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家寶寶7個月,頭後面的頭皮上有紅斑 去醫院看醫生說是血管瘤,配了一隻葯膏 咪喹莫特乳膏 用了
建議到醫院檢查一下,葯膏對血管瘤是治標不治本,沒有多大意義,很多患者多次反復也不能治癒,只會使你浪費錢財身心疲憊,增加痛苦。盡早到正規醫院治療
② 請問治療肝血管瘤的最佳葯物是什麼
治療肝血管瘤的最佳葯物如下:
1、中葯治療肝血管瘤:
中葯的角度來說,羚羊骨、水牛角、牛黃、赤芍清熱涼血止痛;柴胡、黃皮核、素磬針等理氣開郁;丹參紅花活血化瘀;炒山甲、皂角刺、川足軟堅散結、走竄經絡,都對肝血管瘤有很大的幫助。還可以用柴胡、鬱金、黃皮核、素磬針等行氣解郁的葯物,配上丹參、紅花、三棱、莪術、大黃活血化瘀或炒山甲、皂角刺、川足等葯物來軟堅散結、通絡止痛。
黃芪、土茯苓各30g,黨參、蜀羊泉各20g,生地黃、何首烏、紫草、丹皮、赤芍、白芍、川楝子、延胡索、仙靈脾、黃柏、知母各12g,劉寄奴、田基黃、平地木、荷包草各15g。肝血管瘤患者每日1劑,水煎分2~3次內服,3個月為1個療程,連續用葯至肝血管瘤症狀消失。
以氣滯血瘀的肝血管瘤為多件,或因飲食失節,脾虛失運,水濕不化,聚而成痰,痰滯脈絡,與血氣相結聚積而成症瘕。對本病的治療,多採用行氣疏肝、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主,但在具體治療中應分辨氣滯、血瘀之偏重。
2、西葯治療肝血管瘤:
手術治療時除選用基本葯物中抗生素預防傷口感染外,其餘沒有特殊的葯物治療肝血管瘤。肝臟肝血管瘤隨著時間推移,日益吞食著肝組織。從西葯的角度來說,抗癌平丸,慈丹膠囊,馬來酸曲美布汀等葯物,是不錯的選擇。但是,根據安全用葯的原則,具體如何用葯,最好要咨詢葯師或醫師。肝臟的工作體逐漸減少,肝臟的工作量隨著增加,肝臟長期處於疲勞狀態。肝肝血管瘤患者禁止欽酒,其理由是:乙醇進入人體後,完全能靠肝臟代謝、分解。如經常欽酒,會加巨肝組織的損傷。在飲食方面,肝血管瘤飲食的食物盡量做到多樣化,多吃高蛋白、多維生素、低動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鮮水果、蔬菜,不吃陳舊變質或刺激性的東西,少吃薰、烤、腌泡、油炸、過鹹的食品,肝血管瘤飲食中主食粗細糧搭配,以保證營養平衡。
治療肝血管瘤的最佳葯物是什麼?以上就是小編做出的具體介紹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患者可以酌情採用,但要根據自身情況,在遵醫囑的情況下服葯。希望上述的文章可以幫到大家。
③ 如何治療血管瘤
血管瘤的治療需要根據不同的類型及病情來決定,治療的方式有葯物治療、手術切除、激光治療、局部注射治療等。部分血管瘤沒有生長在重要的解剖結構旁,且血管瘤的范圍很小,也可以暫時觀察。
一、一般治療
1、血管瘤患者如果出現血小板、血紅蛋白下降,需控制感染,避免發生Kasabach-Merritt現象。
2、手術前或有急性出血時,可考慮輸入血小板及其他血製品,一般不作為常規治療。
二、葯物治療
1、局部外用葯物:
(1)β受體阻滯劑類,如普萘洛爾軟膏、噻嗎洛爾乳膏、噻嗎洛爾滴眼液、卡替洛爾滴眼液等,適用於淺表型嬰幼兒血管瘤,不良反應除了有變態反應性接觸性皮炎外,還可能有發紅、脫屑等局部不良反應,有支氣管哮喘、重度或者急性心衰、竇性心動過緩、低血壓、Ⅱ~Ⅲ度房室傳導阻滯等患者禁用該葯物。
(2)5%咪喹莫特,常見皮膚反應有紅斑、糜爛、潰瘍、結痂等,發生不良反應時需及時停葯,等待皮膚恢復後方可繼續用葯。由於該葯物易引起皮膚強烈的免疫反應,導致後期皮膚質地改變甚至瘢痕形成,故建議慎用,包括有外用β受體阻滯劑禁忌證的患兒。
2、局部注射治療:
(1)糖皮質激素注射:主要適用於早期、局限性、深在或明顯增厚凸起的血管瘤。禁用於注射部位皮膚或血管瘤有感染或者全身感染的患者。
(2)博來黴素、平陽黴素及其他抗腫瘤葯物注射:用於口服或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效果不佳時,為防止偶發的過敏,建議在注射過程中保持靜脈補液通暢。博來黴素禁用於對本葯過敏,或伴有水痘,或白細胞計數低於2.5*10^9/L者。平陽黴素禁用於對博來黴素類抗生素過敏的患者,肝、腎、肺功能障礙的患者慎用。
3、口服葯物治療:
(1)普萘洛爾:使用本葯物治療時要注意適應證,用葯前應對患兒進行全面體檢,包括心肌酶、血糖、肝腎功能、心電圖、心臟彩超、甲狀腺功能等。服葯期間定期復診,每次復診應復查生化、心電圖、心臟彩超及局部B超,以評估不良反應及療效。若出現心肌損害、心功能受損、喘息、低血糖等情況,應對症治療或由相應科室會診,在此期間,普萘洛爾劑量應減量,不良反應嚴重時需停用。
(2)糖皮質激素:該治療現可用於具有全身用葯適應證而不適合於普萘洛爾治療的病例。用葯期間可能有身高、體重和血壓等的暫時性影響,應密切監測,服葯期間應停止疫苗接種。
(3)雷帕黴素:雷帕黴素抑制mTOR信號通路,該通路在細胞增殖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小樣本研究發現,口服雷帕黴素可改善復雜的血管畸形,包括卡波西型血管內皮瘤。體外研究發現,使用雷帕黴素可導致血管瘤內皮細胞增殖降低。雷帕黴素的主要不良反應包括黏膜炎症、高脂血症、頭痛、肝細胞毒性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等。由於雷帕黴素臨床用葯經驗較少且存在潛在毒性,故推薦用於其他治療無效且影響生命或功能的血管瘤患兒。用葯過程中務必嚴格控制血葯濃度,並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預防嚴重凶險性感染。
三、手術治療
原則為不主張過度手術治療,但在非手術治療無法達到有效控制病情的情況下,不排除選擇手術治療,比如影響視力發育、呼吸道阻塞、外觀畸形、出血、對非手術治療無效的潰瘍。消退期或部分消退期血管瘤可行,切除增生的纖維脂肪和多餘的皮膚組織,達到恢復解剖狀態的目的。對於局限病灶,在不明顯影響外觀的情況下,早期進行手術完整切除,可達到早期治療目的,以利於患兒身心發育和疾病轉歸,最佳手術時間的確定取決於病灶位置和病灶大小、形態(帶蒂或不帶蒂)等多個因素。
四、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可用於治療良性或交界性血管瘤,可使血管生成停止、毛細血管閉塞,能使血管瘤消退。同時,放射治療也可以減少惡性血管瘤術後復發的概率,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
五、化學葯物治療
1、化學葯物治療適用於惡性血管瘤患者,常用的化療葯物有吉西他濱、多柔比星、達卡巴嗪等。
2、上皮樣血管內皮瘤必要時可結合化療,常用葯物有吉西他濱、環磷醯胺、索拉菲尼等。
六、物理治療
局部脈沖染料激光:通常為585nm或595nm脈沖染料激光,常用於淺表型嬰兒血管瘤增殖期抑制瘤體增殖,血管瘤潰瘍、消退期後減輕血管瘤的顏色或毛細血管擴張性紅斑。該治療方案無病灶選擇性,對深部病灶無法抑制其生長,以不形成新的皮膚損傷為前提。
④ 嬰兒血管瘤怎麼治療
嬰兒血管瘤生長迅速,或累及重要器官,或伴有血小板或出血傾向,可服強的松。以上葯物的劑量及用法,須遵醫囑。 治療血管瘤應考慮血管瘤類型、位置,以及患者的年齡等因素。目前的治療方法有外科切除、放射治療、低溫治療、激光治療、硬化劑注射等,一般採用綜合療法。對嬰幼兒的血管瘤可考慮暫時觀察,有少數病員能自行消失,如生長迅速時,應及時手術切除。放射治療效果尚不能肯定,且有致癌的可能,目前已很少應用。 嬰兒或兒童的血管壁內皮細胞仍處於胚胎狀態,對激素治療較敏感。對嬰幼兒生長迅速的海綿狀血管瘤,可試用強的松龍行瘤腔注射,或口服強的松,有時能使腫瘤停止生長或明顯縮小。成人的血管瘤對激素不敏感。海綿狀血管瘤可用3%魚肝油酸鈉或其他血管硬化劑行瘤腔注射,使瘤腔組織纖維化、瘤腔閉鎖,致腫瘤縮小或消失。注射時宜暫時壓迫周圍組織,阻斷血流,1~2周注射1次。注射劑量視腫瘤大小而定,一般魚肝油酸鈉1次不超過5ml,如療效不好可用外科手術切除或低溫治療。面部毛細血管瘤可試用氬離子激光照射,激光或低溫治療對粘膜下海綿狀血管瘤有一定療效,但對葡萄酒斑狀血管瘤療效不佳。 能切除的血管瘤可行手術切除。切除唇、舌部血管瘤應以不影響功能為前提,如腫瘤過大則宜做分期切除,以免影響功能和外形。切除後可向殘留的腫瘤內注射硬化劑,腫瘤切除後的創面可直接縫合或用局部皮瓣轉移修復,大的創面要游離植皮,洞穿的缺損需行組織移植整復。蔓狀血管瘤手術時應先結扎切斷與腫瘤交通的動脈,有時因病變廣泛,手術時需作一側或雙側頸外動脈結扎,以減少出血。近年來,應用經導管動脈栓塞(TAE)技術,其止血效果遠比頸外動脈結紮好。頜骨中心性血管瘤手術時極易出血,要充分備血,並採用低溫、降壓麻醉來控制出血。手術也應結扎一側或雙側頸外動脈,或直接結紮下牙槽動脈或頜內動脈,當然應用TAE技術更好。頜骨中心性血管瘤應盡量採用保存性手術。在有效控制出血的情況下,可僅刮除骨內病變,保留更多的骨組織以維護面部外形。骨質破壞過多過大,出血難以控制的病例也可採用切骨術。 目前,治療血管瘤的方法雖較多,但對某些大的血管瘤的治療問題尚未完全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