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資訊 » 三伏天可以喝酸奶嗎
擴展閱讀
可以馴化動物原始人游戲 2025-05-18 04:06:20
qq里可以打字的圖片 2025-05-18 03:53:44

三伏天可以喝酸奶嗎

發布時間: 2022-10-03 05:00:53

Ⅰ 如何健康過伏天

入伏天了,熱情似火的驕陽很是讓人抓狂。面對這樣的天氣難免很多人會受不了,感覺頭昏乏力,食慾不振,甚至中暑的情況發生。此時,就會許多人貪食水果和冷飲,然而虛弱的感覺卻不見好轉,甚至反而加劇。一些本來脾胃虛弱的人,還可能感覺胃部發涼,腸道不適。 其實,高溫天氣是一種額外的消耗,身體必須靠大量出汗來維持體溫的恆定。汗水的成分又相當復雜,除水分之外,還含有鈉、鉀、鈣、鎂等礦物質,維生素C和多種B族維生素,以及少量蛋白質和氨基酸。由於營養素和水分損失大,消化系統功能變差,更加重了食慾不振、四肢乏力的感覺。那麼我們該如何安全健康的度過酷暑呢? 一、多喝粥湯,補充電解質。在夏季,雖然應該補充足夠的水分,然而更重要的是補充出汗時損失的各種礦物質,尤其是鈉和鉀,缺乏就會造成人無力,睏倦感。普通甜飲料中僅僅含有糖分和水分,卻不能提供鈉、鉀、鈣、鎂等電解質,個別的含有維生素C,但太過單一,或者根本不夠達標,都不足以完成身體所丟失的營養物。因此,不要單靠甜飲料來解渴,而應當盡量多吃水果蔬菜,還應當在家中准備營養豐富的粥湯和解暑飲料,其中尤以綠豆湯、豆粥最佳,它們對補充鉀、鎂等礦物質最有幫助。綠茶、花果茶、酸梅湯等也是比較好的選擇。 二、多吃水果和雜糧,補充維生素。夏季每日從汗液中損失較多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1、B2,缺乏這些維生素使人身體倦怠、抵抗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據測定,高溫天氣中水溶性的維生素需要量是平時的2倍以上。補充維生素C的好辦法是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B1的好食品是綠豆、紅豆、扁豆等豆子,以及玉米、大麥、燕麥等粗糧,維生素B2的好來源則是牛奶和綠葉菜。如果食慾不好,吃的很少,最好能額外補充每天1-2片復合維生素B和2-3片維生素C。有了充足的維生素,加上足夠的礦物質,夏天照樣能夠精神抖擻! 三、選牛奶、雞蛋和豆類在高溫中,人體排汗會損失大量蛋白質,同時體內蛋白質分解也會增加。特別是悶熱天氣中,人們往往食慾不振,又不愛下廚烹調,很容易發生蛋白質攝入不足的現象。靠零食、飲料和冷飲不能提供足夠的蛋白質。因此,每天要保證有1杯酸奶/牛奶,1個雞蛋/咸鴨蛋,再加上一份豆製品或一碗豆粥,還要經常吃些瘦肉和魚,以補充鐵質。另外,牛奶和豆類都屬涼性食物,可以幫助人體清熱解暑。 四、增強食慾,少量多餐在高溫環境中,消化酶分泌減少,消化功能下降。因此,夏季的食物應當清淡爽口,食物的外觀和花樣要吸引食慾。在調味上的原則是少用油,多用醋;在供餐的次數上不妨少量多餐,在天氣涼爽的時段可適當加餐。苦味食品清心爽口,如果適當地添加一點辣味調味品,則更為美味和平衡,可增強食慾又解暑的食物有:冬瓜、苦瓜、黃瓜、芹菜、油麥菜、生菜、萵筍、小白菜、綠豆芽、苦苣、海帶。 五、減少戶外活動,避免空調病在炎熱的天氣,如果不需要去工作時,就一定要減少戶外活動,盡量減少外出,同時還要避免長時間躲在空調下,也不要大汗淋漓時近距離長時間吹空調,因為空調的溫度很低,室內外溫差較大,很容易造成熱傷風等疾病。另外經常處於空調下的工作人士,建議經常泡點紅茶來喝,回家可經常喝點玉米粥,薏米粥,紅豆綠豆粥等,可避免因長期吹空調而出現的寒濕等症狀。如果沒有重要的事情,就躲在家裡避暑吧,舒舒服服洗個澡,然後看看書,聽聽音樂,可舒緩悶熱煩躁的心情。若是實在無聊,可以到游泳館去,那裡是最好的避暑勝地哦,有了運動,又不會大汗淋漓。 六、貪吃冷飲有害健康。夏天愛吃冷飲是很多人的通病。實際上,冷飲只能使口腔感到涼爽,卻並非解暑佳品。研究證明,冷飲不能降低人的體溫,相反,由於血管收冷收縮,反而降低了身體散熱的速度。同時由於刺激胃腸壁,降低消化能力,會嚴重地妨礙食慾,這樣越熱越不愛吃,越不吃就會導致營養素嚴重缺乏,會加重無力夏季無力等症狀,還會導致中暑的情況發生。 清涼消暑粥品推薦:金銀花粥材料:金銀花 30克,白米30克。金銀花可在葯材店買到。先用水煎煮,取其濃汁,加入白米30克,水300毫升,再煮為稀薄的粥。這是民間在熱暑時用來清熱解毒的粥品,可用來防治中暑,以及各種熱毒瘡瘍、咽喉腫痛、風熱感冒等等。蓮藕粥材料:鮮藕200克,白米100克,白糖少許。先將蓮藕洗凈切片,與白米同煮為粥,待粥熟時,再調入些許白糖,即可進食。 這粥益氣養陰,健脾開胃,老年人體虛,熱天里食慾不振、大便溏薄、熱病口渴等等都能進食。白木耳粥材料:白木耳60克,糯米100克。白木耳先用清水發泡洗凈。糯米淘凈後,置入鍋內加水燒開,再放入銀耳,熬煮成粥,調入一些冰糖即成。此粥滋陰生津、潤肺養胃、益氣和血,可治虛勞咳嗽、痰中帶血、陰虛口渴。紅棗粥材料:紅棗,白米,份量可隨自己口味決定。做法很簡單,在白粥煮至七成熟的時候,放入紅棗同煮。這粥具有養脾、潤心肺、補五臟、治虛損的功用,對於血壓低、肺虛咳嗽,有一定增益。綠豆粥材料:綠豆50克,白米100克,冰糖適量。把綠豆、白米洗凈,煮粥,待熟後再加入冰糖,拌勻攪拌,即可食用。這也是一道平日可吃的健康粥。功能是清熱解暑,祛暑除煩,生津止渴之功效。

Ⅱ 伏天能喝酸奶和飲料嗎

你身體適應就喝

Ⅲ 三伏天養生六大要訣

導語: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是多種疾病的高發期。如何才能有效養生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三伏天養生六大要訣

別太貪涼。長時間呆在空調房裡,身體調節能力容易失調,出現多種不適。因此,最好少開空調,小孩、孕婦及患有關節炎、風濕病、呼吸道疾病的老人就更要注意。即使開,溫度以26℃為宜,保證室內外溫差別超過7℃;讓空調風往上吹,避免直吹身體,還要護好頸、背、腹、腰、腿等部位。大汗淋漓後不要沖涼水澡,以免受到風寒濕邪侵襲。夏日貪吃生冷瓜果,容易引發胃腸炎。吃冷飲時最好等到食物的溫度接近體溫時再慢慢咽下,以免刺激胃腸道,且吃的時間最好選擇陽氣最旺的正午到下午3點之間。受寒後,可以喝薑茶發汗散寒。

飲食開胃。一進三伏天,很多人就會受到“苦夏”的困擾,口淡乏味,食慾不振。因此,“開胃”是夏季養生的重點。專家建議,夏天可以多吃點苦味食物,苦瓜、苦菜、苦蕎麥都能解熱祛暑、健脾開胃。不過苦瓜性寒,體質較差、脾胃虛寒者不宜多吃。天氣酷熱,出汗較多,容易耗氣傷陰。因此,益氣養陰的食物也不可少,山葯、大棗、蜂蜜、蓮藕、木耳都是不錯的選擇。此外,雞鴨肉、瘦豬肉等平性或涼性的肉製品也有滋陰養胃、健脾補虛的功效。

身體祛濕。悶熱潮濕的三伏天,人體容易被濕邪侵襲。對付暑濕,可以按足三里穴,有助於運化水濕。睡前用40℃溫水泡腳,可祛濕,還能提高睡眠質量。還可以刻意出些汗,讓濕氣隨著汗水散發出去。多吃健脾化濕的食物也有幫助,紅豆、綠豆、荷葉煮粥,藿香、佩蘭、蒼術泡茶,生薑切片煮水,都有祛濕之效。辣椒雖能開胃助消化,祛濕功效卻一般。值得提醒的是,綠豆湯千萬不能當水喝,綠豆性寒,體質虛弱者不能過多飲用。

“低調”運動。常說的“夏練三伏”,並不是讓大家不分時間、地點、情況地去鍛煉。夏天人體能量消耗大,跑步、打球、爬山等鍛煉方式必須量力而行,最好進行一些“低調”的運動,既能起到鍛煉效果,又不至於出現不適。三種運動比較好:1.游泳:水的散熱能力比空氣高15倍,游泳時人體能夠保持體溫恆定,不易中暑;2.釣魚:垂釣需要腦、手、眼配合,靜、意、動相助,能解除心脾燥熱;3.太極拳:打太極拳既能增大肺活量,又能促進氣血在五臟六腑之間的流動,有助於振奮精神。夏天運動最好安排在涼爽的早晨或傍晚;其間注意少量多次地補水;室外氣溫超過32℃,空氣濕度超過60%時,最好選擇在涼爽的室內運動。

晚睡早起午補覺。晚睡並不是提倡大家在夏季熬夜,而是要求人們順應夏季晝夜變化的特點按時作息,睡眠時間不要超過11點。中醫認為“春生夏長”,到了夏天,人體陽氣處於旺盛狀態,如果經常睡懶覺,就違背了人體陽氣的'季節變化規律,不僅得不到休息,反而覺得更疲乏。所以,夏季早上六七點起床比較好。午睡有利於氣血平衡,能補充體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鍾為宜,超過1小時則適得其反,可能幹擾晚上睡眠。

靜坐除煩。醫學研究表明,夏天當氣溫超過35℃、日照超過12小時、濕度高於80%的時候,人體情緒調節中樞就會受到明顯影響,人也容易心煩意亂,而老人的夏季心煩指數會比年輕人更高。緩解煩躁心情可以採用靜坐的方式,如果配合做一些小動作,不但能迅速達到心氣平和,還能夠活血通絡。端坐閉目吞津就是一個好方法。方法是:兩臂自然下垂,放在腿上,雙目和口微閉,調勻呼吸;待口中津液較多時,將其吞咽,可連續吞咽3次;然後,上下牙叩動10~15次,可起到養心安神、固齒健脾的效果。

三伏天的養生方法

中醫養生素有“夏補三伏”之說。但酷暑盛夏之時進補會不會有“火上加油”或“虛不受補”的副作用?答案是否定的。

“三伏”之際,人體氣血趨向體表,形成了陰氣盛於外而虛於內的生理狀態。汗出太多,機體就會喪失大量水分、無機鹽類和維生素,加之夏季胃液分泌相對減少,功能低下,影響消化吸收,致使營養補充相對減少。此外,酷暑夜短,蚊蟲干擾,

睡眠相對不足,從而易使人體出現虛證,根據“虛則補之”的原則,只有用“補法”才能調整機體功能。對於陰虛者,天越熱則陰越虛,陰越虛則虛火越旺,此時補陰,猶如久旱遇甘霖,不會“火上加油”。

對陰虛內寒者,暑熱越盛,陽氣越傷,體內越寒,此時進補,恰似雪中送炭,也絕不會“虛不受補”。問題的關鍵是如何進補?所謂“補法”,並非單純地進食美味佳餚或吃補葯,而是綜合調攝。補的方法多種多樣,但主要有神補、食補、葯補等。

1.順時調神 即“神補”。首先,在盛夏時節,宜順應自然,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黃帝內經》指出:“夏三月,夜卧早起,無厭於日。”其意是指暑天可適當晚睡,早些起床,中午適當安排午休。

在清晨或傍晚時,可選擇公園、河邊、湖畔、庭院等空氣新鮮處,進行散步、太極拳、太極劍、導引保健功法、氣功鍛煉,使心情舒暢,胸懷寬闊,神清氣和,精力充沛,心神得養。如果條件允許,還可參加外出旅遊、消夏避暑,既使人心曠神怡,又可鍛煉身體。

2.因人施膳 即“食補”,是指用不同食物補養和調整機體的偏頗。體質偏於氣陰虛者,可適當選些甘寒益陰補腎之品,如龜、鱉、鴨、鵝肉做菜餚;偏於陽氣虛者,可適當選用溫性食品進補,如牛肉、雞肉、羊肉等,以溫中益氣,填補精髓,增強體質。

但由於夏季人體消化功能較弱,因此,除適當服食一些上述補品外,飲食宜清涼味淡,少食肥甘油膩厚味之品。此外,在炎熱的夏季,適當飲用一些保健消暑飲料是必要的,但切忌過度貪涼飲冷。大汗之後不可暴食冷飲,某些慢性病患者更應有所選擇。

3.辨證服葯 此為“葯補”。陰虛體質者,可以適當服用一些滋陰清火、生津止渴之品,如西洋參、沙參、麥冬、五味子、石斛、玉竹等,以及生脈飲、西洋參蜂王漿等中成葯。

陽虛者,可選用巴戟天、蛤蚧、鹿茸等助陽之品,或選用金匱腎氣丸、龜齡集等中成葯。偏氣虛者,可選用人參、黃芪。

三伏天應該如何防病

第一,盡量減少在溫度高的時候出門或是大量的運動,這樣身體水分的流失太快了,如果不能及時的補充水分很容易出現脫水中暑的情況的話,就是非常危險的了。上班族應注意隨時補充水分,好喝新鮮的白開水或淡鹽水,少飲冰鎮飲料。此外,還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瓜果蔬菜,尤其是西瓜、冬瓜等。

第二,防止感冒和消化道疾病。伏天是感冒高發期,尤其是長時間在空調房裡或吹電風扇,會出現咳嗽、打噴嚏、流鼻涕等感冒症狀。建議不要長時間在低溫空調下滯留,晚上睡覺時應盡量開窗通風,老年人進冷氣房間前要把汗擦乾。

第三,伏天悶熱、潮濕、氣壓低,細菌黴菌滋生繁殖快,應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夏天是腸胃疾病的多發季節,如果加上體質是虛寒的人,就更加的容易受到病毒的侵襲了,這類人盡量的不要多是生冷的食物。因為冰淇淋、雪糕等冷飲中均含有膽固醇、糖和澱粉等成分,吃冷飲影響正常的食慾,又會使腹瀉加重。

三伏天吃薑補陽氣

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薑。”姜具有溫補的作用,夏季可以多吃點姜,補補陽氣。生薑性辛溫,有散寒發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嘔等各種功效。三伏天喝薑茶的最佳時機也來到了。生薑4片,大棗4枚,紅糖適量,同放入杯中沸水沖泡,一杯溫胃散寒的姜棗茶就沏好了。喝薑茶是一種簡便易行的保健方法,現在也似乎越來越流行。薑茶一年四季都可以喝,但是夏天是最適宜喝薑茶的季節。

夏季吃生薑可防治幾種病,下面提到的三類人可以適當用些生薑。

一、腹痛,吐瀉,如出現嘔吐、腹痛、腹瀉等胃腸系統疾病:適當吃些生薑或喝些姜湯,能起到防治作用,因為生薑能起到某些抗菌素的作用。

二、傷風感冒:經常處在空調環境中,由於室內外溫差大,很容易外感風寒,如能及時吃上幾片生薑或喝上一碗紅糖姜湯,助於驅寒解表。

三伏天吃羊肉養陽

根據中醫“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傳統,三伏天里吃羊肉,有一定的養生依據。春夏吃羊肉養陽,等到冬天,手腳不易冰冷。有些人伏天時內有積熱,食用羊肉湯後,全身大汗淋漓,可驅走五臟積熱。不過,凡事都講究一個度,伏天吃羊肉並非多多易善,也並非人人都適合這樣的養生方法,尤其是一些熱性體質的人,切莫隨意嘗試。

據《本草從新》記載:“羊肉能補虛勞,益氣力,壯陽道,開胃健力。”三伏天是全年氣溫、濕度最高的季節,此季節人體陽氣也最為充足,加之自然界也是一派火熱,喝羊湯可以形成“內外夾擊”,使體內寒氣驅逐體外,能起到溫中散寒、溫補氣血的功效,因而夏季是‘冬病’最佳的治療時機。在夏天適當的吃點熱性食物對身體健康是有益的。從中醫營養學的角度看,羊肉味甘性溫,可益氣補虛,補血助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歷來被視為補陽佳品。

多喝粥湯補充電解質

應供給足夠多的含水分食品,更重要的是補充出汗時損失的各種礦物質,尤其是鈉和鉀。

普通甜飲料中僅僅含有糖分和水分,卻不能提供鈉、鉀、鈣、鎂等電解質,也不含維生素。因此,不要單靠甜飲料來解渴,而應當盡量多吃水果蔬菜,還應當在家中准備營養豐富的粥湯和解暑飲料,其中尤以豆湯、豆粥最佳,它們對補充鉀、鎂等礦物質最有幫助。綠茶、花果茶、酸梅湯等也是比較好的選擇。

飲用湯水時要注意少量多次,因為暴飲可能造成突然的大量排汗,還會導致食慾減退。剛從冰箱中拿出的飲料一定要在室溫下放一會兒才能飲用,以避免引起胃腸道血管的突然收縮,甚至發生痙攣。

牛奶雞蛋和豆類不能少

在35℃以上的高溫中,人體排汗會損失大量蛋白質,同時體內蛋白質分解也會增加。特別是悶熱天氣中,人們往往食慾不振,又不愛下廚烹調,很容易發生蛋白質攝入不足的現象。靠零食、飲料和冷飲不能提供足夠的蛋白質。我建議:夏天時候每天要保證1杯酸奶或牛奶,1個雞蛋或咸鴨蛋,再加上一份豆製品或一碗豆粥,還要經常吃些瘦肉和魚,以補充鐵質。

三伏天四類特殊人的注意事項

三伏天老人和小孩應該隨時預防中暑。伏天高溫高濕,很容易使老人的基礎代謝增加,機體負擔過重,水鹽丟失,體內電解質紊亂,從而引起自身基礎病變的加重,導致疾病復發。老人白天不要長時間在戶外活動,應午睡以增強身體抵抗力。

小孩子應該注意及時補水。由於兒童的免疫功能發育還不完善,體溫中樞的調節能力要比成人差,對伏天的濕熱通常很難適應,以往群發性的中暑現象往往都發生在學校。所以,要盡量減少學生的戶外體育活動,運動後應適當喝一些鹽開水或綠豆鹽水湯。

上班族預防空調病。在寫字樓里吹著空調的上班族,從高溫的室外進入辦公室,會使開放的毛孔立刻閉塞,從而引起頭暈、惡心、流涕等類似感冒的症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空調病”。醫生建議,空調不宜開得太低,以28攝氏度左右為宜。

在伏天高溫作業的工人,如不及時補充水分和鹽分可導致水鹽代謝障礙,極易中暑。醫生建議,高溫作業工人必須保證工作2至3小時後換人休息,同時還要加強個人防護。

Ⅳ 三伏天,老講究吃3樣,喝3樣,做3事,消暑除濕,應季而食身體棒

三伏天,老輩講究「吃3樣,喝3樣,做3事」,消暑除濕,應季而食身體棒

2021年的三伏天來了,從7月11號開始到8月19日才正式結束,長達40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溫度高,雨水多,空氣中濕度大,悶熱又潮濕,稍不注意,疾病就會找到你。

因此三伏天 養生 ,十分重要,順應時節,接受自然,才能順利度過難熬的氣候。愛護自己的身體,除了好的生活習慣外,正確合理的飲食同樣重要,多吃一些清熱解暑的食物,新鮮的時令瓜果蔬菜,應季而食身體棒。

養生 專家建議,三伏天的 養生 ,「吃3樣,喝3樣,做3事」,吃得好,喝得對,做得正確,才能身體 健康 ,遠離疾病,,安穩度過三伏40天。

三伏天 養生 ,多吃3樣:

第一樣:苦瓜

夏天吃苦瓜對身體好處極好。苦瓜是夏季的時令蔬菜,夏天吃它,可以清涼解暑,健脾開胃,增進食慾,解決夏天的食慾不好的現象。因為苦瓜裡面的苦味素營養作用大。

夏天吃苦瓜還可以對糖尿尿人群幫助大,輔助治療糖尿病。還可以排毒減肥 ,美容養顏。預防癌症,抗擊癌症。

苦瓜吃起來有些苦,大家可以在烹飪的時候,把苦瓜裡面的白膜和瓤,全部清理干凈,這樣苦味就會少很多。或者把苦瓜切好以後放在淡鹽水裡浸泡一會,這樣也可以去掉一些苦味。

夏天苦瓜最好的吃法就是涼拌,做法簡單,美味好吃,還下酒下飯。

做法:把苦瓜一剖為二,除去裡面的瓤,切成薄片,清洗干凈。

然後鍋里燒水,水沸後,裡面加入一勺鹽和適量油,放進苦瓜,煮2分鍾,撈起用涼水沖一遍,瀝干水分,放一個大碗里。

准備調味汁,蔥姜蒜切末,加入醋,鹽,味極鮮,辣椒油,淋上熱油,倒進苦瓜裡面,拌均勻即可

第二樣;鴨肉

夏季特別是三伏天吃鴨肉,對身體極好。鴨肉性偏涼,營養成分豐富,夏天食用可以增強體質,清熱消暑,清熱去火,滋養身體。

夏季吃鴨肉,一般都是來燉湯,今天給大家另一種吃法,好吃到爆的啤酒鴨,鴨肉肉質鮮嫩,咸香入味,拌著湯汁可以吃3大碗米飯,可以解決夏天食慾不好的問題。

做法:1把買回來的新鮮鴨肉,剁成小塊,內臟也要清洗干凈。然後放進水裡洗幾遍。

2鍋里燒水,把鴨肉焯水一下,去掉血水。撈起瀝干水分,備用。

3鍋里放油,爆香蔥姜蒜,放進鴨肉,大火翻炒,炒出裡面的油,略帶焦黃。

4然後放進醬油,一瓶啤酒,啤酒要沒過鴨肉,再慢慢燉。

5把鴨肉燉爛了即可,起鍋前,加入鹽,雞精即可。

第三樣;餃子

伏天吃餃子,嘗口福、嘗鮮,與「福氣」的「福」諧音,寓意好。伏天吃餃子,還可以幫人們補充營養,餃子餡里的葷素搭配,營養 健康 又美味。

推薦吃法,芹菜豬肉餃子,這種搭配,簡單好吃,又好做。

做法:豬肉選擇5花肉,剁碎,芹菜清洗干凈,剁碎,和肉混搭。裡面加入蔥薑末,加入鹽,味極鮮,胡椒粉,少許香油,拌均勻即可。到面條店裡,買些餃子皮回來自己包就可以了。

三伏天 養生 ,要喝3樣:

第一樣:純牛奶或酸奶

牛奶酸奶的營養豐富,對人體補給特別好。奶裡面的豐富的蛋白質以及微量元素,可以為為我們補充夏日身體消化的虧空,增強體質,預防疾病。

酸奶大家要喝冰的,要放在冰箱里保存。牛奶大家不要喝冰的,純牛奶放進冰箱後,營養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損傷,因此純牛奶,大家要喝常溫的。

第二樣;銀耳蓮子冰糖水

蓮子會是夏季的時令食物,搭配銀耳一起煮水喝,清涼解暑又養人,去暑除燥,保護腸胃,營養又 健康 。在三伏天喝喝它,清甜粉糯,清涼解暑,還可以幫助大家有一個好的睡眠。

做法:銀耳用溫水來泡一下。新鮮蓮子去心,洗干凈。

燉鍋里加入水,放進蓮子,銀耳,大火煮開,然後轉小火,加入冰糖,慢燉,食材燉爛了即可。

第三樣:姜絲大棗紅糖水

夏天吃薑,身體 健康 。由於姜辛辣,因此用來泡水喝,最好了。

生薑搭配大棗,紅糖,一起泡茶,可以開胃促進食慾,幫助排汗,帶走體內的潮氣和寒氣,驅寒暖胃,對身體 健康 十分有益。

做法:生薑清洗干凈,切成絲,大棗去核。

燉鍋里加入清水,放進姜絲,大棗,大火煮開,然後加入紅糖,轉小火,紅糖煮至糖融化,即可。

三伏天 養生 ,多做3件事:

第一件:多喝溫水,常泡腳

三伏天溫度高,人體流汗較多,因此大家要多喝水,水要選擇開水或者溫水,不要喝涼水。開水太熱,因此喝溫水就可以了。多喝溫水,可以為身體補充水分。喝水的時候,盡量保證少量多次。

三伏天泡腳,是 養生 最好的一件事情。熱水泡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身體一天的勞累,還可以幫助晚上睡覺。夏天熱水泡腳,還可以健脾除濕氣。

第二件:少吃冰涼食物,辛辣食物,飲食清淡最好

夏天天氣熱,很多人喜歡吃冰涼食物,例如冰淇淋,雪糕等。這些食物糖分高,太冰涼,人體吃了以後,對腸胃不好。還容易讓濕氣留在人體。

辛辣食物,大家自愛三伏天也不要吃。辛辣食物口味重,傷害人體腸胃,對 健康 不好。

三伏天飲食盡量清淡,多吃新鮮蔬菜瓜果。

第三樣:盡量養成午休習慣,抽出時間鍛煉一下身體

三伏天天氣熱,很多人晚上休息不好,因此三伏天中午午睡,對身體好。每天中午堅持睡半個小時到1個小時,可以緩解壓力,釋放身體,下午會更加精神,工作學習效率都會更高。

關於三伏天的鍛煉身體來說,盡量選擇在早上太陽沒有出的時候。晚上太陽落山的時候,出來鍛煉身體。這樣可以防止太陽暴曬。對於鍛煉身體的選擇,大家盡量找一些動作強力不大的來做,例如,慢走,騎車,廣場舞等。這樣的運動,即可以鍛煉身體,也不會讓身體出太多的汗。

三伏天的這40天,大家一定要愛護自己的身體,「吃三樣,喝三樣,做三事」,為了家人 健康 要牢記,順應節氣身體棒,安穩度過三伏40天。大家一起加油吧。

Ⅳ 3歲寶寶能吃冰箱的酸奶嗎

目前的天氣還比較涼快,3歲孩子最好不要吃冰凍食物,免得拉肚子。三伏天炎熱,可以適當吃點冰凍酸奶。

Ⅵ 孩子三伏貼能喝酸奶嗎

兩者沒有什麼關系的。
1、酸奶能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酸,因而能增強人的消化能力,促進食慾。
2、 酸奶中的乳酸不但能使腸道里的弱酸性物質轉變成弱鹼性,而且還能產生抗菌物質,對人體具有保健作用。
3、經常喝酸奶可以防止癌症和貧血,並可改善牛皮癬和緩解兒童營養不良。
4、製作酸奶時,某些乳酸菌能合成維生素C,使維生素C含量增加。

Ⅶ 三伏天養生方法

三伏天養生方法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階段,是冬病夏治的好時機,三伏天養生有夏補三伏:三伏貼、三伏灸、進補,下面我們來看看三伏天如何養生。

三伏天養生要把握兩個原則:一是冬病夏治;二是夏補三伏。至於三伏天養生的方式更是多種多樣:有三伏貼、三伏灸等醫葯,三伏進補,加上適當的體育鍛煉。

三伏天養生之冬病夏治

由於三伏天是全年中天氣最熱,氣溫最高,陽氣最盛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人的肌膚腠理開泄,選取穴位敷貼,葯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能通過經絡氣血直達病處,所以在夏季治療冬病,往往可以達到最好的效果。而且庚日又與肺金有關(庚日為金,屬大腸,大腸與肺相表裡),為溫煦肺經陽氣,驅散內伏寒邪的最佳時機。

三伏天養生之三伏灸

三伏灸,祖國醫學的瑰寶。三伏灸是我國傳統醫學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療法,與現代預防醫學有異曲同工之處。祖國醫學早在千百年前就提倡「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療法,是世界上最早的預防醫學,「冬病夏治」的「三伏灸」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方法,這種療法是通過利用全年中陽氣最盛的三伏天,人們體內陽氣也相對充沛的時機,應用具有溫經散寒補虛助陽的中葯製成葯餅,通過有經驗的針灸醫生辨證分析後,選擇相應的穴位進行貼敷灸治療。

三伏天養生之三伏貼

三伏貼,是一種膏葯,如銀行卡大小,一般四個為一組使用。在夏天農歷的頭伏日期貼在後背一些特定部位上,據信可以治療預防冬天發作的某些疾病(如鼻炎,氣管炎,咽炎,哮喘等),針對不同的疾病,一般要將四片膏葯一起貼在後背的不同位置,保持八小時即可揭下。選擇在三伏天貼敷,是根據中醫「冬病夏治」的理論,對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冬天易發作的宿疾,在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這3天是人體陽氣最盛的),以辛溫祛寒葯物貼在背部不同穴位治療,可以減輕冬季哮喘發作的症狀。

三伏天養生之伏天進補

民間有「頭伏雞,二伏狗,三伏甲魚紅棗肚」,韓國人也有在伏天吃參雞湯、狗肉湯等進補的傳統,徐州人說「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葯方」,可見在不同的地域都有三伏天進補的習俗。三伏進補養生,一定要把握伏天的特點:溫度高,濕度大,白晝時間長,人相對睡眠時間少。進補應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分清虛實、對症補益,最好在醫生指導下進行,若隨意進補可能會加重人體損耗、火上澆油。如有哮喘、氣管炎等呼吸道疾病的患者,在伏天不能貪吃生冷食品,虛寒體質的人要少吃寒性食物,如梨、西瓜、冷飲等。

三伏天養生之夏練三伏

俗語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這是古代長期養生修煉的經驗總結。現代醫學證明,在炎熱的高溫天氣中,人體內會產生一種應急蛋白,可抵抗暑期對人體的傷害。由此可見人體本身有著適應不同環境生存的能力,在大寒大暑中鍛煉身體,可提高身體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所以古人認為養生修煉得到的人可以「不避寒暑,百毒不侵」。但是夏練三伏要辯證避開高溫時段防中暑,醫生提醒:這種鍛煉方法對普通人不宜提倡,特別是年老體衰之人,或長時間生存於適宜溫度環境的`人和孩子,其適應不同環境的能力較低,所以,這些人在伏天中還是避暑氣為妙。

附:三伏天養生吃什麼

關於三伏天養生的吃食,明間有很多諺語,北方一直有「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的說法,南方人三伏天吃的各有不同,略舉一二:上海「頭伏餛飩二伏茶」,杭州「頭伏火腿二伏雞三伏吃個金銀蹄」,南昌「頭伏吃雞二伏鴨」,湖南與江西比鄰,頭伏也是吃雞。上海人平時就喜歡做大餛飩吃,入伏了還是吃大餛飩,顯示了其勤儉節約的民風。

北方三伏天養生吃麵食

在餃子、面條、烙餅這三種麵食當中,以烙餅的烹調方式最好。飲食小常識認為,烙餅不需要水煮,也不需要過水,各種可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損失最小。餃子和面條都需要水煮,其中的可溶性養分,如維生素B1、B2、葉酸、尼克酸、鉀、一部分鎂等會溶到面湯當中,溶出的營養成分比受熱損失的營養成分數量更大。養生專家指出,老人們常常提醒兒孫們,吃餃子的時候,不要忘記把餃子湯喝掉。如果面湯不太鹹的話,最好是 「原湯化原食」。這樣就能做到 「肥水不落外人田」,營養素都收進肚子里,捎帶著還補充了水分。

南方人養生吃雞

三伏天養生吃雞倒是很有幾分科學根據。民諺雲:「起伏吃只雞,一年好身體。」三伏天里人的體能消耗較多,須適當補充營養。在燒雞時可適量加入生薑,生薑性溫,可以調節人體在夏季內外溫差,使得人體適應外界環境,起去濕強身的作用。

韓國人三伏天如何養生

不光我們,其實韓國人也特別注重三伏進補,其理論是「以熱制熱」,讓人體攝入豐富的營養,從而抵禦暑氣的侵害。韓國傳統的三伏天進補食品有:參雞湯,狗肉湯,以及泥鰍、章魚等水產。

三伏天如何養生?上面的文章為大家介紹了三伏天養生方法,三伏天可以貼三伏貼、三伏灸,另外也要適當的鍛煉,預防中暑。

多喝粥湯補充電解質

應供給足夠多的含水分食品,更重要的是補充出汗時損失的各種礦物質,尤其是鈉和鉀。

普通甜飲料中僅僅含有糖分和水分,卻不能提供鈉、鉀、鈣、鎂等電解質,也不含維生素。因此,不要單靠甜飲料來解渴,而應當盡量多吃水果蔬菜,還應當在家中准備營養豐富的粥湯和解暑飲料,其中尤以豆湯、豆粥最佳,它們對補充鉀、鎂等礦物質最有幫助。綠茶、花果茶、酸梅湯等也是比較好的選擇。

飲用湯水時要注意少量多次,因為暴飲可能造成突然的大量排汗,還會導致食慾減退。剛從冰箱中拿出的飲料一定要在室溫下放一會兒才能飲用,以避免引起胃腸道血管的突然收縮,甚至發生痙攣。

牛奶雞蛋和豆類不能少

在35℃以上的高溫中,人體排汗會損失大量蛋白質,同時體內蛋白質分解也會增加。特別是悶熱天氣中,人們往往食慾不振,又不愛下廚烹調,很容易發生蛋白質攝入不足的現象。靠零食、飲料和冷飲不能提供足夠的蛋白質。我建議:夏天時候每天要保證1杯酸奶或牛奶,1個雞蛋或咸鴨蛋,再加上一份豆製品或一碗豆粥,還要經常吃些瘦肉和魚,以補充鐵質。

菜果和雜糧供應維生素

夏季每日從汗液中損失較多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B1、B2,缺乏這些維生素使人身體倦怠、抵抗力下降、工作效率下降。據測定,高溫天氣中水溶性的維生素需要量是平時的2倍以上。補充維生素C的好辦法是多吃蔬菜和水果;補充維生素B1的好食品是綠豆、紅豆、扁豆等豆類,以及玉米、大麥、燕麥等粗糧;維生素B2的好來源則是牛奶和綠葉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