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資訊 » 急性腸炎可以什麼
擴展閱讀
倒霉時間可以開手機 2025-08-21 07:36:06
偏色相機怎樣調整 2025-08-21 07:32:03

急性腸炎可以什麼

發布時間: 2023-02-01 18:57:39

Ⅰ 急性腸胃炎最佳食療菜譜有哪些做法

調查研究發現,現代人患有腸胃炎的幾率越來越高,而誘發因素與各種不良飲食習慣有著很大的關系。那麼你知道有哪些食療菜譜嗎?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急性腸胃炎最佳食療菜譜,希望能幫到你。

急性腸胃炎最佳食療菜譜

一、蓮藕汁

食材:新鮮藕1000-1500克,蜂蜜

做法:

1.新鮮的蓮藕清洗干凈,焯水後搗碎取汁,然後加入適量的開水以蜂蜜後即可飲用。

2.或者還可以用將蓮藕清洗干凈,與生薑一塊放在消毒紗布中絞取汁液,最後用開水沖服,同樣具有治療腸胃炎的作用。

二、砂仁粥

食材:粳米60克,砂仁細末5克

做法:

1.粳米淘洗干凈,備用;砂仁清洗干凈,備用;

2.鍋中放入適量的清水,燒開後再放入粳米煮粥,等到快熟的時候再放入砂仁末,繼續煮兩小時時間後即可食用。

腸胃炎的食療食譜

1.菠蘿排骨

豬大排1盤、菠蘿1個、雞蛋1個、食鹽1小勺、生抽1小勺、白醋1小勺、白糖1小勺、生粉1大勺、植物油適量。

將菠蘿去皮後,切丁裝入容器里,用鹽水浸泡20分鍾左右;菠蘿丁用攪拌器打成醬。打出來的是濃汁,取少許過濾後,腌漬排骨。加入少許生抽,提味上色。然後將雞蛋取蛋清,一起加入到排骨中,用手抓勻,腌漬30分鍾。最後,所有排骨放進廚房紙上,讓其吸取多餘湯汁;排骨在生粉里拍上一層薄薄的生粉,放入熱油鍋里炸至金黃,撈出瀝干油。菠蘿汁加入少許的生粉、生抽、糖、醋。芡汁在干凈的鍋里微火煮至透明狀後,分別放入炸過的排骨、菠蘿。

2.馬齒莧粥

鮮馬齒莧120克,大米60克,蜂蜜30克。

馬齒莧洗凈切碎後,用紗布包好,與大米一並放入鍋中,加水熬成粥,粥熟後,去掉馬齒莧袋,調入蜂蜜食用。每日2次,空腹食用。連用3-5天。

3.扁豆佐餐

取鮮嫩扁豆30克,蔥若干,將扁豆洗凈去老筋放入水中焯透,撈出撒少許鹽瀝水,散熱,將蔥,油及調料拌入,佐餐食用。

4.薏苡仁茶

薏苡仁100克,淡竹葉20克,水煎代茶頻飲,治暑夏胃腸炎腹瀉。

5.木耳冬菇蒸雞

雞半隻、黑木耳20克、冬菇(干)30克、食鹽5克、姜2片、料酒5克、生抽5克、白糖3克、生粉5克。

先將土雞洗凈切塊,冬菇用水泡3個小時,木耳用水泡發,泡好的冬菇洗凈擠干凈水份,黑木耳洗凈,姜切絲備用。然後將雞塊、切好的冬菇、黑木耳、姜絲放進碗里,放入適量的鹽、料酒、生抽、白糖、生粉。最後,攪拌均勻蓋上保鮮膜放一邊腌半小時,鍋內放入水和蒸架將腌好的雞肉放進鍋里隔水蒸約10分鍾即可。

6.金櫻子蓮芡粥

金櫻子12克,炮姜、肉豆蔻各6克,五味子3克,蓮子、芡實、山葯各15克,粳米50克。

先將金櫻子、炮姜、肉豆寇、五味子加水煎,濾汁去渣,然後加入蓮子、芡實、山葯、粳米及水適量,共煮成粥。1日分2次食用。

胃不好的人群吃什麼養胃

1、烤饅頭

烤饅頭可以養胃,不妨試試作為主食。麵包片、饅頭片等主食都是碳水化合物,這樣吃下去,往往會刺激胃酸分泌,加重泛酸;但是如果把麵包片、饅頭片烤一烤再吃,就能起到“養胃”的作用。這是因為,烤焦的麵包片和饅頭片上會形成一層糊化層,這層物質可以中和胃酸、抑制胃酸分泌,起到保護胃黏膜的作用。這是一種古老的食療方法,主要適合慢性淺表性胃炎患者,對大部分胃腸不好的人也都適用。

要注意的是,首先烤的火候要注意,烤至橘紅或金黃色即可,不要烤糊了,否則吃下去弊大於利;其次,胃腸不好的人,烤麵包片、烤饅頭片都不宜吃得過多,每次1-2片即可;再次,烤麵包片、烤饅頭片未必要趁熱吃,稍晾一下也可以。

2、面條

主食中最養胃的是面條。面條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夠的能量,而且在煮的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100克面條煮熟後會變成400克左右,因此能產生較強的飽腹感。此外,面條能夠刺激人的思維活動,人的大腦和神經系統需要一種碳水化合物佔50%的食品,面條就是人的大腦所需要的食品。硬質小麥含有B族維生素,它們對腦細胞有刺激作用。

面條的吃法多種多樣,有過水涼面,也有溫度極高的油潑面。太熱的面對食道會有損傷,太涼則不利於消化吸收。因此在大部分時候,吃碗溫乎乎的面最合適。在吃面條的時候,為了保持營養的平衡,可以增加一個水煮蛋並搭配各種蔬菜,達到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元素的平衡。

3、紅薯

烤紅薯在北方是到處可見的一種小吃。因為,紅薯口味香甜也具有保健的功效,所以也很受人們的喜愛,而且,紅薯還可以養胃去積。紅薯本身養胃,其富含的膳食纖維能消食化積,增加食慾。但紅薯能促進胃酸分泌,所以平時胃酸過多,常感覺反酸、燒心的人不宜吃。平時吃點紅薯粥、蒸紅薯都是不錯的選擇。

吃紅薯時最好別邊吃邊喝水,或者將少量紅薯加大米熬粥食用,這樣就能減輕腸胃不適。相比較成人,孩子更容易出現此類問題,嬰幼兒只建議吃紅薯粥;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在某一餐主食中,用紅薯替代部分主食,但不要超過主食總量的1/3。

4、粥類

要說到養胃,粥絕對是最好的選擇,它非常容易消化。早在古代,人們就已經注重喝粥對身體保健的功效。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曾記載50多種粥,他認為:“每日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虛,谷氣便作,所補不細,又極柔膩,與腸胃相得,最為飲食之良。”意即每天早起,空腹胃虛,可以喝一大碗熱粥,使腸胃得到滋養,不會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

Ⅱ 急性腸炎吃什麼比較好

急性腸炎的患者很多人腹瀉的症狀比較嚴重,甚至有部分患者會出現脫水的症狀。
對於急性腸炎的患者來說,首要的是要補充體液和電解質,使體內的電解質平衡,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考慮口服補液鹽,維持身體內的體電解質平衡,補充丟失的體液。
如果患者本身腹瀉的症狀非常明顯,且伴有明顯的腸痙攣所導致的腹痛,則可以考慮到醫院進行相關的輸液,以免脫水比較嚴重。
如果急性腸炎,腹瀉的症狀比較輕微,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可以少量進食一些流質半流質的食物, 比如稀飯,比較爛軟的面條等,但是在這種情況下要禁止吃油膩,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加重腸道的負擔。而且一次的進食量不能夠過多,做到少吃多餐,減輕腸道的負擔,否則,腸炎比較難恢復,腹瀉的症狀會進一步加重。
所以對於急性腸炎的患者來說,有的時候可能需要暫時禁止吃食物,有的時候可以吃食物來補充一下,要具體看患者的相關情況決定,但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夠過度進食,否則會加重腸道的負擔,加重患者本身的病程進程。

Ⅲ 急性腸胃炎可以吃韭菜雞蛋餃子嗎

急性腸胃炎建議不要吃九菜雞蛋餃子,可以吃一些面條或者粥類的食材。對病情的恢復會有幫助。

下面來看幾道面條的做法:

茄子炸醬面做法步驟:

茄子炸醬面,雖說是純素的,但吃起來軟糯入味、醬香四溢,特別特別過癮。做法很簡單,喜歡的親們一定要試試看~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茄子1個、黃瓜1根、蔥姜適量、黃豆醬半碗、甜面醬100克、面條適量。

第二步:把茄子去皮切成丁、黃瓜切絲、蔥姜切末備用。

第三步:取一個大碗,把甜面醬和黃豆醬放入鍋中,再倒入少許清水攪拌均勻。

第四步:鍋中倒入適量的油,油熱後把茄子放入鍋中開始煸炒。(油的量要比平時炒菜時多一點)

第五步:茄子煸軟吐油後,放入蔥薑末煸炒出香味。

第六步:把攪拌均勻的醬倒入鍋中。

第七步:把醬與茄子一起翻炒均勻,然後放入1勺白糖,小火熬煮3-5分鍾。如圖,醬就做好了。

第八步:燒一鍋水,把面條煮熟。

第九步:撈一碗面,盛一勺醬,再放上少許黃瓜絲,即可上桌開動了。

香菇燜面做法步驟:

燜面是利用水蒸氣的作用將面條、蔬菜、肉類燜熟,使幾種食材的味道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做好的面條味道咸香濃郁,看起來紅潤光亮,吃著更是勁道爽滑,每一口都特別美味。

具體製作方法

第一步:准備食材。鮮面條300克、干香菇適量、豬肉100克、姜適量、蔥適量、蒜適量。

第二步:干香菇清洗干凈,然後用溫水泡發。(一定要完全泡發。這一步可以提前泡好,下班回家直接做,這樣就省時多了。)

第三步:香菇泡發好後切成塊、豬肉切片、蔥姜蒜切末備用。

第四步:泡發香菇的水不要倒掉,留下沉澱一會兒,然後把上面的清液倒出來備用,底下有雜質的部分倒掉。

第五步:鍋中倒入少許油,油熱後把豬肉片放入鍋中煸炒至顏色變白。

第六步:往鍋中放入1勺老抽、半勺白糖,煸炒至肉上色,然後把蔥姜蒜放入鍋中煸炒出香味。

第七步:把香菇放入鍋中煸炒均勻。

第八步:把留下的香菇水倒入鍋中,再放入2勺生抽、1勺鹽調味。(水的量一定要完全沒過香菇,如果香菇水不夠,可以加一些普通水。)

第九步: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燉15分鍾。然後開蓋,把鍋里的湯盛出一碗備用。

第十步:把面條均勻的鋪在鍋中,然後蓋上鍋蓋中小火燒2分鍾。

第十一步:打開鍋蓋,把剛才盛出的那一碗湯均勻的淋在面條上。然後蓋上鍋蓋,再燒4-5分鍾,最後關火燜2分鍾。

第十二步:揭蓋把菜和面條拌勻即可盛出開動了。

Ⅳ 急性腸胃炎 可以吃什麼 不可以吃什麼

你好,急性腸胃炎飲食宜清淡,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能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生冷食物。

Ⅳ 急性腸胃炎應該吃什麼

飲食調理急性腸炎 急性腸炎是最常見的腸道疾病。主要症狀有腹痛、腹瀉、大便呈水樣 ,少的一天拉幾次 ,多的十幾次 ,甚至更多 ,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對急性腸炎患者 ,除注意休息和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外 ,在飲食方面應採取易消化、少刺激、溫熱適度、營養豐富、少食多餐和適時補充水分的原則。 腸炎初期 :是腸道急性充血、水腫、發炎和滲出的階段 ,此時腸蠕動活躍或處於痙攣狀態 ,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較弱 ,所以 ,在起病後 8~ 12小時內 ,患者可吃流質食物 ,如大米粥、藕粉、雞蛋麵糊、細掛面、燴薄面片等。如腹瀉嚴重或出汗較多 ,還應適當給病人多喝一些湯水 ,如米汁、菜湯、果汁、淡鹽開水等 ,以補充體內水、維生素和電解質的不足。 腸炎好轉期 :可給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如大米粥、細面條、蒸蛋羹、咸餅乾等。宜採用少食多餐的方法 ,每日進食 4~ 5次。需要注意的是 ,此時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 ,因這些食物進入腸道後容易發酵產生大量氣體 ,引起腹脹腹痛 ,增加患者痛苦。另外 ,牛奶中含有較多的脂肪 ,脂肪有潤滑腸道、增強腸蠕動的作用 ,可加重腸道負擔 ,對病情不利。 腸炎恢復期 :由於胃腸道尤其是腸道病理生理的改變 ,此時腸道對食物非常敏感 ,因此 ,要特別注意節制飲食 ,飲食上宜吃些清淡、軟爛、溫熱的食物 ,避免過早地進食肥肉、油炸、生冷堅硬的食品以及多纖維食物 ,如芹菜、韭菜、蒜苔等。恢復期後 2~ 3天左右 ,即可按正常飲食進餐。 首先禁酒。 禁止一切辛辣刺激性食物。 少食多餐。 平時用手順時針柔摸腹部。 按時吃葯,遵醫囑。 注意鍛煉身體。 拉肚子」在生活中極為常見。急性腸炎就是在「拉肚子」中最常見的疾病。一旦人們飲食不當,經常發生的就是急性腸炎。 (一) 急性腸炎的病因:(1) 暴飲暴食,進食過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飲酒、飲冰涼飲料過多,或受涼之後。(2) 進食腐敗、污染的食物,如隔夜食物未加熱消毒,臭魚爛蝦,不新鮮的螃蟹、海味,久存冰箱內的肉類食品,發酵變質的牛奶及奶製品。(3) 個別病人對食物產生過敏反應。急性腸炎夏季節多發,與天氣炎熱、食物易腐敗有關。把好「病從口入」這一關,急性腸炎會大大減少。 (二) 急性腸炎的臨床表現:(1) 腹痛腹瀉是主要特點。大多在肚臍周圍痛,呈陣發性絞痛,引起排便感覺,排便後腹痛略有減輕。腹瀉大多為稀水樣便,含有不消化食物殘渣,一般每日可排便7~8次,最多可達十幾次。經治療,1~2天內,最多2~3天恢復正常,病情經過比較良好。(2) 腸鳴音亢進。近病人身旁可清楚聽見其腹內「咕咕」作響。(3) 個別嚴重病人伴低燒,惡心嘔吐,並發生脫水症狀。(4) 急性腸炎要注意與其他疾病引起的腹瀉鑒別。總的說來,腹瀉中較輕的情況一般為急性腸炎。其他疾病需到醫院進一步檢查方能確診。 (三) 救護措施:(1) 首先要卧床休息,保暖,並且禁食12小時,以後逐漸進少量流食,如米湯、藕粉,或稀粥、面湯等,慢慢地恢復正常飲食。(2) 適當止痛止瀉。口服顛茄片。腹瀉嚴重的可吃些烤焦的饅頭片或糊米粥以收斂止瀉。(3) 鼓勵多飲水,具體可見「急性胃炎的救護措施」。(4) 病情輕者可不用「消炎葯」。一般可選用乳酶生、黃連素、氟哌酸等葯。(5) 腹瀉嚴重伴脫水者,及時送醫院給予靜脈輸液治療。 什麼叫急性腸炎? 急性腸炎是夏秋季的常見病、多發病。多由細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其表現主要為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發熱等,嚴重者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 急性腸炎的診斷並不難,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發病;並多有飲食不節或誤食的病史;有呈暴發性流行的特點;病人多表現為惡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天3~5天,甚至數十次不等,大便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症狀。大便常規檢查及糞便培養,紅、白細胞計數可正常或異常。病人以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同時並見,故亦稱急性胃腸炎。 急性腸炎的發病與哪些因素有關? (1)細菌和毒素的感染 常以沙門菌屬和嗜鹽菌(副溶血弧菌)感染最常見,毒素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常見,病毒亦可見到。常有集體發病或家庭多發的情況。如吃了被污染的家禽、家畜的肉、魚;或吃了嗜鹽菌生長的蟹、螺等海產品及吃了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污染了的剩菜、剩飯等而誘發本病。 (2)物理化學因素 進食生冷食物或某些葯物如水楊酸鹽類、磺胺、某些抗生素等;或誤服強酸、強鹼及農葯等均可引起本病。 急性腸炎的病理變化是什麼? 胃腸粘膜充血、水腫、滲出,表面有片狀黃色滲出物或粘液覆蓋,病變可呈局限性或彌漫性。粘膜皺壁上有糜爛、出血點。如表層上皮細胞壞死脫落,固有膜血管受到損害則引起出血和血漿外滲,往往有中性白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少量嗜酸性細胞浸潤,嚴重者粘膜下層亦有充血、水腫。 沙門菌性胃腸炎時小腸是主要的病變部位,但也累及到結腸,引起痢疾樣症狀。沙門菌具有侵襲性,引起粘膜炎症反應,伴粘膜下層中性粒細胞浸潤,有時可深至固有層。炎症細胞產生和釋放前列腺素,使腺苷酸環化酶活性增高。沙門菌分泌腸毒素,直接刺激腺苷酸環化酶系統,使腸液分泌能力大大增加,超過腸道重吸收能力,引起腹瀉。 急性腸炎的臨床表現有哪些? (1)消化道症狀:惡心、嘔吐、腹痛、腹瀉是本病的主要症狀。嘔吐起病急驟,常先有惡心,繼之則嘔吐,嘔吐物多為胃內容物。嚴重者可嘔吐膽汁或血性物。腹痛以中上腹為多見,嚴重者可呈陣發性絞痛。腹瀉表現為水樣便,每天數次至數十次不等,伴有惡臭、多為深黃色或帶綠色便,很少帶有膿血,無里急後重感。 (2)全身症狀:一般全身的症狀輕微,嚴重病人有發熱、失水、酸中毒、休克等症狀,偶可表現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3)體征方面:早期或輕病例可無任何體征。查體時可有上腹部或臍周有輕壓痛、腸鳴音常明顯亢進,一般患者的病程短,數天內可好轉自愈。 急性腸炎的實驗室檢查有哪些? (1)血液檢查:血常規中的白細胞可輕度增加,血沉略有增快。 (2)大便常規或培養:多為正常,也可見到少量白細胞和紅細胞。如系細菌感染可發現致病菌。 急性腸炎的診斷依據是什麼? 本病診斷主要依據急性起病,最近有飲食不節或攝入對胃有不良刺激的葯物等病史,以及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臨床表現。大便常規有粘液及紅、白細胞。細菌培養可發現致病菌。白細胞計數輕度升高。 急性腸炎與哪些疾病鑒別? 本病當有上消化道出血時,應與消化性潰瘍、食道靜脈曲張破裂等引起的出血相鑒別。少數病例出現腹部劇痛,應與消化性潰瘍穿孔、急性膽囊炎、急性腹膜炎、急性闌尾炎和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相鑒別。 急性腸炎的治療原則是什麼? (1)去除誘因,卧床休息,進清淡易消化食物。 (2)如找到致病菌,應按葯物葯敏試驗用葯,或選用黃連素0.1~0.2g,或PPA 0.5~ 1.0g,日3~4次/日,口服。 (3)對症治療,腹痛可用阿托品。脫水病人應予補液,並注意糾正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發生休克者應按休克處理。 急性腸炎的常用治療葯物有哪些? (1)解痙止痛:腹痛可用解痙劑,如口服阿托品0.3~0.6mg或普魯苯辛15mg~30mg,或肌肉注射山莨菪鹼5~10mg,或安腹痛1支。 (2)抗菌消炎:如細菌感染,應選用抗生素葯物,如黃連素0.3g,每日3次,復方新諾明,每次1~2片,每日3~4次。氟哌酸0.1~0.2,每日3次。慶大黴素16萬單位,口服,每日3~4 次。若劇烈嘔吐或明顯失水時,給予靜脈滴注葡萄糖鹽水。酸中毒時適當靜點5%碳酸氫鈉溶液。上消化道出血時應補液或輸血、冰水洗胃、口服制酸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