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发动机气门间隙怎么调
发动机工作时,由于汽门处在高温下工作,气门等机件因受热膨胀而伸长,所以,必须在气门冷态时预留一定的气门间隙,以保证在气门受热膨胀伸长时,仍能使气门与气门座紧密配合。由于气门长时间的工作,改变了原来的气门间隙。所以,当听到气门有“嗒嗒”的异响时,应检查并调整气门间隙。

在调整气门间隙时,必须按厂家规定的数值去调整,并且使气门在完全关闭的情况下进行。调整气门间隙的位置:侧置式发动机在挺杆上,顶置式发动机在摇臂上。常见的气门调整方法有:逐缸调整法、二次调整法、表达式法等。但由于发动机种类繁多,进排气门排列顺序各不相同。用以上方法调整气门间隙,有不便记忆和繁锁之感。而且如果不知道发动机的点火顺序(或喷油顺序),调整起来将更加麻烦。现介绍针对2种不同情况下调整气门间隙的方法及技巧。
已知点火顺序的气门间隙调整
1.确定1缸压缩上止点的简便方法
若知道发动机的点火顺序(或喷油顺序),调整气门间隙时,首先应准确无误地找出1缸或6缸压缩上止点的位置。现确定1缸或6缸压缩上止点的方法比较复杂,操作起来十分麻烦(即卸下第1缸火花塞,用大姆指或棉纱团堵住第一缸火花塞孔,然后用手摇柄摇转曲轴。当大拇指感到有压力或棉纱团“嘭”地一下跳出时,即为第1缸压缩上止点的位置)。现根据笔者的检修经验介绍一种简便实用的方法:利用1、6缸(4缸)活塞在同一平面上,1缸压缩终了时,6或4缸气门迭开这一规律来确定。即当1缸压缩上止点时,6缸(4缸)排气门接近关闭,进气门刚刚上顶,排气门下落不好掌握,进气门上顶便于观察,只要进气门顶杆略微上行,1缸即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同理,当1缸进气门推杆微动,6缸(4缸)即在压缩上止点位置。
2.确定可调气门的技巧
下面以作功顺序为1-5-3-6-2-4的6缸发动机为例说明其简便调整的方法及口诀。当确定发动机1缸在压缩上止点时,1缸2气门全调,5、3缸在压缩开始和进气过程,2排气门可调。6缸在进气迭开状态,均不可调。2、4缸在排气和作功终了时,2进气门可调。调整完毕后,再转动曲轴360后,可依次调整剩下的所有气门。
可归纳成口诀为:全调排、不调进。也可概括归纳为:取首缸、去中间、前调排、后调进、三百六、剩余缸、依次来。即:6缸前的汽缸调进气门,6缸后的汽缸调进气门。若6缸在压缩上止点时(6-2-4-1-5-3),其推理方法相同,从6缸开始,也是全调排、不调进。即1缸前的汽缸调进气门,1缸后的汽缸调进气门。
此法同样可用于4缸和多缸发动机,以作功顺序为1-3-4-2的4缸发动机为例介绍:其口诀仍是全调排、不调进。即4缸前的汽缸调进气门,4缸后的汽缸调进气门。4缸进、排气门均不调。
以上推理表明,只要我们记住“口诀”,知道发动机的作功顺序就可简便地确定可调气门。
未知点火顺序的气门间隙调整。
我们在维修某些汽车时,有时会不知道其点火顺序(或喷油顺序)。如何检查并调整其气门间隙呢?下面介绍2种调整气门的方法和技巧。
方法1:直列4行程式汽缸,将其缸数一分为二,以中间为对称轴,使其两边的缸数相等。两人配合,一人摇转曲轴。当要检查调整对称轴右边的某一缸气门间隙时,只要注意看对称轴的左边对应缸的进气门。当该气门稍动时,即可检查调整右边这一缸的气门间隙。6缸直列式发动机,如要检查调整第5缸进、排气门间隙,则看到第2缸进气门稍动时,第5缸正处于压缩终了上止点,此时就要检查调整该缸的2只气门。对于V型发动机,可将其看作两个彼此直列式来分析,分别进行检查调整,具体方法一样。
从发动机曲轴的连杆轴颈排列来分析,该方法是正确的。因为对称轴左右的连杆轴颈是对称的。当第5缸处于压缩上止点时,第2缸正好是处于排气上止点。由于进、排气有迭开角,故该缸进气门刚刚开启。
方法2:当某一缸内的1只气门处于开启最大位置时(侧置式配气机构可从气门室盖观察,即凸轮的尖端部分朝向插杆时;顶置式配气机构可观察气门摇臂,其端头向下打开气门的最低位置时),这时可检查调整该缸的另一只气门间隙。照此逐缸一一进行,就可将该缸发动机的全部气门间隙调整完毕。
这种方法的可行性可从凸轮轴的结构来加以验证,因为同一缸的异名凸轮夹角为90,也就是说,同一缸的1只气门处于最大开启状态时,另一只气门一定处于关闭状态,且凸轮的基圆是朝向挺杆的,具备了调整该气门间隙的条件。
常见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两次法调整气门间隙比较省时省力,但对于不同车型需记忆不同的可调气门顺序号,车型复杂,对维修人员记忆就有些难度。
打开气门室盖,转动发动机,调处于上止点的一缸,按此方法查看哪个缸处于压缩上止点:6缸机器:调1缸看6缸排气门下行又上行致进气门又开始下行时就可以调1缸了,然后调6缸看1缸,调3缸看4缸,调4缸看3缸,调2缸看5缸,调5缸看2缸,4缸机器调1缸看4缸,调4缸看1缸,调3缸看2缸,调2缸看3缸。具体调节方法:拧松摇臂上的调节螺杆的锁紧螺母,按标准间隙选塞尺,放在摇臂与气门之间,用起子转动调节螺栓,拉动塞尺,感觉梢有摩擦感时,起子不要动,拧紧琐紧螺母。
柴油机气门间隙的简易调整
柴油机工作时,气门在高温作用下受热膨胀而伸长,不工作时又会恢复原状,所以在气门杆顶面与摇臂之间(顶置式)或气门杆顶面与挺柱之间(侧置式)必须预留间隙,以保证凸轮在不作用于气门时,气门也能完成密闭。柴油机的气门间隙一般为0.25~0.60mm,气门间隙过小时,由于受热膨胀,使气门关闭不严而产生漏气;气门间隙过大会引起摇臂头损伤和声音大,使进气不足,排气不净,功率下降。调整气门间隙是一项非常重要而细致的工作,它与气门排列、曲柄布置、工作次序有密切关系。下面介绍两种调整气门间隙的方法。1 逐缸调法首先要确定被调气缸的压缩冲程上止点。对于单缸机将调速手柄置于较大供油位置,拆掉被调缸的高压油管,将喷油泵的油面吹低。有减压手柄时把“减压”手柄板至“减压”位置,缓慢摇转曲轴,无摇把时,可以在检查窗口用螺丝刀正方向撬飞轮(即面向飞轮逆时针撬动),当油面升高时,停止摇或撬,并将减压手柄扳回“工作”位置,这时即为被调整气缸的压缩冲程上止点。找到冲程上止点后,用塞尺进行检查,看是否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要求,如果不符合就需进行调整。调整时,先松开摇臂上的锁紧螺母,再用螺丝刀进行调整,之后再用塞尺检查,直到调整符合要求为止。对于多缸机,先卸掉喷油泵侧盖板,观察被调缸喷油泵柱塞弹簧是否处于压缩状态;或摇转曲轴,观察被调缸进排气门推杆是否处于静止状态。这个静止状态就是必调缸的压缩冲程上止点。调整的方法同单缸一样。2 二次调法用二次同样的方法把需调气缸的所有气门全部调完。由于3缸机比较特殊,不能采用末缸定首缸法,但可以二次调完。当第一缸位于压缩冲程上止点时,第一缸全调,第二缸进气门可调;第三缸位于压缩冲程上止点时,第三缸全调,第二缸排气门可调。对于4、6缸机,可以使用末缸定首缸和首缸定末缸的二次调法。当最末一缸进气门摇臂将进气门杆压下(即进气门打开)的一瞬间,即为第一缸压缩冲程上止点;同样,当第一缸进气门摇臂将进气门杆压下(即进气门打开)的一瞬间,即为最末一缸压缩冲程上止点。对做功次序为1-3-4-2和1-5-3-6-2-4的4、6缸机来说,当第一缸位于压缩冲程上止点时,第一缸进排气门全调,第二缸进气门可调,第三缸排气门可调(四缸机),第四缸进气门可调,第五缸排气门可调(六缸机),即按“进排”次序调整。当最末一缸位于压缩冲程上止点时,调整剩余气门间隙,即第二缸排气门可调,第三缸进气门可调,第四缸全调(四缸机),第四缸排气门可调,第五缸进气门可调,第六缸全调(六缸机)。对于做功次序为1-2-4-3和1-2-4-6-5-3的4、6缸机来说,当第一缸位于压缩冲程上止点时,则第一缸全调,第二缸排气门可调,第三缸进气门可调(4缸机),第四缸排气门可调,第五缸进气门可调(6缸机),即按“排进”次序调整;当最末一缸位于压缩冲程上止点时,第二缸进气门可调,第三缸排气门可调,第四缸全调(4缸机),第四缸进气门可调,第五缸排气门可调,第六缸全调(6缸机)。对于做功次序为1-5-4-6-2-3的6缸机来说,当第一缸位于压缩冲程上止点时,第一缸全调,第二、三缸进气门可调,第四、五缸排气门可调,即按“进进排排”次序调整;当第六缸位于压缩冲程上止点时,第二、三缸排气门可调,第四、五缸进气门可调,第六缸全调。对于做功次序1-2-3-6-5-4的6缸机来说,当第一缸位于压缩冲程上止点时,第一缸全调,第二、三缸排气门可调,第四、五缸进气门可调,即按“排排进进”次序调整,当第六缸位于压缩冲程上止点时,第二、三缸进气门可调,第四、五缸排气门可调,第六缸全调。8缸机气门间隙的调整,可参照6缸机1-5-3-6-2-4工作次序进行。气门间隙调整完之后,需进行复查,直到符合设备的要求为止。在实际工作中,只要我们知道气门排列和做功次序,就能方便地调整气门间隙,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
⑵ 五夌1.2发动机气门间隙如何调整
先调一下气门间隙,进气0.25-0.3排气0.35-0.4,然后校泵调节供油时间。
⑶ 柴油机气门间隙怎样调整
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不同型号的气门间隙不同。一般进气门在0.25mm到0.35mm之间,排气门在0.30 mm到0.45mm之间,一些高强化、高热效率的发动机排气门间隙可以达到1.0mm。
主要危害:
气门间隙过大,会使气门传动部件之间、气门与气门座之间产生冲击噪音,加速磨损,气门开启持续时间缩短,气缸充气系数降低,排气不完全;如果气门间隙过小,发动机在热态下不会紧紧关闭气门,导致漏气,导致功率降低,甚至烧坏气门。
气门间隙因配气机构传动链磨损而变化,因此需要定期调整气门。不同的发动机气门间隙调整方法是不同的。一般有调节螺丝和调节垫片两种方法。气门调整的顺序也与发动机的工作顺序有关。现在的汽车发动机大多采用液压挺杆,其长度可以自动变化,自动消除气门间隙。
⑷ 六缸 柴油机 调气门间隙
采用两次调整法,6缸机的做功顺序一般是是1、5、3、6、2、4,打开气缸罩盖,转动曲轴,看6缸气门运动。
当进、排气门有重叠运动时就是6缸的排气上止点,此时1缸处于压缩上止点,可以调1缸的进、排气门,2缸的进气门,3缸的排气门,4缸的进气门,5缸的排气门,这几个气门是绝对关闭的。
然后再转动曲轴360度,按此方法找6缸的压缩上止点,调其余的气门即可。
拓展资料:
柴油发动机是燃烧柴油来获取能量释放的发动机。
它是由德国发明家鲁道夫·狄塞尔(Rudolf Diesel)于1892年发明的,为了纪念这位发明家,柴油就是用他的姓Diesel来表示,而柴油发动机也称为狄塞尔发动机(Diesel engine)。
特点
柴油发动机的优点是扭矩大、经济性能好。柴油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与汽油发动机有许多相同的地方,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
但由于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它的粘度比汽油大,不容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比汽油低,因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点火方式都与汽油机不同。不同之处主要有,柴油发动机的气缸中的混合气是压燃的,而非点燃的。
柴油发动机工作时,进入气缸的是空气,气缸中的空气压缩到终点的时候,温度可以达到500-700℃,压力可以达到40—50个大气压。
活塞接近上止点时,供油系统的喷油嘴以极高的压力在极短的时间内向气缸燃烧室喷射燃油,柴油形成细微的油粒,与高压高温的空气混合,可燃混合气自行燃烧,猛烈膨胀产生爆发力,推动活塞下行做功,此时温度可达1900-2000℃,压力可达60-100个大气压,产生的扭矩很大,所以柴油发动机广泛的应用于大型柴油设备上。
传统柴油发动机的特点:热效率和经济性较好,柴油机采用压缩空气的办法来提高空气温度,使空气温度超过柴油的自燃点,这时再喷入柴油、柴油喷雾和空气混合的同时自己点火燃烧。因此,柴油发动机无需点火系统。
同时,柴油机的供油系统也相对简单,因此柴油发动机的可靠性要比汽油发动机的好。由于不受爆燃的限制以及柴油自燃的需要,柴油机压缩比很高。
热效率和经济性都要好于汽油机,同时在相同功率的情况下,柴油机的扭矩大,最大功率时的转速低,适合于载货汽车的使用。
参考资料:网络-柴油机
⑸ 气门间隙调整方法
1、气门间隙的调整。首先松开气门调整螺钉的固定螺帽,把规定厚度的塞规插入气门间隙处,一手抽拉塞规同手转动调整螺钉,直到塞规稍微受到阻力为止。调整妥当之后,塞规插到气门间隙中央,调整螺钉保持不动,拧紧固定螺帽锁紧调整螺钉。锁好螺钉后,再用塞规重新测量气门间隙,因为您可能在锁紧时无意转动了调整螺钉,使气门间隙改变。如果气门间隙改变,应重新调整到正确为止。
2、两次调整法。根据配气机构构造原理,我们知道,进、排气门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按点火顺序和进、排气门排列顺序,可以检查调整4(四缸机)或6只气门(六缸机)的间隙;然后转动曲轴一周,使四或六缸位于压缩上止点位置,再调整其余4或5、6只气门。
3、逐缸调整法。由于发动机气门排列顺序不尽相同,因此,记忆进、排气门的顺序困难。也可按发动机的点火顺序或喷油顺序逐缸调整气门间隙。为了能准确调整气门间隙,您可用前面介绍的方法利用分电器分火头的指向,逐缸调整该缸的进排气门间隙。
4、装复检查
1)逐缸复检。全部调整好了以后,再用塞规逐缸检查一扁如果有不合格的间隙,一定要调整到正确为止。待全部气门间隙都正确后,再检查一下所有的固定螺丝是否锁紧。
2)对称拧紧气门室盖固定螺栓。气门间隙调整完毕后,用抹布擦净衬垫、气门室盖和缸盖的结合面,并在这些结合面上涂抹专用的密封胶。然后小心地将衬垫放置于缸盖上,并对准螺栓孔。
⑹ 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些,分别该如何调整
常见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的方法有两种:
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
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
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
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
气门形式
根据气门位置的不同,有侧置气门(SV)、底置气门(OHV)和顶置凸轮轴式气门(OHC)三种。从结构上来讲,侧置气门最为简单。但由于采用这种气门形式后,发动机的抗爆性能和高速性能差,只能用于低压缩比和转速不高的发动机,因此国外已不再采用。
从性能上来讲,顶置凸轮轴式气门最为理想,它能适当前高转速、高压缩比重大功率车型的要求,同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底置气门结构较为复杂,目前仅在美国、原西德(BMW厂生产的R系列摩托车)的意大利等国家由于生产习惯尚继续采用。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气门间隙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四缸发动机
⑺ 斯太尔wd615柴油机供油时间油头压力气门间隙调整
发动机转到一缸进气门上止点,从六缸开始调,1.2.4.5.8.9进气门调0.3拍气门调0.4用塞尺,调完了正转,转到六缸进气门上止点,从一缸调,1.2.3.6.7.10
⑻ 气门间隙的调整方法有哪两种
气门间隙调整方法有以下两种:1、一是逐缸调整法即根据汽缸点火次序确定某缸活塞在压缩上止点位置后可对此缸进、排气门间隙进行调整;2、调妥之后摇转曲轴按此法逐步调整其它各缸气门间隙。二是采用两次调整法即摇转曲轴使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上止点飞轮记号与检查孔刻线对正(如EQ6100型发动机)这时可调1、2、4、5、和8、9气门(指发动机气门由前向后排列顺序);3、然后摇转曲轴一圈使六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再调3、6、7、10“加两只”(即11、12)气门这实际上是记忆法调整;4、调整时一边拧调整螺钉一边用厚薄规插入气门杆端与摇臂之间来回拉动感到有轻微阻力为宜然后重新检查一遍直到合适为止。逐缸法需摇转的曲轴次数多检调所花费时间多但对于磨损较严重的发动机用逐缸法检调气门间隙比较精确。
⑼ 单缸柴油机怎样调整气门间隙
检查、调整方法如下:
1、柴油机在冷车状态下拆下气缸盖罩。
2、转动飞轮,使飞轮上的上止点刻线对准水箱上的指针刻线,使活塞处于压缩冲程的上止点位置。
3、用厚薄规测量气门杆尾端与摇臂之间的间隙,如厚薄规插不进去或插进去后仍有较大的间隙,则需对气门间隙进行调整。S195型柴油机冷车状态时,进气门间隙为0.3~0.4mm ,排气门间隙为0.4~0.5mm 。
4、松开气门间隙调整螺钉的锁紧螺母,拧动调整螺钉,用厚薄规测量直至所测值与规定值相符,在保持调整螺钉不动的情况下,拧紧锁紧螺母。
(9)可以根据供油时间调整气门间隙扩展阅读:
影响启动困难的原因以下几个:
1、压缩比不正常。影响压缩比的有气门是否漏气,气门间隙大小,缸套、活塞、活塞环,封闭是否漏气。
2、供油时间是否准确。最好拆掉缸盖依活塞的行程检查供油时间这样最准确。
3、供油压力是否足够。检查柱塞、出油阀是否磨损和老化。压力不够油嘴雾化不好。
4、油嘴雾化是否正常。造成油嘴雾化异常的有,供油压力不够、油嘴老化、油嘴没调整好。
5、检查活塞与曲轴的轴向间隙是否过大。把活塞转至上顶点用力向后推活塞,若能推动,需更换活塞销或者连杆铜套,或者小瓦磨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