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資訊 » 什麼樣的野蘑菇可以食用圖片
擴展閱讀
怎樣快速全選段落文字 2025-08-01 23:01:43

什麼樣的野蘑菇可以食用圖片

發布時間: 2023-02-22 09:11:44

㈠ 可以吃的野生蘑菇有哪些

1、松樹菌

松樹菌是一種自然生長在松樹腳下的蘑菇,為黃褐色,少量藍綠,銅紫色。一般在每年重陽節後,從松樹下長出,傘狀。大如香菇,是無公害的野生食用菌,味道鮮美,出產眾多。

2、馬屁浡

又稱馬勃菌,圓形,味美。嫩時色白,圓球形如蘑菇,但較大,鮮美可食,嫩如豆腐。老則褐色而虛軟,彈之有粉塵飛出,內部如海綿。產於我國河北、江蘇 、內蒙古等地。

3、大紅菌

在廣西藤縣新慶、嶺景、象棋和欽州浦北縣,有一種珍稀野生菌——紅菌。紅菌是在漫長的歲月里形成的紅椎林土壤腐殖層在高溫高濕的特定氣候條件下,自然生長的純天然食用菌。

4、雞油菌

雞油菌為真菌界雞油菌目。菌肉蛋黃色,味美。雞油菌含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 、蛋白質、鈣、磷、鐵等營養成分。性味甘、寒。具有清目、利肺、益腸胃的功效。常食此菌可預防視力下降、眼炎、皮膚乾燥等病。

5、黑牛肝菌

是一種可食用的蘑菇。在歐洲,黑牛肝菌經常被拿來食用。外邊和菌肉都是黑色的。味道鮮美,是最香的牛肝菌之一。夏季生馬尾松,油茶林中地上。我國特有品種。

㈡ 什麼是木耳蘑能食用么

巴楚蘑菇也叫皺柄羊肚菌、木耳蘑菇。是葉爾羌河水、千年胡楊樹、乾旱少雨的大漠氣候條件經大自然融合孕育出的一種綠色珍稀食用菌。菌蓋呈木耳黑色,中有凹坑,菌柄乳白色,下粗上細,中空,根部主體呈圓形,有須根,素以純天然、質嫩味美、營養豐富而著稱。

(2)什麼樣的野蘑菇可以食用圖片擴展閱讀:

巴楚蘑菇生長在新疆葉爾羌河流域的巴楚縣、麥蓋提縣、莎車縣等自然胡楊林區,因主產於新疆南部塔里木盆地北緣的巴楚縣而得名。

巴楚蘑菇適應特殊的自然環境,主要分布在夏河林場和夏馬勒林場靠近河岸的胡楊林中,這里土壤肥沃,氣侯乾燥,是巴楚蘑菇的故土。每年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春雨過後或春水稍浸地表,巴楚蘑菇便在胡楊樹下的腐質土中零星破土而出。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巴楚蘑菇

㈢ 哪些野蘑菇可以食用圖片

草菇
香菇
銀耳
羊肚菌
雙孢菇
猴頭菇
金針菇
黑木耳
平菇

平菇(學名:Pleurotus ostreatus;又名側耳、糙皮側耳、蚝菇、黑牡丹菇,台灣又稱秀珍菇)是擔子菌門下傘菌目側耳科一種類,是種相當常見的灰色食用菇,中醫認為平菇性溫、味甘。具有追風散寒、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絡不通等病症。 平菇中的蛋白多糖體對癌細胞有很強的抑製作用,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

㈣ 煙台可以食用的野蘑菇有哪些

1、黃色的叫「粘窩」,這個曬干後冬天燉菜吃,而且要扒皮,再曬干,找到一張圖片,O(∩_∩)O~。和下圖很像,就是發黃色,摸上去黏黏的感覺。這個採回來就吃,那你就多准備點手紙吧,O(∩_∩)O哈哈~。

㈤ 野生蘑菇,哪些可以吃

1、猴頭菌

生長環境:朽木樹干、樹樁或樹枝。形狀:球形,直徑常6-10厘米,菌體白色或略帶黃色,有香味,略苦。

2、樅樹菌,即松茸。

生長環境:松林下,尤其喜生長於剛枝葉蓋地的幼松林下,土生。鄂西北常見有2種。一種菌蓋菌柄雞蛋黃色,嫩時菌圓形下卷,成熟後傘蓋上展,中間下凹,下有褶裂;一種菌體橙黃色,蓋面略帶灰藍色,色澤不如前者鮮黃。

3、花櫟樹菌,又叫綠豆菌。

生長環境:櫟類樹林下或雜林下,土生。菌蓋直徑達6-12厘米,菌蓋上面表皮呈綠色,有時呈綠豆色,平或略下凹,下面傘褶白色,有菌香氣味,老時菌柄、菌蓋均多生蟲蛆。

4、大紅袍

生長環境:櫟類林下,土生。菌蓋直徑4-8厘米,上面表皮紅色或粉紅色,傘褶白嫩,老時菌柄、傘蓋肉內亦生蟲蛆,口嚼略有辣味。此菌有小毒,品味較差。

5、雞爪菌,即雞樅,又叫珊瑚菌

生長環境:箭竹、拐棍竹(龍頭竹)林下,或櫟類疏林下及林緣荒坡,土生。菌體呈珊瑚狀,灰色,高5-8厘米。

6、羊肚菌

生長環境:雜林及灌林下,土生。特喜生過火後的火燒林地。菌體呈白色或灰黑色,菌蓋呈雞心狀,外有羊肚狀褶皺

7、樅菌

生長環境:多生長在海拔800-1800米陰濕的朽木樹幹上。常較密集生長,菌體白色,鮮嫩,菌柄常偏斜。

8、香菇

生長環境:多生長還海拔800-2200米翻倒櫟類朽木樹幹上,喜群生。菌蓋褐黃色,有時有白色花裂,俗稱「花菇」,菌柄暗黃白色,香氣較濃。

9、漆樹菌,又名雞冠菌。

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漆樹或其他朽木樹干或樹樁上。菌體肉紅色,深裂呈重雞冠狀,無傘褶,老時呈木質。

10、茅草菌

生長環境:荒坡茅草叢中或腐爛的雜草堆邊。菌體白色,常呈叢生長。

11、柿樹菌

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柿子樹干腐朽的傷疤處或砍伐後的樹樁上。菌體白色,菌蓋大,肉厚,質鮮嫩,菌柄偏斜,呈成叢生長。

12、桐樹菌

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油桐樹腐朽的疤痕處或砍伐後的樹蔸上。形狀與柿樹菌差不多,但菌蓋較薄。

13、牛肝菌

生長環境:松林下或櫟類雜林下。鄂西北常見的牛肝菌菌體呈黃色,菌蓋較厚,上面不下凹,有油滑狀物質,下面無傘褶,密生小孔。

14、雞蛋菌

生長環境:常生長在海拔1000-2000米山林下,土生。菌體白色,菌蓋球形,鴨蛋狀,可層層剝離。

(5)什麼樣的野蘑菇可以食用圖片擴展閱讀:

吃野生菌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類,尤其是顏色鮮艷的菌子。食用野生菌不要雜,最好每次食用一種野生菌。

2、采來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因為種類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發生化學反應,沒毒的菌子也變成有毒的了。加工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減低,以減少中毒發生的可能性。

3、去市場買菌時,最好買曾吃過的,沒發生任何危險的菌子,買來後應炒熟炒透後再吃。

4、吃菌時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會與酒中所含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時最好不要飲酒。

5、吃完菌後如感不適,有惡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症狀應立即前往醫院治療,萬一來不及就醫,應立即採用簡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葯物,進行催吐、洗胃、導瀉或灌腸等處理,盡快排除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菌或減緩有毒物質的吸收,從而減輕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經過這些處理後,還要盡快轉送醫院診治。

㈥ 野生菌哪些可以食用

可食用野生菌

1.松茸


一般而言,凡色彩鮮艷,有疙瘩、斑、溝裂、生泡、流漿,有菌環、菌托及呈奇形怪狀的野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成分。由於毒菌的種類繁多,多數人難以辨認,因此,在選購野生菌的時候應該只買認識的菌類,以免誤食。

㈦ 大家看看這是什麼蘑菇,今天6月12日上午鄰居在麥地里撿的,可以吃嗎

這個蘑菇不能吃。

毒蘑菇鑒別

通常有6個特徵

1、大多數的外形美麗,多為黃、粉紅、白、黑、綠色,色澤十分艷麗,看上去就像是身穿華麗服裝翩翩起舞的美麗仙女。切不可被它們的外表所迷惑。可食用的蘑菇多為咖啡、淡紫或灰紅色。

2、不少的菌蓋上都長著肉瘤,或者是菌柄上帶有菌環和菌托,比如常見的毒鵝膏就有菌托;比較黏滑,菌蓋上常沾雜物或生長補丁狀的斑塊,菌柄上常有菌環。可食用的蘑菇很少有菌環。

3、有很多在採下來之後容易變色,或者是在它們「受傷」後很快就變色。

4、很多喜歡生長在高溫(22度到32度)、高濕的環境中。因此,在炎熱潮濕的夏季和初秋,見到的幾率要高一些。

5、不少都是柔軟多汁的,而且其汁液比較渾濁,就像純牛奶一般;撕斷蘑菇桿後,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在空氣中易變色。可食用的蘑菇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別為白色,菌面撕斷後不變色。

6、很多的口感都不好,味道談不上鮮美,反而是麻辣、發苦等,讓人難以下咽;有些有土豆或蘿卜味。可食用的蘑菇是苦杏或水果味。

由於野生蘑菇種類繁多,其中有毒的蘑菇有4百多種,它們的大小、顏色、形狀、花紋差異非常大,也有的和無的外形非常相似。所以,光靠以上這6種方法不可能100%鑒別出何種蘑菇有毒。

要想預防吃野蘑菇中毒的事情發生,最好就是不要亂采蘑菇。想吃蘑菇,就去市場購買人工培育出來的蘑菇,可能營養價值不及野生蘑菇,但至少吃起來放心、安心。

㈧ 有哪些野生蘑菇可食用

松樹菌、馬勃、雞肉菌、亞側耳、野生榛蘑等等。

1、松樹菌

松樹菌又名松毛菌,鉚釘菇,松針菇。分類地位傘菌目、鉚釘菇科。江西人稱瓊毛菇,鉚釘菇屬;湖南、湖北人稱松樹菇(叢樹菇)、黃絲菌(湖北孝昌)。鮮、香、脆、爽、嫩、滑幾乎達到中國品鑒食物的極境。

2、馬勃

馬勃,俗稱牛屎菇、馬蹄包、葯包子、馬屁泡;擔子菌類馬勃科。嫩時色白,圓球形如蘑菇,體型較大,鮮美可食用,嫩如豆腐。老則灰褐色而虛軟,外部有略有韌性的表皮,頂部出現小孔,彈之有粉塵飛出,內部如海綿,黃褐色。

3、雞肉菌

四川部分地區(客家地區)稱雞樅菌為雞肉菌。現有多種寫法:雞㙡菌、雞樅菌、雞縱菌、雞棕、雞肉菌(四川客家地區)、雞棕菌、三壩菇(遵義)、斗雞菇或斗雞公(因其狀如斗雞)、白蟻菰、白蟻傘、黃雞樅(福建、廣東),粵北地區也叫夏至菇或夏至菌客家系人稱為箭頭菇、樅松菇,在攀枝花俗稱為三堂菌。四大名菌之一,在食用野生菌中為珍品。

4、亞側耳

亞側耳別名:冬蘑、元蘑(黑龍江)、黃蘑(吉林) ,子實體中等至稍大,菌蓋直徑9-12cm,扁半球形至平展,半圓形或腎形,黃綠色,粘,有短絨毛,邊緣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稍密,白色帶淡黃色,近延生。是木材腐朽菌。可食用,抗癌試驗表明,對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是70%,對艾氏癌的抑制率為70%。

5、野生榛蘑

榛蘑為真菌植物門真菌蜜環菌的子實體。是迄今為止為數不多的被人們所認知但仍然無法人工培育的野生菌類,堪稱名副其實的「山珍」,被人們稱為「東北第四寶」。榛蘑滑嫩爽口、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被一些發達國家列為一類食品。

㈨ 能吃的野生蘑菇圖片大全

能吃的野生蘑菇圖片大全如下:

1、樅樹菌

生長環境:松林下,尤其喜生長於剛枝葉蓋地的幼松林下,土生。常見有2種。一種菌蓋菌柄雞蛋黃色,嫩時菌圓形下卷,成熟後傘蓋上展,中間下凹,下有褶裂;一種菌體橙黃色,蓋面略帶灰藍色,色澤不如前者鮮黃,但無法人工種植,只在海拔高的山區才有。

㈩ 常見的毒蘑菇和可以吃的野生蘑菇,你認識多少

還記得那首風靡一時的神曲嗎?“紅傘傘白桿桿……”這是專為小心誤食毒蘑菇做的宣傳歌曲,在又進入到野生菌上市的季節,各種美味的菌菇又成了一些人餐桌上的佳餚,那麼究竟有哪些野生菌類可以放心食用,哪些要小心了,你又認識多少呢?

常見的毒蘑菇的品種:

毒鵝膏菌,又稱綠帽菌、鬼筆鵝膏,甚至名聲在外,被老外稱為死亡帽,它個體大小中等,表面光滑,菌蓋成熟後像鍾表的表盤,色澤發灰綠色,有些呈煙灰綠,菌桿細長呈白色,菌桿靠上的位置有白色菌環,毒鵝膏菌毒性非常強,一定不要隨便採摘。


馬勃,又叫牛屎菇、體型較大,味道鮮美,顏色潔白,菌蓋呈圓球形,該菌長老後色澤就變成褐色且表皮略有韌性,肉質也會變成黃褐色,輕彈後,會有菌粉飛出。

雞肉菌,也稱雞樅菌,多生長在四川地區,因為其菌蓋形狀像雞公頭,其營養豐富嗎,味道鮮美滑爽,被列為野生食用菌中的珍品,其無論是煎炸烹煮都是非常美味的。

青頭菌,其最大的特點就青色的菌蓋,雪白的菌桿,個頭不高,但味道鮮香,關鍵是價格親民。

另外,可食用的野生菌中,最常見的還有猴頭菌、松茸、羊肚菌等,通常這類食用菌一般菌蓋比較平整,沒有菌托而且色彩比較單一而樸素,氣味清淡,而有毒的野生蘑菇通常顏色都會比較鮮艷而異味較重,且多生長在過於潮濕陰暗且環境比較骯臟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