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眼睛肿了,这是麦粒肿吗是外麦粒肿还是内麦粒肿按压有硬块,疼,三天了 如何解决呢图片白色的是涂
病情分析: 你好,这种情况多是由于上火局部毛囊发炎造成的麦粒肿引起的红肿症状,建议在医生当面指导下积极的口服头孢拉定、维生素c、蒲地蓝消炎片等药物一块治疗。 指导意见: 局部可以涂抹红霉素眼膏帮助治疗,如果已经化脓建议进行排脓处理,必要的时候到医院眼科进行切除,一般很快就会好转的。
㈡ 眼睛长麦粒肿怎么办
针眼就是麦粒肿。刚发生针眼时,眼皮肿痛可用冰敷,并点消炎眼药水,必要时口服抗生素。大部份的病例在三至四天内可以消退;若腺体肿胀化脓,则须手术切开排脓。
麦粒肿(睑腺炎)由感染所致通常为葡萄球菌感染,一般可累及睑缘或眼睑内一个或多个腺体。
本病可形成脓肿,并有穿破皮肤、释放脓液的趋势。麦粒肿可自发形成,也可由脸缘炎引起、一个人一生中可能发生l—2次麦粒肿,也有人反复发生。
麦粒肿初发期表现为局部充血,张力增高,险缘疼痛,然后形成一个小圆形有触痛感的肿胀区,眼泪增多,畏光并有异物感。眼睑肿胀多为局限性,有时也可累及整个眼睑,后期在肿胀区中心可形成—一个小黄色脓点。
虽然可采用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明显。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热敷。每天热敷数次,每次10分钟。热敷有助于麦粒肿局限和加速脓肿破溃,使脓液得以引流。
在眼睑深部腺体形成的麦粒肿(内麦粒肿),疼痛和其他症状更重。疼痛、充血、肿胀均局限在一个小区域,一般位于脸缘。因为这种麦粒肿很少自行穿破,有时需要医生切开引流脓液。内麦粒肿有复发趋势。
麦粒肿分两种:
外麦粒肿:睫毛的毛囊部的皮脂腺受葡萄球菌感染,叫睑缘疖,俗称“针眼”,卫生条件差、体质弱或屈光不正的人,易得此病。得病时,眼睑局部红肿、充血和触痛,近睑缘部位可触到硬结,有时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甚至有怕冷、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数日后毛囊根部出现黄色脓点,脓排除后症状逐渐好转而痊愈。外麦粒肿化脓后如任其自破排脓,常因疤痕收缩而引起眼睑变形、外翻、上下睑裂闭合不全等后遗症,所以应引起注意。
内麦粒肿:又称睑板炎。开始眼睑红肿,但因睑板较深,新的疼痛较重。脓肿未溃破时在睑结膜上常露出黄色脓头,成熟后可自行穿破排脓而愈。
无论内外麦粒肿,如果加压挤脓,细菌、毒素容易倒流到颅内,引起眼眶蜂织炎、海绵栓塞的严重并发症,重者可危及生命,所以长“针眼”时,切忌挤压。
麦粒肿初期或脓肿未形成时,都可局部湿热敷,每日3次,每次20分钟。热敷能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有消肿止痛的作用。结合膜囊内涂0.&127;5%金霉素药膏或其他抗生素药膏等。每日2~3次。有全身症状者,可服抗生素或磺胺药,也或肌注青霉素。
外麦粒肿局部明显软化,但尚未溃破时,可不用麻醉,与睑缘平行切开排脓;内麦粒肿结合膜面上有明显脓头时,可滴0.5%的卡因3次,待表面麻醉后,用刀尖与睑缘垂直切开排脓。
治疗期间注意休息,不吃刺激食物,多次水并保持大便通畅。如果麦粒肿长期未退留下硬结,在急性炎症消退后,可在睑结合膜面切开刮除内容物,并剪除残囊及肉芽肿。
㈢ 麦粒肿是什么病
麦粒肿是什么病
你知道麦粒肿是什么病吗?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过麦粒肿吧,麦粒肿是指眼睛下方鼓起来且发脓的一个小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鸡眼”。那么具体麦粒肿是什么病呢?下面是我帮大家收集的相关内容,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麦粒肿是什么病1
一、麦粒肿是什么病
麦粒肿又称针眼、睑腺炎,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麦粒肿分为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两型:
1.外麦粒肿
为Zeis腺(蔡氏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初起睑缘部呈局限性充血肿胀,2~3日后形成硬结,胀疼和压痛明显,以后硬结逐渐软化,在睫毛根部形成黄色脓疱,穿破排脓迅速。重症病例可有畏寒、发烧等全身症状。
2.内麦粒肿
为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临床症状不如外麦粒肿来得猛烈,因为处于发炎状态的睑板腺被牢固的睑板组织所包围,在充血的睑结膜表面常隐约露出黄色脓块,可能自行穿破排脓于结膜囊内,睑板腺开口处可有轻度隆起,充血,亦可沿睑腺管通排出脓液,少数亦有从皮肤而穿破排脓,如果睑板未能穿破,同时致病的毒性又强烈,则炎症扩大,侵犯整个睑板组织,形成眼睑脓肿。
二、麦粒肿需要注意什么
1、做湿热敷时要防止烫伤皮肤,一般这个温度是45℃,特别是幼儿及老年患者更要注意,可在眼睑上盖纱布预防。
2、如果脓肿已经形成并出现了脓点时,应及时到医院切开排脓,如果脓肿自行溃破,可以用无菌棉签轻轻拭去。
3、睑腺炎切忌挤压或者用未消毒的针挑及过早的切开。易导致感染。 第四、炎症化脓后还要继续用药一周左右,以防止复发。对顽固复发的睑腺炎患者,应到医院查明病因并治疗。
麦粒肿是什么病2
1、麦粒肿是什么病
麦粒肿学名为睑腺炎,根据它发生的部位,分为外麦粒肿和内麦粒肿。中医也称为针眼、偷针。 通常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睑板腺或者皮脂腺而引起的'化脓性炎症。在使用不洁的毛巾或者用脏手揉擦眼睛时,细菌都有可能乘机侵入,还可能与饮食不节、全身抵抗力下降、气候环境变换、不注意用眼卫生等等有关。
2、麦粒肿有什么方法治疗
麦粒肿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病,一部分病人是可以自愈的,不需要特别治疗。但有些麦粒肿比较顽固了,容易复发。如果是出现了红肿、疼痛等急性反应超过48小时都还不见好转,那就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滴眼液,如妥布霉素、左氧氟沙星等,同时再辅以热敷等物理疗法。热敷能扩张血管,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对促进炎症吸收、缩短病程都很有帮助。 有些人认为麦粒肿挤了就好了,这是错误的。发生麦粒肿时切勿去挤压它,或者用没有消毒的针去挑它,以防止炎症向眼眶内、颅内扩散,引起眼眶蜂窝组织炎、海绵窦静脉炎、脑膜炎及脓肿等而危及生命。 如果脓肿已经形成并且出现了脓点时,应到医院切开排脓,如果脓肿自行溃破,可以用干净的棉花轻轻拭去,病愈后要继续用药一周左右,以防复发,对顽固复发的病人,应到医院查明病因并治疗。
㈣ 儿童麦粒肿会自愈吗能不能不用药
麦粒肿俗称针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麦粒肿又分为两种,内麦粒肿和外麦粒肿。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症状,儿童本身自控能力相对较差,有时间会用手去抓、挠这样更容易细菌感染。
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不要用眼过度,不要让孩子盯着电脑、手机、电视一直看,更不要用脏手去擦出眼屎,不要修拔睫毛,以免睫毛空发炎。不要用不干净的手去揉眼睛,使细菌从泪腺口处跑进去,感染泪腺。还要注意大便畅通,多吃水果、蔬菜,定时排便。平时生活中要多喝水,不要给孩子喝太多合成奶、饮料等。还有一个就是不要熬夜,特别是儿童,本身抵抗能力都很差。在饮食方面宜吃清淡利水食物,如黄瓜、冬瓜、芹菜忌口一些刺激性的东西,如果儿童还在吃母乳,那么妈妈就要注意这些东西了。
㈤ 麦粒肿吃什么药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祖国医学称其为土疳或土疡,俗称“针眼”,是一种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发于青年人。此病顽固,而且容易复发,严重时可遗留眼脸疤痕。 (一)病因和发病 睑腺位于眼睑深部,但开口于睑缘,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可由开口处进入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眼睑深部的睑板腺而致急性化脓性炎症,前者叫外麦粒肿,后者叫内麦粒肿。健康人的眼睑有极强的防御能力,它能抵御外界细菌的侵袭,但是,当身体抵抗力减弱时(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患糖尿病等)容易发病。患脸缘炎、沙眼、慢性结膜炎或过度用眼以及有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病时,没有及时配镜矫正,并眼睛疲劳时亦可发病。不注意眼的卫生,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擦眼,细菌侵入眼睑腺内,可直接引起麦粒肿。 (二)病人表现 1.外麦粒肿:又名脸缘疖,初发时眼睑红肿、疼痛;近脸缘部可触及硬结,并且有明显压痛,数日后硬结变软化脓,在睫毛根部附近出现黄白色脓头.脓头破溃后,脓液排出,红肿迅速消退,疼痛减轻。如果致病菌毒性剧烈或身体对致病菌抵抗力减低时,炎症由一个腺体扩散到其他腺体,而形成多个脓点,眼睑高度红肿,邻近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出现肿痛。幼儿和老年体弱者甚至出现畏寒、发热等征象。 2.内麦粒肿:病人表现与外麦粒肿相同,但是,由于感染的睑板腺位于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所以眼睑红肿没打外麦粒肿那样显着,而病人自觉疼痛却较剧烈,炎症时间较长。早期发炎的睑板腺开口处充血隆起,数日后睑结膜面隐约可见黄色脓头,最后穿破睑结膜,排脓于结膜囊内。 (三)家庭护理 1.家庭用药 (1)0.25%氯霉素眼药水,每日4-6次或0.1%利福平眼药水,每日2-4次,点眼。 (2)0.5%四环素眼药膏或0.5%红霉素眼药膏,每日3-4次,涂眼。 (3)症状严重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应全身使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以控制炎症、防止扩散。如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首次4片。麦迪霉素,每次O.2克,每日3次。红霉素,每次0.25克,每日4次。 2.中药及偏方 (1)蒲公英30克、菊花9克,水煎服,每日2次。 (2)鲜蒲公英及白花蛇舌草,捣烂外敷。 (3)银翘解毒丸,每次l九,每日2次,口服。 3.眼部湿热敷 可以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早期应用,有消肿止痛、促使炎症消退的作用。如已化脓时应用,则有缩短病程、促使早日穿破的作用。方法:取折叠多层的纱布或毛巾浸于开水之中或蒸煮,绞干后直接敷于患处,数分钟更换,使高温保持20分钟左右,每日3次,直至硬结消失,脓肿开始波动为止。 4.有条件者也可以到附近医院进行理疗。
㈥ 什么是麦粒肿长麦粒肿要怎么处理本文告诉你答案
说起针眼大部分人都不陌生,在出现针眼的时候都会感觉到疼痛难受,而且在民间有传言针眼是一种会传染的疾病,谁出现针眼就不能看谁,不然会被传染。但其实针眼在医学上被称为麦粒肿,它是一种普通性疾病,并不具备传染性,在出现针眼后只要采取措施就能缓解不适并且让针眼消失。
针眼在医学上的名称是麦粒肿,它是指眼睑上的睫毛囊眼睑炎和腺体感染细菌导致的炎症反应,而又因为感染的腺体部位不同,可以分为外睑腺炎和内睑腺炎,麦粒肿在出现的时候会有局部红肿充血,并且触碰时有疼痛感的现象,而随着炎症的发展,在数日后皮肤表面层会有黄色脓点。
一、存在不规律的生活
在目前很多人存在不断的生活方式,如经常熬夜、摄取各种辛辣刺激食物,而这些都是会让身体免疫力下降,让病菌在入侵时眼睛受到感染诱发。
二、没有做好眼部清洁卫生
有很多人对眼睛的清洁并没有重视,而存在不良的眼部卫生习惯很容易让病菌入侵,导致疾病出现。
一、热敷
在刚开始有针眼出现的症状时,可以用热敷的方式缓解,用热毛巾在眼皮局部进行热敷,可以有效缓解针眼所带来的不适感。
二、使用药物
在出现针眼的时候虽然要使用药物,但是要切记不能盲目使用用药,不然会让病情加重,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正确的药物使用,防止炎症扩散或者发生其他问题。
三、多休息
在出现针眼后如果用眼疲劳会加重针眼所带来的不适感,所以要让眼睛多休息,让眼睛有足够的修复时间,这样有利于缓解针眼所带来的不适。
四、饮食要注意
在出现针眼后恢复期间要注意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摄取,防止炎症加重,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如瓜果蔬菜,瓜果蔬菜中的维生素可以促进眼部修复,并且帮助消除炎症,对眼睛恢复有很大的好处。
温馨提示,针眼在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它是一种病菌或者细菌感染的疾病,在发生后及时就医,但要知道它并不是一种会传染的疾病,所以在发生后不要过于慌张,只要做好清洁卫生就可以。#健康科普排位赛#
㈦ 麦粒肿是什么
麦粒肿又名睑腺炎,祖国医学称其为土疳或土疡,俗称“针眼”,是一种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发于青年人。此病顽固,而且容易复发,严重时可遗留眼脸疤痕。
(一)病因和发病
睑腺位于眼睑深部,但开口于睑缘,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可由开口处进入睫毛根部的皮脂腺或眼睑深部的睑板腺而致急性化脓性炎症,前者叫外麦粒肿,后者叫内麦粒肿。健康人的眼睑有极强的防御能力,它能抵御外界细菌的侵袭,但是,当身体抵抗力减弱时(如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或患糖尿病等)容易发病。患脸缘炎、沙眼、慢性结膜炎或过度用眼以及有近视、远视、散光等眼病时,没有及时配镜矫正,并眼睛疲劳时亦可发病。不注意眼的卫生,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擦眼,细菌侵入眼睑腺内,可直接引起麦粒肿。
(二)病人表现
1.外麦粒肿:又名脸缘疖,初发时眼睑红肿、疼痛;近脸缘部可触及硬结,并且有明显压痛,数日后硬结变软化脓,在睫毛根部附近出现黄白色脓头.脓头破溃后,脓液排出,红肿迅速消退,疼痛减轻。如果致病菌毒性剧烈或身体对致病菌抵抗力减低时,炎症由一个腺体扩散到其他腺体,而形成多个脓点,眼睑高度红肿,邻近球结膜水肿,耳前淋巴结出现肿痛。幼儿和老年体弱者甚至出现畏寒、发热等征象。
2.内麦粒肿:病人表现与外麦粒肿相同,但是,由于感染的睑板腺位于较坚实的睑板组织内,所以眼睑红肿没打外麦粒肿那样显着,而病人自觉疼痛却较剧烈,炎症时间较长。早期发炎的睑板腺开口处充血隆起,数日后睑结膜面隐约可见黄色脓头,最后穿破睑结膜,排脓于结膜囊内。
(三)家庭护理
1.家庭用药
(1)0.25%氯霉素眼药水,每日4-6次或0.1%利福平眼药水,每日2-4次,点眼。
(2)0.5%四环素眼药膏或0.5%红霉素眼药膏,每日3-4次,涂眼。
(3)症状严重或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者,应全身使用抗菌素或磺胺类药物,以控制炎症、防止扩散。如口服:复方新诺明,每次2片,每日2次,首次4片。麦迪霉素,每次O.2克,每日3次。红霉素,每次0.25克,每日4次。
2.中药及偏方
(1)蒲公英30克、菊花9克,水煎服,每日2次。
(2)鲜蒲公英及白花蛇舌草,捣烂外敷。
(3)银翘解毒丸,每次l九,每日2次,口服。
3.眼部湿热敷
可以加快眼部的血液循环,扩张血管,早期应用,有消肿止痛、促使炎症消退的作用。如已化脓时应用,则有缩短病程、促使早日穿破的作用。方法:取折叠多层的纱布或毛巾浸于开水之中或蒸煮,绞干后直接敷于患处,数分钟更换,使高温保持20分钟左右,每日3次,直至硬结消失,脓肿开始波动为止。
4.有条件者也可以到附近医院进行理疗。
5.营养和饮食
患病期间应加强营养,多食蔬菜,多饮水,少食糖果,忌食刺激件食物,少食煎炸食物,不食过于油腻的食物,可适当服用鱼肝油。
6.家庭护理
(1)保证患者充分休息,避免过度疲劳。
(2)保持大便通畅,对大便干燥的患者应给予药物治疗。
(四)注意事项
1.麦粒肿切忌挤压或用未消毒的针挑及过早切开。因为眼睑血管丰富,其静脉与眼眶静脉及颜面静脉相通,而且没有静脉瓣来阻止其血液回流,又与颅腔静脉相通,炎症一旦扩散,轻者引起眶蜂窝织炎,重者能导致海绵窦血栓形成败血症,危及生命。
2.不能用热水袋代替湿热敷,因热水袋渗透浅,作用弱,仅引起表层的组织充血。做湿热敷时要防止烫伤皮肤,特别是幼儿及老年患者更要注意,可在眼睑上涂薄层凡士林或盖凡士林纱布预防。
3.脓肿已形成并出现脓点时,应到医院切开排脓,如脓肿自行穿破;可用干净棉花轻轻拭去。
4.病愈后要继续用药一周左右,以防复发。
5,对顽固复发的病人,应到医院查明病因并治疗。
(五)预防常识
1.经常保持眼部清洁,不用不干净的手、毛巾、手帕等物品擦眼。
2.患睑缘炎、结膜炎或沙眼时应及时治疗。
3.有糖尿病、多发疖痈、肺结核、扁桃腺炎及其他慢性疾病时,要及时治疗。
4.有近视、远视、散光时,应及时配镜矫正。
㈧ 麦粒肿怎样治疗
赶紧吃抗生素如头孢、青霉素等,滴眼药水如氧氟沙星滴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等,夜间涂眼药膏,然后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3次每日,每次20至30十分钟,也可以热气熏蒸,这种处理炎症可能会消退,也可能是脓肿形成,如脓肿自己破溃脓液流出就好了,如果没破最好去医院起开排脓,拖时间长形成肉芽组织就不好了!
㈨ 这是麦粒肿吗 如果是 我该怎么办
是的。记得以前我也长过,刚开始用了点药就消下去了,谁知道仅仅三个月就又重新长出来。
感觉这玩意还是动个小小的手术比较好,治病要治根,不然根本没办法痊愈的。但是,记得当时我取的时候医生说尽量别用麻醉,说实话,真他妈疼,虽然创口很小很小,但毕竟是自己的血肉啊。自从取了之后就没有复发过了。
所以,我建议还是抽个时间去取了吧,长痛不如短痛,一痛永逸。
㈩ 麦粒肿怎么消除
麦粒肿怎么消除
你知道麦粒肿怎么消除吗?麦粒肿就是指有些人眼皮下方的包点状肿块,也就是俗称的针眼。很多人不知道长了麦粒肿怎么消除,下面是我帮大家收集的消除麦粒肿的方法和技巧,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麦粒肿怎么消除1
1、中药熏蒸: 把中药金银花、夏枯草、野菊花一起煎煮30分钟,然后倒入干净的杯子里,让药液蒸汽熏眼睛,每次熏10分钟,每天2到3次,这个方剂有清热、泻火、解毒、散结的功效,熏蒸可以滋润眼睛,有消肿止痛的作用。
2、热敷: 热敷法是一种很好的消肿止痛方法,在没有发生脓肿的.早期使用效果更佳,把毛巾用50度热水泡湿,拧干后热敷眼睛,每次15分钟,每天可以敷3次,有很好的止痛、消肿、消炎的作用。
3、敷贴法: 把生地黄、天花粉、蒲公英、天南星一起制干后磨成细粉,再用醋熬制成膏备用。平时根据麦粒肿的大小,把药膏涂在纱布上,用胶带固定在患处,每天敷一次,3天一个疗程,可逐渐消除麦粒肿。
4、眼膏: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消炎眼膏来治疗,如红霉素眼膏,有很好的消炎作用,可以有效地促进麦粒肿消失。
5、手术 :如果麦粒肿治疗不及时,已经出现脓肿,这种情况是很难自己消失的,应到医院手术排出脓液,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手术,一般在几分钟内可以完成,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一个星期左右基本上可以愈合,只是前两天有点红肿,不过不用担心。
麦粒肿怎么消除2
1、注意事项
每天勤洗手,讲究个人卫生,不要用手揉眼睛,这样会把细菌带入眼睛内,注意休息,做到劳逸结合,不要过于劳累,注意下休息;饮食上要清淡,忌吃油腻辛辣食物。这样就可以防止长针眼
2、中药热敷
用野菊花、钩藤、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煮水,再用纱布浸湿敷在眼皮上,一日三次,可以清热解毒,有效的减轻眼皮肿胀的程度。
3、麦粒肿用药
当眼脸上长了麦粒肿时,可以用眼药水滴入眼中消炎,再用消炎药物擦在肿胀的位置,同时口服消炎药物消炎,再加上清热解毒、去火气的药物,一般一个星期就会全愈。
4、麦粒肿不能挤
当眼睑红肿开始有脓头时,千万不能用手去挤。当麦粒肿挤压后会使脓肿受细菌感染或是本身的炎症扩散了,将会引起更严重并发症。
5、饮食注意
麦粒肿有的是由于细菌感染,而有的是因平时过多的吃油炸的、辛辣的、铁板烧、火锅、巧克力之类的食物,导致消化不良、胃炎过旺等引起的。注意:患病时饮食清淡、忌食辛辣煎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多喝水,注意休息 。
6、麦粒肿破脓时
经过几天过后,麦粒肿脓疱成熟,破脓而出时,用干净的纸巾擦掉出来的脓,然后用无菌的棉签擦点眼药消炎,脓一出来,慢慢的就会消肿。不建议做手术去麦粒肿。