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棘间韧带炎适合运动吗
如果是棘间韧带的问题,一般不会一年多还不好,如果疼痛的比较集中,长时间反复不好,建议你可以考虑封闭治疗。如果疼痛点不集中,建议可以做做针灸和理疗。锻炼方面,不要过度运动,可以做一些慢速的,静力的运动,不要剧烈。
② l5-s1锥间盘变性,突出,棘间韧带水肿,s2锥体水平骶管囊肿
应该按照大夫的诊断和医嘱治疗。椎间盘突出,要多平躺,适量活动,但少用或者不用腰部,配合医生开的药和物理疗法,可能好的更快些。前提是,遵医嘱。
③ 腰椎韧带劳损怎样康复最合适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牵引疗法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特殊的牵引装置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
主要作用:
(1)起腰部的固定和制动作用:牵引时,在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平衡状态下,受牵拉的腰部处于一个相对固定的正常列线状态,腰部的运动范围及幅度较卧床休息和佩带腰围时更进一步得以限制,以便于减轻或消除局部的充血、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
(2)松弛腰背部肌肉: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脊神经的受压或受刺激,多伴有腰背部肌肉痉挛,这样不仅导致了腰部的疼痛症状,而且还会构成腰椎的列线不正。牵引疗法,可以逐渐使腰背肌放松,解除肌肉痉挛。
(3)恢复腰椎的正常列线:在牵引时,若将患者腰椎放置在生理曲线状,随着牵引时间 的延长,列线不正的现象可以逐步恢复至正常。
(4)改善突出物与神经之间的关系: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轻型或早期的患者,牵引疗法可使椎间隙逐渐被牵开,而有利于突出物的还纳。对于病程相对较长的患者,牵引可合粘连组织和挛缩的韧带、关节囊牵开使椎管间隙相应增宽,两侧狭窄的椎间孔也可同时被牵开,从而缓解或消除了对神经根的压迫与刺激,对减轻下肢麻木和疼痛有较好效果
二、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的物理疗法
急性期常用的物理疗法有:
(1)短波、超短波疗法:在起病的初期,为了改善患部的血液循环,消除可能产生的渗出、水肿等炎性反应,减轻因压迫或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的疼痛,一般多采用短波、超短波电疗法。治疗时二个极板可在腰骶部对置或在腰骶部、患腿后侧并置。温热量,每日1次,每次20-40分钟。15-20次为1疗程 。
(2)间动电疗阖:可用小圆形电极,于腰骶部及沿坐骨宰经走行区逐点治疗,密波2-5分钟;疏刻波5分钟;间升波5 分钟。每日1-2次,15-20次为1疗程。
(3)超刺激电流疗法:可用两个8*12平方厘业大小的电极,一个横置于骶部,另一个竖放于腰部,接通电源后,尽快把电量调至8-12毫安,待强烈的通电感消失后,在2-7分钟内把电量再增加到18-23毫安。每次治疗时间共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如有效,可继续治疗至6-12次。 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西式手法治疗
这种手法治疗是一种通过操作者的双手,在患者骨关节部位进行推动、牵拉、旋转等被动活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以骨关节的功能解剖为治疗基础,以骨关节活动的生物力学原理为指导,采取相应的手法技术,以达到改善患 者骨关节功能、缓解临床症状的目的。
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西式手法采用不同的辅助运动或被动生理运动,进行腰椎棘突或关节侧的推压、震动以及腰椎的旋转、牵拉等手法,操作时可同进采用几种手法,并根据患 者病情应用1、2、3、4四级力度。其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 、疼痛剧烈、应激性高的患者可用轻手法;慢性或关节活动功能有所障碍的患者用重手法。时间一般以每秒1-2次的频率持续45秒、60秒或90秒。强度和时间可酌情选用。每一疗程5-10次,2个疗程之间休息10-20天。
四、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治疗一般仅作为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辅助性治疗手段。
(1)对于疼痛症状难以忍受、不能平卧、不能入睡的患 者可适当给予抗炎和止痛药物口服; 或者可用解痉镇痛酊外涂,以缓解局部疼痛。尽量减轻患者的痛苦,有利于施行其它康复治疗方法。
(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期,脊神经根袖处水肿较为明显,这不仅是引起剧烈 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也可由此引起继发性蛛网膜粘连。为了消除局部的反应性水肿,可静脉滴注类固醇类药物,服服双氢克尿塞等利尿剂,静脉加压滴注甘露醇等脱水剂。
(3)对于在退行性改变基础上发生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可以服用硫酸软骨素A(康得灵),每日3次,每次8-12片,连服1个月左右;或者可用复方软骨素片,其中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A75毫克、制附子浸膏(相当于生药250毫克)、白芍浸膏(相当于生药40毫克)、甘草浸膏20毫克。用法用量与硫酸软骨素A 相同。若患者患腰椎间盘突出症后已有不同程度的肌肉萎缩,可用维生素E,每日口服300毫克,分1次或3 次口服。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局部封闭疗法有穴位封闭和局部区域性封闭两种。
(1)穴位封闭:兼有针灸及药物的综合治疗作用,因此,比单纯的针灸或单纯的药物治疗有更明显的止痛效果。常用的封闭穴位有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志室、足三里、环跳、委中、承山等穴位。常用的方法:1、2%盐酸鲁卡因注射液4毫升 ,加醋酸强的松龙1毫升,混匀后,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5-7日封闭1次。3-5次为1疗程。2、维生素B12注射液1-3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封闭1次。10次为1疗程。3、5%葡萄糖或30%丹参液2-4毫升,分注于上述穴位中的3-4个,每日或隔日封闭1次。10-15次为1疗程。此外,还有用维生素B1及复方当归液等作为封闭液进行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穴位封闭。
(2)局部区域性封闭:可分浅部和深部封闭:1、浅部封闭:封闭范围包括腰背筋膜、腰肌起止点及棘上韧带、棘间韧带。一般要求结合压痛点及精确的解剖部位进行。
④ 棘上韧带炎怎么办,生活中要注意什么,难不
棘间韧带炎由于反复的炎症刺激,引起腰骶部软组织收缩痉挛,造成关节压力持续增大,加重椎间盘负担,而且由于炎症渗出容易诱发局部软组织钙化粘连,有进一步加重症状,形成恶性循环。所以目前医生的建议是正确的,一方面定期复诊治疗,通过针灸 红外进行松解软组织,改善供血,一方面进行功能锻炼,增强肌肉力量,保持关节稳定,才能预防椎间盘突出恶化以及韧带钙化,功能锻炼早期可以以静态拉伸为主,像单杠拉伸 飞燕 平板支撑都可以,配合泡沫轴进行松解,条件允许的话,自己进行艾灸松解,促进血液循环。日常生活工作佩戴腰围,避免长期伏案或单一姿势过久,不要坐太低太软的椅子,不要睡太软的床,避免着凉,注意保暖,少吃酸辣 啤酒这些湿气太重或刺激性食物,少喝碳酸饮料。
⑤ “棘突间韧带综合征”是怎么回事严重吗对生活影响大不大
棘上和棘间韧带损伤是指在弯腰时突然遭受外力或负重时,腰肌突然失力而引起的急慢性损伤,从而导致腰背疼痛和活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症。本病好发于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男性多于女性。
【治疗】
(一)治疗原则:舒筋活血,消肿止痛,理筋整复。
(二)取穴及部位:阿是穴、腰部夹脊穴、八髎、承山、委中及患部棘突和间隙。
(三)主要手法:按揉、推抹、弹拨、擦法等。
(四)操作方法
1、患者俯卧,医者先以按揉法在患病部位及周围施术,重点按揉结节状或条索状物,使其消散。如有棘上韧带剥离移位时,可用拇指拨动已剥离的韧带使其复位。
2、在腰部两侧用轻手法按揉治疗3~5遍,然后沿棘上韧带方向作上下推抹,使其平复。
3、直擦打好背部督脉及两侧膀胱经,以透热为度,局部可配合湿热敷,以温经通络、活血止痛。
【注意事项】
(一)本病治疗以理筋整复为主,如无剥离移位,则手法以活血散瘀为主。治疗期间制动1~2周。
(二)本病急性期一般不主张推拿治疗,应卧床休息,减少弯腰活动。可内服镇痛解痉药,外敷消肿止痛药物。
(三)术后腰部宜用宽皮带护腰,局部保暖,适当休息,以利修复。
⑥ 踝关节韧带损伤手术后能完全恢复运动吗
踝关节韧带损伤做完手术之后是否能够恢复运动需要根据损伤的程度来讲,如果患者损伤的程度较轻恢复较快,通常一个月左右就能恢复正常运动。但如果患者属于重度损伤,出现撕脱性骨折或者韧带撕裂则需要引起重视,最好居家恢复2~3个月,等到复查完全愈合之后还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对运动不能操之过急。
手术之后也不能立即进行运动,而是要及时接受复查,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通过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患者的步态分析来制定下一步的康复训练。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建议热爱运动的群体一定要选择合适的鞋子,注重脚踝的保护。尤其是此前踝关节曾经出现扭伤的患者,在日常中要避免在坑坑洼洼的场地训练,否则再次出现损伤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影响。
⑦ 棘间韧带损伤如何休息
棘间韧带损伤的治疗:绝大多数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但因脊柱未行固定,受伤的韧带无法制动,故不易短期内治愈。
1.出现症状后应尽可能避免弯腰动作,以增加修复条件。
2.局部注射皮质激素可明显缓解症状。如同时用腰围进行制动,则可缩短疗程。
3.理疗有一定疗效。推拿、按摩对本病帮助不大,仅能缓解继发性骶棘肌痉挛。
4.病程长、非手术治疗无效者,有人行筋膜条带修补术,其疗效尚不肯定。
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表现:多无外伤史。腰痛长期不愈,以弯腰时明显,但在过伸时因挤压病变的棘间韧带,也可引起疼痛。部分病人痛可向骶部或臀部放射。检查时在损伤韧带处棘突或棘间有压痛,但无红肿。有时可扪及棘上韧带在棘突上滑动。棘间韧带损伤可通过B型超声或MRI证实。
⑧ 肌上韧带炎应如何治疗
棘间韧带炎是腰背痛的常见疾病之一。棘间韧带纤维联结于相邻的两棘突间,保证脊柱前屈和后伸时椎骨间的稳定,20岁以后即开始有不同程度的退变。腰5骶1及部分腰4、5棘突无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就成为联结两棘突间的唯一结构。而此部位于活动的腰椎和固定的骶椎间,牵应力大,故成为棘间韧带损伤的好发部位。
患者常自觉腰痛无力,常有搬物扭伤及反复发作史。疼痛常向臀部及骶部扩散。在棘突之间有压痛,在坐位腰屈伸过程中压痛更明显。患者腰椎x光片常无明显异常表现。
棘间韧带炎的治疗与预防要同时进行。
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弯腰活动,以保证损伤组织的正常修复。对病变的棘间韧带可用2%利多卡因2毫升加强的松龙1毫升局部封闭,效果明显。患者除口服消炎镇痛药及舒经活血药物外还可以理疗、针灸。棘间韧带炎患者在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预防,不能长时间地坐位工作和弯腰工作,每间隔一定时间,一般认为40~50分钟,就要活动腰椎,作几次背伸运动,然后慢速地旋转腰部。积极锻炼腰背肌功能,强大的腰肌可使棘间韧带的牵应力减少,有利于棘间韧带炎的康复和预防,只有防治结合才能彻底地治愈棘间韧带炎。
⑨ 腰3-骶1椎体棘间韧带水肿,臀部肌肉麻的是怎么回事
椎体的韧带水肿导致的神经压迫,然后肌肉发麻。
如果属于外伤导致的韧带水肿,可以考虑通过理疗结合药物局部注射等方法治疗。
意见建议:如果是脊椎有病变,导致韧带受挤压引发的韧带水肿,需要解决原发灶的病情才可以缓解。
韧带拉伤一般是指膝关节侧副韧带损伤。体育运动、交通事故以及日常生活运动均是常见的韧带致伤原因。接触性暴力、非接触性暴力均可导致韧带拉伤。在暴力作用下,膝关节外翻或内翻是内外侧副韧带损伤的机制。受伤时膝关节轻度屈曲位,在暴力作用下迫使膝关节过度外翻或展开
急性踝关节扭伤导致的局部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的损伤。
意见建议:对于您的这种情况,72小时之内冷敷,72小时之后可以热敷,也可以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草药泡局部。同时注意避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