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判断南纬北纬东经西经的口诀是什么
判断南纬北纬东经西经的口诀:以赤道为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半球是南纬。
东西半球分界线是东经160度和西经20度组成的经线圈,东经160度以东到西经20度为西半球,西经20度以东到东经160度为东半球。经纬度是经度与纬度的合称组成一个坐标系统,称为地理坐标系统,它是一种利用三度空间的球面来定义地球上的空间的球面坐标系统,能够标示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
下面给大家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分享,感兴趣的小伙伴不要错一、根据两地经度数判读其东西方向
1、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东经,则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经度数值小的在西面。
2、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西经,则经度数值小的在东面,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
3、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为东经和西经时,要用两地经度之和来辨认东西方位:
(1)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西经度的地点在西面。
(2)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则西经度的地点在东面.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
(3)若两地经度之和等于180,则两地分别位于两条正相对的经线上,说哪—点在东,哪—点在西均可,此种情况比不出东西方向。
二、根据两地纬度数判断南北方向
1、两地都是北纬、数值大的在北方,数值小的在南方。
2、两地都是南纬,数值小的正北方。数值大的在南方。
3、两地一个是北纬,—个是南纬,北纬的在北方,南纬的在南方。
三、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1、方格状或圆弧形经纬网图
(1)辨别南北纬:纬度数值向北递增的为北纬;向南递增的为南纬。
(2)辨别东西经;经度数值向东递增的为东经;向西递增的为西经。
2、以南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
(1)判别南北极:地球自转的方向在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在南极上空看呈 顺时针。
(2)辨别东西:由于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可根据自转方向来辨别东西 方向。过,赶快来看一下吧!
㈡ 常见的5种数据分析方法
所谓公式法就是针对某个指标,用公式层层分解该指标的影响因素。
举例:分析某产品的销售额较低的原因,用公式法分解:
对比法就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进行比较,是最通用的方法。
我们知道孤立的数据没有意义,有对比才有差异。
一些直接描述事物的变量,如长度、数量、高度、宽度等,通过对比得到比率数据,增速、效率、效益等指标,这才是数据分析时常用的。
比如:用于在时间维度上的同比和环比、增长率、定基比、与竞争对手的对比、类别之间的对比、特征和属性对比等。
对比法可以发现数据变化规律,使用频繁,经常和其他方法搭配使用。
通过对2种及以上纬度的划分,运用坐标的方式表达出想要的价值。由价值直接转变为策略,从而进行一些落地的推动。象限法是一种策略驱动的思维,常于产品分析、市场分析、客户管理、商品管理等。
28法也可以叫帕累托法则,源于经典的二八法则。比如在个人财富上可以说世界上20%的人掌握着80%的财富。而在数据分析上,则可以理解为20%的数据产生了80%的效果,需要围绕这20%的数据进行挖掘。
漏斗法即是漏斗图,有点像倒金字塔,是一个流程化的思考方式,常用于像新用户的开发、购物转化率这些有变化和一定流程的分析中。
㈢ 两地经纬度的方向比较
A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
判断步骤:(1)南北方向判断:赤道以北是北纬,赤道以南是南纬。凡是北纬的度数都在南纬度数的北面,因此35°N位于70°S的北面。
(2)东西方向的判断:把两点平移到同一条纬线上,取其圆弧的劣弧部分。60°W向东到160°E的圆弧所跨经度是220°,超过180°。那么劣弧部分就是160°E向东到60°W的部分,因此60°W位于160°E的东面。
㈣ 如何看经纬度判断两幅图的比例尺谁大谁小
一般这类题的两幅图的图幅大小都相同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相同,比例尺的大小就看实地距离了
而地球上纬度相差1°的纬线截得的经线长度是一个定值111km,任何纬度差1°的两条纬线截任何一条经线都是这样。
而经线间的纬线实际距离却要注意了:不是经度相差1°的两条经线间的纬线的距离都是相同的,赤道处为111km,而其他纬线则为111*cos&(&表示纬线的纬度),因此,在分析两幅图所代表的实际距离时,除了要看所跨的纬度差、经度差之外,还要注意看纬度,因为这决定了两条经线间的实际距离的大小。(例如:经度差相同的两幅图,你就要注意看纬度了,纬度越低,实际距离越大;纬度越高,实际距离越小)
实际距离判断完之后,那比例尺就判断出来了,实地距离大的,比例尺小,反之,比例尺大。
㈤ 地球2个纬度之间究竟是多少公里
1、是在同一经线上一个纬度等于111千米,所以2个纬度相差222千米。
2、纬线之间是平行的关系,所以它不像经线,同一经线上相邻两条纬线之间的距离相等。
3、相差1度的两条经线的距离是因纬度而有差异的,计算公式为:111千米×cosA
(A代表求地纬度)。比如你求在北纬45度上1经度的距离,就是:111×cos45
不知您满意否?
㈥ 怎么计算纬度之差
一、 不同纬度的间距差是相同的,
纬度(赤道)一度合110.94公里,一分合1.849公里,一秒合30.8米。纬度数值加大时,位置北移,减小时则位置南移。
二、经度差对应的东西方向距离因其所处的纬度不同而不同,北纬36°时,经度1度合 90公里 ,一分合1500米,一秒合25米。经度数值加大时,位置东移,减小时则位置西移。
在这里还有一个小技巧。我们知道cos60°等于二分之一,这样就非常简单了,建议大家记住这个值,遇到考试直接代入。同一纬线,计算A、B两点距离
假设,在北纬60°上的A、B两个点之间的经度差是60°,计算AB之间的距离?
利用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这样解题,第一步算出60°纬线的长度,第二步计算每一经度所占的纬线长度,第二步,乘以60,就是AB的距离,公式如下:[(40000*cos60°)/360]*60=3333千米-公式一结果这个方法好像比较绕,有没有更直接的公式呢?我们还可以根据一个公式直接算AB距离,111*60*cos60°=3330千米-公式二结果,两个公式可以看出,我们第一个公式更精确,第二个公式更简单。那么第二个公式是怎么来的呢,我们简单的说一下。一条经线长度20000千米,被360等分,那么就是相差一个纬度是111千米。那么同一纬线上相差1个经度就是相差了111*cosX(X为纬度数)如果相差60度,就乘以60即可。
不管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这几个特殊的余弦值还是要记住的,其实这个是有技巧的,我们在地理中只会用到90°以内的数据,那么0-90°的余弦值是一个下降的曲线,数值式1到0 的过程,我们在地理中如果出现50度的纬线,我们就参考cos45°或者60°,这样我们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去估算。
㈦ excel中对比经纬度求距离!急求!!
只能提供个大概距离(平常是可以够用的,短距离可以把这些点认为在同一平面内):
公式为:开根号下(经度1-经度2)的平方+(纬度1-纬度2)的平方
㈧ 地球上一个经纬度在另两经纬度间哪个距离更近怎么判断
可以忽略100m范围内球面弯曲影响
经度θ,维度Ф,地球半径R
参照经纬度θ0,Ф0
待判断经纬度θ1,Ф1
两点之间距离的平方可使用下式计算:
L^2 = [Rsin(90-Ф0)tan|Ф0-Ф1|]^2+[Rtan|θ0-θ1|]^2
如果L^2≤10000,则可以判断待判断点在参照点100m范围内.
由于距离只有100m,要求经纬度的经度要达到1″或者更精确
㈨ 根据经纬度数值大小来判断两地方向的方法:同是北纬,什么的偏北,度数小的什么,同是南纬则什么
根据经纬度数值大小来判断两地方向的方法:同是北纬,度数大的偏北,度数小的偏南。同是南纬,度数大的偏南,度数小的偏北。一个地点是北纬一个地点是南纬,南纬在南方北纬在北方。
同是东经,度数大的偏东度数小的偏西。同是西经,度数大的偏西度数小的偏东。一个地点是东经一个地点是西经,如果两个地点经度之差小于180°,东经偏东西经偏西。如果两个地点经度相差大于180°,则东经偏西西经偏东。
㈩ 交期截点分析用什么图表清晰
你知道哪些做数据分析的图表?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散点图,数据分析图表有很多,用excel就可以生成,但是本文我想告诉你的是,通过这些图表该怎么做分析?
常见的6种数据分析图表及应用方式:
1.柱状图:用于做比较
柱状图是最基础的一种图表,通过柱子来表现数据的高度,进而比较不同数据之间的差异,一眼可以看到数据量的大小对比,一般来说,柱状图的横轴是时间轴,纵轴是数据轴。
但柱状图并不是万能的,需要基于某一个主题比较数据量的变化,比如不同月份的新增用户,不同渠道的新增用户,但如果将活跃用户、留存用户、新增用户这三个维度放在一张柱状图里比较,就没有太大意义。
2.折线图:看数据变化的趋势
折线图一般基于时间维度看数据量的变化趋势,发现整体走向和单体突出数据,比如通过折线图可以看出全年的新增用户变化情况,找出数据变化的高点和低点,而柱状图则用来对比不同高点之间的变化,进而找原因。
折线图可以将不同纬度的数据放在一起比较,比如新增用户、活跃用户、流失用户三条用户变化曲线放在一起,就可以观察三者之间的彼此影响,例如新增用户量大时有没有对活跃用户带来提升,流失情况是否严重,进而得出活动效果的综合评价。
3.饼状图:用来看各部分的占比
饼状图和柱状图在应用上有一定的重合,例如不同渠道带来的新增用户量,饼状图和柱状图都可以表现,但饼状图看的是单一渠道转化用户的占比,柱状图更容易发现不同渠道转化用户的差距。
饼状图的应用重点在于发现单体因素在整体因素中的占比,例如活跃用户在整体用户中的占比,但如果用多个单体因素做饼状图,可能导致数据特征不明显。
4.散点图:用于2维数据的比较
散点图可以用于3维数据的表现,同时可以进行2维数据的比较。例如将不同活动带来的新增用户和留存用户进行比较时,横轴为留存用户,纵轴为新增用户,而点则表示不同的活动主题。
从而可以看出不同活动主题的用户转化和留存情况,一般我们将数据大的维度作为纵轴,更有利于屏幕的展示。
5.气泡图:用户3维数据的比较
气泡图是对散点图的升级,通过散点图中点的大小来表现第三维数据,例如将上文案例中,横轴为留存用户,纵轴为新增用户,点为活动主题,而点的大小为活跃用户数量,活跃用户越高的活动点越大,可以看出不同活动在新增、留存和活跃3个维度的数据差异。
6.雷达图:思维以上数据的对比
雷达图可以应用于多维度数据对比,比如在分析不同用户的行为特征时,我们可以从启动次数、使用时长、购物次数、浏览商品数量、下单金额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那么反映到图表上就可以看出不同用户群组特征在不同维度的差异。
雷达图一方面可以发现不同群组用户的特征对比,另一方面可以总结不同用户的特征,例如还是以上几个维度,我们可以以1个指标为关键指标,如下单金额指标,观察出下单金额高的用户在浏览商品数量、使用时长等方面的表现,进而找到提升下单金额的方法,如提高用户的商品浏览数量。
总结:数据分析的图表多种多样,不同图表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分析,如将柱状图和折线图组合,折线图反应的是整体变化趋势,柱状图反应的是关键节点的数据差异,可以从一张图标上观察到两个维度的数据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