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可不可以吃》小班健康教案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可不可以吃》小班健康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可不可以吃》小班健康教案1
活動目標
1、學習分辨可吃和不可吃的東西。
2、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注意飲食安全。
活動准備
1、教學掛圖《可不可以吃》。
2、各種糖果、小點心和飲料等。
3、和上述食物顏色、樣子差不多的東西,如葯片、葯丸、玻璃綵球、紐扣、洗潔精等。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怎麼了
1、教師用小動物手偶表演小動物將葯片、玻璃綵球等誤當作糖果吃下去,或吃了其他不該吃的東西後肚子很痛、表情痛苦的樣子。
2、請幼兒猜一猜為什麼會這樣,引導幼兒了解飲食安全的重要性。
二、看一看:可不可以吃
1、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可不可以吃》,請幼兒觀察,並說說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
2、教師出示實物,請幼兒辨別哪些可吃,哪些不可吃。
三、游戲:火眼金睛
1、教師提供各種食物和物品的圖片或實物,請幼兒將能吃的和不能吃的物品進行分類。
2、幼兒互相檢查分得對不對,並說出原因。
四、延伸活動
進行其他安全教育,如:不能為了好玩而將彈珠塞進鼻子、耳朵里,以免造成呼吸困難、耳朵疼痛等後果。
《可不可以吃》小班健康教案2
活動目標:
1.說出常見早餐食物的名稱;
2.能對早餐進行簡單的分類;
3.願意與同伴交流自己吃過的早餐。
活動准備:
"健康":《我的早餐》(參見幼兒用書)幼兒自帶的早餐(活動前提示家長准備,並告知幼兒早餐食物的名稱或者由幼兒園為各班准備幾種不同的早餐)、白紙、筆。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討論。
T:今天吃早餐了嗎?都吃了什麼?最喜歡吃什麼?
2.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用書中的《我的'早餐》,了解不同種類的早餐。
3.請幼兒相互介紹自己帶來的早餐,看看有哪些不同種類的早餐。
4.將幼兒的早餐用圖示記錄在白紙上,大家一起來看吃了哪些早餐,哪些早餐吃的人最多。
5.討論:如果沒吃早餐,會有什麼感覺?
6.幼兒之間相互交換早餐,品嘗不同的早餐。
親子活動:
請家長在一周內盡量讓幼兒吃不同種類的早餐,並注意營養搭配,幫助幼兒了解早餐的名稱及搭配的簡單原因。和幼兒一起用圖畫或剪貼的方式記錄某天的早餐內容,並提醒幼兒帶到幼兒園向大家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