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在谷歌地球里如何將自己的圖片添加到kml文件里,但不上傳到伺服器,謝謝高手了
截圖搞了半天..
你可以照著我的截圖做,先把圖片添加進去,然後在谷歌地球左側邊欄會出現剛剛圖片那個圖層的,然後按照截圖里的第二步,滑鼠右鍵點擊「將位置另存為」就行了
這樣不會上傳到伺服器的
❷ 我們離地球多遠就看不到地球了呢
地球是人類生存了數百萬年的家園,對於地球到底長什麼樣,到底有多麼美麗,在人類沒有走出地球之前,我們是無法真切感受和看到的。古時候的人們只知道地球很大,可是到底有多大卻不知道。這其實和人類現在對於浩瀚的宇宙的理解一樣,我們知道宇宙很大,但具體有多大,我們現在也不知道。
隨著人類走進科技時代之後,很快就實現了飛天的夢想,走出了地球。當人類走出地球之後,才對地球有了直觀和清晰的認知,原來地球只是一個球體,在浩瀚的宇宙可能連塵埃也算不上。
雖然地球只是浩瀚宇宙無數行星中的一員,但是地球由於是生命星球還是文明星球,它的美麗自然也是其它沒有生命的星球可以相比的。就拿太陽系八大行星,其它行星可遠沒有地球這么美麗,光彩奪目的景象,從太空中看地球,地球是一相藍色的美麗星球,這可能也是生命星球的特色吧。
火星看完地球之後,下一站是木星,此時距離地球約12.8億公里,這個距離看地球是一個明亮的藍點,依然是獨一無二的色彩。相信站在這個位置看地球,很多朋友都會感慨:地球太渺少了,同時也自豪人類的偉大,能夠在如此小的藍點上不斷發展,探索宇宙的奧秘。
過了木星之後,再往前走看到的地球會越來越少,直到完全看不見。人類目前拍攝到的最遠觀測地球圖,是旅行者一號在1990年,距離地球60億公里的位置拍攝的,這張圖片如果不放大仔細尋找,你還真發現不了地球藍點,這是我們能夠在宇宙中觀測到地球的最遠距離,再往前走,即使將拍攝圖放大,也是看不到地球存在的。
當然,觀測地球的最遠距離並不是一塵不變的,它會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進步,距離也會不斷擴大,有可能在未來,站在一光年外的太陽系外,仍然能夠給地球拍攝清晰的照片也是有可能的。當然,這樣的技術對於人類來說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我們目前的飛船速度太慢,連太陽系都無法飛出去,而要飛出太陽系,飛船的速度最少也要達到亞光速才行,要知道奧爾特星雲的厚度達到了一光年,要穿越這片星雲,以人類現在的飛船速度要飛一萬年左右。只有站得離地球越遠,我們才能夠真正明白地球的渺小,才明白人類現在的科技在宇宙中根本不算什麼。
只有真正走出地球,我們才能夠感受地球的美麗和宇宙的浩瀚,這跟我們坐在電腦前看網路上的地球圖片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可惜,到太空看地球現在還只是宇航員的福利,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只能夠在電腦上看美麗的地球圖片了。
不過,隨著人類科技的快速發展,未來航天器也會越來越先進,等到飛船不需要火箭助推,像飛機起飛那樣可以輕松走出地球的時候,人類的太空旅遊事業也就要開始了,那個時候,普通人也可以像乘坐飛機一樣,去太空旅遊,去月球旅遊,去火星旅遊,我們同樣可以從不同的地方去觀測地球,去感受地球的美麗。
❸ 人造衛星能拍攝到地球的全景圖嗎
人造衛星能拍攝到地球的全景圖是沒有問題的,當然一次只是拍攝約半個球面。你可以在球的遠處一個點畫二條線與球相切,二線內的范圍就是可拍攝的區域。點越遠,可拍攝的面積就越大。多張圖就可以把地球的全貌一覽無余啦。
❹ 從北極和南極看地球看到的是哪些洲和哪些洋帶圖
南極是大陸(冰川覆蓋)-南極洲,北極是海洋---北冰洋。
亞洲是太平洋和北冰洋
歐洲是大西洋和北冰洋
從北極上空看地球,有北冰洋、北美洲和亞洲、歐洲北部的沿海地區。環北極的陸地部分有俄羅斯,美國,加拿大,丹麥,挪威,冰島,瑞典和芬蘭八個環北極國家。主要海域有格陵蘭海,挪威海,巴倫支海和白令海。
南極境內沒有一個國家,也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有些國家出於佔有慾望,曾對南極做了扇形「領土」分割,分別宣稱它屬於自已,但並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承認,是不算數的。北極卻非如此,挪威、丹麥、加拿大、美國、俄羅斯、芬蘭、冰島、瑞典等8個國家的領土伸入其境內。
(4)你可以是加到地球的圖片擴展閱讀:
北極是指北緯66°34′(北極圈)以北的廣大區域,也叫做北極地區。北極地區包括極區北冰洋、邊緣陸地海岸帶及島嶼、北極苔原和最外側的泰加林帶。
如果以北極圈作為北極的邊界,北極地區的總面積是2100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部分佔800萬平方千米。也有一些科學家從物候學角度出發,以7月份平均10℃等溫線(海洋以5℃等溫線)作為北極地區的南界,這樣,北極地區的總面積就擴大為2700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約1200萬平方千米。
而如果以植物種類的分布來劃定北極把全部泰加林帶歸入北極范圍,北極地區的面積就將超過4000萬平方千米。北極地區究竟以何為界,環北極國家的標准也不統一,不過一般人習慣於從地理學角度出發,將北極圈作為北極地區的界線。
❺ 在木星的天空上能看到地球嗎
在木星上可以看見地球,只不過不易觀察,就像金星一樣,在黃昏的落日旁出現。
按照stellarium來推算的話,星等是0.84等。下面有張我用stellarium合成的圖片,你可以看一下。看金星很費事,他總是和太陽在一塊,星等是0.22等
❻ 地球的形狀是什麼樣的
科學家經過長期的精密測量,發現地球並不是一個規則球體,而是一個兩極部位略扁赤道稍鼓的不規則橢圓球體,誇張地說,有點像「梨子」,稱之為「梨形體」。地球的赤道半徑約長6378.137Km,這點差別與地球的平均半徑相比。
十分微小,從宇宙空間看地球,仍可將它視為一個規則球體。如果按照這個比例製作一個半徑為1米的地球儀,那麼赤道半徑僅僅比極半徑長了大約3毫米,憑著人的肉眼是難以察覺出來的,因此在製作地球儀時總是將它做成規則球體。
(6)你可以是加到地球的圖片擴展閱讀
地球的位置: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在最近的一個世紀里,這一認識發生了根本性的拓展。起初,地球被認為是宇宙的中心,而當時對宇宙的認識只包括那些肉眼可見的行星和天球上看似固定不變的恆星。17世紀日心說被廣泛接受。
其後威廉·赫歇爾和其他天文學家通過觀測發現太陽位於一個由恆星構成的盤狀星系中。到了20世紀,對螺旋狀星雲的觀測顯示我們的銀河系只是膨脹宇宙中的數十億計的星系中的一個。到了21世紀,可觀測宇宙的整體結構開始變得明朗,超星系團構成了包含大尺度纖維和空洞的巨大的網狀結構。
超星系團、大尺度纖維狀結構和空洞可能是宇宙中存在的最大的相干結構。在更大的尺度上宇宙是均勻的,也就是說其各個部分平均有著相同的密度、組分和結構。
❼ 圖片上的地球圖案大小不變,想把後面的白色背景擴大,因為要在圖案下方加文字,四周加一些圖案
新建一個比原來圖片大的畫布然後直接粘貼在上面不就好了
❽ 假如站在宇宙上看地球,地球究竟是怎樣的呢
每當夜幕降臨,抬頭仰望天空,我們總是能看見一閃一閃的星星。在過去,人們的生活中並沒有出現那麼多現代化的照明。在每個漆黑的夜晚,人們都是依靠著月亮和星星的光亮來看路。你是否曾思考過一個問題:星星到底是什麼?
所以說,在不同位置觀察同一個物體,看到的結果都是不同的。當你站在火星上的時候觀望地球時,地球對於你來說很可能就是天空中那顆閃閃發亮的“星星”。但當你站在其他星球觀察地球時,結果可能就不一定是如此了。
❾ 誰有地球圖片,不要那種很差的,只要是宇宙的圖片都可以。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9/97/The_Earth_seen_from_Apollo_17.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a/Jupiter_family.jpg
木星及其四顆最大的衛星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6/62/Starsinthesky.jpg
數以百萬計的恆星聚集在一起。圖片由哈勃太空望遠鏡攝得。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c/c3/CL0024%2B17.jpg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8/8c/Hubble_Deep_Field_South.jpg
哈柏南天深空
http://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1/16/Ngc239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