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混凝土疊合樓板技術
下面是中達咨詢給大家帶來關於通過招標選定中標人決定合同價的相關內容,以供參考。
4.3、混凝土疊合樓板技術
4.3.1、技術內容
混凝土疊合樓板技術是指將樓板沿厚度方向分成兩部分,底部是預制底板,上部後鍵迅澆混凝土疊合層。配置底部鋼筋的預制底板作為樓板的一部分,在施工階段作為後澆混凝土疊合層的模板承受荷載,與後澆混凝土層形成整體的疊合混凝土構件。
混凝土疊合樓板按具體受力狀態,分為單向受力和雙向受力疊合板;預制底板按有無外伸鋼筋可分為「有鬍子筋」和「無鬍子筋」;拼縫按照連接方式可分為分離式接縫(即底板間不拉開的「密拼」)和整體式接縫(底板間有後澆混凝土帶)。
預制底板按照受力鋼筋種類可以分為預制混凝土底板和預制預應力混凝土底板:預制混凝土底板採用非預應力鋼筋時,為增強剛度目前多採用桁架鋼筋混凝土底板;預制預應力混凝土底板可為預應力混凝土平板和預應力混凝土帶肋板、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
跨度大於3m時預制底板宜採用桁架鋼筋混凝土底板或預應力混凝土平板,跨度大於6m時預制底磨亮旅板宜採用預應力混凝土帶肋底板、預應力混凝土空心板,疊合樓板厚度大於180mm時宜採用預應力混凝土空心疊合板。
保證疊合面上下兩側混凝土共同承載、協調受力是預制混凝土疊合樓板設計的關鍵,一般通過疊合面的粗糙度以及界面抗剪構造鋼筋實現。
施工階段是否設置可靠支撐決定了疊合板的設計計算方法。設置可靠支撐的疊合板,預制構件在後澆混凝土重量及施工荷載下,不至於發生影響內力的變形,按整體受彎構件設計計算;無支撐的疊合板,二次成形澆築混凝土的重量及施工荷載影響了構件的內力和變形,應按二階段受力的疊合構件進行設計計算。
4.3.2、技術指標
(1)預制混凝土疊合樓板的設計及構造要求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JGJ 1、《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技術標准》GB/T 51231的相關要求;預制底板製作、施工及短暫設計狀況設計應符合《混凝土結構施工規范》GB 50066的相關要求;施工驗收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的相關要求。
(2)相關國家建築標准設計圖集包括《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60mm厚底板)》15G366-1、《預制帶肋底板混凝土疊合板》14G443、《預應力混凝土疊合板(50mm、60mm實心底板)》06SG439-1。
(3)預制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30;預制預應力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40,且不應低於C30;後澆混凝土疊合層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於C25。
(4)預制底板厚度不宜小於60mm,後澆混凝土疊合層厚度不應小於60mm。
(5)預制底板和後澆混凝土疊合層之間的結合面應設置粗糙面,其面積不宜小於結合面的80%,凹凸深度不應小於4mm;設置桁架鋼筋的預制底板,設置自然粗糙面即可。
(6)預制底板跨度大於4m,或用於懸挑板及相鄰懸挑板上部縱向鋼筋在在懸挑層內錨固時,應設置桁架鋼筋或設置其他形式的抗剪構造鋼筋。
(7)預制底板採用預制預應力底板時,應採取控制反拱的可靠措施。
4.3.3、瞎凳適用范圍
各類房屋中的樓蓋結構,特別適用於住宅及各類公共建築。
4.3.4、工程案例
京投萬科新里程、金域華府、寶業萬華城、上海城建浦江基地五期經濟適用房、合肥蜀山公租房、沈陽地鐵惠生新城、深港新城產業化住宅等。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㈡ 疊合板鋼筋網片綁扎驗收規范
梁筋應嚴格按照圖紙和鋼筋網片配料單進行加工,加工時要注意鋼筋網片的彎點、鋼筋網片對焊接點的設計位置,和同一部位鋼筋網片焊接點的錯接。悉知梁鋼筋網片要保證伸入支座的錨固長度符合設計和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梁筋的綁扎要明確區分主次梁的鋼筋網片位置和下次向,確定綁扎順序。梁的主筋要保證其位置和間距,數量及保護層厚度符合設計要求。大梁的底筋兄頃要用Φ25鋼筋網片墊起,防止骨架半成品被踩壓下落。
?柱、梁間節點鋼筋網片的綁扎:應注意梁轉端部鋼筋網片的連接和錨固及連接,丁位元組點鋼筋網片的處理,應注意結合參照98ZG003相關節點的結構處理。同時更應注意梁與梁的交接、連接情況。
根據本設計具體要求,框架梁如與其它梁相交時,須在框架梁中其它梁的兩側各設附加箍筋及吊筋(箍筋及吊筋位置按梁配筋圖)。框架柱中須沿柱高設置2φ6 @ 500,長度不小於牆長的1/5或700(牆長小700時,等於牆垛長度)的水平拉結鋼筋網片,鋼筋網片端部彎直鉤。構造柱的位置不同,各樓層的構造柱上下端錨入樓層框架梁中。屋頂構造柱下端錨入框架柱或連梁中,上端錨入壓頂圈樑中。構造柱中須沿柱高設置2φ6@500,長度不小於牆長1/5或700(牆長小於700時,等於牆垛長度)的水平拉結鋼筋網片,鋼筋網片端部彎直鉤。
?現澆板鋼筋網片:綁扎時羨陸陸要保證受力筋和上層負筋伸入支座的長度、間距、型號和數量,要保證板的下筋伸入梁、柱的長充應符合設計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為了保證板筋不產生位移,應全部扎牢,保證其位置和間距。板的下筋應做15mm厚墊塊,保證板的保護層厚度,防止漏筋現象發生。板的負筋應增設架立筋,以@250布置,保證負筋的位置,在衛生間的預留洞處設置直徑比洞口大30mm的環形筋進行加固,中斷的底層受力筋和上層負筋
㈢ 裝配式建築施工質量管理與驗收要點
裝配式建築已經成為國家政策在火熱推進,但是對於裝配式建築,大多數項目由於缺乏理論和經驗,在現場施工質量氏巧管理與驗收上還存在諸多問題。小編基於中建七局的工程實踐,總結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施工質量管理與驗收的做法,以供大家參考實施。
1 質量管理體系
施工單位應建立健全可靠的技術質量保證體系。配備相應的質量管理人員,認真貫徹落實各項質量管理制度、法規和相關規范。
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應制定嚴格的質量監督管理措施,定期組織召開監理例會,協調工作安排,審核工程進度,並對工程存在的質量和安全隱患進行通報,督促施工單位進行整改。
2 質量管理要求
施工中嚴格執行「三檢」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後必須經過班組自檢、互檢、交接檢認定合格後,由專業質檢員進行復查,並完善相應資料,報請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合格後,才能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所有構件進場前進行質量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使用。
套筒灌漿作業前構件安裝質量報監理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灌漿作業,並且對灌漿作業整個過程進行監督並做好灌漿作業記錄。
商品混凝土澆築前先對商品混凝土隨車資料進行檢查,報請監理驗收並簽署混凝土澆築令後方可澆築。
3 預制構件進場驗收
構件運輸採用牢靠的運輸車和專用存放架,所有進場構件需提交相關生產資料,並對外觀、尺寸、預留預埋等進行全面檢查。
4 吊裝要求
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施工宜採用工具化、標准化的工裝系統。
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施工前,宜選擇有代表性的單元進行預制構件試安裝,並應根據試安裝結果及時調整施工工藝、完善施工方案。
吊裝架
試安裝
5 鋼筋套筒灌漿質量控制要求
施工過程應嚴格控制灌漿料的現場製作工藝、專人監督灌漿作業過程,確保灌漿作業質量,並做好灌漿作業記錄。
灌漿料檢查
灌漿料試塊留置
灌漿作業完成後堵
6 過程質量行老控制和檢查
牆體安裝質量檢查
現澆節點檢查
牆體定位線檢查
7 監理驗收
牆體安裝質量驗收
一、一般規定
1裝配式混凝土建築施工應按現行國家標准《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 50300的有關規定進行單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項工程和檢驗批的劃分和質量驗收。
2裝配式混凝土建築的裝飾裝修、機電安裝等分部工程應按國家現行有關標准進行質量驗收。
3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應按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檔核升進行驗收,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部分應按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的分項工程驗收,混凝土結構子分部中其他分項工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的有關規定。
4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用的原材料、部品、構配件均應按檢驗批進行進場驗收。
5裝配式混凝土結構連接節點及疊合構件澆築混凝土前,應進行隱蔽工程驗收。隱蔽工程驗收應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1)混凝土粗糙面的質量,鍵槽的尺寸、數量、位置;
(2)鋼筋的牌號、規格、數量、位置、間距,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及平直段長度;
(3)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搭接長度、錨固方式及錨固長度;
(4)預埋件、預留管線的規格、數量、位置;
(5)預制混凝土構件接縫處防水、防火等構造做法;
(6)保溫及其節點施工;
(7)其他隱蔽項目。
6混凝土結構子分部工程驗收時,除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的有關規定提供文件和記錄外,尚應提供下列文件和記錄:
(1)工程設計文件、預制構件安裝施工圖和加工製作詳圖;
(2)預制構件、主要材料及配件的質量證明文件、進場驗收記錄、抽樣復驗報告;
(3)預制構件安裝施工記錄;
(4)鋼筋套筒灌漿型式檢驗報告、工藝檢驗報告和施工檢驗記錄,漿錨搭接連接的施工檢驗記錄;
(5)後澆混凝土部位的隱蔽工程檢查驗收文件;
(6)後澆混凝土、灌漿料、座漿材料強度檢測報告;
(7)外牆防水施工質量檢驗記錄;
(8)裝配式結構分項工程質量驗收文件;
(9)裝配式工程的重大質量問題的處理方案和驗收記錄;
(10)裝配式工程的其他文件和記錄。
二、預制構件
主控項目
1專業企業生產的預制構件,進場時應檢查質量證明文件。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檢查質量證明文件或質量驗收記錄。
2專業企業生產的預制構件進場時,預制構件結構性能檢驗應符合下列規定:
(1)梁板類簡支受彎預制構件進場時應進行結構性能檢驗,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結構性能檢驗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有關規定及設計的要求,檢驗要求和試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4的有關規定。
2)鋼筋混凝土構件和允許出現裂縫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應進行承載力、撓度和裂縫寬度檢驗;不允許出現裂縫的預應力混凝土構件應進行承載力、撓度和抗裂檢驗。
3)對大型構件及有可靠應用經驗的構件,可只進行裂縫寬度、抗裂和撓度檢驗。
4)對使用數量較少的構件,當能提供可靠依據時,可不進行結構性能檢驗。
5)對多個工程共同使用的同類型預制構件,結構性能檢驗可共同委託,其結果對多個工程共同有效。
(2)對於不可單獨使用的疊合板預制底板,可不進行結構性能檢驗。對疊合梁構件,是否進行結構性能檢驗、結構性能檢驗的方式應根據設計要求確定。
(3)對本條第1、2款之外的其他預制構件,除設計有專門要求外,進場時可不做結構性能檢驗。
(4)本條第1、2、3款規定中不做結構性能檢驗的預制構件,應採取下列措施:
1)施工單位或監理單位代表應駐廠監督生產過程。
2)當無駐廠監督時,預制構件進場時應對其主要受力鋼筋數量、規格、間距、保護層厚度及混凝土強度等進行實體檢驗。
檢驗數量:同一類型預制構件不超過1000個為一批,每批隨機抽取1個構件進行結構性能檢驗。
檢驗方法:檢查結構性能檢驗報告或實體檢驗報告。
註:「同類型」是指同一鋼種、同一混凝土強度等級、同一生產工藝和同一結構形式。抽取預制構件時,宜從設計荷載最大、受力最不利或生產數量最多的預制構件中抽取。
3、預制構件的混凝土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且不應有影響結構性能和安裝、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處理記錄。
4、預制構件表面預貼飾面磚、石材等飾面與混凝土的粘結性能應符合設計和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批檢查。
檢驗方法:檢查拉拔強度檢驗報告。
一般項目
5、預制構件外觀質量不應有一般缺陷,對出現的一般缺陷應要求構件生產單位按技術處理方案進行處理,並重新檢查驗收。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技術處理方案和處理記錄。
6、預制構件粗糙面的外觀質量、鍵槽的外觀質量和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量測。
7、預制構件表面預貼飾面磚、石材等飾面及裝飾混凝土飾面的外觀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或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批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或輕擊檢查;與樣板比對。
8、預制構件上的預埋件、預留插筋、預留孔洞、預埋管線等規格型號、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按批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尺量;檢查產品合格證。
9、預制板類、牆板類、樑柱類構件外形尺寸偏差和檢驗方法應分別符合下表的規定。
預制樓板類構件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預制牆板類構件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預制樑柱桁架類構件外形尺寸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檢查數量:按照進場檢驗批,同一規格(品種)的構件每次抽檢數量不應少於該規格(品種)數量的5%且不少於3件。
10、裝飾構件的裝飾外觀尺寸偏差和檢驗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裝飾構件外觀尺寸允許偏差及檢驗方法
檢查數量:按照進場檢驗批,同一規格(品種)的構件每次抽檢數量不應少於該規格(品種)數量的10%且不少於5件。
三、預制構件安裝與連接
主控項目
1預制構件臨時固定措施應符合設計、專項施工方案要求及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檢查,檢查施工方案、施工記錄或設計文件。
2裝配式結構採用後澆混凝土連接時,構件連接處後澆混凝土的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按批檢驗。
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准》GB/T 50107的有關規定。
3鋼筋採用套筒灌漿連接、漿錨搭接連接時,灌漿應飽滿、密實,所有出口均應出漿。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檢查灌漿施工質量檢查記錄、有關檢驗報告。
4鋼筋套筒灌漿連接及漿錨搭接連接用的灌漿料強度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及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按批檢驗,以每層為一檢驗批;每工作班應製作1組且每層不應少於3組40mm×40mm×160mm的長方體試件,標准養護28d後進行抗壓強度試驗。
檢驗方法:檢查灌漿料強度試驗報告及評定記錄。
5預制構件底部接縫座漿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按批檢驗,以每層為一檢驗批;每工作班同一配合比應製作1組且每層不應少於3組邊長為70.7mm的立方體試件,標准養護28d後進行抗壓強度試驗。
檢驗方法:檢查座漿材料強度試驗報告及評定記錄。
6鋼筋採用機械連接時,其接頭質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准《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 107的有關規定。
檢查數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准《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 107的有關規定。
檢驗方法:檢查鋼筋機械連接施工記錄及平行試件的強度試驗報告。
7鋼筋採用焊接連接時,其焊縫的接頭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並應符合現行行業標准《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 18的有關規定。
檢查數量:應符合現行行業標准《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 18的有關規定。
檢驗方法:檢查鋼筋焊接接頭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
8預制構件採用型鋼焊接連接時,型鋼焊縫的接頭質量應滿足設計要求,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結構焊接規范》GB 50661和《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5的有關規定。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5的有關規定。
9預制構件採用螺栓連接時,螺栓的材質、規格、擰緊力矩應符合設計要求及現行國家標准《鋼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7和《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5的有關規定。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 50205的有關規定。
10裝配式結構分項工程的外觀質量不應有嚴重缺陷,且不得有影響結構性能和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量測;檢查處理記錄。
11外牆板接縫的防水性能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驗數量:按批檢驗。每1000m2外牆(含窗)面積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不足1000m2時也應劃分為一個檢驗批;每個檢驗批應至少抽查一處,抽查部位應為相鄰兩層4塊牆板形成的水平和豎向十字接縫區域,面積不得少於10m2。
檢驗方法:檢查現場淋水試驗報告。
一般項目
12裝配式結構分項工程的施工尺寸偏差及檢驗方法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要求時,應符合本標准表10.4.12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樓層、結構縫或施工段劃分檢驗批。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13裝配式混凝土建築的飾面外觀質量應符合設計要求,並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 50210的有關規定。
工程招標業主名錄
吉林工程招標業主名錄
黑龍江工程招標業主名錄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製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㈣ 疊合板底筋需要在後台下料嗎
不用。
基礎底板施工基礎底板施工與傳統施工方法一致,只是猜桐對預洞搜留的牆體豎向插筋的尺寸及位置要求較嚴格。預留插筋檢查、調整基礎底板施工完畢,牆板吊裝前應對基礎預留的牆體豎向鋼筋進行檢查和調整。標高控制墊塊放置牆板吊裝前要對底板基礎面進行測量,並在每塊牆板下腳放置水平標高控制墊塊。疊合牆板吊裝疊合牆板應按要求進行吊裝,每塊牆板用兩根斜支撐固定和調整。疊合牆板吊裝應按事先制訂好的方案分段進行,盡量減少挪動吊車及工具。預制牆板底部及拼縫牆板吊裝完畢後,工人即可進行拼縫處理工作,一般可用嵌縫砂漿和木條兩種方式。現澆框架柱施工疊合牆板安裝完成後,即可進行現澆框架柱施工,包括鋼筋綁扎、支模、混凝土澆築、拆模等。現澆框架梁施工框架柱施工完畢後,開始進行現澆框架梁施工,包括支底模、綁鋼筋、梁側模加固等工作。樓板支撐安裝施工樓板支撐安裝應按設計圖紙要求進行布置,與框架梁施工穿插進行,盡可能減少施工工期。疊合樓板吊裝施工疊合樓板吊裝,應按照設計圖紙中的安裝布置圖進行,布置圖上有詳細樓板編號、尺寸及位置。水電管線連接疊合樓板上的水電線盒及管道會在生產階段提前預留,安裝完畢後現場只需將其管線連接即可。樓板上層鋼筋安裝樓板上層鋼筋應置於格構樑上弦鋼筋上,與格構梁綁扎固定,以防止偏移和混凝土澆築上浮。檢納兆歷查驗收混凝土澆築前,應按相關規范對疊合板安裝及現場鋼筋綁扎等項目進行檢查驗收。混凝土澆築混凝土澆築應從牆板開始,分層澆築,每層澆築高度不大於80cm,間隔時間一般不小於1h。
疊合樓板是由預制板和現澆鋼筋混凝土層疊合而成的裝配整體式樓板。
㈤ 請問施工過程中預制樓梯的安全防護檢查驗收有哪些項目
預制樓梯是裝配式建築中常用的構件之一,它在構件廠進行生產,最後運至施工現場安裝,安裝完成後即可立即作為現場施工通道使用,方便、快捷。
預制樓梯生產中,扶手預埋件可提前埋指物好,與防滑條、滴水線等構造通過定模生產一次澆築成型,減少現場樓梯二次處理工藝;而且預制雀鏈樓梯較現澆樓梯質量高、觀感好,具有清水混凝土的美觀效果。
二、預制樓梯的生產方式及工藝流程
預制樓梯在構件廠的生產方式主要有卧式生產和立式生產。
卧式樓梯模具相對於立式而言,雖然安放鋼筋籠、澆築混凝土都較為方便,但是卧式模具生產的樓梯在脫模堆放時,會多一道翻轉工序,預埋件安裝比立式多;樓梯背面滴水線還需要人工用壓條形成,而立式則通過模具即可一次成型。
立式模具除鋼筋安裝較為麻煩,混凝土澆築時有漏漿的風險外,其生產方便性、效率性、成型質量都好於卧式,因而,構件廠一般都採用立式生產方式製作樓梯。
本文也將主要針對立式生產方式樓梯易出現的質量問題進行探討。立式生產方式的生產工藝流程如下:
三、預制樓梯質量控制與問題處理
預制樓梯作為異型構件,生產工藝較為復雜,由於各方面的原因,質量通病也易發生,雖然大部分問題對結構安全沒有影響,但是作為對外觀要求較高的預制構件,這類問題就十分重要。結合我司在生產中的經驗,現對樓梯生產中易出現的幾種情況進行了分析並提出相應的修補方法。
1、鋼筋籠漏筋現象
鋼筋籠作為主控項目,且根據樓梯模具設計的特殊性屬於立式模具,返工系數難度大。與疊合板不同的是,疊合板一般採用通用式或常規式模具生產,澆築前鋼筋外漏面積大,且設計頃逗孫簡單,採用的都是鋼筋網片,鋼筋規格較單一,出現鋼筋問題返工容易,難度小。
樓梯的鋼筋採用的是鋼筋籠,鋼筋排布密集,鋼筋規格較多,出現問題需要重新拆模,花費大量的人工與時間,所以樓梯鋼筋籠應在合模前進行全面的檢驗,避免返工,保證生產效率與質量。
㈥ 疊合板套什麼清單定額
疊合板是一種在建築和結構工程中廣泛使用的材料,它由兩層以上的木材或竹材層經過相互垂直方向上的膠合構成的。關於疊合板套清單定額,具體需要根據應用場景和工程需求進行確定。以下是一些常見用途和對應的清單定額:
1. 地面鋪裝:疊合板地板鋪裝一般需要包括基礎處理、安裝、修補等項目,其清單定額可以參考混凝土地面找平層以及復合地板的清單。租賣
2. 室內牆體裝修:疊合板作為牆體面板使用時,其清單定額需要包弊薯逗括背景處理、安裝、翻邊、開孔等項目,參考石膏板抹灰工程的清單定額。
3. 屋面覆蓋:疊合板在屋面覆蓋中應包括塗料底層處理、防水層處理、斜坡處理、瓦片鋪設等項目,清單定額可參考瀝青防水卷材屋面覆蓋建築工程的相關標准。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僅為一些常見應用場景和對應的清單定額,並不代表所有情況。具體清單定額的制定應根據工手信程實際需求及相關標准進行確定。
㈦ 兩塊疊合板之間的安裝距離
疊合樓板是裝配式樓板和現澆樓板相結合的一種結構形式,底部採用預制的混凝土薄板為永久模板,上部澆築現澆混凝土疊合層,兩部分混凝土整體受力,形成裝配整體式疊合樓板。
PART1.疊合板特點
1、疊合樓板具有良好的整體性和連續性,有利於增強建築物的抗震性能。
2、疊合樓板可節省模板,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於飾面層裝修。
3、疊合樓板施工進度快,可縮短施工周期,提高工作效率,節省人工,降低施工成本。
4、疊合樓板,減少了現場混凝土澆築量,減少混凝土振搗時的雜訊污染,符合節能減排方針。
PART2.疊合板進場要求
1、疊合板採用桁架朝上疊放的堆放方式,嚴禁倒置,構件應有清晰的吊點、附著點、拉結點標識,各層疊合板下部設置墊塊,墊塊在構件下的位置應與脫模、吊裝時的起吊位置一致。各層薄板間也須設置墊木且墊木應上下對齊,堆放層數不應大於6層,並應有穩固措施。
2、預制構件進場時須對每塊構件進場驗收,主要針對構件外觀和規格尺寸進行檢查。要求外觀質量上不能有嚴重的缺陷,且不應有露筋和影響結構使用性能的蜂窩、麻面和裂縫等現象。
疊合板進場質量驗收
PART3.疊合板施工工藝
1、施工流程
2、支撐搭設重點
疊合樓板下支撐採用工具式支撐系統,由鋁工字梁、專用托座、獨立鋼支柱和穩定三腳架組成。獨立鋼支柱可伸縮微調,主要用於預制構件水平結構作垂直支撐,能夠承受梁板結構自重和施工荷載。支撐系統一般布置三層,與普通鋼管滿堂支架相同,其原則應保證現澆層混凝土強度達到規范的拆模強度。
獨立鋼支冊簡撐的布置依據以下原則:獨立鋼支撐沿支撐橫梁的間距依據上部荷載和橫梁剛度計算確定,一般不超過2m;支撐橫梁間距由疊合板自身剛度控制,一般不超過1.8m;支撐橫梁距疊合板兩側支座(疊合板以橫梁為臨時支座懸挑)距離不超過0.5m;支撐橫梁擱置方向與疊合板格構筋方向垂直。
3、疊合板吊裝
項目前期應復核預制構件荷載進行塔吊選型,並且塔吊必須全覆蓋裝配式樓棟及疊合板堆放區。疊合板先吊起距地50厘米停止,檢查鋼絲繩、吊鉤的受力情況,使疊合板保持水平,然後吊至作業層上空。起吊時吊索水平夾角不宜小於60°,且不應小於45°,即疊合板構件鋼絲繩長度不小於3m。5級風以上時應停止吊裝。
4、疊合板施工工藝
(1)板端支座處,預制板內的縱向受力鋼筋宜從板端伸出並錨入支承梁或牆的後澆混凝土中,錨固長度不應小於5d(d為縱向受力鋼筋直徑),且宜伸過支座中心線。
(2)疊合板的預制板厚度不宜小於60mm,後澆混凝土疊合層厚度不應小於70mm;當疊合板的預制板採用空心板時,板端空腔應封堵;跨度大於3m的疊合板,宜採用桁架鋼筋混凝土疊合板;跨度大於6m的疊合板,宜採用預應力混凝土預制板;板厚大於180mm的疊合板,宜採用混凝土空心板。
(3)疊合板接縫定位粘貼海綿條,海綿條位置粘貼務必准確;在模板上彈出兩條預制板邊緣線,海綿條沿著邊緣線進行牢固粘貼,粘貼完成後應及時進行預制板安裝。
(4)線管走疊合板桁架下方,避免了線管踩踏,保護了線管又能保證地面澆築完成後不露線管。
(5)疊合板鋼筋綁扎時,支座負筋與行架筋要滿綁,加強筋設置錨固間距,後澆帶位置節點綁扎符合圖紙要求。
(州渣褲6)負筋交界處,分布筋綁扎在桁架筋之下,避免多層鋼筋交叉造成保護層減小,影響現澆面平整度。
(7)混凝土澆築前,清理疊合板上的雜質,並向疊合板上部灑水,保證疊合板表面充分濕潤,但不宜有過多的明水影響混凝土的性能。疊合板澆築時應特別注意用平板振搗密實,以保證疊合板結合成整體,澆築完畢後採用蓋膜澆水養護,混凝土養護不應少於7天。
PART4.成型質量重梁高點管控
1、漏漿產生主要原因:
1)板帶位置海綿膠條黏貼不到位。
2)板帶位置模板支撐加固不到位,澆築砼後導致模板變形漏漿。
2、其他原因:
1)疊合板吊裝完成後微調正,人為撬動導致海綿膠條破壞。
2)疊合板與模板之間縫隙較大,膠條無法保證全部封堵。
3)疊合板自身有翹曲情況,板底不平整。
3、質量防控措施:
1)疊合板接縫定位粘貼海綿條,海綿條位置粘貼務必准確。
2)現澆板縫頂板模板安裝完成後,在模板上彈出兩條預制板邊緣線,海綿條沿著邊緣線進行牢固粘貼,粘貼完成後應及時進行預制板安裝。
3)疊合板接縫後澆部分內嵌三合板(鋁模可用雙面膠粘貼固定),有效防止漏漿。
4)在疊合板接縫兩側加設一道獨立支撐。
5)採用激光儀配合捲尺測量疊合板底部支撐的平整度,保證板縫下方支模的牢固性及密實性,避免漏漿。
6)疊合板拼縫預留淺壓槽(3mm以內)可在膩子施工階段補平。
㈧ 疊合板進場需要哪些資料
出廠合格證、質量證廳禪明文件。疊合板要對構件外觀質量塵則、結構性能、預留預埋質量等指標進行檢驗,合格後方可進派伏棚場。疊合板預制構件進場時應有出廠合格證、質量證明文件,並按現行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進場驗收。未經檢驗或不合格的產品,不得使用。
㈨ 疊合板安裝要寫旁站記錄是誰寫
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是指經全國統一考試合格,取得《監理工程師資格證書》並經注禪含冊登記的工程建設監理人員。主要負責工程質量控制、進度控制工作,接受施工單位的報驗單,對工程質量進行現場驗收工作(其中包括疊合板安裝要仔扒寫旁站記念襲昌錄工作)。
㈩ 疊合板隱蔽驗收記錄日期怎麼填寫
疊合板隱蔽驗收記錄日期需要中間驗收的分部(子分部)填實際驗收日期。凡上旁頌一道工序凡上一道工序(分項工程分項工程)的施工伏啟卜結果,的施工結果,將被下一道工序結果所掩蓋的缺穗工程,將被下一道工序結果所掩蓋的工程,均稱隱蔽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