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络资讯 » 数据怎样保存时间更久
扩展阅读
南充迅达可以做网站吗 2025-07-05 15:46:27

数据怎样保存时间更久

发布时间: 2022-11-20 09:27:46

1. 手机照片用什么方式储存最安全长久

存储照片也可以考虑使用光盘来存储,目前单层蓝光盘的容量为25G,目前一桶蓝光盘(50张)的价格在100元左右,存储容量为750G,存储成本并不是很高。但将照片存储到蓝光盘必须借助蓝光刻录机,刻录时间相对较长,使用相对较复杂。

2. 关于数据保存时间的问题

闪存数据保存和很多因素有关,其实这个问题有些偏激,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说能或者不能,保存长或者短,都不是很恰当,都会存在不好的诱导。

单纯的简单的直线的(忽略其他因素温度、闪存寿命)较真的探讨你关心的这个问题:“如果在存进去数据以后 放置了一段时间又拿出来放进去了一点其他的数据(原来的数据还在那里),那么原来的数据还能保存多长时间?怎样计算?”

忽略闪存寿命温度等等因素的前提下:放了一段时间,重新拿出来写入一些新数据,原来的数据还能保存多久?-----如果你每次放了一段时间,再次拿出来,重新写入一些新数据后,之后把U盘内数据(含之前的和刚刚写入的)备份到电脑里,之后再整体把所有备份出来的数据,同一时间段的全新写回到U盘内,那么可以理解为保存期重新更新为10年了。显然,这个方式太过绝对,并不是很符合日常习惯,所以较真的探讨这个10年的绝对性,也没什么意义。

举例来说明如何来关注理解这个问题更好:有个人,他提问说,我们家族基因良好,有很多活到100岁的前辈,我也能活100岁吗?这个问题是不是很难回答?因为牵扯太多因素了,譬如性格,生活方式,习惯,疾病,意外,等等太多因素,而唯一有价值的参考就是基因了,所以严格的探讨这个人能不能活到100岁,只能说,排除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绝对的说是可以的,但是这个答案本身并没有意义,因为显然这个绝对的结果没有多少参考价值,反而可能会误导了这个人,误以为自己就是100岁的天命,怎么都没事,到了100岁才会去世。当你把“数据保存寿命10年”作为核心关注点的时候,就要考虑很多附加因素,从而无法很好的理解“到底能保存多久”这个核心疑问,因为“数据保存时间”本质是个多种因素下的一个变量,稍微反思一下,你就发现,其实自己真正关注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数据保存的更久,更稳妥”而不是确切的时间点。

闪存保存数据的方式特殊,希望时间久,就要围绕闪存的特性来探讨,只说两个重要的关键的因素吧。

影响保存时间的因素一,写入寿命,一个被反复写入的闪存,随着时间推移,寿命在消耗,闪存内电荷通过的绝缘氧化隧道层就会变得不那么绝缘了,稳定性就会随之逐渐下降,正常状态下的保存时间,此刻就不存在参考意义了,不稳定状态下,保存时间也就不确定了。详细原因,可以查阅附件参考资料1

影响保存时间的因素二,温度,intel 消费级闪存颗粒,数据保存时间(官方承诺时间,实际其实可以更久,只是越久,错误率就会越高而已)40°C活动温度、30°C关机温度下SSD的数据保存时间是52周,也就是一年。关机温度越高,SSD数据保存时间就会越短,活动温度25-30°C但关机温度55°C时,SSD保存数据的时间就只有1周了,可见,想数据保存的更久,数据操作时机,温度管控,等等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想要数据长时间保存,这两个因素是要合并考虑的,二者互为条件,写入寿命到了末尾,温度没问题,颗粒体质也符合数据保存标准,但是由于寿命末期的闪存“磨损”绝缘层不再绝缘,虽然可以正常读写,但是放置一段时间,哪怕很短的一周,也可能造成数据丢失。可以查阅参考附件资料2,。反过来,寿命初始阶段,但是操作温度时机不对,存储管控不好,也一样会造成数据丢失。

如果一定要用U盘或者固态硬盘长期保存数据,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写入时候的工作温度适宜,和后期的保存温度适宜,以及使用频率不能太高,同时数据每隔一段时间一年或者两年,做一次格式化然后全新写入,能想到的也就是这些了。长期保存数据最好的介质还是光盘。

附录1,闪存数据能保持多久?附录2,固态硬盘寿命测试,寿命末尾,数据保存不再稳定附录3,固态硬盘七天不用 数据就没了?呵呵

3. excel表格怎么设置自动保存时间

excel2007设置表格自动保存时间方法:
1、启动Excel2007,单击左上角“OFFICE按钮”。
2、系统会弹出如下对话框,选择“Excel选项”。
3、单击“Excel选项”菜单中的“保存”命令,系统带出“保存工作簿”对话框。
4、勾选上图中“保存自动恢复信息时间间隔”复选框,在“分钟”框中,输入希望Excel2007自动保存工作簿的时间间隔。允许输入的间隔时间范围为“1-120分钟”。
5、单击“确定”按钮。OK,现在就可以自动保存了!
设置Excel2007自动恢复文件保存的位置:
1、单击“MicrosoftOffice”按钮展开Excel菜单,单击里面的“Excel选项”按钮。
2、单击左侧的“保存”选项,在右侧的“保存工作簿”栏目下,设置“自动恢复文件位置”的地址为新指定的路径。最后单击“确定”按钮保存配置。
另外如果原工作薄文件由于故障丢失,则可以将自动恢复文件的后级名由xar改为原文档的文件后级名xlsx或者xts等,然后双击该文件回到保存时的工作状态。

4. 如何让备份在硬盘上的数据保存时间延长

怀疑硬盘有问题的时候就正确关闭硬盘电源,买块新的硬盘,将怀疑有问题的硬盘里的数据拷贝到新的硬盘上。
定期整理硬盘碎片,扫描硬盘错误。硬盘工作的时候不要撞击硬盘或机箱。

5. 人类怎样的信息存储方式,保存信息的时间最长呢

人类储存信息的方式有很多,比如写入硬盘中、记录在纸上、刻在石头上等等,那么这些方式当中,到底哪种方式储存得最久?

U盘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储存方式,拇指大小的U盘,随便都有几十个G,但是U盘保存信息非常不稳定,易受环境温度、湿度的影响导致数据丢失,保存个5~10年已经非常不错了,使用SLC类型的固态硬盘也和U盘的寿命差不多。

6. 怎样能把微信聊天记录保留更长久

若想永久保存微信聊天记录,就要定期将聊天记录保存到电脑上即可,具体操作如下:

1、打开微信APP,进入到微信APP的首页;

7. 移动机械硬盘保存数据时间久还是移动固态硬盘保存时间久

机械硬盘保存的时间久,固态硬盘长时间不用的话,需要在一定时间内需要通电一下,如果不通电的话,数据容易丢失。

8. 光盘,U盘,硬盘,内存卡。哪个保存数据的时间更久,不会损坏数据

光盘,质量好的光盘在理想条件下保存数据几十年没问题。
具体看是哪个品牌的刻录碟。

杂牌碟的话,据说几年就完蛋。
据国外媒体报道,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将资料刻录在CD或DVD光盘上,然而任职于IBM德国分公司的物理学家和存储专家Kurt Gerecke却于近日称,刻录光盘的寿命只有短短几年
Gerecke表示:“与原版的压制光盘不同,刻录光盘的存储寿命只有2-5年,具体的年数会因材料不同而变化。而且几乎没有办法可以延长这一时间,即使你将光盘存放在低温阴暗的环境下也不会有多大改善。”

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盘物质的物理降解造成的。CD-R或CD-RW刻录光盘的表面覆盖有一层涂料,它的形状会在高温时发生改变以纪录数据。然而,降解过程会导致涂料层发生畸变,以至于光驱激光头无法读出光盘上的资料。

Gerecke称:“很多折扣店里卖的廉价刻录光盘寿命只有2年,某些质量好的光盘寿命会长一些,但最多也只有5年。”

长期使用的硬盘寿命一般3~6年左右。大于这个年数还没损坏也正常,但坏道肯定会有。
至于u盘、闪存卡之类的移动储存常年使用产生坏块也正常。这个看rp和几率了。

一般来说还是光盘稳定寿命长,如果硬盘很少使用也可以大大延长其寿命。

9. 超长期保存数据的方法

建议可以办理一个电信的天翼云,能为用户提供安全、丰富、高速、大容量的在线存储管理、备份及分享服务,打造融合多业务、支持多终端的“个人数据中心”,提供了文件传输、文件管理、同步盘、媒体筛选与在线播放功能等功能。

10. 硬盘和光盘的存储数据寿命哪个更长、更可靠

从既往的经验看,肯定是硬盘的寿命要比光盘更长一些,最起码遇到故障之后,可恢复数据的可能性较高,方便性来看,光驱日渐淘汰,话说数据量不大的情况(不到1T)可以选择云存储平台

这位朋友问《硬盘和光盘存储数据哪个时间更长》,答案一定是光盘。

下面那位朋友回答硬盘的存储时间比光盘长,这个是有误的,光盘并不是靠磁存储数据的,很多朋友都知道磁性会随着时间增加而减弱的,等到磁性减弱到阈值,硬盘的数据就不复存在了。

现在大型的数据中心备份用的存储介质就是光盘或磁带,一张光盘的容量达到上百GB,存储的最大时间50年左右,期间光盘只要数据层不损坏,能正常反光,数据就还在,非常安全。

下面是一些数据中心服务商信息,都是使用光盘存储数据。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下面是我给出的答案,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个人觉得受很多因素影响,不能单一判断使用的时长。下面是我个人理解分析(以机械硬盘为例):



从工作原理分析:

光盘:光盘有个受涂层保护的记录层,是烧录时刻录信号的地方,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在基板上涂抹上专用的有机染料,以供激光记录信息。由于烧录前后的反射率不同,经由激光读取不同长度的信号时,通过反射率的变化形成0与1信号,借以读取信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对于可重复擦写的CD-RW而言,所涂抹的就不是有机染料,而是某种碳性物质,当激光在烧录时,就不是烧成一个接一个的"坑",而是改变碳性物质的极性,通过改变碳性物质的极性,来形成特定的"0"、"1"代码序列。这种碳性物质的极性是可以重复改变的,这也就表示此光盘可以重复擦写。

硬盘:硬盘光盘上有一圈圈细小的磁道,由磁性物质覆盖而成。磁盘上的磁性物质被写入触头磁化了就表示1,未被磁化就表示0。因为磁性在断电后不会丧失,所以磁盘断电后依然能保存数据。

从保存环境分析:

平常民用环境,大多数是温湿度变化大的环境。温度变化和湿度加持,容易对金属产品造成锈蚀、氧化现象。

硬盘基本组成为金属,长时间在温湿度变化大的地方使用,必定会对本体造成氧化或修饰现象,影响寿命。如在高粉尘情况下使用,愈加加速寿命减短。



光盘使用的材料是聚碳酸酯(PC)、花菁(Cyanine)、酞菁(Phthalocyanine) 及偶氮(AZO)等无机物。在30年内极少几率会造成氧化、锈蚀。但受强光影响寿命长短较大,最好在在保护套内,在阴凉地方存放。

从使用频率分析

在同等使用时间内,受写入读取量影响,在设备质量不同的情况下,极可能对光盘面或硬盘光盘盘表面造成损害。一是要看读取工具质量,二是要看存储本体的质量。如果光驱质量差,读写时会造成光盘表面划损,造成数据损失。硬盘电机和磁头质量差或受电脑系统故障影响,也会对光盘表面造成划损。

所以,个人建议:

如果是想保存重要数据的,在选择合适容量的载体时。不要只保存一份,最好做到N-1≥1的效果。人品差时,多好的载体都会丢失会突然坏掉!

硬盘保存时间更久,而且不怕外界影响,只要不潮湿,不重摔,绝对不可能出现问题。以下是硬盘原理。

硬盘数据存储原理

硬盘是一种采用磁介质的数据存储设备,数据存储在密封于洁净的硬盘驱动器内腔的若干个磁盘片上。这些盘片一般是在以铝为主要成分的片基表面涂上磁性介质所形成,在磁盘片的每一面上,以转动轴为轴心、以一定的磁密度为间隔的若干个同心圆就被划分成磁道(track),每个磁道又被划分为若干个扇区(sector),数据就按扇区存放在硬盘上。在每一面上都相应地有一个读写磁头(head),所以不同磁头的所有相同位置的磁道就构成了所谓的柱面(cylinder)。

传统的硬盘读写都是以柱面、磁头、扇区为寻址方式的(CHS寻址)。硬盘在上电后保持高速旋转(5400转/min以上),位于磁头臂上的磁头悬浮在磁盘表面,可以通过步进电机在不同柱面之间移动,对不同的柱面进行读写。所以在上电期间如果硬盘受到剧烈振荡,磁盘表面就容易被划伤,磁头也容易损坏,这都将给盘上存储的数据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