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资讯 » 苦地胆图片是不是可以治感冒

苦地胆图片是不是可以治感冒

发布时间: 2022-12-20 04:05:54

❶ 苦地胆是什么,作用有什么

健康指导:苦地丹为菜科植物地胆头的干燥全草,性寒味甘,苦,归肺肝经。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肿。可用于感冒鼻炎肠胃炎,咽炎,肾炎,湿疹,等。

❷ 地苦胆还有那些作用

地苦胆的作用:

1、祛痰作用:地苦胆当中富含的各类提取物如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总酸酚,总生物碱及结晶

不但能够因为其中黄酮一类物质起到止咳的作用,而且在被灌服后还能够通过酚红的方式起到一定

的祛除痰湿的效果。但就皂甙而言,效果并不明显。

2、止咳作用:通常的情况下各类提取物比如酸性酒精提取物、黄酮甙、总酸酚、结晶I(甾体化合物)

及皂甙这些在给小白鼠服用后,进入白鼠的胃部都能够起到止咳的效果。因为黄酮这类提取物能够

通过氨水喷雾引咳的方式消除咳嗽的问题。其中以黄酮甙的作用效果最佳。

(2)苦地胆图片是不是可以治感冒扩展阅读:

1、入药:部位全草。

2、性味:味苦、辛,性寒。

3、归经:归肺、肝、肾经。

4、功效:清热,凉血,解毒,利湿。

5、主治:用于感冒,百日咳,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黄疸,疟疾,肾炎水肿,月经不调,

白带,疮疖,乳痈,腋痈,湿疹,虫蛇咬伤。

❸ 苦地胆的主治

用于感冒,百日咳,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黄疸,疟疾,肾炎水肿,月经不调,白带,疮疖,乳痈,腋痈,湿疹,虫蛇咬伤。

❹ 潮汕有一种草药叫牛契端口的 学名是什么

牛契埔,潮汕地区别名称为地胆头、苦地胆、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地胆头、磨地胆。全草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尿之功效,治感冒、菌痢、胃肠炎、扁桃体炎、咽喉炎、肾炎水肿、结膜炎、疖肿等症,为中医常用药。(我也是潮汕人,希望能够帮到你)

❺ 什么叫苦地胆

中文名称: 苦地胆

来源: 本品为菊科植物地胆头Elephantopus scaber Linn.的干燥全草。
出处: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 第一册

介绍
Title 简介
原植物 地胆头为具根状茎的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粗壮,二歧分枝,密被白色紧贴硬毛。叶大部分基生,近无柄,匙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18厘米,宽2~4厘米,顶端钝,基部渐狭,边缘具浅钝齿,两面被长硬毛;叶脉羽状,侧脉10对以上,离缘弯拱网结。头状花序小,具4朵花,密集成顶生的复头状花序,基部围以3片卵形的叶状苞片;总苞片2层,长椭圆形,顶端渐狭成刺尖,被短糙毛;花秋冬开,淡紫色,同型,全为两性管状花,花冠长约8毫米,檐部扩大成漏斗状,上端5裂,常1片深裂;花药基部具钝耳;花柱枝丝状,顶端钻形。瘦果纺锤形,具10纵棱,被短柔毛。冠毛为5条硬刺毛,基部宽扁。

生于路旁、林缘或空旷草地上。分布我国东南至西南部各省区。全世界各热带地区均有。

采收加工 春、夏、秋季均可采收。拔取全株,抖净泥沙,晒干。

药材性状 根状茎长仅1~2厘米,下端丛生多数黄色须根。叶多为根生,近无柄,叶片纸质,皱缩,匙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长通常8~12厘米或过之,灰绿色,疏被白色长硬毛,边缘具疏齿或近全缘。花茎自叶丛中抽出,高出叶丛之上,直而硬,稍扁,长达25厘米,被硬毛,断面中空;茎生叶极少。头状花序于花茎上顶生,花冠多脱落。以叶多,色灰绿,无花者为佳。

性味和功用 苦、寒。归肺、肝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感冒,鼻衄,黄疸,肠胃炎,咽喉炎,肾炎。外用治湿疹,疔疮,蛇虫咬伤。常用量10~15克。

附注 广东汕头和梅县等地所用的地苦胆为本种同属植物白花地胆头E.tomentosus Linn.的全草。后者茎多分枝,叶茎生,花白色与本种不同。

功用: 归肺、肝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感冒,鼻衄,黄疸,肠胃炎,咽喉炎,肾炎。外用治湿疹,疔疮,蛇虫咬伤。
性味: 苦、寒。

http://www.ndcnc.gov.cn/datalib/2003/HerbalMedicine/DL/DL-20031203111444/

❻ 胆草根别名

胆草根,一般指地胆草。
地胆草,是菊科地胆草属植物。
别名:草鞋底、苦地胆、土蒲公英、地胆头、磨地胆、鹿耳、土柴胡。
地胆草,是根状茎平卧或斜升,具多数纤维状根;茎直立,高20至60厘米,基部径2至4毫米,常多少二歧分枝,稍粗糙,密被白色贴生长硬毛;基部叶花期生存,莲座状,匙形或倒披针状匙形,长5至18厘米,宽2至4厘米,顶端圆钝,或具短尖,基部渐狭成宽短柄,边缘具圆齿状锯齿;茎叶少数而小,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向上渐小,全部叶上面被疏长糙毛,下面密被长硬毛和腺点。
头状花序多数,在茎或枝端束生的团球状的复头状花序,基部被3个叶状苞片所包围;苞片绿色,草质,宽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至1.5厘米,宽0.8至1厘米,顶端渐尖,具明显凸起的脉,被长糙毛和腺点;总苞狭,长8至10毫米,宽约2毫米;总苞片绿色或上端紫红色,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而具刺尖,具1或3脉,被短糙毛和腺点,外层长4至5毫米,内层长约10毫米;花4个,淡紫色或粉红色,花冠长7至9毫米,管部长4至5毫米;瘦果长圆状线形,长约4毫米,顶端截形,基部缩小,具棱,被短柔毛;冠毛污白色,具5稀6条硬刚毛,长4至5毫米,基部宽扁。花期7至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2月。
在我国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湖南、广东、广西、贵州及云南等省区。常生长于开旷山坡、路旁、或山谷林缘。
主要价值
食用:地胆草根系有独特香味及功效,在我国南方民间多用作食材,被作为煲汤原料广泛使用。
药用:地胆草主要以根部入药,味苦、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等功效,用于治疗感冒等。

❼ 苦地胆的介绍

苦地胆,中药名。为菊科地胆草属植物地胆草ElephantopusscaberL.或白花地胆草ElephantopustomentosusL.的全草。具有清热,凉血,解毒,利湿之功效。常用于感冒,百日咳,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结膜炎,黄疸,疟疾,肾炎水肿,月经不调,白带,疮疖,乳痈,腋痈,湿疹,虫蛇咬伤等病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