給國內中芯國際等廠商生產,由於工藝技術相對落後,做出來的麒麟1020可能還會落後於前代晶元,在這種情況下,華為只能未雨綢繆,通過采購聯發科晶元來彌補麒麟晶元的空缺。



可能會有人說,為什麼不買高通的晶元呢?因為高通作為美國企業,也是頭部手機晶元供應商,與華為之間有很大的利益沖突,雖說高通也是華為的客戶,但也正是華為的麒麟晶元,導致高通在手機晶元行業的地位持續下降,如果麒麟晶元未來某一天對外銷售的話,高通的日子可能就不那麼好過了,所以高通可能從心底就不希望華為好,而華為也會不滿高通晶元的價格。



目前華為的麒麟700中低端晶元國內還是可以代工製造的,但是難就難在高端晶元上,如果華為明年的P50手機沒有麒麟1020可用的話,那麼採用聯發科天機晶元就是一條出路,而且天璣1000晶元在集成度和性能表現上都與華為之前的麒麟990有共通之處,從理論上來說兩者確實很有可能達成協議,只是我們希望最好不要發展到這一步。

題主提的問題——為什麼聯發科可以接華為的單子?我猜題主想要問的問題是 為什麼美國制裁華為聯發科依舊可以賣晶元給華為 這個問題吧。再開始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明白一個點, 自研產品和買辦產品的區別

美國封殺的是華為自研的技術產品,購買聯發科晶元是買辦產品

華為為什麼能成為很多國人心中的民族品牌,購買手機的不二選擇呢?我覺得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華為的注重研發,自身技術過硬的原因吧。這兩年美國人之所以對華為怨念那麼深,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華為他的5g技術對於想要用技術控制世界的美國人來說威脅太大了。在5月16號,美國商務部的一書決定裡面,明確指出任何涉及美國技術的產品都需要經過商務部的同意才可以對華為出口。而而受影響最大的就是華為半導體產業吧。如果沒有台積電的代工華為設計晶元的能力再好也是沒用的,華為會陷入無芯可用的地步。結果我們也看得到,今年華為的很多產品沒有麒麟晶元可以用,使用了聯發科的晶元。那麼有些人會問了,使用聯發科產品就美國人就不會追究嗎?

其實讓華為變成買辦企業,也一直是美國

的目的所在

技術手段拖延華為研發

中國手機在世界上賣的好的產品很多,比如小米ov,但是為何受到制裁的只有華為一個呢?我們都知道小米ov這些企業都是上市公司,高通甚至有小米的股份。這些上市公司主要是以利益為主,想要通過資本技術控制也不難。而華為他是一家沒上市的公司,想要通過這種資本手段控制華為是不可能的。而這也是華為成為了美國眼裡的眼中釘的一個原因,特別是看這幾年華為在技術上取得的突破,使得他們更是眼紅,威脅到了自己的地位,於是他們所想到的辦法就是限制華為的研發,讓華為成為一個買辦企業。他們技術眾多,想實現這一點辦法很多,比如限制華為谷歌服務,不讓台積電個i華為代工等。而華為購買聯發科晶元是他們想要看到的一個結果,美國自然不會阻止。

購買聯發科晶元也是華為的一種無奈吧,雖然自身技術過硬,但是個人都是有軟肋得地方,眼下所能等的就是更多的技術研發,國內企業光刻機,半導體的發展。

去年的516事件爆之後,美國針對華為的晶元禁令,規定美國的晶元企業向華為出售晶元時,需要許可證,聯發科不是美國企業,所以並沒有被嚴格要求。

所以去年我們看到華為手機中,高通的晶元基本上接近為0了,但聯發科的晶元比例上升了,可見去年華為是可以采購聯發科的晶元的。



今年的晶元禁令升級,規定的是晶元製造企業,如果使用了美國的設備和技術,那麼給華為製造晶元時,需要美國的許可證。所以像台積電、三星、中芯國際等晶元製造企業受影響,無法自由的為華為生產晶元了。

但聯發科是IC設計企業,聯發科只設計晶元,然後也是交由台積電來生產的,聯發科是成品晶元,並沒有被刻意的針對,所以華為的訂單,是直接從聯發科購買晶元,而不是要聯發科製造晶元,所以可以接訂單。

當然,目前一切信息還沒有的說法或確認,現在大家只是猜測而已,最終台積電說不定能夠幫華為生產呢?還有三星也行呢?又不是說不行,只是需要許可證,萬一台積電拿到了許可證呢?



當然,就算聯發科能夠提供給華為晶元,但也只能救一時,華為使用聯發科的晶元,壞處多多,沒有了自研光環,消費者還會那麼買單么,只怕未必了。

再說如果小米、OV等都和華為使用一樣的晶元,而小米、OV的價格便宜很多,真還有那麼多人買華為么?所以不到萬不得已,華為也並不想用聯發科的晶元,這樣與小米、OV相比,就沒有什麼優勢了,尤其自研晶元的噱頭不在了,這是最大的損失。

【為什麼聯發科可以接華為的訂單?華為以後麒麟處理器的優勢會不會下降?】

隨著美國對於華為的限制越來越高,華為在晶元領域確實頗受影響。因此我們會發現,最近一段時間華為推出了幾款聯發科處理器的手機,這時候我們可能會有一些疑惑,聯發科為什麼可以接華為的訂單?難道它不怕美國的一些制裁嗎?如果華為使用聯發科,會不會導致麒麟處理器的優勢下降?這些問題一直縈繞我們的耳邊,我們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

聯發科為什麼可以給華為提供晶元?請大家一定不要忘記,聯發科實際上是晶元公司,雖然說在高端旗艦處理器上,聯發科曾經一度放棄過,隨著5G時代的到來,聯發科可謂是厚積薄發,推出了幾款集成了5G基帶的處理器,因此華為作為目前頂級的手機廠商,找聯發科購買晶元,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合乎邏輯的事情。


聯發科和華為本身就是商家和買家之間的關系,而且有分析表示,聯發科為了滿足中國手機企業對晶元的要求,包括受到美國限制的華為對聯發科晶元的需求。聯發科在下半年有可能成為華為手機最大的晶元供應商,並且,全年5G SoC出貨量有望增加到4200萬顆。

其實,大家會認為高通,台積電因為可能受到美國禁令的影響,而聯發科可能影響較小,因此華為找聯發科,也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有人也不抱有太大的希望,我們並不知道,美國禁令會不會採取更多的細節,對於聯發科供給華為也會有不小的影響?

我們認為,華為還是會以麒麟處理器為主,但是在一些中低端機型,華為為了綜合需求,還是會持續使用聯發科的處理器,這也是從多角度考慮的,因此我們可以知道華為的未來可能還是會繼續以麒麟處理器為頂級高端處理器,不過因為美國禁令會有一些緊縮,但是度過難關的可能性更大。

在華為處於艱難的時候聯發科的做法可謂是雪中送炭,為什麼聯發科敢冒著被美國制裁的風險接下華為的訂單,產品性質、收益和聯發科的對未來的野心都是達成交易的重要條件。

華為只能從聯發科買成品晶元

估計很多朋友都沒有注意到,雖然聯發科確實可以給華為提供產品,但是並不是像和台積電合作的模式由華為設計台積電製作,而是只能從聯發科購買成品。

相較於華為自研的晶元來說,聯發科的產品還是相對要差上一些。況且只要華為沒有了自研晶元這個殺手鐧,其實產品相較於其他品牌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優勢。一旦華為開始「泯然眾人」,那麼它目前最賺錢的手機業務利潤肯定也會大幅度降低,進而也可以達到打擊華為的目的。

賣晶元給華為利潤空間極大

不得不承認,由於美國的制裁以及台積電的反目,華為很可能會陷入到無芯可用的境地。這時候如果有個晶元廠商宣稱可以給華為供貨,那肯定會是華為的第一選擇,就算晶元真的貴上一點,華為肯定不會在價格上多做糾結,畢竟活下去才是正事。

聯發科也是一個需要盈利的公司,以前公司的中低端晶元的利潤並不高,這次華為「被迫」選擇聯發科也是給它一個賺大錢的機會。不過考慮到未來和華為的合作,聯發科晶元的價格應該也不會太離譜。

聯發科需要華為這個大客戶

雖說在大家的印象中聯發科只是活躍在低端晶元市場,但是從今年開始聯發科連續天璣800、820、1000+三款晶元,毫不掩飾想要進軍晶元中高端市場的野心。

由於大家都有穩定的合作關系,想要進入中高端市場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華為卻給聯發科提供了機會。雖說華為近期出貨量有所下滑,但是在手機市場的出貨量依舊穩居前三;一旦聯發科和華為建立了良好的關系,那麼聯發科的未來不可限量。

從方方面面來看聯發科和華為合作都是有利無害的,一旦華為的中高端機型全部開始使用聯發科的晶元,那麼它可能將有和高通叫板的底氣。

您好, 問題的核心在於聯發科為什麼可以接華為的訂單,我們簡單的分析一下。

先簡單說一下聯發科(MTK),聯發科是我國台灣一家全球著名IC設計廠商,專注於無線通訊及數字多媒體等技術領域。每年聯發科晶元的出貨量僅次於高通,我們熟悉的helio和天璣系列都是聯發科的手機處理器。

至於聯發科為什麼可以接華為的訂單,很簡單為了掙錢。華為可以幫聯發科出大量天璣800的貨,含淚數錢的聯發科笑了。 今年開始將會有越來越多的終端產品搭載聯發科的處理器出現,而且小米也在和聯發科深度定製處理器,天璣820就是非常成功的一個例子。以後還會和聯發科合作研發更多的晶元。

在中美貿易摩擦不斷的情況下,華為早已被美國政府列入所謂的「實體名單」,這意味著它已經無法與美國企業和機構達成任何商業交易。作為回應,華為還必須選擇美國以外的供應商。

實際上一直以來,華為手機都有三種晶元,一種是自研的麒麟晶元,一種是高通晶元,還有一種是聯發科晶元。

前華為晶元份額第一,高通第二,聯發科第三。自從去年516事件後,高通晶元的使用並不那麼方便,所以華為加大了對自研晶元、聯發科晶元的使用。

最後,華為主要做晶元設計,而晶元生產是由台積電這種晶元封裝廠代工的,最近由於美國的制裁,考慮到台積電供貨的不穩定性,才考慮聯發科,而聯發科也不是美國企業,可以規避風險,也是權宜之策。

因為具體的禁令還沒有出來,目前 市場對聯發科給華為提供晶元的前景可能過於樂觀了, 在5月15日宣布新禁令後,大家都覺得聯發科的訂單會大量的增加,而且從實際情況來看,華為近期採用天璣800處理器的產品特別多,也印證了聯發科對華為出貨增加的預測,所以很多人都覺得到時候華為可以依靠聯發科供貨來解決晶元的問題。

不過上面這些樂觀預測是由前提的,首先自然是華為不能通過台積電製造晶元,其次就是不允許高通給華為賣晶元,再次就是美國允許聯發科賣晶元給華為。而目前最終的禁令還沒有下來,還不知道具體情況,目前大概可以肯定的是台積電給華為的代工會受到影響,至於高通和聯發科能否給華為提供晶元,還沒有確切的信息。

如果到時候可以讓聯發科出貨給華為,而高通不準的話,這個肯定有點說不過去,畢竟這是明顯有損US利益的做法,所以要麼同時准許聯發科和高通給華為提供晶元,當然還有一種最壞的情況,那就是台積電不許代工,聯發科和高通都不可以出售晶元給華為,那麼華為的手機市場估計會消失,當然這種極端情況概率不大。

更大的可能是允許聯發科和高通出貨給華為,而且不排除要求華為必須購買多少數量的高通晶元, 所以目前關於聯發科可以接華為訂單的說法,並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最終的決定還沒有下來 ,目前華為大量採取聯發科的晶元,可以說是為了備貨,這樣子在面對最壞的情況的時候,可以堅持更長的時間,可能會迎來轉機。

總之目前最終的決策還沒有下來,還不知道過了這個緩沖期後,US那邊如何下手,如果那邊不忍許聯發科出貨給華為,那聯發科也不得不聽。

聯發科還是很強的在5G方面,聯發科當然可以給華為供貨,畢竟華為的低端機也是市場銷量大頭。不要小瞧聯發科,發哥在電視,低端路由器的晶元,幾乎都是聯發科的市場。

5G晶元便宜,市場也認可,為什麼華為不用呢,還可以減少一大部分研發成本。

華為的日子不好過,被美國制裁,但基本量還是要保住。

華為不僅可以和聯發科合作,照樣可以和高通合作。

❽ 華為不是組裝廠,那為啥還用聯發科晶元

華為自身是有設計的能力,但是沒有加工製造能力,而且晶元的加工製造工序繁多是非常困難的,並且需要相關的設備支撐,小規模的試制或許能行,但是大規模生產還不具備這樣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